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总复习题八
浙江省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练习8 三角形(2)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三角形(2)班级某某学号一、选择题1.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A.5 B.6 C.8 D.102.如图,在△ABC中,∠ABC=90°,AB=8,BC=6.若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交△ABC的外角∠ACM的平分线于点F,则线段DF的长为()A.7 B.8 C.9 D.10x的方程x2﹣(m+1)x+2m=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为()A.7 B.10 C.11 D.10或1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点E是BC上一点,且DE=DA,AF⊥DE,垂足为点F,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AFD≌△DCE B.AF=AD C.AB=AF D.BE=AD﹣DF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BD,点O是BD的中点,若M、N是边AD上的两点,连接MO、NO,并分别延长交边BC于两点M′、N′,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 B.3对 C.4对 D.5对6.如图,点O在△ABC内,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若∠BOC=120°,则tanA的值为()A. B. C. D.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E是AB上一点,且DE⊥CE.若AD=1,BC=2,CD=3,则CE与DE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CE=DE B.CE=DE C.CE=3DE D.CE=2DE8.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4,BC=7.如图2,在底边BC上取一点D,连结AD,使得∠DAC=∠AC D.如图3,将△ACD沿着AD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C落在点E处,连结BE,得到四边形ABE D.则BE的长是()A.4 B. C.3 D.29.如图,一X三角形纸片ABC,其中∠C=90°,AC=4,BC=3.现小林将纸片做三次折叠:第一次使点A落在C处;将纸片展平做第二次折叠,使点B落在C处;再将纸片展平做第三次折叠,使点A 落在B处.这三次折叠的折痕长依次记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c>a>b B.b>a>c C.c>b>a D.b>c>a10.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2.P是AB边上一动点,PD⊥AC于点D,点E在P 的右侧,且PE=1,连结CE.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B时,P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减小 B.一直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二、填空题11.如图,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使点A′落在BC的延长线上.已知∠A=27°,∠B=40°,则∠ACB′=度.12.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连结CD,则CD的长是.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55,则BD的长为_______.14.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CO⊥AB于点O,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且AD=CE,连结DE交CO于点P,给出以下结论:①△D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CDE=∠COE;③若AC=1,则四边形CEOD的面积为;④AD2+BE2﹣2OP2=2DP•PE,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1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接AF,CF,连接BE并延长交CF于点G.下列结论:①△ABE≌△ACF;②BC=DF;③S△ABC=S△ACF+S△DCF;④若BD=2DC,则GF=2EG.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16.如图,在▱ABCD中,连接BD,在B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F=DE,连接AF、CE.求证:AF∥CE.城市,树立城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学想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阁”的高度,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经过研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他们首先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镜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他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望月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CD=2米,然后,在阳光下,他们用测影长的方法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沿DM方向走了16米,到达“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FG=.如图,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18.如图,天星山山脚下西端A处与东端B处相距800(1+)米,小军和小明同时分别从A处和B 处向山顶C匀速行走.已知山的西端的坡角是45°,东端的坡角是30°,小军的行走速度为米/秒.若小明与小军同时到达山顶C处,则小明的行走速度是多少?19.如图,直立于地面上的电线杆AB,在阳光下落在水平地面和坡面上的影子分别是BC、CD,测得BC=6米,CD=4米,∠BCD=150°,在D处测得电线杆顶端A的仰角为30°,试求电线杆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0.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ADC=90°,AB=6,CD=4,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1)若∠A=60°,求BC的长;(2)若sinA=,求AD的长.(注意:本题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根号)21.如图,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DE≌△FCE.(2)若∠BAF=90°,BC=5,EF=3,求CD的长.22.如图,在△ABC中,AD⊥BC,BE⊥AC,垂足分别为D,E,AD与BE相交于点F.(1)求证:△ACD∽△BFD;(2)当tan∠ABD=1,AC=3时,求BF的长.23.如图,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CB,其中∠ACB=90°,AC=4,BC=3,E、F分别是AC、AB边上点,连接EF.(1)图①,若将纸片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AB边上的点D处,且使S四边形ECBF=3S△EDF,求AE的长;(2)如图②,若将纸片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点M处,且使MF∥C A.①试判断四边形AEM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②求EF的长;(3)如图③,若F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N,=1,CE=,求的值.2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A(﹣,0)的两条直线分别交y轴于B、C两点,且B、C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1)求线段BC的长度;(2)试问:直线AC与直线AB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3)若点D在直线AC上,且DB=DC,求点D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直线BD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详解一、选择题2.如图,在△ABC中,∠ABC=90°,AB=8,BC=6.若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交△ABC的外角∠ACM的平分线于点F,则线段DF的长为()A.7 B.8 C.9 D.10【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得到DF∥BM,再证明EC=EF=AC,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RT△ABC中,∵∠ABC=90°,AB=8,BC=6,∴AC===10,∵DE是△ABC的中位线,∴DF∥BM,DE=BC=3,∴∠EFC=∠FCM,∵∠FCE=∠FCM,∴∠EFC=∠ECF,∴EC=EF=AC=5,∴DF=DE+EF=3+5=8.