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炮眼布置图
炮眼的布置和装药结构讲义

*
6
(一)炮眼种类
1.掏槽眼 2.辅助眼 3.周边眼
*
7
(二)炮眼布置的原则
1. 总原则是“抓两头,带中间”。
2.具体布置原则: (1)掏槽眼通常布置在断面的中央偏下。 (2)周边眼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轮廓线上。 (3)辅助眼均匀地布置在掏槽眼和周边眼 之间。
*
12
⑶ 角柱式掏槽 三角柱掏槽
菱形掏槽
五星掏槽
*
13
3.混合式掏槽
为了加强直眼掏槽的抛渣力和提高炮眼利用率, 形成了以直眼掏槽为主并吸取斜眼掏槽优点的混合式 掏槽。
*
14
二、炮眼装药结构
(一)掏槽眼与辅助眼的装药结构 (二)周边眼装药结构
重点
难点
*
15
(一)掏槽眼与辅助眼的装药结构 难点
1.正向连续装药
*
2019/10/25
煤矿生产技术与顶板事故预防
33
主要内容
一、 炮眼布置
(一)炮眼的种类
(二)炮眼布置的原则 重点
(三)掏槽眼的掏槽方式 难点
二、 炮眼装药的装药结构
(二)周边眼的装药结构
*
4
回顾上节课
爆破作业必须编制
爆破作业说明书
导入新课程
*
5
一、炮 眼 布 置
2.反向连续装药
*
16
(二)周边眼装药结构 难点
1.单段空气柱式装药
2.空气间隔分段装药 3.不耦合装药
本课小结
本课主讲 炮眼布置与装药结构 重点: 炮眼布置的原则及装药结构 难点: 掏槽方式及装药结构
*
18
下节提示
41103采煤工作面切眼五图一表

5-7
1.0
0.6
3
1.5
4.5
0.675
2
周边眼
8-18
1.0
0.45
11
1
11
1.65
3
底眼
19-23
1.0
0.5
5
1
5
0.75
4
合计
23
23
28.5
4.275
说明
以上是按全煤设计,遇地质变化或在全岩巷道时,可适当调整.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工序检查
工序 班次
时间(分)
工序
名称
工序所需时间(分)
重车由迎头→41103运输巷→14上山→-76m运输大巷→主井→地面。
详见附图:运输系统示意图:
避灾路线
若迎头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并熟悉各避灾路线:
1、若迎头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
施工迎头→41103运输巷→14上山→-76m运输大巷→主井→地面。
41103采煤工作面切眼平面位置图
巷道支护断面图
装药结构示意图
炮眼布置三视图
爆 破 说 明 表
炮眼
名称
炮眼
编号
眼深(m)
眼距(m)
抵抗(m)
装药量
角度
爆破顺序
爆
破
方
法
备
注
眼数个
每孔装药量块
总装药量
总装重量(Kg)
水平
竖直
左
右
仰
俯
掏槽眼
1-4
1.2
1.2×0.6
4
2
8
1.2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2017年7月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一、采煤工作面爆破设计1、工程概况矿井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首采工作面为六2-11010采煤工作面,位于矿井六2上山采区东翼,采面剩余走向长度330m,倾斜长度210m,煤层厚度,煤层倾角14-17°,采煤工作面采取三八制正规循环,每天三班生产,班推进,日推进度为。
2、支护形式及规格六2煤层坚固性系数为f=4,六2-11010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ZH1600/16/19ZL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支架中心距1000mm,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排距;3、爆破器材确定我公司为低瓦斯矿井,根据炸药的使用规定,选用Ⅱ级煤矿许用炸药(32mm药卷,重200g/节)。
起爆器材选用选用毫秒电雷管,发爆器选用MFB-100矿用电容式发爆器(引爆能力为100发)。
4、爆破参数确定炮眼直径选用40mm,采用双层斜眼布置,炮眼深度均为,顶眼距顶板,底眼距煤层地板,与工作面夹角70-80°,眼距。
5、装药连线采用连续反向装药,每眼装药,连线方式为串联,按自下而上顺序一次起爆10个眼。
6、一图三表如下图1 炮眼布置图该工作面煤质中硬,炮眼布置形式采用双排眼,如下图所示表2 爆破设计说明书表3 预期爆破效果7、采煤工作面每天炸药、雷管消耗量采煤工作面每天消耗炸药542kg,每天消耗雷管1354个。
二、掘进工作面爆破设计1、工程概况我公司开拓准备巷道布置于六2煤层顶板或底板中,岩石坚固性系数为f=6-8,矿井布置3个开掘工作面,劳动组织采用三八制循环作业,每天三循环,每循环进尺。
2、支护形式及规格根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相关要求(矿井开拓准备巷道断面不得小于10m2)的要求及矿井实际需要,设计采用圆弧栱形锚网喷支护,巷道规格及断面:巷道净宽为米,净高为米,拱高,弧高,净断面㎡,毛断面㎡。
关于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规范的意见

