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力的两个效应和电流的三个效应
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10千伏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 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10kV带电作业时绝缘操作杆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 C )m。
A.0.4B.0.6C.0.7D.0.92. 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在10kV 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带电体上作业人员与周围接地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A )m。
A.0.4;B.0.6;C.0.7;D.0.93. 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 10kV 带电作业相间最小安全距离为( B )m。
A.0.4B.0.6C.0.7D.0.94. 工频交流电流的人体生理感知电流阀值为( C )mA。
A.100B.10C.1D.0.15. 带电作业中,人体体表裸露处的局部场强的电场感知水平为( D )kV/m。
A.340B.440C.140D.2406.IEC 对交流电流下人体生理效应的推荐意见中,持续时间 1 秒钟内通过人体危及生命安全的最小电流是( C )。
A.4AB.35mAC.50mAD.70μA7.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重点是( B )。
A. 空间电场B. 短路电流C. 静电电击D. 线路噪声8. 带电作业中,( D )被认为是电击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A.刺痛B.电流灼伤C.肌肉痉挛D.心室纤维性颤动9. 一般来说,女性对稳态电击产生生理反应较男性更为( A )。
A. 敏感;B. 迟钝;C. 一样;D. 无法判断。
10. 带电拆除绝缘子绑扎线时应边拆边卷,绑扎线的展放长度不得大于( A ) m。
A.0.1B.0.2C.0.3D.0.411. 带电断、接引线时,为保证引线与周围不同电位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可采用( B )防止引线摆动。
A. 绝缘操作杆;B. 绝缘锁杆;C. 绝缘扎线剪;D. 绝缘三齿扒。
12. 带电更换直线杆针式绝缘子作业时,不能用于固定导线的工具是( C )。
汽车测试技术--复习题库

复习题库专业(班级)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 )A.连续的B.离散的C.基频的整数倍D.脉冲函数2.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 A )A.周期偶函数 B.非周期偶函数C.周期奇函数 D.非周期奇函数3.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f),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 B )4.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c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A.质量块B.导体C.弹性元件D.机器组件5.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d )A.线性度B.固有频率C.阻尼比D.时间常数6.某周期偶函数f(t),其傅立叶级数中 ( A )A 不含正弦分量B 不含余弦分量C 仅有奇次谐波分量D 仅有偶次谐波分量7.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d )A.线性度B.固有频率C.阻尼比D.时间常数8.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9.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带宽10.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A.光电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 D.磁电式传感器1.不属于二阶系统的动态动特性指标的是( a ) --3A.线性度B.固有频率C.阻尼比D.带宽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 b ) --3A.周期信号可以展开无数个谐波信号之和形式B.非周期信号不可以展开无数个谐波信号之和形式C.周期信号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D.非周期信号的谱线是连续的3.不属于热电偶定律的( d ) --3A.中间导体定律B.中间温度定律C.参考电极定律,D.和差特性4.在测量电路中,一般使用( b )热敏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以提高精度。
霍尔效应原理范德堡法原理说明

一、霍尔效应简介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个现象是霍普斯金大学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尔效应。
随着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霍尔系数和电导率的测量已成为研究半导体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测量半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和电导率可以判断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等主要参数。
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由于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宽(高达10GHz)、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非电量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
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尔器件,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霍尔效应测试原理1. 范德堡方法范德堡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任意形状的厚度均匀的薄膜样品。
在样品侧边制作四个对称的电极,如图1所示。
图1 范德堡方法测量示意图测量电阻率时,依次在一对相邻的电极通电流,另一对电极之间测电位差,得到电阻R,代入公式得到电阻率ρ。
其中d 为样品厚度,f 为范德堡因子,是比值R AB,CD /R BC,AD 的函数。
以上便是范德堡方法侧量薄膜材料电阻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样品形状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要求薄膜样品的厚度均匀,电阻率均匀,表面是单连通的,即没有孔洞。
此外,A,B,C,D 四个接触点要尽可能小(远远小于样品尺寸),并且这四个接触点必须位于薄膜的边缘。
不过在实际测量中,为了简化测量和计算,常常要求待测薄膜为正方形,这是由于正方形具有很高的对称性,正方形材料的四个顶点从几何上是完全等效,因而可推知电阻值R AB,CD 和R BC,AD 在理论上也应该是相等。
查表可知当R AB,CD /R BC,AD =1时,f=1。
