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材料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复习题 (1)

复习题 (1)

一、名词解释1.非化学计量化合物;2.一致熔融化合物;3.无序扩散:4. 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5.固相反应中的海德华定律;6.置换型固溶体;7.溶解-沉淀传质;8. 一级相变;9. 肖特基缺陷;10.晶子学说。

11.弗伦克尔缺陷;12.非化学计量缺陷;13.无规则网络学说;14.网络成型体与变性体,单建强、聚合与解聚;15. 烧结;16.一致熔化合物;17.稳定扩散;18.马氏体相变;19.非均匀成核;20. 二次再结晶;21非均匀成核;22 本征扩散;23 烧结;24 二次再结晶;25、热缺陷与杂质缺陷;26、熔融温度、烧结温度、泰曼温度;27、泥浆的触变性、泥团的可塑性;28、水型物质与硫型物质;29、烧结与烧成;30、粘土的离子交换性;31、等同点,空间格子,单位平行六面体;32点群,平移群,空间群,晶胞二.简答题1、影响熔体粘度的因素有哪些?2、试比较杨德方程和金斯特林格方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3、烧结过程中,晶界遇到夹杂物时会出现几种情况?从实现致密化目的的考虑,晶界应如何移动,怎样控制?4、比较硅酸盐玻璃与硼酸盐玻璃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5、简述玻璃的通性,并与晶体进行比较。

6、比较机械混合物、固溶体、化合物及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之间的异同点。

7、加入0.1mol%的ZrO2增韧Al2O3,写出缺陷反应式和固溶分子式。

8、简述硅酸盐熔体聚合物结构形成的过程和结构特点。

9、什么是ζ—电位,它与扩散层厚度的有何关系。

10、简述晶体的本质及其与性能的关系。

11、试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质。

12、什么是润湿,它有几种类型,请分别予以表述。

13、与一般的液、气反应相比、固相反应有什么特点。

14、加入0.2mol%的ZrO2增韧Al2O3,写出缺陷反应式和固溶分子式。

15、材料烧结时四种最基本的传质机理是什么?少量添加剂能促进烧结,其原因是什么?16、大块石英经煅烧后,易于破碎是根据什么原理?17、简述硼酸盐玻璃由于Na2O加入量的不同,出现的硼反常现象。

功能陶瓷复习题.doc

功能陶瓷复习题.doc

《功能陶瓷》复习题1.电容器陶瓷与电绝缘陶瓷在性能要求上有何不同?2.简述莫来石、刚玉一莫来石电绝缘陶瓷配方中粘土、丄业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猾石、白云石和碳酸钡的作用。

3.简述滑石瓷生产屮滑石预烧的g的。

4.电容器陶瓷有哪几类?举出典型材料。

5.温度补偿电容器陶瓷与温度稳定电容器陶瓷的性能特点有何不同?6.微波介质陶瓷具奋什么性能特点?列出以上典型的陶瓷材料体系,说明其应川背景。

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工艺柯哪些方法?柯何意义?7.说明金红石电容器陶瓷的配方中各组成的作用及在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8.什么是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a,?为什么在高频稳定屯容器陶瓷钛酸镁瓷和锡酸钙中加入钛酸钙可以调节a t?有什么实际意义?9.为什么PZT压电陶瓷中PbZrOs含量在53%mol时(Zr/Ti=53/47)时,压电性能最好? 三元系压电陶瓷PMN-PT-PZ的组成如何?相对于二元系压电陶瓷,有何特点?10.什么是PZT陶瓷?软性添加物和硬性添加物对材料的性能和烧结工艺有哪些影响?11.什么是热释电陶瓷?热释电系数P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具有压电性的晶体-定有热释电性吗?为什么?吊出你所知道的热释电陶瓷材料。