关于规范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的通知各采掘区队:经会议研究,决定对金鸡滩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进行规范,各工作面现场必须尽快更换新图板,具体要求如下:一、采掘工作面“五图一表”内容:1.采煤工作面“五图一表”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供电及监测通信系统图,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图,设备布置图,支护示意图,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2.掘进工作面“五图一表”为:A.综掘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图,避灾路线图,巷道支护平、断面图,通风系统图,断面截割轨迹图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B.炮掘工作面:巷道布置图,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避灾路线图、爆破说明书(表)、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二、采掘工作面现场牌版规定1.现场牌版尺寸规定为:每张图板长×宽= 1500×1000 mm。
2.必须保证图文清晰,内容齐全、正确,便于观看。
3.牌版材质不锈钢框架,铝(塑)板底板,外贴防水反光贴纸。
4.更换工作面时,只更换防水反光贴纸。
5.工作面开门200m以内可用临时牌版,三、现场牌版内容规范1.采煤工作面区队简介、工作面简介继续沿用现有样式,采煤工作面共4张牌版,内容如下:第一张:内容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
顺槽单巷长度超过3000米时,从中间断开分两段上下布置。
第二张:内容为供电及监测通信系统图。
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图(A2)和固定变电站供电系统图(A2)在上,监测通信系统图在下布置。
第三张:内容为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图,巷道中间可打断。
通风系统图在上,避灾路线图在下。
第四张:内容为设备布置图,支护示意图,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设备布置图在上,支护示意图(A2)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A2)在下。
2.掘进工作面A.综掘工作面区队简介继续沿用现有样式,掘进工作面共3张牌版,内容如下:第一张:内容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和工作面简介。
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平、剖)在上,工作面简介在下。
第二张:内容为巷道支护平、断面图,断面截割轨迹图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对采掘工作面炮眼布置的要求有

有掏槽眼、周边眼、辅助眼三种,如下:
(1)掏槽眼:掏槽眼位于掘进工作面的 中部,掏槽后增加了自由面,能使其它炮 眼爆破效果提高。 (2)辅助眼:位于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 它的作用在于使自由面扩大。 (3)周边眼:位于巷道断面的四周,它 的作用是保护巷道断面形状。
在爆破工作中,由于岩石互相夹制作用,自由面愈小,爆破 效果愈差,巷道掘进中仅有掘进工作面一个自由面,若要提高爆 破效果应必须人为地创造或设法增加自由面。进行工作面掏槽, 就是为了增加自由面,使其它炮眼发挥最佳的爆破效果,所以, 掘进工作面必须首先进行掏槽。 掏槽眼的形式有斜眼和直眼两种。 斜眼掏槽的优缺点:掏槽眼面积较大,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 自由面、眼位易掌握、要求技术不高等。但炮眼受巷道宽度限制 难作深孔爆破,若炮眼角度掌握不好,会影响爆破效果。 直眼掏槽的优缺点是:眼深浅不受巷道断面大小限制,要求 炮眼间距互相平行,否则会影响爆破效果,中间有一个或几个不 装药的空眼,空眼可起辅助自由面的作用,爆破效率高。
1保证在爆破后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爆破效果有利于装煤支护等程序进2爆破后的工作面要保持平直整齐不留顶不留底不鼓肚挖出低槽和柱窝不崩倒支架和设备
1、保证在爆破后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 爆破效果,有利于装煤、支护等程序进 行; 2爆破后的工作面要保持平直、整齐、 不留顶、不留底、不鼓肚、挖出低槽和 柱窝、不崩倒支架和设备; 3、煤岩块度破碎均匀,不出大块和二次 放炮; 4、炮眼利用率高,不留残炮;
因为掏槽眼爆破时,巷道断 面上只有一个自由面,所以,一 般只能掏出掏槽眼长的80% ~90%, 因而,为了保证全巷道断面的爆 破效果,应使掏槽眼比周边眼和 辅助眼深200 ~300毫米。
在同一工作面上,除掏槽眼应比其它 眼深200 ~300毫米外,其它炮眼的深浅应 一致。如深浅不一,放炮后使工作面出现 鼓包或凹凸不平整,会浪费炸药和钻眼时 间,影响爆破效果,影响掘进进尺,同时 还给下一循环打眼工作带来不便。因而, 要求每一循环的炮眼深浅要打得一致。
2012炮眼布置图

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及炮眼布置(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应满足“五不、两少、两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坏顶板;不崩倒、崩坏支架;不崩翻刮板输送机;不留底煤,以减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块煤炭,以减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两高”:爆破自装率高,爆破后要求煤体松动适度,使尽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输送机,以减少人工攉煤量,同时防止把煤抛到采空区一侧,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循环进度。
“两少”:爆破消耗的时间少,应尽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个数,以减少放炮次数,缩短放炮的辅助时间,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应合理布置炮眼和装药量,降低炸药、雷管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还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为以下基本内容:(1)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都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
(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2)放炮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取得放炮合格证的专职放炮员担任。
放炮作业包括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
(3)放炮作业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4)装药前和放炮前后,必须检查瓦斯。
如果放炮地点20m以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放炮,同时附近20m以内,都必须进行洒水降尘。
(5)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实。
严禁放糊炮和放炮出现“打筒”现象。
(6)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
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单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层厚度为1.0m以下的薄煤层或煤质松软、节理发达的中厚煤层中,可沿工作面中间打一排向下倾斜的炮眼,称为单排眼,如图5--7所示。
裕兴综采面顶板预裂爆破方案