故选B.x的方程x2﹣(m+1)x+2m=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为()A.7 B.10 C.11 D.10或11【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把x=3代入已知方程求得m的值;然后通过解方程求得该方程的两根,即等腰△ABC的两条边长,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把x=3代入方程得9﹣3(m+1)+2m=0,解得m=6,则原方程为x2﹣7x+12=0,解得x1=3,x2=4,因为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长,①当△ABC的腰为4,底边为3时,则△ABC的周长为4+4+3=11;②当△ABC的腰为3,底边为4时,则△ABC的周长为3+3+4=10.综上所述,该△ABC的周长为10或11.故选:D.4.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点E是BC上一点,且DE=DA,AF⊥DE,垂足为点F,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AFD≌△DCE B.AF=AD C.AB=AF D.BE=AD﹣DF【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判定△AFD≌△DCE(AAS),再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矩形ABCD,AF⊥DE可得∠C=∠AFD=90°,AD∥BC,∴∠ADF=∠DE C.又∵DE=AD,∴△AFD≌△DCE(AAS),故(A)正确;(B)∵∠ADF不一定等于30°,∴直角三角形ADF中,AF不一定等于AD的一半,故(B)错误;(C)由△AFD≌△DCE,可得AF=CD,由矩形ABCD,可得AB=CD,∴AB=AF,故(C)正确;(D)由△AFD≌△DCE,可得CE=DF,由矩形ABCD,可得BC=AD,又∵BE=BC﹣EC,∴BE=AD﹣DF,故(D)正确;故选(B)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BD,点O是BD的中点,若M、N是边AD上的两点,连接MO、NO,并分别延长交边BC于两点M′、N′,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 B.3对 C.4对 D.5对【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可以判断△ABD≌△BCD,△MDO≌△M′BO,△NOD≌△N′OB,△MON≌△M′ON′由此即可对称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CB=AD,∠A=∠C=∠ABC=∠ADC=90°,AD∥BC,在△ABD和△BCD中,,∴△ABD≌△BCD,∵AD∥BC,∴∠MDO=∠M′BO,在△MOD和△M′OB中,,∴△MDO≌△M′BO,同理可证△NOD≌△N′OB,∴△MON≌△M′ON′,∴全等三角形一共有4对.故选C.6.如图,点O在△ABC内,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若∠BOC=120°,则tanA的值为()A. B. C. 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由条件可知BO、CO平分∠ABC和∠ACB,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得∠A,再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结论.【解答】解:∵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BO平分∠ABC,CO平分∠ACB,∴∠A=180°﹣(∠ABC+∠ACB)=180°﹣2(∠OBC+∠OCB)=180°﹣2×=180°﹣2×=60°,∴tanA=tan60°=,故选A.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E是AB上一点,且DE⊥CE.若AD=1,BC=2,CD=3,则CE与DE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CE=DE B.CE=DE C.CE=3DE D.CE=2DE【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过点D作DH⊥BC,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B的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ADE∽△BEC,设BE=x,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解得x,易得CE,DE的关系.【解答】解:过点D作DH⊥BC,∵AD=1,BC=2,∴CH=1,DH=AB===2,∵AD∥BC,∠ABC=90°,∴∠A=90°,∵DE⊥CE,∴∠AED+∠BEC=90°,∵∠AED+∠ADE=90°,∴∠ADE=∠BEC,∴△ADE∽△BEC,∴,设BE=x,则AE=2,即,解得x=,∴,∴CE=,故选B.8.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4,BC=7.如图2,在底边BC上取一点D,连结AD,使得∠DAC=∠AC D.如图3,将△ACD沿着AD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C落在点E处,连结BE,得到四边形ABE D.则BE的长是()A.4 B. C.3 D.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四点共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只要证明△ABD∽△MBE,得=,只要求出BM、BD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AC,∴∠ABC=∠C,∵∠DAC=∠ACD,∴∠DAC=∠ABC,∵∠C=∠C,∴△CAD∽△CBA,∴=,∴=,∴CD=,BD=BC﹣CD=,∵∠DAM=∠DAC=∠DBA,∠ADM=∠ADB,∴△ADM∽△BDA,∴=,即=,∴DM=,MB=BD﹣DM=,∵∠ABM=∠C=∠MED,∴A、B、E、D四点共圆,∴∠ADB=∠BEM,∠EBM=∠EAD=∠ABD,∴△ABD∽△MBE,∴=,∴BE===.故选B.9.如图,一X三角形纸片ABC,其中∠C=90°,AC=4,BC=3.现小林将纸片做三次折叠:第一次使点A落在C处;将纸片展平做第二次折叠,使点B落在C处;再将纸片展平做第三次折叠,使点A 落在B处.这三次折叠的折痕长依次记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c>a>b B.b>a>c C.c>b>a D.b>c>a【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图1,根据折叠得: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由中位线定理的推论可知:DE是△ABC 的中位线,得出DE的长,即a的长;(2)图2,同理可得:MN是△ABC的中位线,得出MN的长,即b的长;(3)图3,根据折叠得:GH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得出AG的长,再利用两角对应相等证△ACB∽△AGH,利用比例式可求GH的长,即c的长.【解答】解:第一次折叠如图1,折痕为DE,由折叠得:AE=EC=AC=×4=2,DE⊥AC∵∠ACB=90°∴DE∥BC∴a=DE=BC=×3=第二次折叠如图2,折痕为MN,由折叠得:BN=NC=BC=×3=,MN⊥BC∵∠ACB=90°∴MN∥AC∴b=MN=AC=×4=2第三次折叠如图3,折痕为GH,由勾股定理得:AB==5由折叠得:AG=BG=AB=×5=,GH⊥AB∴∠AGH=90°∵∠A=∠A,∠AGH=∠ACB∴△ACB∽△AGH∴=∴=∴GH=,即c=∵2>>∴b>c>a故选(D)10.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2.P是AB边上一动点,PD⊥AC于点D,点E在P 的右侧,且PE=1,连结CE.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B时,P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减小 B.一直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设PD=x,AB边上的高为h,想办法求出AD、h,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C=4,BC=2,∴AB===2,设PD=x,AB边上的高为h,h==,∵PD∥BC,∴=,∴AD=2x,AP=x,∴S1+S2=•2x•x+(2﹣1﹣x)•=x2﹣2x+4﹣=(x﹣1)2+3﹣,∴当0<x<1时,S1+S2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1≤x≤2时,S1+S2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C.二、填空题11.如图,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使点A′落在BC的延长线上.已知∠A=27°,∠B=40°,则∠ACB′=46 度.【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ACA′=67°,再由△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得到△ABC≌△A′B′C,证明∠BCB′=∠ACA′,利用平角即可解答.【解答】解:∵∠A=27°,∠B=40°,∴∠ACA′=∠A+∠B=27°+40°=67°,∵△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ABC≌△A′B′C,∴∠ACB=∠A′CB′,∴∠ACB﹣∠B′CA=∠A′CB﹣∠B′CA,即∠BCB′=∠ACA′,∴∠BCB′=67°,∴∠ACB′=180°∠ACA′﹣∠BCB′=180°﹣67°﹣67°=46°,故答案为:46.12.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连结CD,则CD的长是 5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分析】首先说明AD=DB,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题意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DB,Rt△ABC中,∵∠ACB=90°,BC=6,AC=8,∴AB===10,∵AD=DB,∠ACB=90°,∴CD=AB=5.故答案为5.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55,则BD的长为_______.【考点】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答案】241【解析】连接AC,过点D作BC边上的高,交BC延长线于点H.在Rt△ABC中,AB=3,BC=4,∴AC =5,又CD=10,DA=55,可知△ACD为直角三角形,且∠ACD=90°,易证△ABC∽△CHD,则CH =6,DH=8,∴BD=228241(4+6).