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计常用电气计算-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

合集下载

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公式一、引言电缆截面积选型是在电力工程和电气设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选择合适的电缆截面积可以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传输电能。

本文将介绍电缆截面积选型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电流负载:电缆的截面积应能承受所传输的电流负载,以避免过载和过热现象的发生。

2. 环境温度:电缆的截面积应能适应所处的环境温度,以确保电缆在不同温度下的正常工作。

3. 电缆长度:电缆的截面积与电缆的长度有关,一般来说,电缆的截面积越大,适用的长度范围就越大。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计算电缆的截面积:截面积(mm²)= K × I / (ρ × ΔT)其中,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5;I为电流负载(A);ρ为电缆材料的电阻率(Ω·m);ΔT为电缆的温升(℃)。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安全系数的选择:安全系数的选取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情况下,建议取较为保守的数值,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2. 电阻率的确定:电阻率是电缆材料的重要参数,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应根据具体材料的参数进行计算。

3. 温升的估算:电缆的温升与电流负载和环境温度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四、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的过程,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分析。

假设某电器设备的电流负载为100A,电缆的材料为铜,电阻率为0.00000172Ω·m,环境温度为25℃,我们需要计算电缆的截面积。

根据上述公式,将参数代入计算,可得:截面积(mm²)= 1.5 × 100 / (0.00000172 × ΔT)假设我们希望电缆的温升不超过20℃,那么可以计算出电缆的截面积为:截面积(mm²)= 1.5 × 100 / (0.00000172 × 20) = 514.71 mm²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选择截面积为515 mm²的电缆。

电缆截面积选择方法(网络下载)

电缆截面积选择方法(网络下载)

我国工厂配电没计手册线缆截面选择按负荷特点区别有三种:第一种是长期连续负荷;第二种是断续负载;第三种是短时负载。

小负载电线电缆长期连续负荷截面积选择在进行线缆截面积选择时,一般是先计算作业区设备计算电流,再按计算电流选择截面积,最后进行电压损失检验。

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

其热效应与某一段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所以,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 分钟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设备或线缆的依据。

为什么用30 分钟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呢? 10mm 2以上导体发热时间常数t 一般在10 分钟以上,导体发热并达到稳定温升所需要的时间约为30 分钟。

所以,10mm 2 以上截面积导线按计算负荷来选择导线截面积是可行的。

对于10mm 2以下的导线,发热时间常数t 在10 分钟以内。

表1 为《工厂配电设计手册》( 航空工业部第四设计院编) 小截面积导线发热时间常数( 见本书第499 页) 。

按计算负荷选截面积的理论出发点是30 分钟才达到稳定温升。

大中型截面积线缆发热时间常数t 在10 分钟以上,(3 — 4)t 在30 分钟以上。

而小截面积线缆发热时间常数10 分钟以下。

达到稳定温升在15 — 25 分钟之内,·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比大中型线缆要小很多。

所以,按计算电流选择小截面积电缆有不妥之处。

小截面积电缆负载电流不仅要考虑稳定电流,而且要考虑冲击电流对导线温升的影响。

小负载选择线缆截面积流程为:先计算设备计算电流,再按计算电流选择线缆截面积,然后再按此截面积往上增加一个等级,这样选出的线缆截面积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例如, 1 台3kW 电机,它的额定电流为6A 。

按计算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积为: 1.5mm 2 × 3 。

再往上增加一个等级应为2.5mm 2 × 3 电缆。

如用1.5mm 2 × 3 的电缆带3kW 电机则偏小。

笔者在电气设计中均用此法,设计项目安全可靠,经济性也好。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摘要:一、电线规格与电流的关系二、电线截面积的选择方法三、电线计算公式与应用四、电工电线计算口诀正文:在日常生活中,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对于电工师傅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

掌握这些公式和口诀,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确保用电安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线规格与电流的关系、电线截面积的选择方法以及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

一、电线规格与电流的关系电线规格主要包括电线截面积、电压等级等参数。

电线截面积越大,电流承受能力越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电线规格。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电线电流容量表,供大家参考:1.家庭用电线规格及电流容量:- 电线截面积为1.5mm时,电流容量为10A;- 电线截面积为2.5mm时,电流容量为16A;- 电线截面积为4mm时,电流容量为25A;- 电线截面积为6mm时,电流容量为32A。

2.工业用电线规格及电流容量:- 电线截面积为1mm时,电流容量为10A;- 电线截面积为1.5mm时,电流容量为15A;- 电线截面积为2.5mm时,电流容量为20A;- 电线截面积为4mm时,电流容量为25A。

二、电线截面积的选择方法在选择电线截面积时,应综合考虑电流大小、电线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简易的电线截面积选择方法:1.根据电流大小选择电线截面积:- 电流I(A)≤10时,选择电线截面积为1.5mm;- 10A < I ≤ 15A,选择电线截面积为2.5mm;- 15A < I ≤ 25A,选择电线截面积为4mm;- I > 25A,选择电线截面积为6mm。

2.根据电线敷设方式选择电线截面积:- 直埋式敷设,选择电线截面积较小的规格;- 架空式敷设,选择电线截面积较大的规格。

3.根据环境温度选择电线截面积:- 环境温度较高时,选择电线截面积较大;- 环境温度较低时,选择电线截面积较小。

三、电线计算公式与应用电线计算公式主要包括电线电阻、电线损耗和电线载流量等。

电缆截面的计算

电缆截面的计算

1、电缆截面选择电力电缆平均每公里、每平方毫米的电阻为18欧姆,电力电缆上的电压降不得超过5%,即不得超过10V。

可根据公式:10≥(P/U)*2*18*L/S其中:S表示电力电缆的横截面积,P表示外场子设备的功率,U表示电压,L表示距离。

2、设备用电估算根据国家电缆生产标准,电缆的电阻率应为:18Ω/Km·mm2。

使用VV22-2×Xmm2电缆Km回路阻抗为:2×18/X设备的动态功耗为YW,工作电流为Y/220本设计中车辆监测器距收费站最远距离为ZKm,因此设备回路压降为:(Y/220)×Z×(2×18/X )回路压降小于5%,满足设备使用要求3、工程上常用的估算公式:KW×距离/360=截面积电工必须要掌握的----电缆截面估算#1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

