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文学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文学篇)》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原文化》(文学篇)将不会讲述?A:《文选》B:《诗经》C:话剧D:宋词答案: 话剧2、“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是()的诗句?A:白居易B:杜甫C:曹操D:刘禹锡答案: 白居易3、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在哪里?A:西安B:北京C:南京D:洛阳答案: 洛阳4、北宋四京的中心是()?A:北京B:汴京C:南京D:东京答案: 汴京第二章1、“文”是象形字,为有装饰人体的象形,其美由内而外;“化”是会意字,双人旋舞,协调互动,生机勃发。
文化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以人为中心,人的改造与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是文化的核心。
中国文化所维护的核心价值有:A:平衡B:和谐C:自由D:博爱答案: 平衡,和谐,自由2、下列哪项不是中原地区的别称?A:中国B:中州C:中土D:中华答案: 中华3、乐官对采自民间的“风诗”要进行后期加工,其加工工作主要有:A:加入角色提示语B:加入议论C:加入注释D:拨正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答案: 加入角色提示语,加入议论,拨正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4、下列不是《诗经》收录的豫西风诗的是:A:《周南》B:《王风》C:《鄘风》答案: 《鄘风》5、孔子整理《诗经》,所作工作有:A:理其情而出纳之B:体其义而节文之C:观其先后而逆顺之D:比其类而论会之答案: 理其情而出纳之,体其义而节文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比其类而论会之6、《诗经》中采用兴的艺术手法触物以起情,常用来起兴的自然事物有()A:天象B:植物C:动物D:社会事象答案: 天象,植物,动物,社会事象第三章1、左思的《三都赋》包括()。
A:《西都赋》《东都赋》《南都赋》B:《西京赋》《东京赋》《齐都赋》C:《蜀都赋》《魏都赋》《南都赋》D:《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答案: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2、梁武帝萧衍曾称儿子萧纲“吾家之东阿”,是把萧纲比做()。
智慧树知到太极拳初级1~3章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太极拳初级1~3章章节测试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智慧树太极拳初级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武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
()选项:A:对 B:错答案: 【错】2、民国时期,武术被称为“武艺”。
()选项:A:对 B:错答案: 【错】3、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选项:A:错 B:对答案: 【对】4、太极拳源于武当。
()选项:A:错 B:对答案: 【错】5、武德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现代社会法制的日益健全,武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继续提倡。
()选项:A:错 B:对答案: 【错】6、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有:()选项:A:防身 B:养生 C:健身 D:娱乐答案: 【防身;养生;健身;娱乐】7、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选项:A:适应性 B:全面性 C:安全性答案:【适应性;全面性;安全性】8、以下属于武术运动四要素的是:()选项:A:手法 B:眼法 C:腿法 D:步法 E:身法答案:【手法;眼法;步法;身法】9、下列属于武术运动中四击的是:()选项:A:靠 B:踢 C:打 D:拿 E:摔答案: 【踢;打;拿;摔】10、古代对武术的别称有:()选项:A:技击 B:武艺 C:拳击 D:拳勇答案: 【技击;武艺;拳勇】第二章单元测试1太极拳基本功包括腰功、腿功、臂功、桩功。
()选项:A:对 B:错答案: 【对】2、勾手是太极拳基本手型之一,其动作要求是五指捏拢,必须直腕。
()选项:A:对 B:错答案: 【错】3、“桥手”是太极拳的一种步型方法。
()选项:A:对 B:错答案: 【错】4、太极拳具有健身、修身、防身等多种功能。
()选项:A:对 B:错答案: 【对】5、太极拳讲究发声呼喝,以助威势、劲力及形象。
()选项:A:错 B:对答案: 【错】6、()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文学篇)》章节测试答案

1、《中原文化》(文学篇)将不会讲述?A:《文选》B:《诗经》C:话剧D:宋词答案: 话剧2、“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是()的诗句?A:白居易B:杜甫C:曹操D:刘禹锡答案: 白居易3、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在哪里?A:西安B:北京C:南京D:洛阳答案: 洛阳4、北宋四京的中心是()?A:北京B:汴京D:东京答案: 汴京第二章1、“文”是象形字,为有装饰人体的象形,其美由内而外;“化”是会意字,双人旋舞,协调互动,生机勃发。
文化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以人为中心,人的改造与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是文化的核心。
