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中学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概念:什么是,的种类。

2.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3. 防范:如何识别,如何拒绝。

4. 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依法举报犯罪。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概念、种类、危害以及法律法规。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识别、拒绝的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4. 视频教学法: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的危害,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的概念、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基本知识。

3. 分析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禁毒的重要性。

4. 讲解如何识别,教授学生拒绝的方法。

5. 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依法举报犯罪。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防范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禁毒安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1. 的传播途径:了解传播的常见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2. 的诱惑:分析诱惑的原因,学会拒绝诱惑。

3. 吸毒者的心理特点:了解吸毒者的心理变化,关爱吸毒者。

4. 预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侵害。

七、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的传播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2. 角色扮演法:模拟吸毒者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感同身受。

3. 小组分享法:分享预防的方法,互相学习。

4. 实践活动法:开展禁毒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八、教学步骤1. 讲解的传播途径,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2. 分析诱惑的原因,教授学生拒绝诱惑的方法。

3. 模拟吸毒者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感同身受。

4. 分享预防的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

5. 开展禁毒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初中生禁毒安全教案

初中生禁毒安全教案

初中生禁毒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认识毒品的危害2. 学会抵制毒品的方法3. 理解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毒品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引发学生对毒品的好奇心。

2. 毒品危害:(1)毒品的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导致身体机能受损,精神失常。

(2)毒品会导致家庭破裂,财产损失。

(3)毒品会诱发刑事犯罪,破坏社会治安。

3. 抵制毒品的方法:(1)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香烟、饮料等。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遇到毒品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勇于举报。

4. 法律法规:(1)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2)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毒品。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毒品的危害、法律法规等内容。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毒品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毒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毒品案例,让学生深刻了解毒品的危害。

六、教学资源1. 毒品图片: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毒品。

2. 禁毒宣传片:播放禁毒宣传片,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毒品的危害。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生动的案例进行教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抵制毒品。

初中禁毒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禁毒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禁毒教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3. 增强学生对吸毒行为的认识,预防青少年吸毒现象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2. 吸毒的原因及预防3. 拒绝毒品的策略和方法4. 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关爱生命,远离毒品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教学基本概念介绍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使学生明确毒品的危害性。

3. 分析吸毒原因探讨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离我们并不远,提高防范意识。

4. 预防吸毒教授拒绝毒品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5. 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强调树立健康生活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生命,远离毒品。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和体会,总结拒绝毒品的要点。

四、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2.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3. 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危害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的基本概念和危害性的掌握程度2. 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3. 学生对健康生活观念的认识和践行情况六、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关爱生命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2. 毒品危害案例3. 教学课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拒绝毒品,关爱生命。

同时,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预防青少年吸毒现象的发生。

(完整版)预防青少年吸毒(中学生教案)

(完整版)预防青少年吸毒(中学生教案)

(完整版)预防青少年吸毒(中学生教案)预防青少年吸毒(中学生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提供给中学教师一套有效的预防青少年吸毒的教学方案。

通过教育与引导,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吸毒危害的认识,以及培养他们拒绝毒品的能力。

目标1. 了解吸毒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危害。

2. 掌握吸毒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中学生拒绝毒品的能力和自信心。

4. 增强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风险行为的认知。

教案内容第一课:吸毒的危害- 吸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对大脑、心脏、肺部等器官的损害。

- 吸毒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 吸毒对个人生活的危害,如家庭破裂、学业受损等。

第二课:吸毒的成因- 探讨吸毒行为的成因,如家庭环境、同伴影响、好奇心等。

- 引导学生分析吸毒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课:吸毒预防知识- 讲解吸毒预防的基本知识,如了解毒品的种类和特点。

- 引导学生研究正确的拒绝毒品的方式和技巧,如说“不”、寻求帮助等。

第四课:培养拒绝毒品的能力-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各种场景中如何拒绝吸毒。

- 联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达到共同预防吸毒的目的。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吸毒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 结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吸毒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 分发问卷,评估学生对吸毒危害和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 考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出的拒绝毒品能力和应对策略。

- 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反应和影响。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提高中学生对吸毒危害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抵制诱惑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形成一支共同努力的防毒力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危害、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危害。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分享心得体会。

五、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种类讲解的概念、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多样性。

2. 的危害详细讲解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严重性。

3. 法律法规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4. 抵制的方法教授学生识别、拒绝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5. 禁毒宣传引导学生关注禁毒宣传,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禁毒宣传片,引发学生对禁毒话题的兴趣。

2. 讲解危害:详细阐述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严重性。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危害。

4. 讨论抵制方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分享心得体会。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对危害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危害的短文,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绘制一幅禁毒宣传画,提高禁毒意识。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知程度。

2.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禁毒教育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远离,健康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涵盖的危害、抵制方法及法律法规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健康成长能力。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3篇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3篇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3篇文章一: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具: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 活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只作补充。

(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

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

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讨论发言]吸毒的原因有哪些?[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 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 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 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 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 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 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

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种类2. 的危害3. 防范的方法4. 法律法规三、教学重点1. 的危害2. 防范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防范。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会拒绝。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短片、图片等形式展示的危害,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的定义、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防范。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会拒绝。

6. 总结提升:强调的危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的知识,提高了防范意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危害的认识。

3.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在禁毒安全教育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了解戒毒人员的真实经历。

