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合集下载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简称Dow Fire and E某plosion Inde某,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场所化学品储存和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Dow指数评估方法,通过对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储存条件、装置安全性等进行评估,计算火灾和爆炸危险指数,并根据指数分类确定预防工作的方案和措施。

Dow指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化学性质评估:包括物质燃烧、闪点、熔点、汽化等物理化学性质的评估。

2.储存条件评估:包括储存容器的材料、储存方式、存放时间等的评估。

3.装置安全性评估:包括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设备的安全性、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等评估;
通过以上评估,可以得出Dow指数评估值,这个数值越高,该化学品的危险性就越高,防火灭火和安全防范就需要更多的防火设施和安全预防措施。

Dow指数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化学品的不同性质进行评估, 从而提高预防措施的精细化,指导场所做好防火工作和制定应急预案;并且按照不同危险等级,对应不同的应急预案,让企业在火灾或爆炸发生时更有应对的措施。

但Dow指数评估方法也有缺点,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复杂,需要大量的
物理化学数据和实验结果,依赖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总之,Dow指数评估方法能对化学品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估,是一种科
学的、实用性强的评估方法,对企业做好防火工作和应急预案非常有帮助。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储存中总能量/Btu × 109 A - 液化气;B.- 1类易燃液体(闪点<37.8℃=;C - 2类可燃液体(37.8'℃<闪点
<6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10-4储存中的液体和气体
物质总量/Ib×106(1lb = 0.454kg) 图10-5 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工艺中的粉尘
10.3.4.1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计算
① 应急电源,0.98
② 冷却,0.97~0.99 ③ 抑爆,0.84~0.98
④ 紧急停车装置,0.96~0.99
⑤ 计算机控制设置了在线计算机以帮助操作者,但它 不直接控制关键设备或经常不用计算机操作时,系数 为0.99;具有失效保护功能的计算机直接控制工艺操 作时,系数为0.97;采用下列三项措施之一者,系数 为0.93
面积小于上述数值时,要分析它对 通道的要求,如果通道不符合要求,影响 消防活动时,系数可取0.20。
① F&EI计算表中排放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② 系数选取原则:
压力/(Ib/in2)(表压,1 Ib/in2=6.895Pa) 10-2 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危险系数图
工艺中总能量 / Btu ×109 (1 Btu=1.055 ×103J) 图10-3工艺中的液体和气体
随着单元危险系数和物质系数的增大,二次 事故变得愈加严重。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是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的乘 积。它与暴露半径有关。
表10-11是F&EI值与危险程度之间的关系, 它使人们对火灾、爆炸的严重程度有一个相对的 认识。
(1)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 (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 (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
⑥ 惰性气体保护,0.94 ~ 0.9 ⑦ 操作指南或操作规程,0.91 ~ 0.99 ⑧ 活性化学物质检查,0.91 ~ 0.98 ⑨ 其他工艺过程危险分析,0.91 ~ 0.98表10-12

(完整版)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完整版)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1、功能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1964年由美国道化学公司研究开发,目前已是第七版。

该方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的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的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

通过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性的逐步推算,客观地量化潜在的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的装置,再根据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降低潜在危险的程度,对计算结果加以修正,得出火灾、爆炸危险度的分级结果。

2、评价程序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的一般程序是,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确定火灾、爆炸指数→计算暴露面积→计算补偿系数→修正火灾、爆炸指数→判定危险程度等级,具体见附图2-1。

3、工艺单元危险度初步评价该阶段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表示的是不考虑任何预防措施时,工艺单元所固有的危险性。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计算:F&EI=F3× MF式中: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3――工艺单元危险度系数;MF――物质系数。

4、工艺单元危险度最终评价该阶段是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变更工艺、采取减少事故频率和潜在事故规模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各种预防手段来修正、降低工艺单元的危险性。