中国文化所维护的核心价值有:A:平衡B:和谐C:自由D:博爱答案: 平衡,和谐,自由2、下列哪项不是中原地区的别称?A:中国B:中州C:中土D:中华答案: 中华3、乐官对采自民间的“风诗”要进行后期加工,其加工工作主要有:A:加入角色提示语B:加入议论C:加入注释D:拨正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答案: 加入角色提示语,加入议论,拨正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4、下列不是《诗经》收录的豫西风诗的是:A:《周南》B:《王风》C:《鄘风》答案: 《鄘风》5、孔子整理《诗经》,所作工作有:A:理其情而出纳之B:体其义而节文之C:观其先后而逆顺之D:比其类而论会之答案: 理其情而出纳之,体其义而节文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比其类而论会之6、《诗经》中采用兴的艺术手法触物以起情,常用来起兴的自然事物有()A:天象B:植物C:动物D:社会事象答案: 天象,植物,动物,社会事象第三章1、左思的《三都赋》包括()。
A:《西都赋》《东都赋》《南都赋》B:《西京赋》《东京赋》《齐都赋》C:《蜀都赋》《魏都赋》《南都赋》D:《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答案: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2、梁武帝萧衍曾称儿子萧纲“吾家之东阿”,是把萧纲比做()。
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睿答案: 曹植3、萧统在()一文中,表达了“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的雅正文学观念。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 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A.以人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周易.震》B.《周易.艮》A.《周易.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C.物文D.人文B.地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儒、释、道三家并列A.儒道互补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4•总分数 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C.以仁为本B.以民为贵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天人合一C.辩证逻辑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9•总分数 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B.义C.礼A.仁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颜渊问仁,子曰:〔〕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A.仁者爱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C.明辨A.博学D.自我修养B.审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自然义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B.道德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董仲舒C.孟子A.孔子B.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与人自身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A.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B.慎独C.仁礼的统一尽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D.不以人灭天B.制天命而用之A.天人交相胜C.尽心、知性、知天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D.礼官C.司马B.祭司正确••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C.仁义礼智B.清虚卑弱D.恭宽敏惠A.和静清寂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无神论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D.处众人之所恶C.居善地B.推己与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D.物壮则老A.治人事天莫若啬C.上善若水B.圣人无常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D.祸福相依C.道法自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B.不作为A.不妄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C.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A.忠恕之道D.天道酬勤正确•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A.辁才讽说之徒D.万物之一类B.任公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惠子C.庄子B.孔子A.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二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孰知正色A.孰知正处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人籁D.