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教案浙美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教案浙美版正式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教案浙美版正式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教案浙美版正式版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重点难点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教具学具(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细节的美。

(2)注意: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

5、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

(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6、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

反思重建两年前的某个早上,开完科会,主任迷之微笑地对我说了一句话,啊勉,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发一句英语让大家读。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台灯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台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物品的设计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台灯的基本结构2. 台灯的设计方法3. 台灯的绘画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台灯的基本结构2. 台灯的设计方法3. 台灯的绘画技巧难点:1. 台灯造型的创意设计2.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台灯模型、PPT、绘画工具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款式的台灯,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台灯的特点和功能。

2. 新课:介绍台灯的基本结构,讲解台灯的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台灯造型的绘画练习。

4.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5. 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一款台灯,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1. 课题:台灯造型设计2. 教学目标:了解台灯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台灯。

3. 教学内容:台灯的基本结构、设计方法、绘画技巧。

4. 教学重点与难点:台灯造型的创意设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设计一款台灯,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2. 作业要求:创意独特,造型美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台灯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台灯的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

在绘画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台灯造型。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线条和形状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观念得到了提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台灯造型设计丨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台灯造型设计丨浙美版(2012)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重、


重点:了解台灯的基本结构,学习台灯的设计和构思方法
难点:考虑台灯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并且设计元素和主题富有实际含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蜡笔、彩色砂纸等
学生准备:蜡笔、彩色砂纸等
回答预设:动物······
2、台灯的造型——植、动物
师:从这些台灯造型中,你发现了什么?
回答预设:叶子、树枝、花苞的形状······
3、台灯的造型——生活中其他元素
师:除了人物、动物和植物,还可以从生活中选择各种各样的物体进行构思设计
4、教师示范环节
师:说了这么多关于台灯设计的灵感和方法,那现在老师就来尝试着用绘画的方式把台灯表现出来,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展示舞者台灯:
师:除了戴帽子人的造型外,我还发现了一盏和人物造型有关的台灯,一起来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
问:通过对比这两盏台灯,你发现他们分别是把台灯的哪些结构用人物造型来代替了?
师总结:我们把这种只代替了一部分的设计方法称为局部法,全部结构都被代替了的称为整体法。
方法一:整体
方法二:局部
过渡:除了让台灯变成人物的形象,还可以让台灯变成什么造型?
回答预设:长方形的、有个小兔子、直直的、有圆罩······
3、揭题:设计师们不断地设计出这么多造型各异的台灯,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永不止步,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出一盏独具创意的台灯。
(板书:《台灯造型设计》)
二、展开
1、台灯的历史
师:我们平时用台灯来干什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台灯造型设计丨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台灯造型设计丨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为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

课程以台灯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台灯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台灯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台灯的设计原理。

2.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台灯设计图例、PPT课件、教学视频。

2. 学生准备:A4白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台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台灯的设计原理。

2. 新课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台灯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包括灯座、灯杆、灯罩等部分的设计要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的台灯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特点和优点。

4. 动手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款台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设计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6.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

板书设计1. 台灯造型设计2. 副三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3. 正文:包括台灯的基本构造、设计原理、优秀作品分析等内容。

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一款台灯的设计图。

2. 作业要求:设计图需包括灯座、灯杆、灯罩等部分,并标注设计要点。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教师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文为示例文档,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应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台灯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台灯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台灯设计》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台灯设计》是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的第2课,属于浙美版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台灯的设计原理,学会用纸艺制作台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台灯的设计图样和制作步骤,方便学生参考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纸艺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见过各种类型的台灯,对台灯的功能和设计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学生对台灯设计的原理和创意方法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灯的设计原理,掌握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课堂纪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灯设计原理的讲解,纸艺制作技巧的传授。

2.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培养,台灯设计的独特性和美观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设计理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3.各种类型的台灯样品。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台灯样品,引导学生关注台灯的设计和功能。

提问:“你们认为台灯的设计重要吗?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台灯设计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台灯的设计原理,包括造型、光源、色彩等方面。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台灯设计图样进行模仿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制作过程中的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引导学生不断提高。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台灯造型设计 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台灯造型设计 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I.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台灯造型设计,让学生通过手工操作、色彩运用等方式体验创意设计的乐趣以及培养创意和动手能力。

本课程适合三年级学生进行。

II. 教学目标1.了解台灯的的基本形态特点;2.掌握手动制作基础,体验创意设计的过程;3.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4.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III. 教学重点1.学习台灯设计的基本要素。

2.掌握通过手工制作的基础技巧。

IV. 教学难点1.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2.创作出符合自己的台灯设计。

V. 教学准备1.裁纸刀和切割垫;2.相关的颜料和画笔;3.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台灯模型。

VI.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认识台灯我们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台灯,同时让学生了解台灯的特点和功能。

2.讲解台灯造型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设计灯具的设计要素,如形态、色彩、纹理等。

•学习如何将想象变成可视化的东西,学会将自己的想像形象展现出来。

•学习使用手工制作工具如削边刀、表面处理器和剪刀等。

3.进行手工制作首先,我们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和颜料。

然后,将颜料在油漆笔或画笔中搅拌均匀,可以先在废纸上画图再决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4.色彩搭配学生需要考虑如何进行配色搭配。

他们可以从色块中选择颜色,并决定哪些颜色需要用在其中。

学生可以设计出符合自己的、独特的台灯设计,唯一的要求是颜色搭配要合理。

5.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台灯,然后分别进行展示,让同学进行票选,并且分析好的作品,从而寻找更多的美感之处VII.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通过认识台灯并掌握手工制作的基础技巧等方式学会了创意设计,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可以使用创意设计的技巧,实现自己更多的美好想象。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是三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属于浙美版教材。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台灯造型的设计图样,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台灯不仅仅是照明的工具,还可以是一件艺术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制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台灯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学会制作简单的台灯造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和制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台灯的基本制作方法,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台灯造型。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能够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设计出独特且有创意的台灯造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台灯的设计图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供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创意台灯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新课:讲解台灯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台灯的制作方法。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的结果,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台灯造型。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总结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台灯的基本结构、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台灯造型设计|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台灯的基本结构,掌握设计台灯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台灯的立体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台灯的基本结构:介绍台灯的底座、灯杆、灯头等基本部分。

2. 设计方法: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台灯的立体感,以及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台灯,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台灯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台灯的立体感。

2. 难点:如何进行创新设计,使台灯既实用又美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台灯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台灯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台灯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台灯的基本结构,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台灯的立体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台灯,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台灯设计的重要性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1. 台灯造型设计2. 内容:台灯的基本结构、设计方法、实践操作、展示评价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款自己的台灯,要求既实用又美观。

2. 作业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台灯的立体感,注重创新设计。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台灯的基本结构,学会了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台灯的立体感,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有更多的观察和模仿的机会;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设计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细节的美。
(2)注意: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
5.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
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台灯造型设计
教学
目标
包含教材
分析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重点
难点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教具
学具
(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6.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
反思
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