+=14.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CO⊥AB于点O,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且AD=CE,连结DE交CO于点P,给出以下结论:①△D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CDE=∠COE;③若AC=1,则四边形CEOD的面积为;④AD2+BE2﹣2OP2=2DP•PE,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④.【考点】勾股定理;四点共圆.【分析】①正确.由ADO≌△CEO,推出DO=OE,∠AOD=∠COE,由此即可判断.②正确.由D、C、E、O四点共圆,即可证明.③正确.由S△ABC=×1×1=,S四边形DCEO=S△DOC+S△CEO=S△CDO+S△ADO=S△AOC=S△ABC即可解决问题.④正确.由D、C、E、O四点共圆,得OP•PC=DP•PE,所以2OP2+2DP•PE=2OP2+2OP•PC=2OP(OP+PC)=2OP•OC,由△OPE∽△OEC,得到=,即可得到2OP2+2DP•PE=2OE2=DE2=CD2+CE2,由此即可证明.【解答】解:①正确.如图,∵∠ACB=90°,AC=BC,CO⊥AB∴AO=OB=OC,∠A=∠B=∠ACO=∠BCO=45°,在△ADO和△CEO中,,∴△ADO≌△CEO,∴DO=OE,∠AOD=∠COE,∴∠AOC=∠DOE=90°,∴△D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①正确.②正确.∵∠DCE+∠DOE=180°,∴D、C、E、O四点共圆,∴∠CDE=∠COE,故②正确.③正确.∵AC=BC=1,∴S△ABC=×1×1=,S四边形DCEO=S△DOC+S△CEO=S△CDO+S△ADO=S△AOC=S△ABC=,故③正确.④正确.∵D、C、E、O四点共圆,∴OP•PC=DP•PE,∴2OP2+2DP•PE=2OP2+2OP•PC=2OP(OP+PC)=2OP•OC,∵∠OEP=∠DCO=∠OCE=45°,∠POE=∠COE,∴△OPE∽△OEC,∴=,∴OP•OC=OE2,∴2OP2+2DP•PE=2OE2=DE2=CD2+CE2,∵CD=BE,CE=AD,∴AD2+BE2=2OP2+2DP•PE,∴AD2+BE2﹣2OP2=2DP•PE.故④正确.1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接AF,CF,连接BE并延长交CF于点G.下列结论:①△ABE≌△ACF;②BC=DF;③S△ABC=S△ACF+S△DCF;④若BD=2DC,则GF=2EG.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①正确.根据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判断.②正确.只要证明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③正确.只要证明△BCE≌△FD C.④正确.只要证明△BDE∽△FGE,得=,由此即可证明.【解答】解:①正确.∵△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BAC=∠ACB=60°,∵DE=DC,∴△DEC是等边三角形,∴ED=EC=DC,∠DEC=∠AEF=60°,∵EF=AE,∴△AEF是等边三角形,∴AF=AE,∠EAF=60°,在△ABE和△ACF中,,∴△ABE≌△ACF,故①正确.②正确.∵∠ABC=∠FDC,∴AB∥DF,∵∠EAF=∠ACB=60°,∴AB∥AF,∴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DF=AB=BC,故②正确.③正确.∵△ABE≌△ACF,∴BE=CF,S△ABE=S△AFC,在△BCE和△FDC中,,∴△BCE≌△FDC,∴S△BCE=S△FDC,∴S△ABC=S△ABE+S△BCE=S△ACF+S△BCE=S△ABC=S△ACF+S△DCF,故③正确.④正确.∵△BCE≌△FDC,∴∠DBE=∠EFG,∵∠BED=∠FEG,∴△BDE∽△FGE,∴=,∴=,∵BD=2DC,DC=DE,∴=2,∴FG=2EG.故④正确.三、解答题16.如图,在▱ABCD中,连接BD,在B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F=DE,连接AF、CE.求证:AF∥CE.【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D=BC,证出∠1=∠2,DF=BE,由SAS证明△ADF≌△CBE,得出对应角相等,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1=∠2,∵BF=DE,∴BF+BD=DE+BD,即DF=BE,在△ADF和△CBE中,,∴△ADF≌△CBE(SAS),∴∠AFD=∠CEB,∴AF∥CE.17.某市为了打造森林城市,树立城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学想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阁”的高度,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经过研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他们首先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镜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他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望月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CD=2米,然后,在阳光下,他们用测影长的方法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沿DM方向走了16米,到达“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FG=.如图,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镜面反射原理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ABC∽△EDC,△ABF∽△GFH,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的长.【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BC=∠EDC=∠GFH=90°,∠ACB=∠ECD,∠AFB=∠GHF,故△ABC∽△EDC,△ABF∽△GFH,则=, =,即=, =,解得:AB=99,答:“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为99m.18.如图,天星山山脚下西端A处与东端B处相距800(1+)米,小军和小明同时分别从A处和B 处向山顶C匀速行走.已知山的西端的坡角是45°,东端的坡角是30°,小军的行走速度为米/秒.若小明与小军同时到达山顶C处,则小明的行走速度是多少?【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过点C作CD⊥AB于点D,设AD=x米,小明的行走速度是a米/秒,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用x表示出AC与BC的长,再根据小明与小军同时到达山顶C处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C作CD⊥AB于点D,设AD=x米,小明的行走速度是a米/秒,∵∠A=45°,CD⊥AB,∴AD=CD=x米,∴AC=x.在Rt△BCD中,∵∠B=30°,∴BC===2x,∵小军的行走速度为米/秒.若小明与小军同时到达山顶C处,∴=,解得a=1米/秒.答:小明的行走速度是1米/秒.19.如图,直立于地面上的电线杆AB,在阳光下落在水平地面和坡面上的影子分别是BC、CD,测得BC=6米,CD=4米,∠BCD=150°,在D处测得电线杆顶端A的仰角为30°,试求电线杆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E,作DF⊥BE于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DF、CF的长,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EF,得到BE的长,根据正切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E,作DF⊥BE于F,∵∠BCD=150°,∴∠DCF=30°,又CD=4,∴DF=2,CF==2,由题意得∠E=30°,∴EF==2,∴BE=BC+CF+EF=6+4,∴AB=BE×tanE=(6+4)×=(2+4)米,答:电线杆的高度为(2+4)米.20.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ADC=90°,AB=6,CD=4,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1)若∠A=60°,求BC的长;(2)若sinA=,求AD的长.(注意:本题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要求BC的长,只要求出BE和CE的长即可,由题意可以得到BE和CE的长,本题得以解决;(2)要求AD的长,只要求出AE和DE的长即可,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E、DE的长,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1)∵∠A=60°,∠ABE=90°,AB=6,tanA=,∴∠E=30°,BE=tan60°•6=6,又∵∠CDE=90°,CD=4,sinE=,∠E=30°,∴CE==8,∴BC=BE﹣CE=6﹣8;(2))∵∠ABE=90°,AB=6,sinA==,∴设BE=4x,则AE=5x,得AB=3x,∴3x=6,得x=2,∴BE=8,AE=10,∴tanE====,解得,DE=,∴AD=AE﹣DE=10﹣=,即AD的长是.21.如图,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DE≌△FCE.(2)若∠BAF=90°,BC=5,EF=3,求CD的长.【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B∥CD,证出∠DAE=∠F,∠D=∠ECF,由AAS证明△ADE≌△FCE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EF=3,由平行线的性质证出∠AED=∠BAF=90°,由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CD的长.