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化的定义及分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化ppt课件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 的需求和变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文 化、生态和经济三重效益。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游客对文化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需要不断推出 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和体验。
文化交流的方式与途径
01
02
03
04
旅游交流
通过旅游活动,人们可以了解 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和习惯
,促进文化交流。
艺术交流
艺术作品、音乐、戏剧等可以 跨越国界,让人们共享不同文
化的魅力。
学术交流
学术会议、研究合作等可以促 进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
交流与合作。
媒体交流
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可以 传播不同文化的信息,加深人
分析当前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 ,如全球化、现代化等,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含义
阐述文化创新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与文化传承之 间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方式
介绍文化创新的主要方式,如科技创新、艺术表 现、文化产业等,并阐述各种方式的优势和不足 。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强调文化创新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
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技巧
尊重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风俗和习惯,避免文化冲突。
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提高语言能力有 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沟通不同文化。
建立共同点
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建立联系和沟 通的基础。
运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文 化、生态和经济三重效益。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游客对文化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需要不断推出 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和体验。
文化交流的方式与途径
01
02
03
04
旅游交流
通过旅游活动,人们可以了解 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和习惯
,促进文化交流。
艺术交流
艺术作品、音乐、戏剧等可以 跨越国界,让人们共享不同文
化的魅力。
学术交流
学术会议、研究合作等可以促 进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
交流与合作。
媒体交流
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可以 传播不同文化的信息,加深人
分析当前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 ,如全球化、现代化等,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含义
阐述文化创新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与文化传承之 间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方式
介绍文化创新的主要方式,如科技创新、艺术表 现、文化产业等,并阐述各种方式的优势和不足 。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强调文化创新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
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技巧
尊重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风俗和习惯,避免文化冲突。
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提高语言能力有 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沟通不同文化。
建立共同点
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建立联系和沟 通的基础。
运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唐代诗歌和宋代词作的代表,李白、 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大家的作品, 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古代小说与戏曲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 传》、《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 小说的最高成就。
古代戏曲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郑光祖的作品,以及明清传奇剧等, 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
园林艺术与造园手法
01
园林布局
中国园林的布局讲究含蓄、曲折、变化,反对轴线对称和 一览无余。园林的景和境不仅有诗情画意,而且还蕴藏着 深邃的社会伦理和人生哲理。
02 03
山水景观
中国园林以山水为景观骨干,以花木、建筑为烘托,综合 而成富有诗情画意的整体。山水景观的创造讲究“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即要得自然之真趣。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术, 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复制速度和数量,促 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火药
指南针
起源于炼丹术,唐末用于军事。火药的发 明改变了战争形态,推动了热兵器的发展 ,并对世界军事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发明推动 了人类的航海事业,为地理大发现和全球 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孔子、孟子、荀子等。其中,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出“仁爱”等核心观念;孟子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需要通过 教育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儒家经典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和实 践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01
02
03
04
仁爱
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 爱关系,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
第一章 文化概述PPT课件

5.3 规范的功能 文化对于人的规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抑制
个人欲望以符合社会、自然规律或需要的过程。
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的,这种区别体现在价
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等方面。
编辑版pppt
21
5 文化的功能
5.4 凝聚的功能
文化有一种认同的特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文化的凝聚力也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趋同过程
化
(5)结构主义学派
形 成 于 20 世 纪 50 年 代 , 由 法 国 学 者 列
维·斯特劳斯创立
(6)象征主义学派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认为文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文化功
能或结构的分析,而是解编释辑版各p种ppt文化现象和
26
6 文化学概述
6.4 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 全貌观察法 比较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以及精神文化中被物化了的。 (2)隐型文化: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编辑版pppt
13
3 文化的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4 技术文化和价值文化
文化包括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两大体系:
(1)技术体系:人类在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 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
(2)价值体系: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 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3 文化的类型
3.2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态文化
(1)物质文化 (2)制度文化 (3)行为文化 (4)心态文化(观念文化)
编辑版pppt
12
3 文化的类型
3.3 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 : (1)显型文化:具有符号特征的各类文化事实,包括物态的、行为的
个人欲望以符合社会、自然规律或需要的过程。
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的,这种区别体现在价
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等方面。
编辑版pppt
21
5 文化的功能
5.4 凝聚的功能
文化有一种认同的特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文化的凝聚力也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趋同过程
化
(5)结构主义学派
形 成 于 20 世 纪 50 年 代 , 由 法 国 学 者 列
维·斯特劳斯创立
(6)象征主义学派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认为文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文化功
能或结构的分析,而是解编释辑版各p种ppt文化现象和
26
6 文化学概述
6.4 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 全貌观察法 比较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以及精神文化中被物化了的。 (2)隐型文化: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编辑版pppt
13
3 文化的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4 技术文化和价值文化
文化包括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两大体系:
(1)技术体系:人类在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 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
(2)价值体系: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 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3 文化的类型
3.2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态文化
(1)物质文化 (2)制度文化 (3)行为文化 (4)心态文化(观念文化)
编辑版pppt
12
3 文化的类型
3.3 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 : (1)显型文化:具有符号特征的各类文化事实,包括物态的、行为的
第一章-文化的定义及分类PPT课件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
15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又十分复杂 的概念。我国古籍经典中早在西汉时期 就已记载有“文化”一词。西汉刘向 《说苑·指武篇》里已有:“圣人之治天 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 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 的“文化”指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 和教化,与现在所说的“文化”涵义有 较大的差异。
.
