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推荐】《折扣》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折扣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折扣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折扣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折扣的概念,能够理解和运用打折的含义,以及会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折扣,理解折扣与百分数的关系,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基础知识,对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折扣问题时,可能还存在着对折扣概念理解不深刻,对折扣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扣概念的理解。
2.折扣计算方法的掌握。
3.折扣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折扣概念,通过计算练习,使学生掌握折扣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折扣概念。
2.准备折扣计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折扣计算方法的掌握。
3.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折扣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商品打折的广告,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折扣?折扣是如何计算的?2.呈现(10分钟)讲解折扣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折扣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计算。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折扣计算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折扣计算方法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通过解决一些与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折扣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折扣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与折扣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学习内容。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方便学生复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9、折扣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9、折扣问题-苏教版教学目标1.掌握折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在生活、学习中灵活运用折扣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节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折扣的概念理解与计算方法掌握;2.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线性方程的解决;2.复杂计算问题的解决。
教学前准备1.教师为学生准备PPT、练习册等教学资料;2.确保教学环境整洁,课堂气氛轻松愉悦;3.准备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知识讲解(15分钟)先通过PPT或板书,向学生介绍折扣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讲解相关公式,例如:原价:指物品的标价;折扣:指在原价的基础上,商家给出的优惠金额;折后价:指将原价减去折扣后的价格。
通过举例演示,让学生深刻理解折扣的计算公式。
案例分析(25分钟)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解答,例如:小明想购买一件原价为200元的外套,商家打6折,那么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同学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答:1.计算折扣:200*6/10=120元2.计算折后价:200-120=80元3.答案:小明需要支付80元。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实际问题,练习折扣的计算方法。
课堂练习(25分钟)老师将几道练习题放在黑板上,让学生用笔计算,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例如:1. 在水果店购买苹果,原价100元,打8.8折,小杨需要支付多少钱?2. 运动器材专卖店的跑步机原价7800元,打9.5折,则折后价是多少元?同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和纠错之间,利用学生的练习时间内,观察和评价学生的作业。
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结合今天的折扣相关知识,反思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分析自己是否存在不合理消费和浪费现象,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理性消费和节约用钱。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的未完成部分;2.针对中考真题中的折扣题型进行练习;3.制定消费计划,总结预算与所需物品的折扣信息。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折扣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折扣问题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折扣的定义:介绍折扣的基本概念,包括原价、折数、折后价等。
折扣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根据折扣计算折后价,以及如何根据折后价反推折扣。
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展示折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促销活动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折扣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折扣的概念,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折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实例引入折扣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介绍折扣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其应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具体的折扣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板书设计折扣问题折扣的定义折扣的计算方法折扣的实际应用示例:具体计算示例作业设计书面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折扣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折扣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强化对难点的讲解和练习。
此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不仅掌握折扣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折扣概念的理解深度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细补充教学重点1. 折扣的计算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根据折扣比例计算折后价,以及如何从折后价反推折扣比例。
折扣问题(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折扣问题(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折扣的定义:介绍折扣的基本概念,包括原价、折数、折后价等。
2. 折扣的计算:教授如何根据折扣计算折后价格,包括百分比计算方法。
3. 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折扣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促销活动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折扣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百分比的转换和计算,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折扣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折扣相关实例,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实例引入折扣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介绍折扣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解。
4.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折扣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实际应用示例。
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基础练习:计算给定折扣的折后价格。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促销方案。
思考题:探讨不同折扣策略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影响。
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折扣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教案旨在通过系统性和结构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折扣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通过互动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解教学重点折扣的计算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折扣是如何从原价计算出来的,包括如何将百分比转换为实际的价格减少。
例如,一个物品原价100元,打8折,学生需要能够理解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支付80元(100元的8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1《折扣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1《折扣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扣问题》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最后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扣的概念,会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折扣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百分数知识,对折扣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折扣计算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折扣问题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扣的概念,知道折扣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折扣知识计算打折后的价格。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折扣的概念,会计算打折后的价格。
2.难点:折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决复杂的折扣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折扣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商品打折广告、折扣计算器等。
2.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折扣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
3.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商品打折广告,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折扣?让学生举例说明折扣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折扣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折扣的意义,并学会计算打折后的价格。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折扣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折扣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折扣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折扣知识。
5.拓展(10分钟)设计一些复杂的折扣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折扣问题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折扣问题苏教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数与代数”中的“折扣问题”部分。
该教学设计的学生对象为六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为一节课,约45分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折扣,能够运用百分数的概念表示折数,能够进行简单的折扣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们热爱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折扣概念的引入;2.特价商品的计算。
难点:1.折扣时的计算;2.题目中的文字推理。
四、教学过程1. 集体探究(1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以服装、家电等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折扣”,并询问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有否接触到折扣的情形,并引导学生体会折扣后的价格与折扣前的价格的关系,最后引入百分数的概念。
2. 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特价商品的价格推论过程,老师在组间巡视,及时纠正答案和解决问题。
3. 拓展练习(15分钟)老师根据学生分组情况,选取难度适中的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计算问题的折扣价格和百分数。
4. 学以致用(15分钟)老师随机让学生上台进行演讲,演讲内容为本单元所学折扣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并且阐述其中的运用过程。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设计和反思,本节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终提高了学生计算折扣的能力,并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折扣问题》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折扣问题》教学设计[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6224a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e.png)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折扣问题》教学设计[五篇模版]第一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折扣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9页例9、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不同形式的有关打折的简单问题之间的联系,会解答此类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培养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含义,学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关于折扣的不同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打折谈话:最近我们学习了有关纳税、利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关于商品打折问题。
(板书课题)你们遇到过商品打折出售的问题吗?能把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大家吗?问: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三折”呢?谈话:现在大家了解了打折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题 1.审题仔细审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例4的场景图。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
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2.探索解法。
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折扣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折扣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折扣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折扣的概念,能够理解打折的含义,以及会计算在不同折扣下的商品价格。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扣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折扣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百分数、分数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折扣问题的理解还是初步的,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折扣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扣的概念,理解打折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扣的概念,会计算在不同折扣下的商品价格。
2.难点:理解折扣的含义,能够运用折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折扣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折扣问题的实例。
2.准备计算器,方便学生计算。
3.准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商品打折的广告,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商品打折是什么意思?打折后的价格是如何计算的?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例: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现在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不同折扣下的商品价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折扣知识进行计算,如:一件商品原价为200元,现在打7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如何运用折扣知识省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折扣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认识折扣。
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作“打折”。
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2、探索解法。
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
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x元。
x×80%=12
x=12÷0.8
x=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二、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
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
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第1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说说每种商品所打折扣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
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
2、做练习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3、做练习三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
4、做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四、全课小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出要求: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