【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DAE=∠F,∠D=∠ECF,∵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DE=CE,在△ADE和△FCE中,,∴△ADE≌△FCE(AAS);(2)解:∵ADE≌△FCE,∴AE=EF=3,∵AB∥CD,∴∠AED=∠BAF=90°,在▱ABCD中,AD=BC=5,∴DE===4,∴CD=2DE=8.22.如图,在△ABC中,AD⊥BC,BE⊥AC,垂足分别为D,E,AD与BE相交于点F.(1)求证:△ACD∽△BFD;(2)当tan∠ABD=1,AC=3时,求BF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C+∠DBF=90°,∠C+∠DAC=90°,推出∠DBF=∠DAC,由此即可证明.(2)先证明AD=BD,由△ACD∽△BFD,得==1,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D⊥BC,BE⊥AC,∴∠BDF=∠ADC=∠BEC=90°,∴∠C+∠DBF=90°,∠C+∠DAC=90°,∴∠DBF=∠DAC,∴△ACD∽△BF D.(2)∵tan∠ABD=1,∠ADB=90°∴=1,∴AD=BD,∵△ACD∽△BFD,∴==1,∴BF=AC=3.23.如图,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CB,其中∠ACB=90°,AC=4,BC=3,E、F分别是AC、AB边上点,连接EF.(1)图①,若将纸片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AB边上的点D处,且使S四边形ECBF=3S△EDF,求AE的长;(2)如图②,若将纸片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点M处,且使MF∥C A.①试判断四边形AEM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②求EF的长;(3)如图③,若F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N,=1,CE=,求的值.【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先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EF⊥AB,△AEF≌△DEF,则S△AEF≌S△DEF,则易得S△ABC=4S△AEF,再证明Rt△AEF∽Rt△ABC,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2,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得到AE的长;(2)①通过证明四条边相等判断四边形AEMF为菱形;②连结AM交EF于点O,如图②,设AE=x,则EM=x,CE=4﹣x,先证明△CME∽△CBA得到==,解出x后计算出CM=,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M,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EF;(3)如图③,作FH⊥BC于H,先证明△NCE∽△NFH,利用相似比得到FH:NH=4:7,设FH=4x,NH=7x,则CH=7x﹣1,BH=3﹣(7x﹣1)=4﹣7x,再证明△BFH∽△BAC,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x=,则可计算出FH和BH,接着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F,从而得到AF的长,于是可计算出的值.【解答】解:(1)如图①,∵△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AB边上的点D处,∴EF⊥AB,△AEF≌△DEF,∴S△AEF≌S△DEF,∵S四边形ECBF=3S△EDF,∴S△ABC=4S△AEF,在Rt△ABC中,∵∠ACB=90°,AC=4,BC=3,∴AB==5,∵∠EAF=∠BAC,∴Rt△AEF∽Rt△ABC,∴=()2,即()2=,∴AE=;(2)①四边形AEMF为菱形.理由如下:如图②,∵△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AB边上的点D处,∴AE=EM,AF=MF,∠AFE=∠MFE,∵MF∥AC,∴∠AEF=∠MFE,∴∠AEF=∠AFE,∴AE=AF,∴AE=EM=MF=AF,∴四边形AEMF为菱形;②连结AM交EF于点O,如图②,设AE=x,则EM=x,CE=4﹣x,∵四边形AEMF为菱形,∴EM∥AB,∴△CME∽△CBA,∴==,即==,解得x=,CM=,在Rt△ACM中,AM===,∵S菱形AEMF=EF•AM=AE•CM,∴EF=2×=;(3)如图③,作FH⊥BC于H,∵EC∥FH,∴△NCE∽△NFH,∴:NH=CE:FH,即1:NH=:FH,∴FH:NH=4:7,设FH=4x,NH=7x,则CH=7x﹣1,BH=3﹣(7x﹣1)=4﹣7x,∵FH∥AC,∴△BFH∽△BAC,∴BH:BC=FH:AC,即(4﹣7x):3=4x:4,解得x=,∴FH=4x=,BH=4﹣7x=,在Rt△BFH中,BF==2,∴AF=AB﹣BF=5﹣2=3,∴=.2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A(﹣,0)的两条直线分别交y轴于B、C两点,且B、C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1)求线段BC的长度;(2)试问:直线AC与直线AB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3)若点D在直线AC上,且DB=DC,求点D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直线BD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解出方程后,即可求出B、C两点的坐标,即可求出BC的长度;(2)由A、B、C三点坐标可知OA2=OC•OB,所以可证明△AOC∽△BOA,利用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出∠CAB=90°;(3)容易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由DB=DC可知,点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D的纵坐标为1,将其代入直线AC的解析式即可求出D的坐标;(4)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AB=AP;②AB=BP;③AP=BP;然后分别求出P的坐标即可.【解答】(1)∵x2﹣2x﹣3=0,∴x=3或x=﹣1,∴B(0,3),C(0,﹣1),∴BC=4,(2)∵A(﹣,0),B(0,3),C(0,﹣1),∴OA=,OB=3,OC=1,∴OA2=OB•OC,∵∠AOC=∠BOA=90°,∴△AOC∽△BOA,∴∠CAO=∠ABO,∴∠CAO+∠BAO=∠ABO+∠BAO=90°,∴∠BAC=90°,∴AC⊥AB;(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把A(﹣,0)和C(0,﹣1)代入y=kx+b,∴,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DB=DC,∴点D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D的纵坐标为1,∴把y=1代入y=﹣x﹣1,∴x=﹣2,∴D的坐标为(﹣2,1),(4)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直线BD与x轴交于点E,把B(0,3)和D(﹣2,1)代入y=mx+n,∴,解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3,令y=0代入y=x+3,∴x=﹣3,∴E(﹣3,0),∴OE=3,∴tan∠BEC==,∴∠BEO=30°,同理可求得:∠ABO=30°,∴∠ABE=30°,当PA=AB时,如图1,此时,∠BEA=∠ABE=30°,∴EA=AB,∴P与E重合,∴P的坐标为(﹣3,0),当PA=PB时,如图2,此时,∠PAB=∠PBA=30°,∵∠ABE=∠ABO=30°,∴∠PAB=∠ABO,∴PA∥BC,∴∠PAO=90°,∴点P的横坐标为﹣,令x=﹣代入y=x+3,∴y=2,∴P(﹣,2),当PB=AB时,如图3,∴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2,EB=6,若点P在y轴左侧时,记此时点P为P1,过点P1作P1F⊥x轴于点F,∴P1B=AB=2,∴EP1=6﹣2,∴sin∠BEO=,∴FP1=3﹣,令y=3﹣代入y=x+3,∴x=﹣3,∴P1(﹣3,3﹣),若点P在y轴的右侧时,记此时点P为P2,过点P2作P2G⊥x轴于点G,∴P2B=AB=2,∴EP2=6+2,∴sin∠BEO=,∴GP2=3+,令y=3+代入y=x+3,∴x=3,∴P2(3,3+),综上所述,当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3,0),(﹣,2),(﹣3,3﹣),(3,3+).。
(天津专版)中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八 天津中考第25题分析与预测——图形操作与探究课件(含13年试题)

(2)由已知,得∠CAB=α,AC=AB. ∴∠ABC=∠ACB. ∴在△ABC 中,由∠ABC+∠ACB+∠CAB=180°, 得 α=180°-2∠ABC. ∵BC∥x 轴,得∠OBC=90°, ∴∠ABC=90°-∠ABO=90°-β, ∴α =2β. (3)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274x+4 或 y=274x-4.
专题八 天津中考第25题分析 与预测——图形操作与探究
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等操作方式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的有关概念进行解题是近几年天津中考的热考内容,天津 中考在第 25 题中考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分值 10 分,有一定的难度.
专题八┃ 天津中考第25题分析与预测——图形操作与探究
┃考向互动探究┃ 探究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翻折问题 例 1 [2013·天津] 如图 Z8-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如图①,当旋转后点 D 恰好落在 AB 边上时,求点 D 的坐标;
(2)如图②,当旋转后满足 BC∥x 轴时,求 α 与 β 之间的 数量关系;
专题八┃ 天津中考第25题分析与预测——图形操作与探究
(3)当旋转后满足∠AOD=β 时,求直线 CD 的解析式(直 接写出结果即可).
图 Z8-2
(2)①如图,连接 EE′,由题知 AA′=m,则 A′O=2-m.