道籁B.地籁A.天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B.百围之木C.水面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无己C.圣人无名B.神人无功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B.养性为主A.养形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B.屠户A.厨师C.治国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A.遁天背情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D.传说中的人物B.神仙C.庙里的塑像A.智者、觉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C.中国B.古印度A.尼泊尔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三国时期B.秦代A.公元前6世纪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少林寺D.南华寺A.普救寺B.白马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C.鸠摩罗什B.迦叶摩腾A.玄奘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B.迦叶摩腾C.法兰D.梁武帝A.神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D.《瑜伽师地论》A.《大菩提藏经》C.《大乘起信论》B.《大唐西域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大学武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第一章测试1.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制定于()A:1957年9月B:1955年9月C:1956年9月D:1958年9月答案:D2.武术起源于()A:游戏B:战争C:体育运动D:生存自卫斗争答案:D3.攻防技击武术包括()。
A:武术散打B:军警武术C:养生运动D:太极拳答案:AB4.武术套路运动的内容包括()。
A:太极B:单练C:集体项目D:对练答案:BCD5.武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身体健康范畴的是()。
A:高智商B:生理健康C:体魄强健D:无疾病和体弱状态答案:A2.武术运动对生理适应能力的影响是()。
A:改善情绪B:提高抗病能力C:培养意志品质D:消除心理疲劳答案:B3.对抗类武术的健身作用包括()。
A:使肌纤维增粗,力量增大B:改善肌肉结缔组织弹性C:加强肌腱弹性和韧性D: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答案:ABC4.武术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
A:增强战斗力B:降低高血压C:提高体能D:降低焦虑反应答案:AD5.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一个人能否积极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儒家文化的礼教思想在习武者的行为中主要体现在()A:武艺B:抱拳礼C:武行D:武德答案:B2.对军事战争和武术技击均有独到之处的是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撰写的()。
A:《纪效新书》B:《练兵实纪》C:《莅戎要略》D:《止止堂集》答案:A3.下列能体现道家文化在武术实战中经验总结的是()A:“后发制人”B:“以柔克刚”C:“乘胜追击”D:“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答案:ABD4.武术理论中的“六合”,即包括()。
A:静三合B:内三合C:外三合D:动三合答案:BC5.武术的韵来自武术套路的节奏变化,来自套路的规范化,给观赏者一种美的感觉。
()A:对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表现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的基本功是()。
A:肩臂功B:腰功C:桩功D:腿功答案:D2.下列属于武术基本步法的是()。
2020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完整

最新资料欢送阅读2021 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完满答案】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国武术的通用礼仪是:A.鞠躬B.合十C.抱拳礼D.握手答案 :抱拳礼2、太极拳入门的根本条件是:A.真传B.苦功C.悟性D.商议答案:真传,苦功,悟性,商议3、中华太极的主要修习方法有:A.明其理B.研其义C.悟之道D.行其法答案 :明其理,研其义,悟之道,行其法4、本章介绍的太极拳根本步型主要有:A.弓步B.马步C.虚步D.歇步答案:弓步,马步,虚步5、本课程重申的“大学太极〞不但是特指大学生练习太极拳,更是指经过修炼太极拳,将身心放大。
A.对B.错答案:对6、经过太极拳的修炼,可以转变习练者的身心状态,将身体变得更加灵便,精神变得更加勇猛。
A.对B.错答案:对7、在修炼太极的过程中,套路练习是特别重要的,而对拳经拳法的研修与理解其实不重要。
A.对B.错答案: 错8、调息可以锻炼呼吸,是太极拳特别重要的练习内容。
A.对B.错答案: 对9、抱拳礼的根本动作是右手握拳,左手五指并拢变掌,并将左掌掩在右手的拳面上。
A.对B.错答案:对10、师生礼的礼仪标准是:学生先抱拳起手行礼,老师再举手抱拳回礼。
当老师手放下时,学生再将两手放下。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白鹤亮翅的定式的步形是:A.马步B.弓步C.虚步D.仆步答案:虚步2、图中所示的是太极拳哪一个招法动作的定式?A.野马分鬃B.白鹤亮翅C.云手D.手挥琵琶答案 : 手挥琵琶3、野马分鬃下手的劲力是:A.上靠B.下采C.横挒D.下垂答案: 下采4、云手动作练习过程中,由以身带手变成以手领身的机会是:A.上手经过眼前时B.起手时C.身体腰胯的能量将要到头时D.上手运转到一端极远时答案 :身体腰胯的能量将要到头时5、三尖相照的“三尖〞指的是() 。
