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CI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

2009年第1期第17卷(总65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U RNAL O F SJ TU (Philo sop hy and Social Sciences)No.1,2009Vol.17SUM ,No.65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徐 剑(6),男,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 、CN KI 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徐 剑(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本研究分析了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CSSCI 、CN KI 两个数据库被引证的现状,找出了新闻传播学自1978年~2007年30年以来的高被引论文,比较两个数据库的引证特点,并对发现的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的领域分布、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等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目前在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学科新兴、外在保守等共性问题。

关键词:引文分析;高被引论文;新闻传播学中图分类号:G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09)01006308一、问题的提出继承性和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两大基本特征,无论是理工医农等技术科学,还是人文艺术政法经管等社会科学,皆是如此。

而引证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文献指标,一方面反映了该科学文献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又通过标准量化的科学文献规范为后来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扩散的传播便利。

基于此,引文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评价工具迅速发展起来。

美国情报学家加菲尔德于1955年创立了系统的引文索引理论,[1]1972年他又把引文索引工具引入到期刊评价,[2]从而为客观评价作者、期刊、论文这三个最重要的科学研究要素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研究工具。

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有些学者开始用这一研究工具来分析学科的发展,如徐剑利用CSSCI 的发文数和被引数,设计了一个对作者的学术力量化指标,找出了当前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核心作者群;[3]肖燕雄运用国内另一范围更大的数据库(CN KI ),对中国新闻传播学论文的引文情况做出了综合分析;[4]段京肃则利用了CSSCI ,对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进行了分析。

基于CSSCI近十年我国知识服务可视化分析

基于CSSCI近十年我国知识服务可视化分析

由此可 以得 到以下结 论 : a . 从文章 的数量 上看 , 尽 管2 0 0 9 — 2 0 1 0 这 一 时 间分 区的 阀值 最 高 , 但是 其 文 献数 量 依 然达 到 了 1 1 8 9 , 是研究这 一领域 的高峰 时期 。整体上 来看 , 文献数量 基本 上 呈现一 个上 升 的趋 势 , 到2 0 0 9 -2 0 1 0 达到最 高 点 。b. 从连 线 数量上 来看 , 连 线数量越多 , 意 味其被 引频 次越多 。从上表 可以 看出, 2 0 0 3 — 2 0 0 6 这 两个 时间分 区 , 文献 数量 虽然不多 , 但是 其节 点 、连 线数量 较多 , 可 以说 是国 内研 究知识服务领域 的一个 起步 阶段 。在此 阶段 , 学者们提 出了关于知 识服务 , 知识 管理等一 系 列相 关概念 , 初步 形成 了这 一领域 的发展规模 , 他们 的观点被 后 人 广泛采纳 , 他们 的地位也 因此显得 比较重要 。2 0 0 7 年 至今 , 知 识 服务 这一领 域更 是得 到快速 发展 , 学 者提 出 了更多 不同 的观 点, 相应的 , 被引用次数减少。 ( 二) 代表作 者分 析 代表作者分析主要 采用共被引作者分析 , 将主要采用 中心度 和被引频次作为主要参考指标 , 挖掘这一领域 的代表作者 。 中间 中心度是用来进行 中心性测度 的指标 , 它是指 网络 中经过某 点连 线并连 接这 两点 的最短距离 占这两点 之间的最短 路径线总 数之 比, 中心度越 高的点也 就意味着在 图谱 中的地 位越高 , 表 明他能 够从源头控制知识 的传播 。节 点类型选择被引作者 , 得 到了如 图 3 所示 的共被引 图谱。 由表2 中, 能够 看 出在这 一领域 , 虽 然张晓林 以中心度 0 . 2 居 表2中心度前十的作者 被引频次 中心度 时间 作者 被引频次 中心度 时间 作者

《SCI》、《EI》、《ISTP》、《SSCI》、《CSSCI》、《A&HCI》简介

《SCI》、《EI》、《ISTP》、《SSCI》、《CSSCI》、《A&HCI》简介

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概况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其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网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综合性检索工具,于1961年创刊,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连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印刷版,双月刊)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另外也收录一些会议录、专著丛书、图书等;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网络版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每周更新,收录全球5600多种科学技术期刊(即外圈)。