安全预防措施分工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个方面。

补偿后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按下式计算:(F&EI)’=F&EI ×C,其中C=C1× C2× C3式中:C ――安全措施总补偿系数; C1--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 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附图2-1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5、危险等级的确定附表3-4 危险等级分级表本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可靠的评价结论,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一般来说,只有工程中所有单元的补偿火灾、爆炸危险度均小于“Ⅳ”级,工程装置才可以通过安全设计,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完整版)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完整版)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1、功 能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1964 年由美国道化学公司研究开发,目前已 是第七版。该方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 据,定量的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 爆炸的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 评价。通过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 爆炸和反应性危险性的逐步推算, 客观地量化潜在的火灾、 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发生 或事故扩大的装置, 再根据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降低潜在危险的程度, 对计 算结果加以修正,得出火灾、爆炸危险度的分级结果。
5、危险等级的确定
附表 3-4 危险等级分级表
F&EI 值 危险等级
1~ 60 最轻
61~ 96 较轻
97~ 127 中等
128~ 158 很大
>159 非常大
本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可靠的评价结论, 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 补偿措施;一般来说,只有工程中所有单元的补偿火灾、 爆炸危险度均小于“Ⅳ” 级,工程装置才可以通过安全设计,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否则,应对 工程装置设计重新加以考虑, 改动设计或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直到评价时通过为
止。
2、评价程序
道化学火灾、 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的一般程序是, 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 数→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确定火灾、 爆炸指数→计算暴露面积→计算补偿系 数→修正火灾、爆炸指数→判定危险程度等级,具体见附图 2-1 。
3、工艺单元危险度初步评价
该阶段所得出的评价结果, 表示的是不考虑任何预防措施时, 工艺单元所固 有的危险性。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计算: F&EI=F3 × MF 式中: 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 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F3――工艺单元危险度系数; MF――物质系评价的基础上, 通过变更工艺、 采取减少事故频率和潜在事 故规模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各种预防手段来修正、 降低工艺单元的危险性。 安全预 防措施分工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个方面。

道化学火灾、爆 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 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1 目的美国道化学公司自1964年开发“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一版)以来,历经29年,不断修改完善;在1993年推出了第七版,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行分析评价,可以说更趋完善、更趋成熟。

其目的是:(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3)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2 评价计算程序评价计算程序如下: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风险分析计算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分析计算程序3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及补偿系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及补偿系数见表1、表2、表3及表4。

表1 火灾、爆炸指数(F&EI)表4 DOW方法计算说明4.1 选择工艺单元确定评价单元:进行危险指数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单元,单元是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与其他部分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用防火墙。

定义:工艺单元——工艺装置的任一主要单元。

生产单元——包括化学工艺、机械加工、仓库、包装线等在内的整个生产设施。

恰当工艺单元——在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时,只评价从预防损失角度考虑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

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有下列6个。

一般,参数值越大,则该工艺单元就越需要评价。

(1)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2)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3)资金密度(每平方米美元数);(4)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5)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6)对装置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选择恰当工艺单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由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体系是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因此,若单元内物料量较少,则评价结果就有可能被夸大。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①评价方法简介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7版)根据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的安全措施情况,利用系统工艺过程中的物质、设备、物量等数据,通过逐步推算的公式,对系统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危险、反应性危险进行评价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单元物质系统MF、工艺条件(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F2),通过一系列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影响区域、破坏系数DF计算)确定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及采取安全后的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最大可能损失日MPDO和停产损失BI),并与安全指标比较,判断事故损失能否被接受的评价方法。

②评价程序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MF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确定暴露区域面积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确定危害系数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确定最大可能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BI道化学公司(DOW)③评价过程●确定评价单元。

包括评价单元的确定和评价设备的选择。

●求取单元内重要物质的物质系数MF。

重要物质是指单元中以较多数量(5%以上)存在的危险性潜能较大的物质。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它由物质可燃性Nf和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Nr求得。

●根据单元的工艺条件,采用适当的危险系数,求得单元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

●求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F3=F1×F2。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方法的基本概念
该方法是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逐步推算和客观评价,其定量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状况。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特点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是较为成熟、使用面最广的评价方法。

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有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化学品的危险性评价。