A.肩头B.食指尖C.鼻尖D.脚尖答案:食指尖,鼻尖,脚尖6、云手的要点技术有:A.以身带手、以手领身B.两手画圆、循环无端C.运气在手、手指伸展D.身体动转、虚实变换答案 :以身带手、以手领身,两手画圆、循环无端,运气在手、手指伸展 , 身体动转、虚实变换7、白鹤亮翅可培养人的平衡能力。
中华武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宁波大学

中华武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宁波大学1.角抵从晋代开始又称为相扑。
()答案:对2.武术的价值有四种: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
()答案:错3.古代的武舞可以说是戏剧的历史起源。
()答案:对4.形意拳动作整齐简洁、严密紧凑、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练习时要做到“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答案:对5.四击,指武术中的踢、打、擒、拿。
()答案:错6.技击特点是武术技术上最主要的特点。
()答案:对7.有人在演练中不时将手中刀剑向空中抛掷,然后又用手接住。
这种活动方式在两晋被称为“跳剑”或“跳刀”。
()答案:对8.武术在古代被称为“技击”和“武艺”。
()答案:对9.明清时期的内家拳风格是“以静制动”,用来区别“主于搏人”的外家。
()答案:对10.“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唐朝。
()答案:错11.宋代的武举分比试、解试、省试和殿试四个等级,主要要求()。
答案:弓马骑射###会三种兵器以上12.继两晋南北朝之后,以“两两相当”为形式的角抵活动在唐代是非常盛行的。
这种盛行反映在哪些方面()。
答案:角抵在民间的开展###角抵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开展13.历史上哪两个朝代严令禁武()。
答案:宋###元14.侠义的雏形在盛唐传奇中虽已出现,但真正身怀绝技、武艺超群、神奇莫测的侠客形象,在晚唐的作品中出现。
之所以在晚唐会出现武侠小说创作的高潮,是因为()。
答案:唐代武侠本身已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随着晚唐社会矛盾的急剧激化,小说中的仙侠、义士,寄托着人们除暴安良、扭转乾坤的幻想。
15.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秘密宗教有()。
答案:八卦教###白莲教16.戏剧中的武术器械的特征和军事作战的武术器械有哪些不同()。
答案:重量减轻###器械外形夸大###声响突出###质地柔软17.唐代统治者重视武备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答案:实行武举制###对府兵进行军事训练18.武术技术主要包括()。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见面课答案见面课:功夫趣谈1、中国功夫中的功夫指的是()A.才能B.武术或武术方面的才能、本领C.时间D.本领正确答案:武术或武术方面的才能、本领2、我可沒功夫陪你的功夫指的是()A.技能、才能B.武术或武术方面的才能、本领C.空闲时间D.本领正确答案:空闲时间3、20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的功夫片播放,“功夫”逐渐被传播开来。
A.李小龙B.李连杰C.甄子丹D.成龙正确答案:李小龙4、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四言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中的武术是指()A.现今意义的武术B.军事C.武术和军事D.泛指战争、战备、战术正确答案:泛指战争、战备、战术5、现代意义上的“武术”,大约起源于()代,盛于清末民初。
A.唐B.明C.清D.宋正确答案:清6、()年大陆成立中国武术协会,出现“中国武术”四个字。
A.1949B.1952C.1956D.1960正确答案:19527、()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定义为“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传统体育”。
A.2009B.2019C.2008D.2018正确答案:20098、狭义上讲,中国武术只是指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及散手,()摔跤和散打。
A.不包含B.包括正确答案:不包含9、本课程主讲老师练习的是中国传统()功夫A.内家B.外家C.气功D.健身正确答案:内家见面课:武术养生小功法介绍1、养生产生于()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
A.上古先民B.近代人C.当代人D.其他正确答案:上古先民2、提出“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格言的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释家正确答案:道家3、()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A.《吕氏春秋》B.《黄帝内经》C. 《易经》D.《道德经》正确答案:《吕氏春秋》4、世界卫生组织早年将健康状态定义为“()快三良好” 。
A.四B.七C.六D.五正确答案:五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三位研究”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家获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武术又称为功夫,与()国画、京剧并称为我国四大国粹。
A:中医B:书法C:中药D:造纸答案: 中医2、武术有传统武术和()武术之分。