SCI每年收录5600种期刊,组成外圈,从外圈中再精选3500种期刊组成内圈(即核心期刊),这些期刊统称为源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收录的源期刊不断吐故纳新,内圈保持总量不变,外圈每年有所变更和增加。

IS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

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

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

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美国拥有SCI检索系统的ISI数据服务集团创立30多年来,不断地向外界公布与科学论文相关的各类数据,并根据一些特殊需要提供有价值的比较分析与排名。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多模态话语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交际方式,逐渐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对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成果为考察对象,系统梳理和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剖析多模态话语的内在机制和功能特点,本文期望能够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同时也为国内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论文进行系统的统计和梳理,从论文数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引用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解,也有助于推动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本文的综论,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视角,推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理论框架涉及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在多模态话语中,语言不再是唯一的交际手段,而是与其他模态如图像、声音、动作等共同构成完整的信息传递系统。

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需要涵盖这些不同的模态,并解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传递意义。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模态之间的互补性和互动性是关键概念。

互补性指的是不同模态在话语中的相互补充,它们共同为信息的传递提供完整的意义。

例如,在一段视频演讲中,语言模态提供了主要的信息内容,而图像和声音模态则通过表情、手势和背景音乐等方式为语言模态提供补充和强调。

SCI、SSCI、CSSCI分别是什么?

SCI、SSCI、CSSCI分别是什么?

SCI、SSCI、CSSCI分别是什么?SCI是科学检索,理⼯科⼀般看重这个,SSCI是经济等社会科学。

前⾯两个被看做是国际最顶级的检索数据库,全⽂⼀般是⽤英⽂书写。

CSSCI是属于国内的,是中国社会科学类的数据库,重要程度⼀般认为低于SSCI。

⽬前,⼀个国家的科技论⽂被SCI、SSCI收录的多寡已被看作衡量该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平、科技实⼒和科技论⽂⽔平⾼低的重要评价指标,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也引起学术界越来越⼴泛的关注。

⼀、究竟什么是SCI、SSCI以及CSSCI呢?1.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献的作者、题⽬、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献引证的⾓度评估⽂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献⽹络。

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索引 )、EI(⼯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科技⽂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的电⼦化、集成化、⽹络化的⼤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的被引⽤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多⽅位的评价研究,从⽽评判⼀个国家、⼀个科学研究机构、⼀所⾼等学校、⼀本期刊,乃⾄⼀个研究⼈员学术⽔平的重要指标之⼀。

由于SCI收录的论⽂主要是⾃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

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

因此,SCI是⽬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献检索⼯具。

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本、加拿⼤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

中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

中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

10 3 008
引言 学术期 刊 是 学 术 论 文 的 主要 载 体 , 过 期 刊 通 间 的引用关 系 , 以发 现学 科 间 、 刊 问 的学术关 可 期 联 网络 , 如有 学 者认 为 : 期 刊视 为 节 点 , 刊 正 将 期
论 文 间 的引证 关 系 视 为 联 系 , 构成 期 刊 引 文 网 可
规律。


中国文 学期刊 引用概况
我们选 取 2 0 0 3年 到 2 0 0 7年 C S I 录 的 中 SC 收 国文学来源期 刊 的交集 进行 分 析评 价 。共 有如 下
l 2种期 刊 : 当代作 家 评论 》、红 楼 梦 学 刊》 《 《 《 、 鲁 迅 研 究 月 刊 》 《 族 文 学 研 究 》、 明 清 小 说 研 、民 《
《 文艺 争鸣》、新 文 学史 料》、 中 国 比较 文 学》 和 《 《 《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丛 刊》 。分别 从 各期 刊 引用其 他期 刊次数 、 引 用 次数 及 被 引 广 度这 三个 角 度 被
对上 述 l 2种期 刊的引 文情 况进行 概况 分析 。
表 1给 出了 2 0 0 3年到 2 0 0 7年各 选 用 期 刊引 用其他期 刊 的篇 次 数 ; 2为 各期 刊 被 其 他 期 刊 表
行 深入 讨 论 。
[ 关键 词] 引文分析 ; 期刊评价 ; 中国文学; 期刊 网络 ;S C CS I
中 图分 类 号 : 3 8 G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32 (0 1 O 2 6 _5 10 - 9 6 2 1 ) l 3- 0
基金项 目: 国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项 目“ 于海 量 信 息 分析 的科 技评 价方 法 、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 20 B H 3 0 o ) 段 基 技 ( 0 6 A 0 B 5~ 4 阶 性成果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引文网络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引文网络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科研热词 引文网络 隐性知识 系统设计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知识流动 知识扩散速度 生物技术产业 测度 次级集群 期档案学 显性知识 引证行为 引文半衰 引文分析 异质性 可视化 关联关系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科学计量 科学知识图谱 引文分析 信息可视化
推荐指数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网络引文 cssci 网络计量学 网络测度 网络影响力 网络学术资源 网络分析 网络信息资源 知识链接 知识网络 知识服务 知识单元 知识关联 引文链接 开放存取 利用效率 信息利用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科研热词 网络引文 聚类分析 聚类 维基百科 类型 科技评价 科学计量 科学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热点 知识网络 相关反馈 混合共被引分析 格式标准化 文献耦合 情报学 德温特专利数据库 引用上下文 学科交叉 图书馆学 同被引 合作网络 可追溯性 分布规律 分布 信息可视化 citespace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我国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