2.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禁毒意识。

3.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讲解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十、教学资源1. 危害宣传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

2. 禁毒法律法规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条文、戒毒所介绍等。

3. 教学课件:涵盖知识、危害、防范等内容。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中同学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篇1)活动班级:初一(1)班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了解有关毒品的学问。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学校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妙人生。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小伴侣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板书:(毒品)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课题绽开1、什么叫毒品?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靠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__ 从上面这段话中,你们感觉毒品是一个怎样的东西?2、毒品的种类: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生生理和心理上依靠,从今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知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透支”。

吸毒严峻损害人的脑、心、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心理变态、道德沦丧、自私冷漠,人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盗窃、杀人、贩毒,无恶不作,严峻危害社会安静。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卖__。

吸毒者体弱反抗力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有一个初三班级的同学,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惫。

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知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终南中学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是什么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2.让学生知道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

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

3.当今时代,贩毒、吸毒依然是我国执法打击的重点对象。

为了祖国、人民利益请青少年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将解释每个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远离毒品”“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这样,未成年人依靠法律武器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贡献一份力量。

三.教学过程设计
追溯过去,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少数官员掌握国家大权之后为牟取暴利,不惜一切代价出卖祖国,使帝国主义强盗能轻而易举的打通国门,倾销大量鸦片,是军队纪律涣散,失去战斗力;百姓也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但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曾以“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及其民众爱国热情的林则徐发起虎门硝烟历史壮举。

随着时代推移,毒品危害并没有消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隙缝采取卑劣的手段还在侵蚀人们的心灵,他们无孔不入,甚至对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下毒手。

这又一次激起全社会强烈地愤慨,每个中国人民深知“誓以抵制毒品危害”的重要性,让不法分子的阴谋不能得逞。

十五大时,江泽民总书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对违法犯罪行为作严厉的惩治,从而建设一个幸福的美好的家园净土。

新时期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做出许多英勇搏斗的实际,一再传为历史佳话。

他们给青少年树立很好的榜样。

不过,与毒品作斗争是场持久之战,需要长期不断的与之抗衡,希望有一天会看到一个无污染、和平的世界。

四.课前准备
1.幻灯片(近代史上禁烟宣传资料、有关毒品的图片以及物质结构剖析它对人类的危害性)
2.录像片《东方110》
3.法律宣传
五.教学重点
严厉打击有关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六.教学难点
教育对象(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实践,容易经受不了各种诱惑,所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七.教学过程
(一)回顾历史(展示虎门硝烟幻灯片)
教师介绍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教训,人民饱受磨难,鸦片使军队、百姓不能自拔,迷失自我,个个吸毒后精神萎靡,打仗失去战斗力,就像海浪后泛起的泡沫。

究竟什么是毒品它为什么有如此危害性
(幻灯片展示毒品种类及由来)表面漂亮的罂粟花粗略加工后变成俗称“大麻”物质,据报道,在精炼后能制成海洛因(俗称“四号”)、摇头丸、冰毒等毒性强的非法物质。

一旦接触这种物质,就立刻上瘾,接而导致死亡。

因为如果吸食后,对人脑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的幻觉,从而胡作非为。

例如,华东师大一位是生物科学院研究生2000年分配到上海市某毒品研究所工作,虽然他对毒品知识了解甚多,但由于好奇心驱使,埋下祸根。

有一次,他趁同事不注意,心想“都说毒品很可怕,他到底是什么滋味,接此时机尝试一下。

”结果,就那么一点白色粉末状的物质是他不能自拔。

由于吸毒过度成瘾于2002年7月在医院不治身亡。

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例,给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

事例不仅丧失了一条人命,而且把死者整个家庭搞得支离破碎。

就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生命就此终结;
就是由于毒品的存在,使原本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反之,
就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人民坚定信念与之抗衡;
就是由于毒品的存在,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请远离毒品!警惕毒品的侵蚀!警钟长鸣!
比如一代球星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也葬送在毒品上,依照他的足球天赋本可以创造多项前人未有的纪录,但由于随便不谨慎的思想问题,走上一条不归之路,直至受到群众地唾骂,连妻子也离他而去。

同学们,“一失足,千古恨。


请看纪实片(毒品的严重危害性)
(二)小组讨论
1.请各位同学思考一下,对毒品的危害性,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2.课前准备情景小品表演
3.要求写一片题目为《远离毒品》的宣传小作文
(三)播放搜集纪录片———刑警803如何英勇擒拿贩毒团伙的现场纪实
1.观看后,请小组代表谈谈自己的看法
2.由教师引导用法律武器来制裁犯罪分子。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非法行为有多种类型。

其中,它严厉规定禁止:
a.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
b.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罂粟壳;
例如,某家火锅店在其经营的食物当中就因为摆放罂粟壳而遭到法律的追究。

一般来说,《条例》有三种处罚手段:警告、罚款、拘留。

《刑法》规定:实施贩毒数量在一定范围将受到刑罚处罚。

见《刑法》中具体说明。

(四)畅想未来(总结)
我国现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但总有一些犯罪分子想目前摆在我们中国人民面前还有许多问题,国内的犯罪数量并未减少,反而逐渐增多。

利用各种手段来加以破坏。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让任何可疑分子有机可趁,依靠相互信任、众志成城一定能阻击各个可疑犯罪渠道。

最终看到一个无污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的世界。

更多禁毒安全教育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