在 Rt△A′BO 中,由 A′B2=A′O2+BO2, 得 A′B2=(2-m)2+42=m2-4m+20. ∵△A′E′O′是将△AEO 沿 x 轴向右 平移得到的,∴EE′∥AA′,且 EE′=AA′. 有∠BEE′=90°,EE′=m. 又 BE=OB-OE=3, 于是,在 Rt△BE′E 中,BE′2=E′E2+BE2=m2+9.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九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试题1、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2、计算:(1﹣)÷=.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4、如图,自左至右,第1个图由1个正六边形、6个正方形和6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2个图由2个正六边形、11个正方形和10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3个图由3个正六边形、16个正方形和1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按照此规律,第n个图中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之和为个.5、某广场用同一种如图所示的地砖拼图案,第一次拼成形如图1所示的图案,第二拼成形如图2所示的图案,第三次拼成形如图3所示的图案,第四次拼成形如图4所示的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n次拼成的图案共有地砖块.6、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则k的取值范围为()7、某蔬菜加工公司先后两批次收购蒜薹(tái)共100吨.第一批蒜薹价格为4000元/吨;因蒜薹大量上市,第二批价格跌至1000元/吨.这两批蒜苔共用去16万元.(1)求两批次购进蒜薹各多少吨?(2)公司收购后对蒜薹进行加工,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种:粗加工每吨利润400元,精加工每吨利润1000元.要求精加工数量不多于粗加工数量的三倍.为获得最大利润,精加工数量应为多少吨?最大利润是多少?8、义[x]表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如[1.8]=1,[﹣1.4]=﹣2,[﹣3]=﹣3.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x]=x2的解为()A.0或B.0或2C.1或D.或﹣9、已知一次函数y=kx﹣m﹣2x的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k<2,m>0 B.k<2,m<0C.k>2,m>0 D.k<0,m<0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y与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②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1;③当x <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大于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11、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2,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抛物线过原点;②4a+b+c=0;③a﹣b+c<0;④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b);⑤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是()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A的双曲线y=(x>0)同时经过点B,且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的横坐标为,∠AOB=∠OBA=45°,则k的值为.13、如图,在△ABC中,∠C=90°,AB=10cm,BC=8cm,点P从点A沿AC向点C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从点C沿CB向点B 以2cm/s的速度运动(点Q运动到点B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ABQ的面积最小值为()1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A(﹣1,﹣4),B(2,2)两点,P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过点P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PCO的面积为()15、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其中ab<0,a、b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A.B.C.D.1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正比例函数y=(b+c)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A.B.C.D.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OB的斜边OA在x轴的正半轴上,∠OBA=90°,且tan∠AOB=,OB=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若△AMB与△AOB关于直线AB对称,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过点M、A,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点A的坐标为(﹣4,0),点B在y轴上,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过点C,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9、将一次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C.x>-2 D.x>2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3cm.点P沿边AB 从A开始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沿矩形ABCD的边按A-D-C-B顺序以2cm/s的速度移动,当P、Q到达B点时都停止移动.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QAP面积y(cm2)与移动时间x(s)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21、如图1,抛物线y=ax2+bx+c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0,3)、B(﹣1,0)、D(2,3),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E.经过点E的直线l将平行四边形ABCD分割为面积相等两部分,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F.点P在直线l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t(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t何值时,△PFE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值的立方根;(3)是否存在点P使△PA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如图,抛物线经过A (-1,0),B (5,0),C (0,25﹣)三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3(2)a -结果正确的是( )A .32a -B .36a -C .38a -D .38a2.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约1076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76万为( )A .4107610⨯B .61.07610⨯C .71.07610⨯D .80.107610⨯3.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4.如图所示,直线//EF GH ,射线AC 分别交直线EF 、GH 于点B 和点C ,AD EF ⊥于点D ,如果20A ∠=︒,则(ACH ∠= )A .160︒B .110︒C .100︒D .70︒5.如图,已知ABC ADE ∆≅∆,若70E ∠=︒,30D ∠=︒,则BAC ∠的度数是( )A .70︒B .80︒C .40︒D .30︒6.方程2210x x --=实数根的情况为(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不能确定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1,)A a b -+与点(,3)B a b -关于原点对称,则点(,)C a b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A .B .C .D .9.已知正比例函数11(0)y k x 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2(0)k y k 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第二象限,横坐标为2-,另一交点B 的纵坐标为1-,则12(k k ⋅= )A .4B .4-C .1-D .110.已知(3,2)A --,(1,2)B -,抛物线2(0)y ax bx c a =++>顶点在线段AB 上运动,形状保持不变,与x 轴交于C ,D 两点(C 在D 的右侧),下列结论:①2c -;②当0x >时,一定有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若点D 横坐标的最小值为5-,则点C 横坐标的最大值为3;④当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时,12a =.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①③④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因式分解:22416x y -= . 12.若2|2|(3)0x y -++=,则2()x y += .13.已知m ,()n 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22023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22m m n ++的值为 .14.如图,A ,B ,C ,D 是O 上的四点,且点B 是AC 的中点,BD 交OC 于点E ,60OED ∠=︒,35OCD ∠=︒,那么AOC ∠的度数是 .15.如图,E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5AD =,4AE =,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ABE ∆',则边DE 所扫过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题14图 题15图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6.(1)计算:0111(2021)()2cos45221π--++-︒+; (2)先化简,再求值:23210(1)19x x x x --⋅---,其中x 是1、2、3中的一个合适的数.17.如图,DE AB ⊥于E ,DF AC ⊥于F ,若BD CD =,BE CF =.求证:(1)AD 平分BAC ∠;(2)2AC AB BE =+.18.今年,我市某学校举办了为贫困生捐赠书包活动.该学校用2000元在某商店购进一批学生书包,随后发现书包数量不够,于是又购进第二批同样的书包,所购数量是第一批的3倍,每个书包比第一批购买时贵了4元,结果第二批用了6300元.(1)该学校第一批购进的学生书包每个多少元?(2)如果该商店第一批、第二批学生书包每个的进价分别是68元、70元,售给该学校的这些学生书包,该商店盈利多少元?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某银行柜台在储户人数较多时常开放1、2、3、4号窗口办理日常业务,一般是先到取号机拿号,按顾客“先到达,先服务“的方式服务(1)求某储户在3号窗口办业务的概率是(2)储户乙取号时发现储户甲已办理完业务准备离开(储户甲、乙先后到达银行取号办理业务),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储户甲、乙两人在同一柜台办理业务的概率.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D AB ⊥,延长AB 至点E ,使BE AB =,连接EC .(1)求证:四边形BECD 是矩形.(2)连接AC ,若3AD =,2CD =,求AC 的长.21.Rt ABO ∆的顶点A 是双曲线k y x =与直线(1)y x k =--+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 垂直x 轴于点B 且32ABO S ∆=. (1)求这两个函数解析式;(2)求AOC ∆的面积;(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1)k x k x >-+的解集.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两点,连接CD ,C 是的中点,过点C 作AD 的垂线,垂足是E .连接AC 交BD 于点F .(1)求证:CE 是⊙O 的切线;(2)求证:△CDF ∽△CAD ;(3)若DF =2,CD =,求AC 值.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y ax bx =++交y 轴于点A ,交x 轴正半轴于点(4,0)B ,交直线AD 于点5(3,)2D ,过点D 作DC x ⊥轴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为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过点P 作PN x ⊥轴交直线AD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若点P 在线段OC 上(不与O 、C 重合),连接CM ,求PCM ∆面积的最大值。