12.什么是PTC陶瓷?简述BaTiCb陶瓷产牛PTC效应的条件和半导化途径。

说明移峰剂对PTC陶瓷的店里温度的影响。

其烧成工艺有何要求?13.简要说明Co-MnO-O2MNTC热敏电阻陶瓷的导电机理。

在NTC陶瓷生产中为什么要进行敏化处理和老练处理?14.列出典型的四种气敏陶瓷材料,说明它们各有何特点?15.ZnO系气敏陶瓷元件主耍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其对气体的选择性?。

16.简要说明Y -Fe2O3的气敏机理。

17.常见的湿敏陶瓷有哪些?宥何特点?18.简述Si-Na20-V205系和Zn0-Li20-V205系湿敏陶瓷各组分的作用和感湿机理。

19.什么是压敏陶瓷?简要说明ZnO压敏陶瓷的压敏机理。

20.什么是导电陶瓷?简述常见材料及其应川。

功能陶瓷复习题解答

功能陶瓷复习题解答

1、举出3种以上的典型的超导陶瓷(氧化物超导体),定义及其应用。

LaBaCuo、SrBaCuo、NbBaCuo;2、说明Ⅰ、Ⅱ和Ⅲ电容器陶瓷的典型材料、性能特点和用途。

I类陶瓷主要用于高频电路中使用的陶瓷电容器。

性能特点a:一般具有负温度系数,有时为正温度系数;b:介电常数较高为飞铁电电容陶瓷;c:温度系数值稳定且高频下及高温时具有低的介质损耗。

典型材料:MgTiO3瓷。

II类陶瓷主要用于制造低频电路中使用的陶瓷电容器。

性能特点:a:介电常数值高(4000-8000)b:温度稳定性好;c:居里点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且能方便的调整。

典型材料:BaTiO3系、反铁电系。

III类陶瓷介质的半导体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电子计算机等电路中要求体积非常小的电容器,性能特点a:介电常数非常大7000-几十万以上b:主要用于低频下典型材料:半导化BaTiO33、何为铁电陶瓷? BaTiO3铁电陶瓷老化的含义是什么?是一类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极化强度随电场反向而反向,具有与铁磁回线相仿的电滞回线的陶瓷材料老化意义:铁电陶瓷烧成后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4、BaTiO3陶瓷有哪几种晶型相变?画出BaTiO3陶瓷的介电常数-温度特性曲线示意图。

立方相、四方相、斜方相和三方相;5、何谓移峰效应和压峰效应?改性加入物可以有效的移动居里温度,即移动介电常数的居里峰,但对介电常数的陡度一般不呈现明显的压抑作用,这时所引起的效应为移峰效应;有的改性加入物可使介电常数的居里峰受到压抑并展宽所引起的效应为压峰效应。

6、为什么BaTiO3陶瓷最适合做低频电容器介质?由于频率f升高,ε降低,Tanδ升高性能恶化,所以要在低频下使用由于新畴的成核与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内,所以ε和f有关。

损耗产生的原因是:1、电畴运动:畴壁运动是克服杂质、气孔、晶界的摩擦阻力;2、自发极化反转时。

伴随着集合形变的换向,必须克服晶胞间与晶粒间应力作用的反复过程。

功能陶瓷复习题

功能陶瓷复习题

功能陶瓷复习题功能陶瓷复习题功能陶瓷是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复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对功能陶瓷的理解和知识。

一、选择题1. 功能陶瓷的特点不包括:A. 高温稳定性B. 低热导率C. 超导性D. 耐磨性2. 下列哪种功能陶瓷常用于制作航空发动机部件?A. 氧化铝陶瓷B. 碳化硅陶瓷C. 氮化硅陶瓷D. 钛酸锆陶瓷3. 以下哪种功能陶瓷常用于制作电子元件?A. 铝酸锶陶瓷B. 铝酸镁陶瓷C. 铝酸钛陶瓷D. 铝酸锌陶瓷4. 功能陶瓷的应用领域不包括:A. 医疗器械B. 电子设备C. 航空航天D. 建筑材料5. 下列哪种功能陶瓷常用于制作陶瓷刀具?A. 氧化锆陶瓷B. 氧化铝陶瓷C. 碳化硅陶瓷D. 氮化硅陶瓷二、判断题1. 功能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与金属相似。