一、预裂爆破弱化顶板1、15107回采工作面初采时开切眼预裂爆破弱化顶板(1)15107回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前,在切眼内距老塘侧巷帮1m处顶板打双排眼,排距1.0m,眼距10.0m,炮眼长9.9m,与工作面水平线成45°角度,工作面布置双排炮眼20组,同时在工作面两端头向外侧各打一组扇形炮眼,端头炮眼每组3个炮眼,炮眼长度8.1m,与工作面水平线成60°,最里侧一排炮眼距采空区侧煤壁1m,炮眼排距1m。
工作面两端头炮眼距工作面外侧煤壁1m,第二排距第一排炮眼1.5m。
工作面共22组,46个炮眼。
开切眼预裂爆破弱化顶板炮眼布置见图3-1。
(2)切眼预裂炮眼装药量:工作面炮眼装药量为3.6Kg,两端头炮眼装药量为3.6Kg。
(3)爆破作业:在15107工作面从开切眼处开始推进4—6刀后,即2.4m—3.6m时,装药、联线、爆破,爆破前,工作面通风系统按回采时通风系统不变。
爆破作业使用BF-200型专用发爆器1台起爆,在15107运输顺槽使用,沿工作面切眼全长起爆顺序为:从运输顺槽侧工作面端头开始向回风顺槽侧端头最少分四段起爆,每段可以分两次以上起爆,每段起爆均采用毫秒延期雷管依次起爆,延期时间为25ms,第一次起爆13个炮孔,第二次起爆10个炮孔,第三次起爆10个炮孔,第四次起爆13个炮孔,炮孔雷管联线采用混联的方式(46个炮眼串联,1个炮眼内并联),起爆顺序如下:第一组起爆:a1、a2、a3、A1、A2、B1、B2、C1、C2、D1、D2、E1、E2、第二组起爆:F1、F2、G1、G2、H1、H2、I1、I2、J1、J2、第三组起爆:K1、K2、L1、L2、M1、M2、N1、N2、O1、O2第四组起爆:P1、P2、Q1、Q2、R1、R2、S1、S2、T1、T2、b1、b2、b3开切眼预裂爆破炮孔参数表表3-1炮孔编号炮眼长度仰角孔径装药长度装药量封泥长度A1、A2、~T1、T2 9.9m 45°75mm 1.5m 3.6Kg 8.4ma1、a2、a3、b1、b2、b38.1m 60°75mm 3.0m 7.2Kg 5.1m 2、15107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超前预裂爆破弱化顶板(1)在15107运输及回风顺槽每隔34m各布置一组炮孔,每组为5个炮孔,分别为A、B、C、D、E,炮孔深度为30.4m,仰角为9.5°,其中D 炮孔与工作面平行,A、B、C、E与巷道中心线分别成30°、50°、70°、-30°夹角(E炮孔布置到顺槽外侧,向外侧与巷道中心线成30°)。
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规程

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规程11803回采工作面初采以后,由于顶板不能及时垮落,造成了老塘(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规定,对工作面控顶区构成威胁。
为了加强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我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022年于2月8日下午开会研究对此采面人工强制放顶措施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
本措施同样适用于此采面推进过程中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时(悬顶面积超过2__5=10m)。
一、炮眼布置及起爆方式:1、采煤工作面(悬顶面积超过2__5=10m)初次来压前(老顶未跨落前),在采煤工作面控顶区的切顶排平行切断线处向顶板按60~70°用凿岩机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2、采煤工作面上回风巷及下运输巷,在采煤工作面控顶区的切顶排平行切断线处向顶板按60~70°用凿岩机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3、每个炮眼装药量为3个药卷,炮泥将剩余炮眼全部填满,每次起爆炮眼不超过4个,采用串联联线方式,分次装药分次起爆。
二、工作面特殊支护:1、正常采煤情况下“见四放一”,成排成行布置,柱排距、趄柱、切顶柱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单梁单柱。
2、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4对8架π型钢支护;上下出口超前支护不低于20米。
三、安全措施1、矿成立11803采面人工强制放顶领导小组:组长:刘延安;副组长:李玉江、苏成泉;成员:刘长山、孙鲁华、王保国、叶大刚、王长栋、丁慎万、孟现福。
2、工作面自全煤运输道开面开始向前回采,向前采至最大控顶距(4.2m)后必须立即按规定加齐切顶柱(后排每柱档1棵点柱)及趄柱,所支切顶柱必须足顶实底,迎山有力,工作面支柱要拉线调直、调整,顶梁要垂直于工作面煤壁按前七后三支设,工作面支柱排距为1000mm,柱距为800mm。
3、工作面初放开始,初放小组必须进入工作状态,小组成员要轮流跟班,监视顶板变化状态,具体安排初放期间的各项工作,抓好现场的措施落实兑现,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