它为化工企业的生产、贮存、运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另外,我国的易燃、易爆、有毒类危险源的评价方法也是在充分吸收道化学评价法优点上,考虑到中国国情而改造的一种评价方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适用范围
适合化工生产系统,主要用于评价贮存、处理、生产易然、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的潜在损失。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5)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6)对装置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选择恰当工艺单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由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体系是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因此,若单元内物料量较少,则评价结果就有可能被夸大。一般,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454kg或0.454m3,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②加温加热时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
NR=4:在常温常压下易于引爆分解或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
注意:反应性包括自身反应性(不稳定性)和与水反应性。物质的NR指标由差热分析仪(DTA)或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分析其温升的最低峰值温度来判断,按表6分类:
几个附加限制条件是:
(1)若该物质为氧化剂,则NR再加1(但不超过4);
4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
物质系数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F、N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的。
通常,NF和NR是针对正常温度环境而言的。物质发生燃烧和反应的危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如在闪点之上的可燃液体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就比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易燃液体大得多,反应的速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所以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数要修正,其内容见物质系数修正表。
(3)在封闭区域内,在沸点以上处理液化石油气或任何易燃液体量时,系数取0.6;若易燃液体的量大于4540k8,则系数取0.90。
(4)若已安装了合理的通风装置时,(1)、(3)两项系数减50%。
生产装置周围必须有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最低要求”是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设有通道,选取封闭区域内主要工艺单元的危险系数时要格外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1
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
2020/8/11
一、有关概念
物质系数 MF——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
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MF不考虑毒性,仅考虑燃烧性和反应活性) MF由NF和NR求得。一般物质可通过NFPA49和NFPA325M查得 NF —— 物质可燃性 NR —— 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
通常这些参数的数值越大,则该工艺单元就越需要评价
2020/8/11
三、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
1. 由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体系是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 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因此, 若单元内物料量较少,则评价结果就有可能被夸大。一般,所 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454kg或 0.454m3,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确定停工天数
确定危害系数
2020/8/11
四、所需资料
I. 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 II. 工艺流程图; III. 火灾、爆炸指数危险度分级指南(第七版); IV. 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第七版); V.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第七版); VI. 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第七版); VII.生产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第七版); VIII.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
NFPA:美国消防协会
2020/8/11
3.定量依据
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 物质的潜在能量 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2020/8/11
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
1.评价目的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 径。
2020/8/11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 、活性 物质的操作过程 也可用于: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 管道系统、整流器、锅炉、变压器、发电设备、热氧 化器、实验工厂等工艺单元
2020/8/11
三、评价程序
1. 依照设计方案选择最适宜的工艺单元; 2. 确定每一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MF); 3. 按照 F&EI 计算表,采用适当的系数值后完成一般工
2020/8/11
2020/8/11
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 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 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 第四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第五部分 火灾爆炸指数 第六部分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第七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
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
2020/8/11
一、概述
1.简介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危险评价法,用于对化
艺危险系数的计算; 4. 按照 F&EI 计算表,采用适当的系数值后完成特殊工
艺危险系数的计算; 5. 求出整个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2020/8/11
6. 确定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7. 确定所评价工艺单元周围的暴露面积; 8. 确定在暴露区域内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列出设备单; 9. 确定危害系数,危害系数表示损失暴露程度; 10.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 MPPD); 11.确定实际 MPPD; 12.确定最大可能损失工作日; 13.确定停产损失(BI);
2020/8/11
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
2020/8/11
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
1.工艺单元 工艺装置的任一主要单元——工艺单元
2.恰当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 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元
2020/8/11
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
1. 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 2. 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3. 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 4. 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设备; 5.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6. 资金密度;
2. 当设备串联布置且相互间未有效隔离,要仔细考虑如何划分单 元。Fra bibliotek2020/8/11
1. 要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如开车、正常生产、停车、装料、 卸料、填加触媒等)及操作时间,对F&EI有影响的异常状 况,判别选择一个操作阶段还是几个阶段来确定重大危险。
2. 在决定哪些设备具有最大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时,可以请 教设备、工艺、安全等方面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
物质名称
乙醛 乙炔
物质系数 MF
24 29
燃烧热Hc (106J/kg)
24.4 48.1
NFPA
NH
NF
NR
3
4
2
0
3
3
闪点 (℃)
-38
沸点 (℃)
21 -83
乙酰基乙醇氨
14
21.9
1
1
1
179 151~153
苯 一硫化碳
16
20.2
2
3
0
-11
80
1
14.2
3
4
0
-30
46
2020/8/11
2020/8/11
2.历程 I. 1964年,提出了以物质指数为基础的安全评价方法; II. 1966年,进一步提出了火灾、爆炸指数的概念; III. 1972年,提出了物质系数的概念; IV. 1976年,提出了计算火灾、爆炸最大可能损失; V. 1980年,提出了最大可能停工日数,计算经营损失; VI. 1987年,调整了物质系数,增加了毒性补偿内容; VII.1993年,给出了NFPA的最新物质系数表
2020/8/11
火灾、爆炸 危险指数评 价程序框图
选取工艺单元 确定物质系数MF
计算一般工艺 危险系数F1
计算特殊工艺 危险系数F2
计算安全措施补 偿系数 C1×C2×C3
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
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 确定暴漏面积
确定暴漏区域内财产更换价值 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工工艺过程及其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做出评价,并 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 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物料处理、 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 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分析时对管理因素考虑较少, 因此,它主要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通常,NF和NR是针对正常温度环境而言的。物质发生燃烧和反 应的危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如在闪点之上的可燃液体 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就比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易燃液体大得多,反应的 速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所以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 数要修正,参照物质系数修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