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多边形与平面镶嵌(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多边形与平面镶嵌一、选择题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7 C.8 D.9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6 B.7 C.8 D.93.正十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A.18° B.36° C.45° D.60°4.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A.60° B.80° C.100°D.120°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一半,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7.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那么它是()A.正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8.只用下列图形中的一种,能够进行平面镶嵌的是()A.正十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六边形 D.正五边形9.下列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A.正三角形 B.正六边形 C.正方形D.正五边形10.一个多边形截取一个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则原来多边形的边数是()A.10 B.11 C.12 D.以上都有可能11.如图,过正五边形ABCDE的顶点A作直线l∥BE,则∠1的度数为()A.30° B.36° C.38° D.45°12.如图,甲、乙两人想在正五边形ABCDE内部找一点P,使得四边形ABPE为平行四边形,其作法如下:(甲)连接BD、CE,两线段相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先取CD的中点M,再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M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13.如图,小红做了一个实验,将正六边形ABC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后到达A′B′C′D′E′F′的位置,所转过的度数是()A.60° B.72° C.108°D.120°二、填空题14.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60°,则n的值为.15.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4个外角.若∠A=120°,则∠1+∠2+∠3+∠4=.16.△OAB是以正多边形相邻的两个顶点A,B与它的中心O为顶点的三角形,若△OAB的一个内角为7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7.一幅图案在某个顶点处由三个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的两个分别是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则第三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8.用4个全等的正八边形进行拼接,使相等的两个正八边形有一条公共边,围成一圈后中间形成一个正方形,如图1,用n个全等的正六边形按这种方式进行拼接,如图2,若围成一圈后中间形成一个正多边形,则n的值为.19.如图,四边形ABCD中,若去掉一个60°的角得到一个五边形,则∠1+∠2=度.20.如图,六边形ABCDEF的六个内角都相等,若AB=1,BC=CD=3,DE=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等于.21.如图,在正八边形ABCDEFGH中,四边形BCFG的面积为20cm2,则正八边形的面积为cm2.22.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的面积是.23.如图,正六边形硬纸片ABCDEF在桌面上由图1的起始位置沿直线l不滑行地翻滚一周后到图2位置.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则正六边形的中心O运动的路程为cm.24.如图,将正六边形绕其对称中心O旋转后,恰好能与原来的正六边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度.多边形与平面镶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7 C.8 D.9【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列出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900°,解得:n=7,∴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7.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6 B.7 C.8 D.9【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首先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即可得方程180(n ﹣2)=1080,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180(n﹣2)=1080,解得:n=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此题比较简单,注意熟记公式是准确求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3.正十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A.18° B.36° C.45° D.6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多边形的外角和除以边数,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360°÷10=36°,所以,正十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3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和、边数、外角度数之间的关系,熟记正多边形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A.60° B.80° C.100°D.12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先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求出正六边形的内角和,然后除以6即可;或:先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除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每一个外角的度数,再根据相邻的内角与外角是邻补角列式计算.【解答】解:(6﹣2)•180°=720°,所以,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720°÷6=120°,或:360°÷6=60°,180°﹣60°=12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利用正多边形的外角度数、边数、外角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求解是此类题目常用的方法,而且求解比较简便.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首先设此多边形是n边形,由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即可得方程180(n﹣2)=360,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此多边形是n边形,∵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80(n﹣2)=360,解得:n=4.∴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一半,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应用题.【分析】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一半则内角和是180度,可知此多边形为三角形.【解答】解:根据题意,得(n﹣2)•180°=180°,解得:n=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求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难度适中.7.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那么它是()A.正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即可求得边数.【解答】解:360÷36=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理解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是关键.8.只用下列图形中的一种,能够进行平面镶嵌的是()A.正十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六边形 D.正五边形【考点】平面镶嵌(密铺).【分析】根据密铺的知识,找到一个内角能整除周角360°的正多边形即可.【解答】解:A、正十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10=144°,不能整除360°,不能单独进行镶嵌,不符合题意;B、正八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8=135°,不能整除360°,不能单独进行镶嵌,不符合题意;C、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整除360°,可以单独进行镶嵌,符合题意;D、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5=108°,不能整除360°,不能单独进行镶嵌,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密铺的知识,注意几何图形镶嵌成平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9.下列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A.正三角形 B.正六边形 C.正方形D.正五边形【考点】平面镶嵌(密铺).【分析】几何图形镶嵌成平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为正多边形一个内角的整数倍才能单独镶嵌.【解答】解:A、正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3=60°,是360°的约数,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B、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6=120°,是360°的约数,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C、正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4=90°,是360°的约数,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D、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5=108°,不是360°的约数,不能镶嵌平面,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密铺的知识,注意掌握只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三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10.一个多边形截取一个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则原来多边形的边数是()A.10 B.11 C.12 D.以上都有可能【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压轴题.【分析】首先计算截取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因为截取一个角可能会多出一个角,也可能角的个数不变,也可能少一个角,从而得出结果.【解答】解:∵内角和是1620°的多边形是边形,又∵多边形截去一个角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从两个角的顶点截取,这样就少了一条边,即原多边形为12边形;另一种是从两个边的任意位置截,那样就多了一条边,即原多边形为10边形;还有一种就是从一个边的任意位置和一个角顶点截,那样原多边形边数不变,还是11边形.综上原来多边形的边数可能为10、11、12边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多边形截去一个角有三种情况.11.如图,过正五边形ABCDE的顶点A作直线l∥BE,则∠1的度数为()A.30° B.36° C.38° D.4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首先根据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AEB,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ABCDE是正五边形,∴∠BAE=(5﹣2)×180°÷5=108°,∴∠AEB=(180°﹣108°)÷2=36°,∵l∥BE,∴∠1=36°,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 (n≥3)且n为整数.12.如图,甲、乙两人想在正五边形ABCDE内部找一点P,使得四边形ABPE为平行四边形,其作法如下:(甲)连接BD、CE,两线段相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先取CD的中点M,再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M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求出五边形的每个角的度数,求出∠ABP、∠AEP、∠BPE的度数,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判断即可.