( )2. 功能陶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 )3. 氧化锆陶瓷具有优异的断裂韧性。

( )4. 碳化硅陶瓷是一种透明陶瓷材料。

( )5. 功能陶瓷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烧结和热处理。

( )三、简答题1. 功能陶瓷的定义是什么?它与传统陶瓷有何不同之处?2. 请简要介绍功能陶瓷的主要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3. 功能陶瓷的制备工艺包括哪些步骤?请简要描述其中一个制备工艺。

4. 功能陶瓷的优点是什么?为什么它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 功能陶瓷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四、综合题功能陶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请结合你对功能陶瓷的理解,从材料性能、制备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功能陶瓷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这些复习题,我们回顾了功能陶瓷的特点、分类、应用领域以及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功能陶瓷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和优异性能的材料,其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功能陶瓷在材料性能的优化、制备工艺的改进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不断深化研究,解决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推动功能陶瓷的发展和应用。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1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1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1. 一.名词术语解释2. 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3. 陶瓷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陶瓷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取向;各种杂种(包括添加物)与显微缺陷的存在形式、分布;晶界特征。

4. 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5. 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6. 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7. a—半水石膏——石膏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加压蒸煮而得到的晶体呈针状、结晶尺寸较大的半水石膏(a—CaS04• 1/2比0)。

s. a—半水石膏——石裔在常压下炒制而得到的晶体为不规整碎屑、比表面积较大的半水石膏(j3—CaS04• 1/2比0)。

9. 釉料——经加工精制后,施在还体表面而形成釉面用的物料。

10. 粉碎——使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由大块分裂成小块直至细粉的操作。

11. 练泥——用真空练泥机或其他方法对可塑成型的还料进行捏练,使还料中气体逸散、水分均匀、提高可塑性的工艺过程。

12. 陈腐——将蚽料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以改善其成型性能的工艺过程。

13. 可塑成型——在外力作用下,使可塑还料发生塑性变形而制成还体的方法。

14. 刀压成型——用型刀使放置在旋转的石营模中的可塑还料受到挤压、刮削和剪切的作用展开而形成还体的方法。

15. 注浆成型——将泥浆注入多孔模型内,当注件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排除多余的泥浆而形成空心注件的注浆法。

16. 烧成——将蚽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17. 素烧——蚽体施釉前进行的焙烧工艺过程。

18. 二次烧成——生还先经素烧,然后釉烧的烧成方法。

19. 一次烧成——施釉或不施釉的还体,不经素烧直接烧成制品的方法。

【陶瓷装饰工】高级工(三级)理论复习材料

【陶瓷装饰工】高级工(三级)理论复习材料

【陶瓷装饰工】高级工(三级)理论复习材料一、单项选择题:I、消防工作贯彻(C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谁主管,谁负责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D.以消为主,以防为辅2、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 )的阶段。

A.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D.较有利3、能扑救带电体火灾的灭火器是(A )。

A.二氧化碳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C.清水灭火D.其他4、( C )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A.法律B.行为准则C.道德D.社会舆论5、道德通过(A )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A.道德舆论的褒扬与贬斥B.传统习惯的力量C.人们的内心信念D.强制力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是(D )A.国家元首B.公务员C.公民D.广大人民群众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A )A.社会主义荣辱观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D.科学发展观8、职业道德的核心是(D )A.高物质,高消费的生活B.高品质,更舒适的生活C.个人利益的最大化D.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9、价值取向是由人们在价值观指导下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B )倾向。