A:竞技B:比赛C:表演D:散打答案: 竞技3、武术产生于古代人类与()的搏斗以及部落之间的争斗。
A:动物B:人C:野兽D:大自然答案: 大自然4、抱拳礼起源于唐朝。
A:对B:错答案: 错5、泰拳是武术的一种。
A:对B:错答案: 错6、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便盛行尚武之风。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武术有内外家之分。
最典型的内家拳是()A:太极拳B:形意拳C:八卦掌D:武当拳答案: 太极拳2、从地理位置上讲,少林拳系是以()为中心A:闽粤B:四川C:黄河中下游D:湖北、福建答案: 黄河中下游3、公元702年,()首创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取才的先例。
促进了中原地区群众性的练武活动A:隋文帝B:李世民C:武则天D:隋炀帝答案: 武则天4、武术中的内功,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练精气神,一类是练()A:铁布衫B:金钟罩C:二指禅D:硬功答案: 硬功5、193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上表演的中国武术代表团十一人中有5名来自中原的河南。
A:对B:错答案: 对6、中原地区,武术门类有40多种。
A:对B:错答案: 对7、中原地区诞生了外家拳、内家拳两大代表拳系:少林拳和太极拳系。
A:对B:错答案: 对8、明代出现了戚继光的武术专著《纪效新书》。
是武术集大成大发展时期。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创于中原影响全国的三大拳种是少林拳、苌家拳和()。
A:太极拳B:梅花拳C:形意拳D:八极拳答案: 太极拳2、国内五大太极拳流派是陈式、武式、吴式、孙式和()。
A:杨式B:赵堡式C:李式D:和式答案: 杨式3、位于河南省嵩山的()是公元495年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开建的。
A:中岳庙B:少林寺C:嵩阳书院D:嵩岳寺塔答案: 少林寺4、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途经少林寺,曾为少林指点棍术,使少林棍术水平明显提高。
后来,茅元仪在其军事专著《武备志》中将少林棍术列为诸家棍法之首。
A:俞大猷B:戚继光C:胡宗宪D:谭纶答案: 俞大猷5、相传,明末清初山西人()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艺,尤精枪术。
他潜心钻研,变枪为拳,取“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之意,创编出心意六合拳,后演化为形意拳。
A:李洛能B:马学礼C:姬际可D:戴龙邦答案: 姬际可6、功夫片《少林寺》是1982年香港中原影业公司根据( )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王李世民击败王世充而拍出的,电影播出后,少林寺在全国声名陡起。
A:唐末宋初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隋末唐初D:答案: 隋末唐初7、北宋时,少林高僧福居邀请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献艺,汇成《少林拳谱》。
A:对B:错答案: 对8、少林派拳的特点是结构紧密、招式变化多,实用而灵活。
A:对B:错答案: 对9、开国功臣许世友在少林寺学练过拳。
A:对B:错答案: 对10、历史上的三次大的移民起点都在河南,使得少林功夫南移,扩大了其影响。
A:对B:错答案: 对11、内家拳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学者黄百家收入于《南雷文案》中的一篇文章《王征南墓志铭》。
A:对B:错答案: 错12、陈氏太极拳是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创编。
后来衍化出杨、武、孙、吴四大流派,迅速流布全国。
A:对B:错答案: 对13、苌家拳由唐代武则天年间河南荥阳汜水人苌乃周所创。
A:对B:错答案: 错第三章1、()能塑形正身法,致人中和,成为众多武术门派基础功法。
A:站桩B:练套路C:散打D:打坐答案:2、()力,就是周身协调一致所产生的力。
它能增加打击的质量和发力的肌肉群,从而增强爆发力。
A:直线B:整体C:柔性D:硬性答案: 整体3、武术修炼中,讲究内、外三合,六合归一,其中外三合表述正确的是()A: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B: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C:心与意合,手与足合,气与意合D:手与足合,足与力合,心与意合答案: 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4、位移力是因物体位置移动而产生的力。
位移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最相关。
A:移动物体的质量大小B:移动速度的快慢C:移动时的角度D:移动时的距离答案: 移动物体的质量大小移动速度的快慢5、由于物体的旋转而产生的力称作旋转力。
()和旋转角度是物体旋转的三要素。
A:旋转中心B:旋转速度C:旋转方向D:旋转物的质量答案: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6、武术运动最讲究虚实,武术中的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A:空虚,或无B:破绽或漏洞等C:弱,虚弱D:高手追求的虚空境界答案: 空虚,或无破绽或漏洞等弱,虚弱高手追求的虚空境界7、“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主要强调是是禀行中正之道。
A:对B:错答案: 对8、站桩能塑形、正身法,能让人保持中和的状态,是练武的基础。
A:对B:错答案: 对9、站桩时应该自然呼吸。
A:对B:错答案: 对10、整体力,就是周身协调一致所产生的力。
是一种僵力,拙力。
A:对B:错答案: 错11、旋转是为了调整身体的状态。
一是借力打力,另一个就是便于自己发力。
A:对B:错答案: 对12、从思维力方面讲,练拳练的是人的大脑思考问题的方式。