【解答】解:甲正确,乙错误,理由是:如图,∵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是=108°,AB=BC=CD=DE=AE,∴∠DEC=∠DCE=×(180°﹣108°)=36°,同理∠CBD=∠CDB=36°,∴∠ABP=∠AEP=108°﹣36°=72°,∴∠BPE=360°﹣108°﹣72°﹣72°=108°=∠A,∴四边形ABPE是平行四边形,即甲正确;∵∠BAE=108°,∴∠BAM=∠EAM=54°,∵AB=AE=AP,∴∠ABP=∠APB=×(180°﹣54°)=63°,∠AEP=∠APE=63°,∴∠BPE=360°﹣108°﹣63°﹣63°≠108°,即∠ABP=∠AEP,∠BAE≠∠BPE,∴四边形ABPE不是平行四边形,即乙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3.如图,小红做了一个实验,将正六边形ABC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后到达A′B′C′D′E′F′的位置,所转过的度数是()A.60° B.72° C.108°D.120°【考点】旋转的性质;正多边形和圆.【分析】由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即可求得∠AFE的度数,又由邻补角的定义,求得∠E′FE 的度数,由将正六边形ABC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后到达A′B′C′D′E′F′的位置,可得∠EFE′是旋转角,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AFE==120°,∴∠EFE′=180°﹣∠AFE=180°﹣120°=60°,∵将正六边形ABC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后到达A′B′C′D′E′F′的位置,∴∠EFE′是旋转角,∴所转过的度数是6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旋转角的定义.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找到旋转角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4.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60°,则n的值为 6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60°求出其内角的度数,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60°,∴其内角的度数为:180°﹣60°=120°,∴=120°,解得n=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4个外角.若∠A=120°,则∠1+∠2+∠3+∠4= 30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5的度数,然后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即可求出∠1+∠2+∠3+∠4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5=180°﹣∠EAB=60°,又∵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2+∠3+∠4=360°﹣∠5=300°.故答案为:30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和等于180°的性质,是基础题,比较简单.16.△OAB是以正多边形相邻的两个顶点A,B与它的中心O为顶点的三角形,若△OAB的一个内角为7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9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分∠OAB=70°和∠AOB=7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当∠OAB=70°时,∠AOB=40°,则多边形的边数是:360÷40=9;当∠AOB=70°时,360÷70结果不是整数,故不符合条件.故答案是: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属于常规题.17.一幅图案在某个顶点处由三个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的两个分别是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则第三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2 .【考点】平面镶嵌(密铺).【分析】正多边形的组合能否进行平面镶嵌,关键是看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角之和能否为360°.若能,则说明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反之,则说明不能进行平面镶嵌.【解答】解:∵正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4=90°,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6=120°,∴需要的多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360°﹣90°﹣120°=150°,∴需要的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度数为180°﹣150°=30°,∴第三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0=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镶嵌,关键是掌握多边形镶嵌成平面图形的条件:同一顶点处的几个内角之和为360°;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一个外角的度数.18.用4个全等的正八边形进行拼接,使相等的两个正八边形有一条公共边,围成一圈后中间形成一个正方形,如图1,用n个全等的正六边形按这种方式进行拼接,如图2,若围成一圈后中间形成一个正多边形,则n的值为 6 .【考点】平面镶嵌(密铺).【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可求出正六边形密铺时需要的正多边形的内角,继而可求出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两个正六边形结合,一个公共点处组成的角度为240°,故如果要密铺,则需要一个内角为120°的正多边形,而正六边形的内角为120°,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密铺的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求出在密铺条件下需要的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有一定难度.19.如图,四边形ABCD中,若去掉一个60°的角得到一个五边形,则∠1+∠2= 240 度.【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B+∠C+∠D的度数,进而让五边形的内角和减去∠B+∠C+∠D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的内角和为(4﹣2)×180°=360°,∴∠B+∠C+∠D=360°﹣60°=300°,∵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1+∠2=540°﹣300°=240°,故答案为:240.【点评】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知识;求得∠B+∠C+∠D的度数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20.如图,六边形ABCDEF的六个内角都相等,若AB=1,BC=CD=3,DE=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等于15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凸六边形ABCDEF,并不是一规则的六边形,但六个角都是120°,所以通过适当的向外作延长线,可得到等边三角形,进而求解.【解答】解:如图,分别作直线AB、CD、EF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使它们交于点G、H、P.∵六边形ABCDEF的六个角都是120°,∴六边形ABCDEF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60°.∴△AHF、△BGC、△DPE、△GHP都是等边三角形.∴GC=BC=3,DP=DE=2.∴GH=GP=GC+CD+DP=3+3+2=8,FA=HA=GH﹣AB﹣BG=8﹣1﹣3=4,EF=PH﹣HF﹣EP=8﹣4﹣2=2.∴六边形的周长为1+3+3+2+4+2=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解题中巧妙地构造了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得周长.是非常完美的解题方法,注意学习并掌握.21.如图,在正八边形ABCDEFGH中,四边形BCFG的面积为20cm2,则正八边形的面积为40 cm2.【考点】正多边形和圆.【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八边形的性质得出正八边形每个内角以及表示出四边形ABGH面积进而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连接HE,AD,在正八边形ABCDEFGH中,可得:HE⊥BG于点M,AD⊥BG于点N,∵正八边形每个内角为:=135°,∴∠HGM=45°,∴MH=MG,设MH=MG=x,则HG=AH=AB=GF=x,∴BG×GF=2(+1)x2=20,四边形ABGH面积=(AH+BG)×HM=(+1)x2=10,∴正八边形的面积为:10×2+20=40(cm2).故答案为: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八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四边形ABGH面积是解题关键.22.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的面积是2.【考点】正多边形和圆.【专题】压轴题.【分析】延长AB,然后作出过点C与格点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格点E,根据S△ABC=S△AEC﹣S△BEC即可求解.【解答】解:延长AB,然后作出过点C与格点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格点E.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则半径是1,则CE=4,中间间隔一个顶点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是:,则△BCE的边EC上的高是:,△ACE边EC上的高是:,则S△ABC=S△AEC﹣S△BEC=×4×(﹣)=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计算,正确理解S△ABC=S△AEC﹣S△BEC是关键.23.如图,正六边形硬纸片ABCDEF在桌面上由图1的起始位置沿直线l不滑行地翻滚一周后到图2位置.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则正六边形的中心O运动的路程为4πcm.【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弧长的计算;旋转的性质.【分析】每次滚动正六边形的中心就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半径旋转60°,然后计算出弧长,最后乘以六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每次滚动正六边形的中心就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半径旋转60°,正六边形的中心O运动的路程∵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运动的路径为:=;∵从图1运动到图2共重复进行了六次上述的移动,∴正六边形的中心O运动的路程6×=4πcm故答案为:4π.【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弧长的计算及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正六边形的中心运动的路径.24.如图,将正六边形绕其对称中心O旋转后,恰好能与原来的正六边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60 度.【考点】旋转对称图形.【分析】本题考查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旋转的最小度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解:将正六边形绕其对称中心O旋转后,恰好能与原来的正六边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60度.【点评】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九年级全册数学复习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全册数学复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且这两边的夹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A. 26cmB. 28cmC. 30cmD. 32cm2. 已知函数f(x) = 2x + 3,那么f(3)的值为多少?A. 9B. 11C. 12D. 15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 (2, 3)B. (-2, -3)C. (2, 3)D. (-2, 3)4.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那么第10项的值为多少?A. 19B. 20C. 21D. 225.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那么这个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2.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3.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的一边。
()4.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则这个数列的所有项都相等。
()5.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cm。
2. 已知函数f(x) = 3x 5,那么f(4)的值为______。
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B(-3, 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