A.激动B.稳定C.平和D.固定10、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本质是(D )oA爱岗敬业B办事公道C诚实守信D为人民服务11、陶瓷雕塑技法是在满足实际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的,在陶瓷的生产过程中,雕塑可以看成是一种装饰手法。

为使日用陶瓷即具有三维的空间美感,又不会因形体的凹凸而导致使用不便,其最常用(浅浮雕)的装饰方法。

A.浅浮雕B.高浮雕C.镂雕D.贴塑12、在陶瓷制作中,雕塑技法要想完美的表现出来需要与釉色很好的结合。

在宋代景德镇陶途雕塑中几乎全部采用了一种称为(影青)的釉色,更加彰显出宋代理性美中独特的内敛和含蓄。

A.天青B.华青C.鲁青D.影青13、定瓷的装饰,常用印花、刻花和划花等方法。

鱼纹、水纹多采用(划花)方法。

A.印花B・刻花C.划花D.贴花14、按照材质,可把陶瓷模具分为石膏模具、塑料模具、合成石膏模具、金属模具。

现代陶瓷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陶瓷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陶瓷材料】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是材料每单位立方体积的电阻。

2.表面电阻率: 平行于通过材料表面上电流方向的电位梯度与表面单位宽度上的电流之比,用欧姆表示。

3.陶瓷中载流子及类型:陶瓷材料中存在着传递电荷的质点,有离子、电子和空穴。

4.介电常数:衡量电介质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行为或储存电荷能力的参数,通常又叫介电系数或电容率,是材料的特征参数。

5.位移式极化:是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瞬间完成、去掉电场时又恢复原状态的极化形势。

6.松弛式极化:这种极化不仅与外电场作用有关,还与极化质点的热运动有关。

7.介电损耗:陶瓷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能储存电能,同时电导和部分极化过程都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量,即将一部分电能转变为热能等消耗掉。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场能叫做介质损耗。

8.绝缘强度:陶瓷材料和其他介质一样,其绝缘性能和介电性能是在一定电压内具有的性质。

当作用于陶瓷材料上的电场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它就丧失了绝缘性能,由介电状态转变为导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之为介电强度的破坏或介质的击穿。

击穿时的电压称之为击穿电压,相应的电场强度称击穿电场强度,也称之为绝缘强度、介电强度、抗电强度等。

9.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10.热导率:是单位温度梯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的热量,是衡量物质热传导能力大小的特征参数。

11.耦合性质:功能陶瓷材料的一些性质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关系称之为这些性能之间的转换和耦合。

12.热容:物体在某一过程中,每升高(或降低)单位温度时从外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3.超导电现象:有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以下时,其电阻突然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电现象。

14.临界磁场HC:通常处于临界温度以下时,若外磁场较低,超导体是超导态的,即电阻为零,但当外磁场高于某一临界值时,它就会从超导态转变为正常态,这种使超导体从超导态转变为正常态的磁场叫做临界磁场。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本题库为自己自己答案,只做参照使用.《陶瓷装饰工》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 B 为主。

A. 三角纹 B. 宽带纹 C. 折线纹 D. 辫形纹2、庙底沟型彩陶纹饰的特点是B。

A.寓人于鱼 B. 黑白双关 C. 内彩 D. 螺旋纹3、D是用必定的轮廓外形,区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

A. 切割法 B. 比较法 C. 双关法 D.开光法4、下边哪一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D。

A. 茄色 B. 广翠 C. 淡翡翠 D. 墨绿5、以下哪项不是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

DA. 满纹饰B. 内彩C.点和螺旋纹D.形体双关6、马厂型彩陶流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C。