18
不过目前 对“文化”一词最具有权威性 的解释还是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er1832-1917)在1871年出版的 《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所 提出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 惯。”
“夫鹓雏 ,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 止……” (庄子《秋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 慢》)
Chinese parasol tree .
31
②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 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 俊伟。(老舍《想北平》)
二、文化的特征
.
24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四个 本质特征:
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
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 所独有的。
3、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 象征系统。
.
15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又十分复杂 的概念。我国古籍经典中早在西汉时期 就已记载有“文化”一词。西汉刘向 《说苑·指武篇》里已有:“圣人之治天 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 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 的“文化”指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 和教化,与现在所说的“文化”涵义有 较大的差异。
.
18
不过目前 对“文化”一词最具有权威性 的解释还是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er1832-1917)在1871年出版的 《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所 提出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 惯。”
“夫鹓雏 ,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 止……” (庄子《秋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 慢》)
Chinese parasol tree .
31
②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 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 俊伟。(老舍《想北平》)
二、文化的特征
.
24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四个 本质特征:
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
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 所独有的。
3、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 象征系统。
文化类课件ppt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01
02
03
文化融合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间 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各种 文化元素相互渗透、交融 。
文化传播
全球化使得文化传播更加 便捷,各种文化产品和服 务得以迅速传播至世界各 地。
文化冲突
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冲突 和摩擦,不同文化间的差 异和误解可能导致矛盾和 冲突。
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文化类课件
目录 CONTENT
• 文化概述 • 文化元素 • 文化交流与融合 •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
01
文化概述
文化的定义
总结词
文化的定义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信仰、习俗、行为方式等。
详细描述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一个群体或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历史 、传统、信仰、科技、语言等。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化 过程中所形成和传承的。
详细描述
艺术在文化类课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在课 件中,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表演和工艺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背后的文化魅力。
习俗
总结词
习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俗 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 统。
VS
详细描述
习俗在文化类课件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 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课件中 ,可以通过介绍不同民族的饮食、服饰、 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俗,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与网络 化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变革。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全球化将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各种文化将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PPT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贵刚经 人和健世 为尚有致 本中为用 的的的的 人和进务 文谐取实 精精精精 神神神神
1.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重视人的生命、肯定人的价值。 《周易》:把人与天地并立,并强调“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礼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孔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辉煌的文化成就 《史记》—史学 《古诗十九首》—诗歌 元典创制
道教、佛教——东汉
(四)魏晋南北朝——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期
融合期
多元的文化走向
多方创新的文化成就 数学—祖冲之 农学、地理学—《齐民要术》《水经注》 医学、化学—葛洪
(五)唐宋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
鼎盛期
唐代 科学技术 文学 艺术
宋代 文学 书法 绘画 科技 教育
(六)明清——中国传统文化 的沉暮与创新
沉暮与创新
文化专制严厉 文字狱
早期启蒙思潮出现 李贽 王守仁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图书典籍 古代科技 学术文化
西学的传入与东渐
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体 验,谈谈中国传统化的 基本精神有哪些?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匡衡凿壁借光
车胤囊萤
孙敬悬梁
苏秦刺股
孙康映雪 勾践卧薪尝胆
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躬行践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孔子:“敏于行”“敏于事”,“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力行近乎仁”
希腊哲学家 普罗泰戈拉
《论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命题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传统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出发 点,强调知识与道德相统一;以 惩恶扬善为宗旨,强调教化的作 用;以忠、孝为是非标准,强调 惩恶扬善,其内容和方式,无不 与趋善求治的总目标相联系。因 为所有的政治原则都从道德原则 中推导出来,它属于以“求善” 为目标的伦理型。且伦理学说与 政治学说融为一体,又可归属于 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型。
二、张载的“气本论”和二程的“理本 论” 关中学派张载以“气”为最高范
畴的本体论,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人 性起源、善恶归属作了论证,把人性 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他对天文、历算有较深研究,发展了 周敦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洛阳学派 二程(程颐、程颢)则把周敦颐的唯 心主义成分推向极端,提倡“存天理, 去人欲”,因为三纲五常是天理,是 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之对立的七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六 欲,皆在扫除之列。他们还将封建纲 常由道德论上升到本体论,以“下顺 乎上,阴顺乎阳”作为封建专制主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总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的定义国内外有200余种。广义的文化即文明, 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指狭义的文化,专指 精神成果。“文化”一词在古代中国指“以文教化”, 与武力相对应,即“文治武功”。最早出自《易· 贲卦》 的《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包括文治、 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等。现代意义的文化来自拉丁文 Cultura,并由日文转译到我国。涵义是:代表一定民族 特点的,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具有知 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涵盖哲学、宗教、文学、 史学、艺术、美术、科技、教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 典章制度,在形态上划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 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类型。