因此,最终电阻率的公式即可简化为:2ln ,CD AB dR πρ=(1) 2 霍尔效应基本原理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
热电效应的三大定律

热电效应的三大定律热电效应是热量和电量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温度传感器、热电发电机等等。
热电效应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期,自此以来,科学家们探索了许多与热电效应有关的规律和定律,其中三大定律是最为重要的,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大定律。
定律一: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塞贝克效应又叫热电效应,是指在两种不同金属之间形成一个温度差时,金属之间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效应。
塞贝克效应是热电效应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热电效应的存在是由塞贝克1836年发现的,他用铜和铁制成的两根导线,将一段金属片放置在接点处,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然后在两端不同温度下使热流过去,结果发现,一段导线的一端变成了正电,而另一端变成了负电,导线间出现了电势差。
塞贝克效应的这个发现引起了人类对热电效应的广泛关注,也促进了热电效应的研究。
定律二:皮尔逊效应(Peltier Effect)皮尔逊效应的发现是在塞贝克效应之后不久,它是指当在两种不同金属之间通以电流时,会在通电部分产生加热或者制冷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皮尔逊效应。
这种效应正是塞贝克效应的反过程,如果当两个不同金属或者半导体间用电路相连时,金属中一个电子迁移到另一个金属,就会产生出伴随的热量。
这个现象表面上似乎会破坏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法则),但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所需较小的电能小于皮尔逊效应产生的热能或制冷量。
皮尔逊效应通常应用于热控制,例如在太空飞行器电子设备中,利用皮尔逊效应来控制电子元件的温度。
另外,还可以应用于热电制冷器,生物医学、氢能及其他领域中的电力系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等。
定律三:坦普-蒂查效应(Thomson Effect)坦普-蒂查效应是指在电流经过导体时,如果其两个端点距离源头有一定温度差,那么会在这段导体中发生热量和电能的转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坦普-蒂查效应(简称第二热电效应)。
实际上,这种效应是由纯热效应和热电效应相结合而产生的。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力和平衡的概念一、力的概念力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间的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另外一类是物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两种作用效应为:(1)外效应,也称为运动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内效应,也称为变形效应——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外效应。
2、力的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反映物体之间相互机械作用的强度,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N);在工程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千克力(kgf)。
两种单位制之间力的换算关系为:1kgf=9.8N。
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是指静止物体在该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
]沿该方向画出的直线。
力的方向包含力的作用线在空间的方位和指向。
二、刚体和平衡的概念刚体:在受力作用后而不产生变形的物体称为,刚体是对实际物体经过科学的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一种理想模型。
而当变形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成为主要因素时(如在材料力学中研究变形杆件),一般就不能再把物体看作是刚体了。
平衡: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显然,平衡是机械运动的特殊形态,因为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而运动才是永衡的、绝对的。
三、力系、等效力系、平衡力系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
按照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分布的不同形式,力系可分为:(1)汇交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2)力偶系力系中各力可以组成若干力偶或力系由若干力偶组成;(3)平行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4)一般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既不完全交于一点,也不完全相互平行。
按照各力作用线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述力系各自又可以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两大类,如平面汇交力系、空间一般力系等等。
等效力系:两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相同,则称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
大学物理复习提纲(下)

《大学物理》(下)复习提纲第6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1) 掌握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量等概念,磁场中的高斯定理,毕奥一沙伐一拉普拉斯定律。
(2) 掌握安培环路定律,应用安培环路定律计算磁场.(3)掌握安培定律,会用安培定律计算磁场力。
会判断磁力矩的方向。
会判断霍尔效应电势的方向。