A.赤铁矿颜料 B. 锰化物颜料 C.泥浆 D.低温铅釉7、灰陶主要以 B 和弦纹作装饰。

A. 回纹 B. 绳纹 C.篮纹D.饕餮纹8、商朝出现 C,釉色青绿而带褐色,胎亦较硬,呈灰白色。

A. 白陶 B. 灰陶 C.釉陶 D.黑陶9、商朝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纳主纹和地纹的联合,以作主花,以 D回纹作为地纹。

A. 龙纹B. 夔纹C. 凤鸟纹D. 饕餮纹10、下边哪一种粉彩颜料为不透明色 B。

A.石头绿 B. 锡黄C.淡苦绿D.淡古紫11、A 原名“洋彩”,是受外来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彩绘方法。

A. 粉彩 B. 新彩 C.青花 D.古彩12、以下新彩颜猜中不可以混杂分配的是C。

A. 海碧 +艳黑B. 海碧 +玛瑙红C.西赤 +薄黄D. 西赤 +艳黑13、晚清道光、咸熟年间,出现了一种与粉彩装饰工艺、风格周边的釉上彩瓷新品种——C。

20、B 是在青铜器上嵌饰其余物质资料,或松石、或红A. 墨彩B.新彩C.浅绛彩D. 古彩铜、或金银丝,这是春秋战国期间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

14、B 是印刷技术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

A. 刷花 B. 贴花 A. 镶嵌 B. 金银错 C.焊接 D. 拼接C. 瓷相D.墨彩21、以下哪项不是春秋战国青铜器加工方法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别以Al2O3、ZrO
2、Si3N4为例,从结合键的角度分析这上述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分别根据鲍林第一、第二、第三规则,分析CsCl、NaCl、CaF2、TiO2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3、分别分析纤锌矿结构(wurtzite型,ZnS型)、β-方石英结构的特点。

4、分析刚玉型结构的特点。

5、硅酸盐晶体结构有哪些特点
6、分析绿宝石Be3A12(Si6O18)结构的归类、结构特点,标出六节环结构。

7、分析透辉石的结构特点,标出链状结构。

8分析蒙脱石的结构特点,讨论其插层原理。

9根据XRD原理,解释晶态、非晶态XRD谱线的区别。

10根据TEM原理,分析非晶、晶态结构衍射花样差异的原因。

11非晶态材料有何结构特点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表征论述其表征机理。

12 (1) 绘出典型非晶材料的示差扫描量热(DSC)曲线, 标出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及过冷液态区(ΔTx)。

(2) 阐述非晶材料在Tg,Tx温度点所发生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3) 非晶态材料在过冷液态区有哪些特殊性质,利用该性质可以作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13 根据下图,选择适于制备耐火材料的成分,并据此成分,分析其冷却析晶过程。

14 根据上图,分析30% Al2O3含量组分的冷却析晶过程。

15 分析下图中,M1,M2,M3的冷却析晶过程。

16 根据下图:
1)分析图中不同成分熔体冷却时的析晶图。

2)为什么水泥烧成后总是采用急速冷却的办法
CS—CaO·SiO2(偏硅酸钙或硅灰石)
C3S2—3CaO·2SiO2(二硅酸三钙)
C2S—2CaO·SiO2(硅酸二钙)
C3S—3CaO·SiO2(硅酸三钙)
17 分别分析以下系列相图中,M点的冷却析晶过程。

18 分别分析固相、液相烧结过程中的物质传输方式及机理。

19论述几类陶瓷材料增韧方法(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显微增韧、裂纹偏转)的机理
20、什么是断裂韧性,研究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意义是什么
21、裂纹尖端应力有哪两种因素决定
22、应力场强度因子与断裂韧性的区别是什么
23、用B=30mm的标准三点弯曲试件测断裂韧性,线切割尺寸为
a’=30mm。

试验测得P
Q =56kN, P
max
= ;裂纹尺寸a
1
-a
5
测量结果分别
为:, , , , ;若已知材料的σ=905MPa,试确定其K
IC。

24、分别阐述氧化铝
(Al
2O
3
)、氮化硅(Si
3
N
4
)、碳化硅(SiC)、增韧氧化物陶瓷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
用;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