A:对B:错答案: 对第四章1、武德,是习武之人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常被分为()德和口德。
A:师B:手C:恩D:道答案: 手2、能在武学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坚韧的个性,传说()三下陈家沟,前后十余年,终于成为一代太极宗师。
A:李洛能B:杨露禅C:郭云深D:孙禄堂答案: 杨露禅3、武林人士胜负意识强烈,除了与武术的产生件和社会竞争、生存的需要有关外,还与中国人深厚的()文化有关。
A:人情B:面子C:武术D:传统答案: 面子4、武林人士的迂曲心计是()A:投机B:偷奸耍滑C:武学智慧D:战术答案: 武学智慧5、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与我国“十年磨一剑”“板凳需坐十年冷”的说法一致。
用在武术修炼上,需要每天练习()小时,才能在十年左右达到专业水准的最低线。
A:2B:8C:5D:3答案: 36、一般来讲,武林人士从思想到行动都呈现出()的特点。
A:活跃B:孤独C:内省D:外求答案: 孤独7、和尚、道士等方外之人,不归入武林这个阶层。
对A:B:错答案: 错8、“心正拳正,心邪拳邪“,是说武德好坏支配着武技的运用。
A:对B:错答案: 对9、河南派形意拳的创始人是马学礼。
A:对B:错答案: 对10、练武过程总会出现外来的诱惑干扰,此此行家们说的“魔关”。
A:对B:错答案: 对第五章1、()是克敌的第一要素。
A:技术B:占天时C:勇气D:技巧答案: 勇气,无进退”,说的是身步法的重要向恺然在《拳术见闻录》中说:“故善拳者,有()、2.性。
A:转侧B:避让C:技巧D:胆量答案: 转侧3、万籁声先生说:“武术家与人动手,有三惧三不惧“。
他说的三惧是指()。
A:老人、妇女、孩子B:大势力、大气力、大功夫c:老男人、儿童、妇女答案: 老男人、儿童、妇女4、拳经中常说“意到拳到”,就是强调意念在技击中的主导作用。
()是“以意击人”的必要前提。
A:凝神敛气B:注意呼吸C:勇猛D:动静结合答案: 凝神敛气5、太极拳技击原则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先至和()A:舍己从人B:以慢打快C:只防不打攻防并重D:答案: 舍己从人6、越女论剑中,越女主要论述了搏击中的()关系。
A:虚实B:动静C:内外D:攻防答案: 虚实动静内外攻防7、武术搏击中的截劲指的是:()A:以斜力击直力B:攻其力断之时C:攻其不备D:避让来力答案: 以斜力击直力攻其力断之时8、拳谚有“一胆、二力、三功夫”之说。
说的是胆量在技击中的重要性。
A:对B:错答案: 对9、武术家交手前观察对方,为是的估量对方的实力和武功路数。
A:对B:错答案: 对、形意拳经说“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是强调以我为主,先发制人。
10.A:对B:错答案: 对11、搏击中要始终跟随对方的节奏打。
A:对B:错答案: 错12、搏击时应有高度警惕,可畏勿畏,可玩勿玩的心态。
A:对B:错答案: 对第六章1、武学的第一个阶段是()阶段。
也即太极拳的着熟阶段。
A:练气化神B:练神还虚C:练精化气D:练气化精答案: 练精化气2、拙力完全消去,刚力充沛,威气外扬,体强骨坚,步履稳实,表明已经练成()劲A:明整B:化C:D:暗答案: 明3、人们常说的打通任督二脉中的督脉,是指沿着人的()而行的阳脉。
A:胸腹部B:脊背部C:两腿部D:两臂部答案: 脊背部4、武学的第二个阶段也称作易筋阶段,是要练出()劲。
A:明B:整C:化D:暗答案: 暗5、拳练到“阴阳混成,刚柔悉化”,“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程度,即达到了武学的高级境界。
相对而言,此时招式技法对练拳者()。
A:很重要B:不重要C:不需要D:无用答案: 不重要6、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是少林拳家对武学境界的划分。
A:对答案: 错7、着熟、懂劲、神明是形意拳家对武学境界的划分。
A:对B:错答案:错8、蛮力或拙力,即身形僵硬之力,又称本力,不是武术中要的劲力。
A:对B:错答案: 对9、据统计,在所有习武者中,能达到练神还虚境界的约有万分之五。
A:对B:错答案: 对10、真正在武学上有修为的一般来讲应该在四五十岁以上。
A:对B:错答案: 对第七章1、阴阳变化的规律可归纳为阴阳具有()性、消长性和转化性。
A:互根B:依附D:变化答案: 互根2、五行是指()、水、木、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A:山B:泽C:雷D:金答案: 金3、八卦学说,是指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用八种卦形象征或代表着某种自然物或社会现象,并以此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哲学学说。
其中离卦代表( )A:雷B:水C:泽D:火答案: 火4、在中国武术中,凡是具有较强理论色彩的拳种,都以()学说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
A:阴阳五行B:阴阳C:八卦D:太极阴阳五行: 答案.5、拳禅合一是以()派为代表的寺院武功的最高境界,其原理与拳道合一无异,只是表现形式与内功练法各有不同,可谓异途而同归。
A:少林B:武当C:峨嵋D:太极答案: 少林6、武术家认为一味死练皮肉功夫的,最终练出的是武功中的()功夫。
A:上乘B:下乘C:中乘D:不入流答案: 下乘7、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即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A:对B:错答案: 对8、八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所作的八卦称作后天八卦。
A:对B:错答案: 错9、八卦中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A:对B:错答案: 对10、古人认为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互相关联的,此即“天人感应论”之基础。
A:对B:错答案: 对11、武术界有“早不朝西,晚不向向,午不朝南,永不向北”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