1. 边长为2a 的等边三角形线圈,通有电流I ,则线圈中 心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2. 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分别用图示两种方式通以电流I (其中ab 、cd 与正方形共面),在这两种情况下,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分别为3.一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通有电流I ,弯成如图形状.设各线段皆在纸面内,一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通有电流I ,弯成如图形状.设各线段皆在纸面内,则P 点磁感强度B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则P 点磁感强度B的大小为4. 一无限长载有电流I 的直导线在一处折成直角,P 点位于导线所在平面内,距一条折线的延长线和另一条导线的距离都为a ,如图.求P点的磁感强度B.5.无限长直导线在P 处弯成半径为R 的圆,当通以电流I 时,则在圆心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等于(A )R I πμ20 (B )240RIμ6.如图所示,用均匀细金属丝构成一半径为R 的圆环C ,电流I 由导线1流入圆环A 点,并由圆环B 点流入导线2.设导线1和导线2与圆环共面,则环心O 处的磁感强度大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7. 真空中电流分布如图,两个半圆共面,且具有公共圆心,试求O 点处的磁感强度.8.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与半径为 r 的圆形平面的法线n的夹角为α ,今以圆周为边界,作一个半球面S ,S 与圆形平面组成 封闭面如图.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Φ =________________.9.如图,两根直导线ab 和cd 沿半径方向被接到一个截面处处相等的铁环上,稳恒电流I从a 端流入而从d 端流出,则磁感强度B沿图中闭合路径L 的积分⎰⋅Ll d B 等于10.如图,流出纸面的电流为2I,流进纸面的电流为I,则下述各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11.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则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A) 0d=⎰⋅Ll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 0.(B) 0d=⎰⋅Ll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C) 0d≠⎰⋅Ll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D) 0d≠⎰⋅Ll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常量.[]12. 有一同轴电缆,其尺寸如图所示,它的内外两导体中的电流均为I,且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但二者电流的流向正相反,则(1) 在r < R1处磁感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2) R1< r< R2处磁感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2) 在r > R3处磁感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13. 两根长直导线通有电流I,图示有三种环路;在每种情况下,⎰⋅L l dB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路c).14. 在图(a)和(b)中各有一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L 1、L 2,圆周内有电流I 1、I 2,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b)图中L 2回路外有电流I 3,P 1、P 2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A) =⎰⋅1d L l B⎰⋅2d L l B, 21P P B B =(B) ≠⎰⋅1d L l B⎰⋅2d L l B, 21P P B B =.(C) =⎰⋅1d Ll B⎰⋅2d L l B, 21P P B B ≠.(D)≠⎰⋅1d L l B ⎰⋅2d L l B , 21P P B B ≠. [ ]15.把轻的导线圈用线挂在磁铁N 极附近,磁铁的轴线穿过线圈中心,且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当线圈内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将(A) 不动. (B) 发生转动,同时靠近磁铁. (C) 发生转动,同时离开磁铁. (D) 不发生转动,只靠近磁铁.(E) 不发生转动,只离开磁铁. [ ]16. 如图,一根载流导线被弯成半径为R 的1/4圆弧,放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则载流导线ab (电流I 顺时针方向流动)所受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均匀磁场中放一均匀带正电荷的圆环,其线电荷密度为λ,圆环可绕通过环心O 与环面垂直的转轴旋转.当圆环以角速度ω转动时,圆环受到的磁力矩为 ___ _________, 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1 2I 3(a)(b)⊙18.有两个半径相同的环形载流导线A 、B ,它们可以自由转动和移动,把它们放在相互垂直的位置上,如图所示,将发生以下哪一种运动?(A) A 、B 均发生转动和平动,最后两线圈电流同方向并紧靠在一起. (B) A 不动,B 在磁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和平动. (C) A 、B 都在运动,但运动的趋势不能确定.(D) A 和B 都在转动,但不平动,最后两线圈磁矩同方向平行.19.如图,在一固定的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的旁边放置一个可以自由移动和转动的圆形的刚性线圈,线圈中通有电流,若线圈与直导线在同一平面,见图(a),则圆线圈的运动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若线圈平面与直导线垂直,见图(b),则圆线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学著名效应

物理学著名效应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许多著名的效应和定律。
这些效应和定律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推动物理学的发展和解释自然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物理学效应,包括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赫兹效应。
通过对这些效应的讲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一、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光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现象。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被打出,并形成电子流。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特性。
这一效应的理论基础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他解释了为什么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时会引起电子的发射。
二、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是一种散射现象,它描述了光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时的行为。
康普顿效应的核心思想是光子与电子碰撞后发生能量和动量的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光子的波长发生变化,称为康普顿散射。
这一效应的发现与理论解释使得人们对光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巩固了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观念。