4.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那么第7项的值为______。
5.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0cm,那么这个圆的周长为______cm。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2. 请解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区别。
3. 请说明圆的面积公式。
4. 请简述函数的概念。
5. 请解释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cm,宽为5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九年级数学初中总复习答案

九年级数学初中总复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24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如图1,在⊙O中,∠ABC=50°,则∠AOC等于┈┈┈┈┈┈┈┈┈┈┈┈┈┈()A.50°B.80°C.90°D.100°2. 如图2,AB是⊙O的弦,OC⊥AB,垂足为C,若⊙O的半径为2,OC=1,则弦AB的长为()A.5 B.25 C.3 D.233. 已知⊙O与⊙Q的半径分别为3cm和7cm,两圆的圆心距O1 O2 =4cm,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外切B.内切C.相交D.相离4. 如图3,在Rt△ABC中∠ACB=90°,AC=6,AB=1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以AC为直径作⊙O,设线段CD的中点为P,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A、点P在⊙O内B、点P在⊙O上C、点P在⊙O外D、无法确定(图1)(图2)(图3)(图4)5.如图4,⊙的半径为4 ,,点、分别是射线、上的动点,且直线.当平移到与⊙相切时,的长度是┈┈┈┈┈┈┈┈┈┈()A. B. C. D.6. 有下列四个命题中,其中正确的有┈┈┈┈┈┈┈┈┈┈┈┈┈┈┈┈┈┈┈┈┈┈()①圆的对称轴是直径;②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③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A.4个 B.3个 C.2个 D.1个7. 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是4πcm,母线长是6cm,则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的度数是()A.40°B。
80°C。
120°D。
150°8. 如图5,长为4 ,宽为3 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做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木板上点A位置变化为,其中第二次翻滚被桌面上一小木块挡住,使木板与桌面成30°角,则点A翻滚到A2位置时共走过的路径长为┈┈┈┈┈┈┈┈┈┈┈┈┈┈()A.10 B.C.D.(图5)(图6)(图7)二、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20分)9.如图6,AB是⊙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C,∠BAC=50°,则∠ACD=_____。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九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试题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两个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在下列各数:Λ51525354.0、10049、2.0&、π1、7、11131、3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B 、3C 、4D 、52、如图,点A ,B ,C 都是数轴上的点,点B ,C 关于点A 对称,若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2,19,则点C 表示的数为( )A .2−19B .19−2C .4−19D .19−43、估计419-的值在哪两个连续的正整数 和 之间。
4、在已知数﹣1、0、32和3中,最大的数是。
5、64的算术平方根是 ,平方根是 ,立方根是 。
6、计算:21201860tan 3202﹣)(π--﹣++︒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同底数幂相乘:n m n m a a a +=⋅;同底数幂相除:n m n m a a a -=÷;幂的乘方:mn n m a a =)(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因式分解1、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c b a m mc mb ma ++=++ (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 (3)十字相乘法:))(()(2b x a x ab x b a x ++=+++1、若05y 3x 2=--。
则代数式6y -2x 2-6的值是 。
2、(1)先化简,再求值:(a +3)2-(a +2)(a +3),其中a =3.3、把a 2a 8a 823+-分解因式= 。
4、若1n n 4m 2m y x y x 3--和是同类项,则m+n= 。
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 1,以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 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 2025的值为( )6、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 与m 、n 的关系是( )A 、M="mn"B 、M="n (m+1)C 、M=mn+1D 、M=m (n+1) 7、已知4b1a1=-,则=+ab7b 2a 2bab 2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NPH或长效胰岛素也可以用于静脉滴注B.目前可以使用的胰岛素制品需要冷藏C.NPH的作用时间16~24小时D.皮下注射的常规胰岛素其作用高峰在注射后2~3小时E.胰岛素的血浆半衰期是7~10分钟 [单选,A型题]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十二指肠腔外B.边缘清晰C.壶腹部形态不正常变形D.周围黏膜显示中断紊乱E.壶腹部管腔钡剂量较正常人少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A.密度分辨力高B.可作定量分析C.极限分辨力高D.真正的断面图像E.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 [单选]作为并购公司的企业集团暂不向目标公司支付全额价款,而是作为对目标公司所有者的负债,承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分期、分批支付并购价款的方式属于()。A.现金支付方式B.股票对价方式C.杠杆收购方式D.卖方融资方式 [填空题]钢轨探伤中,为了及时发现较小的螺孔裂纹应将37°探头灵敏度尽量()。 [单选]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一次加额定电压,二次()的电压。A.开路B.短路C.带额定负荷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急变期仍然按慢性期治疗B.90%以上可查到Ph染色体C.NAP积分最低D.WBC高,脾大为突出特征E.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易见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治疗虚寒性肺痿的主方是甘草干姜汤,其方中药物炮制与组合比例是()。A.生甘草倍于炮干姜B.炙甘草、干姜等分C.炙甘草倍于炮干姜D.炮干姜倍于炙甘草E.炮干姜倍于生甘 [单选]廉租住房租金收入主要用于()。A、维修费和利润B、维修费和管理费 C、维修费、管理费和利润D、维修费、利润和税金 [单选]当外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要求水压稳定,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A.直接给水方式B.单设水箱给水方式C.设贮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D.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 [多选]胎儿死亡的非特异性指征()A.羊水混淆B.大脑镰消失C.脑室扩大D.双顶径缩小E.胎头双环轮廓 [问答题,简答题]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单选]带蒂的子宫浆膜下肌瘤常易误诊为()A.子宫腺肌瘤B.阔韧带肿瘤C.双子宫D.卵巢肿瘤E.残角子宫 [填空题]1100A氧分析仪根据()原理制造。 [单选]压缩器失速已经发展并稳定的特征是().A.严重的抖动和高的咆哮声B.断续的"砰"声和气流反转C.推力的突然损失伴随着空速的严重减小 [单选]在我国企业对外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由()制定。A.财政部B.各地财政部门C.企业D.各地证券监督管理部门 [单选]雪情通告的标志是().A.NOTAMSB.SNOTAMC.SNOWTAM [单选]患者,女,36岁。患类风湿关节炎12年,现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晨僵,活动受限,兼恶风发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证型是()A.风寒湿阻B.风湿热郁C.阴虚郁热D.湿热蕴蒸E.湿热伤津 [单选]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能证明其使用或者销售的产品具有合法来源的,依法()A.承担全部赔偿责任B.不承担赔偿责任B.不承担赔偿责任C.与制造商共同承担赔偿责任D.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面颅脑MRI技术叙述错误的是()A.脑炎平扫阴性者,需加做增强扫描B.层厚4~8mm,层间距取层厚的10%~50%C.相位编码方向:矢状位取左右向D.相位编码方向:冠状位取左右向E.相位编码方向:横断位取左右向 [单选]()不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的条件之一A、达到法定退休年龄B、办理了退休手续C、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D、工龄满30年 [名词解释]分馏作用 [填空题]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或(),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 [填空题]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等。 [多选]燃气调压站(室)通常由()等组成。A.储气罐B.测量仪表C.过滤器D.调压器 [名词解释]备用信用证 [单选]辑合女西装前片里布的胸省、腋下省并烫向()。A.摆缝B.前C.随意D.A、B、C都对 [单选,A1型题]《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因考核不合格被责令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期满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其()A.变更注册B.注销注册C.重新注册D.不予注册E.暂缓注册 [判断题]半抗原不具有反应原性,但具有免疫原性。()A.正确B.错误 [填空题]安全生产的“三同步”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同步实施。 [单选]符合中度等渗脱水的是下列哪一项参考答案()A.4;135B.7;140C.9;155D.10;127E.15;140 [单选]VHF接收机选取有用信号的工作是由()以前的各级谐振回路来完成。A.前置中放B.检波C.低放 [单选]期刊选题策划与图书选题策划的差别之一,在于()。A.期刊对选题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要求更高B.期刊选题要考虑作者力量,而图书选题不必考虑C.期刊选题策划有栏目设计D.期刊选题需要总体策划 [判断题]地面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A.正确B.错误 [单选]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的剂量一般为()A.DT2500cGy/5FB.DT3500cGy/7FC.DT1500cGy/5FDT3000cGy/10FE.DT4000cGy/10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选]腰腿痛与下述哪一韧带的变化之间关系最为密切()A.棘间韧带B.黄韧带和后纵韧带C.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D.黄韧带和棘间韧带E.黄韧带和前纵韧带 [单选]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技术档案应当移交给()。A.设计单位B.质量监督部门C.建设单位D.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单选]对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的()。A.灰分、水分、挥发分、固定碳B.灰分、水分、挥发分、粘结性C.灰分、水分、发热量、硫分 [多选]关于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经济特征和需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属于低风险低回报的行业B.其经营项目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是未来政府或市民支付费用的重要依据C.价格竞争类型取决于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招标类型和招标方案策划D.招标人制作投标文件的前期投入费用较少E.基础 [单选,A1型题]预防哺乳期乳腺炎,下列不恰当的是()A.积极哺乳,避免淤乳B.预防性应用抗生素C.纠正乳头内陷D.保护乳头皮肤,避免皮肤破损E.经常清洗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