二、张载的“气本论”和二程的“理本 论” 关中学派张载以“气”为最高范
畴的本体论,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人 性起源、善恶归属作了论证,把人性 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他对天文、历算有较深研究,发展了 周敦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洛阳学派 二程(程颐、程颢)则把周敦颐的唯 心主义成分推向极端,提倡“存天理, 去人欲”,因为三纲五常是天理,是 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之对立的七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六 欲,皆在扫除之列。他们还将封建纲 常由道德论上升到本体论,以“下顺 乎上,阴顺乎阳”作为封建专制主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总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的定义国内外有200余种。广义的文化即文明, 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指狭义的文化,专指 精神成果。“文化”一词在古代中国指“以文教化”, 与武力相对应,即“文治武功”。最早出自《易· 贲卦》 的《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包括文治、 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等。现代意义的文化来自拉丁文 Cultura,并由日文转译到我国。涵义是:代表一定民族 特点的,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具有知 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涵盖哲学、宗教、文学、 史学、艺术、美术、科技、教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 典章制度,在形态上划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 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类型。
第一章中华民族文化ppt课件

文化的拉丁文词源
拉丁文中的cultra, 英法语中的 culture, 原意为耕种、栽培、 居住,体现人类改造 自然(物质生产活动) 的意义。
居住与迁徙
性情与教养
后来进一步引申 为人类改造自我 (精神活动)的 意义,包括人的 技能的练习,性 情、品德的陶冶、 教养,蕴含有通 过人的努力摆脱 蒙昧和纯自然状 态。
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 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 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 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 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 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文化的广义与狭义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 分。广义的文化,包 罗人类所创造的全部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切非自然的人类创 造物都属于文化。狭 义的文化侧重于语言、 文学、艺术及包括一 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 神产品。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自从民族形成之后,文化往往以民族的形 式出现。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恪守 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 性格,就是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在分裂 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个阶级的社会地 位不同,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因而 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方式、信仰和行为 规范都带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化者,人由生 而死,由死而 生
“男女构精,万 物化生”(易. 系辞)。
人的生死变化
化干戈为玉帛 化腐朽为 神奇
化:从人体到人心
形体的变化:
化身 化生 化险为夷
人心的变化:
教化 感化 有伤风化
文、化合用表示与自然“神理”、外在 “武功”相对的人的、内在的一种特性。
刚柔相济,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the Queen’s speech 女王的演讲辞? 英国首相的施政方针(通过女王说出) the Queen’s English 女王的具体言辞? 正宗英语,标准英语 grammar school 语法学校? 为培养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的中学
.
8
一、什么是文化?
.
10
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在世界各国 的正式出版物中,关于“文化”一词的 定义目前大约有160多种。
Culture & Translation
.
1
★In China, when people meet…
甲:“吃了吗?” 乙:“吃啦!”
吃了吗? 吃啦!
.
2
How to translate?
A: “Have you had your meal?” B: “Yes, I have.”
“No, I haven’t.” (“Do you mean to invite me to dinner?”)
.
11
Culture is whatever people do monkeys don’t.
.
12
I define culture as the way of life and its manifestations that are peculiar to a community that uses a particular language as its means of expression. More specifically, I distinguish “cultural” from “universal” and “personal”.
二、文化的特征
.
24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四个 本质特征:
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
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 所独有的。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
22
由此可见,文化概念的范围极为广泛, 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大则宇宙观、时 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 婚丧嫁娶等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方式。总之,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一切 成果均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也包括 语言。
.
23
.
3
In stern countries…
A: “Lovely weather, isn’t it?”
B: “Yes, isn’t it?”
.
4
★我爱你。 I love you.
.
5
★武行者心中要吃,
哪里听他分说, 一片声喝道, ‘放屁!放屁!’
.
6
Pearl S. Buck
Now Wu the priest longed much in his heart to eat, and so how could he be willing to listen to the explanation? He bellowed forth, “Pass your wind, pass your wind!”
.
18
不过目前 对“文化”一词最具有权威性 的解释还是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er1832-1917)在1871年出版的 《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所 提出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 惯。”
.
20
后来有学者认为这一定义强调了精神方 面的文化,忽略了物质文化。为此,对 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补充了“实物” 的文化现象。这样文化的定义修正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 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包惠南(2001:2)
.
21
我国出版的《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时间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
15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又十分复杂 的概念。我国古籍经典中早在西汉时期 就已记载有“文化”一词。西汉刘向 《说苑·指武篇》里已有:“圣人之治天 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 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 的“文化”指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 和教化,与现在所说的“文化”涵义有 较大的差异。
——Peter Newmark
.
13
A total way of life of a people
.
14
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
Culture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
16
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 末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最早源于拉丁 文cultura一词。该词在拉丁文中的原义是 “耕作、种植、作物”。
.
17
由于文化的丰富蕴涵,世界各国的学者尝 试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文化。
例如,人类学者认为文化是无所不在、无 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文化学 者则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艺术、政治、 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 总和”;跨文化交际学者认为文化是一种 特殊形式的人际交流。
.
19
“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s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