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以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如果使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10cm。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会变大,像距会变小。
3、如果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5、XXX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如果XXX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6、XXX和XXX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XXX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
根据图片可以得知,XXX离XXX的距离近。
7、通过凸透镜观察XXX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下图中的像。
8、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
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如果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10.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同学使用了四块有不同焦距的凸透镜。
在将光屏移到距离凸透镜16厘米的位置后,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4厘米;B、f=8厘米;C、f=12厘米;D、f=16厘米。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A。
u>2f;B。
2f>u>f;C。
u=2f;D。
u<f。
12.当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A。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答案】10 同一高度照像机凹透镜近视【解析】(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处即为焦点的位置,由图甲可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40cm,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之外,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上,需要一个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因此这与近视眼的矫正相似。
故答案为:(1). 10 (2). 同一高度 (3). 照像机 (4). 凹透镜;近视。
2.(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③;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平面镜所称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3.(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章节分层训练试卷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章节分层训练试卷一、基础过关(每题5分,共30分)1.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2. (焦点与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__,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
3. (成像规律之物距与像距)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距在______之间;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______之外。
4.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5.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6.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二、能力提升(每题8分,共40分)7. (实验探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可能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种)。
8. (成像规律计算)已知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凸透镜15cm时,求像距和像的性质。
9. (成像规律应用)一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若将透镜的下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问光屏上的像有何变化?10. (成像规律与生活)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要使拍摄的景物范围更大些,应如何调节照相机?11. (综合应用)一凸透镜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透镜3f处移到1.5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如何变化?三、拓展创新(每题10分,共30分)12. (特殊成像情况)如果有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此时成像情况如何?请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13. (成像规律与光学仪器)显微镜和望远镜都用到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简述它们在成像方面的异同点。
14.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20.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 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5厘米 C 15厘米
B 10厘米 D 20厘米
2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 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 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 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距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照相机、 眼睛
测凸透镜焦距
投影仪、 幻灯片
放大镜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 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 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 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22.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 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 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 C 30厘米
B 20厘米 D 40厘米
3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发现,当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透镜另 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正确 的是( )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
A. 透镜的直径B. 入射光线的方向C. 透镜的曲率D. 透镜的颜色答案:C解析: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曲率越大,焦点位置越近;曲率越小,焦点位置越远。
2. 关于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B.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中心C.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正焦距D.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表面答案:A解析: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透镜的透镜中心的同侧。
3. 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关注的光线是()。
A. 仅仅想光轴靠近的光线B. 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C. 只有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D. 完全垂直于光轴的光线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是通过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实现的,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其余光线则在透镜后面的位置得到成像。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
A. 实物体B. 虚物体C. 光线D. 影子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虚物体,即物体的投影形成在透镜后的位置。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实物体与虚物体的区别在于()。
A. 实物体有质量,虚物体没有B. 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C. 实物体是透明的,虚物体是不透明的D. 实物体发出光线,虚物体不发出光线答案:B解析: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虚物体是通过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形成的投影。
二、填空题1.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如果经过像方焦点,成像在()方的位置。
答案:虚物方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焦点位置在()透镜的位置。
答案:凸3.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放在焦点处,成像在()。
答案:无穷远处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位置是()。
答案:物距焦距的倒数5. 凸透镜焦距越大,对物距的要求越(),反之亦然。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试卷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
4、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5.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A.等于12㎝ B.大于6㎝小于12㎝ C.小于6㎝ D.大小12㎝6.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20㎝8.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9.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 _____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10.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分层练习: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原卷版)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点01 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 (2)考点02 判断实物图的凸透镜的成像 (3)考点03 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动态问题 (4)考点04 根据像的性质求凸透镜的焦距 (5)考点05 调整实验仪器至合适位置 (5)考点06 图像题 (7)考点07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辨析 (7)考点08 作图题 (9)考点09 实验题 (10) (13) (18)考点01 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0cm处,则可以观察到物体成()A.放大的虚像B.缩小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放大的实像2.点燃蜡烛,烛焰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成缩小的像。
现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替代透镜甲,且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烛焰通过凸透镜乙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C.倒立的虚像D.正立的实像3.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
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光屏上不能成像4.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处,只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像C.将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只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像D.将蜡烛放在32cm刻度处,只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像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9cm时,则()A.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02 判断实物图的凸透镜的成像7.如图,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A.B.C.D.8.如图所示,小刚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当书本紧贴玻璃杯,他所能看到的像可能是()A.B.C.D.9.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不能看到像B.乙不能看到像C.甲、乙都不能看到像D.甲、乙都能看到像考点03 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动态问题1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从距离透镜40cm处向焦点移动过程中,它的像()A.先是逐渐变小的实像,然后是逐渐变大的虚像B.一直都是倒立的像,且是不断变小的实像C.一直都是倒立的像,且是不断变大的实像D.都是实像,先是越来越小,后越来越大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cm,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时,所成的像是: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 正立的实像D. 倒立的虚像2.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A. 越近B. 越远C. 不变D. 先变远后变近3.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的大小: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4. 凸透镜成像时,若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所成的像是:A. 正立的虚像B. 正立的实像C. 倒立的虚像D. 倒立的实像5.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A. 倒立的等大实像B. 倒立的放大实像C. 正立的等大虚像D. 正立的放大虚像二、填空题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所成的像位于______。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_像。
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与物体______等大。
4.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像。
5.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_。
三、判断题1.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的像越小。
(对/错)2.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处不成像。
(对/错)3.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对/错)4.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对/错)5.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对/错)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2.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30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3.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体距离透镜5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五、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成像规律。
2.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给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习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 cmB .小于10cmC .大于20cmD .在10cm 和20cm 之间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 处移到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像变大,像距变小B .像变大,像距变大C .像变小,像距变小D .像变小,像距变大 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做法中合理的是(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B .30cmC .20cmD .10cm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 )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0、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 、放大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放大的虚像;D 、缩小的虚像图41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4厘米;B、f=8厘米;C、f=12厘米;D、f=16厘米。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 )A.u>2f;B.2f>u>f;C.u=2f ;D.u<f13、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14、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15、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16、如果要使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A、5cmB、10cmC、15cmD、20cm17、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A、3cmB、5cmC、7cmD、14cm18、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A、平面镜B、凸透镜C、凸面镜D、凹透镜1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20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D.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21、在实验中若发现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有两个方面:①物体在________ 或_______ 以内,②蜡烛、凸透镜和光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若在实验中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则________(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变________ 一些。
23、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此时应将照相机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________(填"伸长"或"缩短")24、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_。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______度。
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清晰的实像26、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J距点。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甲 乙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7.图3—28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像的形状.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图3—28(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28、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 的___ _的 像。
29.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14所示的两幅广告中各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30.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
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可画图说明)(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 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31.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
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__________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
我们可以判定:照片__________是用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是用丁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是用乙拍的。
32 、作图1、作出折射光线。
2、A是物体,B是A的像,PF为主光轴,试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
3、根据成像规律,定性作出折射光线。
(P是2倍焦距位置)4、画出AB 的像,要定性反映像的大小和位置。
(P是2倍焦距位置)5、给出物体和像的位置,通过作图找凸透镜的位置及透镜的焦点。
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