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口诀摘要:一、导线规格及计算方法二、电缆规格及计算方法三、电缆长度计算公式四、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五、常用电气计算公式口诀正文:在日常生活中,电工行业中的电线计算是一项基本技能。

掌握电线计算公式和口诀,既能保证电路的安全,又能避免浪费资源。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电工电线计算公式及口诀。

一、导线规格及计算方法导线规格主要包括导线的截面积、材质、长度等。

在选择导线规格时,首先要了解导线的用途和敷设方式。

根据电流大小、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线。

导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I/(ρ*λ),其中S为导线截面积,I为电流,ρ为导线材质的电阻率,λ为允许电压降。

二、电缆规格及计算方法电缆规格包括电缆的截面积、长度、敷设方式等。

在计算电缆规格时,要考虑电缆的负载能力、允许电压降、敷设环境等因素。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I/(ρ*λ),其中S为电缆截面积,I为电流,ρ为电缆材质的电阻率,λ为允许电压降。

三、电缆长度计算公式电缆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S*(U1-U2)/ρ,其中L为电缆长度,S为电缆截面积,U1为电源电压,U2为负载电压,ρ为电缆材质的电阻率。

四、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在确定电缆截面积时,可根据以下经验口诀进行估算:1.动力电缆:每平方毫米截面积可承受电流约为10-15A;2.照明电缆:每平方毫米截面积可承受电流约为15-20A;3.控制电缆:每平方毫米截面积可承受电流约为5-10A。

五、常用电气计算公式口诀1.电流计算公式:I=P/U,其中I为电流,P为功率,U为电压;2.功率计算公式:P=UI,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3.电阻计算公式:R=U/I,其中R为电阻,U为电压,I为电流。

掌握这些电线计算公式和口诀,电工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能更加得心应手,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

变电站设计常用电气计算-电容电流计算

变电站设计常用电气计算-电容电流计算

2.5 m/回 平均每回架空长度
Ic= 120.52 A
准确计算法 U= C= 10.5 kV 0.37 uF 额定线电压 每相对地电容(uF) 角频率 每段线路回路数 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w 314.16 L= x= 总电容电流 12 回
2.5 m/回 平均每回线路长度
Ic= 63.418 A
第 1 页,共 3 页
〔1〕 6kV电缆线路
2.5 m/回 平均每回电缆长度
Ic= 44.746 A
2.5 m/回 平均每回电缆长度
Ic= 74.576 A 架空线路 L= x= Ic= 〔2〕 10kV架空线路 L= x= Ic= 总电容电流 二 〔1〕 6kV架空线路
2.5 m/回 平均每回架空长度 12 回 0.45 A 12 回 0.75 A 每段架空回路数 6kV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每段架空回路数 6kV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全站总电容电流第 3 页,共 3 页
电容电流计算 全所电容电流计算 一 1 常规算法 电缆线路 U= S= L= x= 〔2〕 10kV电缆线路 U= S= L= x= 2 6.3 kV 300 mm2 12 回 10.5 kV 300 mm2 12 回 额定线电压 电缆截面mm2 每段电缆回路数 6kV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额定线电压 电缆截面mm2 每段电缆回路数 10kV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电气计算-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

电气计算-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

测量表计线圈的内阻,默认为0.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
A= 11.644 mm2
相星形接线)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整。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30VA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
L= 232.56 m 二、电缆截面计算 Zxu= Zcj= Zc= L= 1.2 Ω 0.02 Ω 0.05 Ω 750 m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三相星形接线) 一、电缆长度计算 I= VA= Zxu= Zcj= Zc= A= 5A 20 VA 0.8 Ω 0.02 Ω 0.1 Ω 6 mm2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1A或5A。 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1.1 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S=PL/CΔU%(1)式中P——有功功率,kW;L——输送距离,m;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的建议。

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

即: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则为407~354V;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

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的计算公式。

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U n)/U 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U n)/U n,整理后得:2-ΔU=U1-U n-Δδ.U n (2)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0.07×380)=46.6V,所以ΔU%=ΔU/U1×100=46.6/400×100=11.65;对于单相220V,ΔU=230-220-(-0.1×220)=32V,所以ΔU%=ΔU/U1×100=32/230×100=13.91。

1.2 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1.2.1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S st=PL/85×11.65=1.01PL×10-3mm2(3)导线为铝线时,S sl=PL/50×11.65=1.72PL×10-3mm2(4)1.2.2对于单相220V:导线为铜线时,S dt=PL/14×13.91=5.14PL×10-3mm2(5)导线为铝线时,S dl=PL/8.3×13.91=8.66PL×10-3mm2(6)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三相星形接线) 一、电缆长度计算 I= VA= Zxu= Zcj= Zc= A= 5A 20 VA 0.8 Ω 0.02 Ω 0.1 Ω 6 mm2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1A或5A。 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测量表计线圈的内阻,默认为0.02,可根据实相星形接线)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整。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整。
测量表计线圈的内阻,默认为0.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
L= 232.56 m 二、电缆截面计算 Zxu= Zcj= Zc= L= 1Ω 0.02 Ω 0.1 Ω 130 m
2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