三、赫兹效应赫兹效应是指当电磁波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产生电磁辐射与金属表面发生共振,进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这一效应是赫兹在19世纪末首次观察到,并为其后来获得诺贝尔奖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
赫兹效应的发现推动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为今天的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这三个著名的物理学效应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这些效应的发现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对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及其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物理学中的著名效应是基于不同的实验和理论成果,通过对光、电磁波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了物质的基本特性和粒子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效应的发现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也让我们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相信物理学会揭示更多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九年级物理电热效应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热效应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电热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热效应的概念、三种形式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电热效应的概念电热效应是指通过电流产生的热现象。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的电子受到碰撞与摩擦,产生热能。
电热效应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基本原理。
二、欧姆热效应欧姆热效应是指有一段导体,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与导体电阻之积即为导体所消耗的功率。
欧姆热效应在电路中的电阻元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比如我们常见的电灯泡,当电流通过电灯丝时,电能转化为热能,导致电灯丝发光发热。
三、焦耳热效应焦耳热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由于内部阻力而产生的热效应。
焦耳热效应常出现在电流通过较粗的导线时。
这种情况下,导线的电阻较小,电流较大,导致导线发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炉、电热水壶等电器时,就是利用了焦耳热效应。
四、汤姆逊效应汤姆逊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材料的接触面时,由于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导致接触面的一部分产生热效应。
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汤姆逊效应会更加明显。
例如,使用热电偶来测量温度时,就是利用了汤姆逊效应。
五、电热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热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比如空调、电暖器和电炉等设备,利用电热效应来调节室内温度。
此外,电热效应还广泛应用于电焊、电烙铁等工业领域。
六、电热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电热效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热效应可以用于电力供暖系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在电子设备中,电热效应也需要被考虑,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电热效应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于治疗和消毒。
综上所述,电热效应是指通过电流产生的热现象。
其中欧姆热效应、焦耳热效应和汤姆逊效应是电热效应的三种形式。
电热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电热效应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力的两个效应和电流的三个效应
主题:
力有两个效应:物体的加速度和形变。
电流有三个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缺点:
上述分类可以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找到。
为了弄清楚有关问题,我们来比较上面所引用的这两句话。
这种比较并不是牵强附会,因为力也是一种流,是动量流。
因此,这是关于流的效应的分类:在第一种情况中是指动量流的效应,在第二种情况中是指电流的效应。
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上述分类的不一致性了。
1.我们先来看力的第一个效应:加速度。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表示这种效应: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它的动量。
对于电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流进物体(或从物体流出)的电流导致物体的电荷量发生变化。
这一表述当然是对的。
但为什么没有把它作为电流的一个效应?这个效应太显然了,没必要这样来强调。
照这样说来,力的加速度效应也没必要这样来强调。
当动量进入物体而没有马上流出时,物体中必然会积累动量。
2.下面我们来讨论电流的热效应。
不仅仅只有电流会产生热,动量流(力)也会产生热(摩擦生热)。
那为什么不把它作为力(动量流)的一个效应?
3.流的效应还远不至这些。
力还有电效应(压电效应)、光效应(双折射)等。
电流也有光效应(在LED中发生)、制冷效应(在珀尔帖元件中发生)等。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说,上面所引用的两句话并没有完全描述这两种流的特征,并没有将这两种流的所有效应列出来,所列出的效应也并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这种分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历史:
由于力学和电学是相对独立地发展起来的,因而人们在这两门学科中建立了不同的模型和教学习惯。
相对于电荷守恒来说,我们对动量守恒(以牛顿定律的形式)太重视了。
相反,我们把力学中的摩擦描绘成一种现象,这跟“电摩擦”(电阻)相比,只能削弱力学的重要性。
建议:
1.抛弃力(动量流)的加速度效应,或把电流的“电荷效应”也列入其中。
但我们
还是建议把这两种效应都不列进去,这是因为与其他效应不同,它们只在分流时才会产生。
2.在对效应分类时,我们必须把电流和动量流的热效应都考虑进去。
3.我们必须明白,所列出的效应仅仅是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