我国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
2o O 4 2 o o 6 2 o 平 均 归 一 化 o3 2 o o 5 2 o o 7
序 号 2

刊 名
1 外 国文 学 评 论 89 9 4 0 8 1O 2 2l4 . 1 9 2 15 l1 15 O 86 外 国文 学 7 0 O 5 15 8 4 0 6 9 5 8 0 9 1 2 1O 0 4 9 15 4 . .0 9
性成果 。
作者简介 : 钱爱兵 (98一)男 , 17 , 安徽天长人 , 南京中医药 大学 经贸管理学 院讲 师 , 博士 。研究 方向 : 医药卫 生科学评
价、 网络舆情信息处理。江苏 南京 20 4 10 6
引言
有 原 始文献 本 身 的错 讹 Hale Waihona Puke 也有 数 据 加 工 过程 中 产
影 响是 绝对 的 , 响力 度 是相 对 的。 为 了揭 示 外 影
括 : 1 同一本 期 刊在 不 同时 期 的名 称不 一致 , () 例 如: 安徽 大学 学报 ( 学 社 会科 学 版 ) 安 徽 大 学 哲 、 学报( 哲社 版 ) ( ) 刊全 称 和 缩 写 并存 , 如 : ;2 期 例
我 国 外 国 文 学 期 刊 引 用 网 络 分 析
基 于 C S I20 S C ( 0 3—2 0 0 7年 度 ) 据 数
钱 爱 兵
[ 摘要 】 C S I20 20 以 SC (0 3— 0 7年度 ) 数据为样本 , 通过 引文分析 法, 用外国文学期 刊与其他 学科期刊及 外文期 利 刊 引用与被引的相 关数据 , 分析外 国文学研究的某些特征 以及 与其 它学科之 间的 关系。 [ 关键词 ] SC ; C S I 引用分析 ; 文献计量 学; 国文学 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SCI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何立阳[摘要]本文以2003-2007年间CSSCI均收录的历史学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为对象,运用引文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历史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及外文期刊引用网络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引文分析;社会网络;期刊网络;历史学;CSSCI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1)09—0233—07作者简介:何立阳(1988-),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检索、数据挖掘。

江苏南京210093引言引文分析法是目前情报学领域常见的并且应用广泛的方法。

应用在期刊评价中,它可以揭示学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其在学术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然而,引文分析法的研究对象是每个个体,对于网络内部个体之间的联系却无从得知。

为此,我们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研究小整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群体结构。

我们可以将期刊视为节点,期刊论文间的引证关系视为联系,构成期刊引用网络。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引用情况。

本文将借助CSSCI提供的2003-2007年CSSCI来源期刊以及期刊在这五年的引用及被引用数据,结合引文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历史学期刊进行分析,以期把握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的内在规律。

数据的选取与统计对象为2003-2007年间CSSCI均收录的历史学来源期刊。

共有如下20种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历史档案》、《历史研究》、《民国档案》、《清史研究》、《史林》、《史学集刊》、《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历史》、《西域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地方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史研究动态》。

一、历史学期刊引用概况分析我们从上述20种历史学来源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引用其他期刊次数、引用其他期刊种数、被引次数以及被引广度这四个指标,对历史学期刊在整个CSSCI来源期刊网络的总体引用情况进行宏观分析。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CSSCI期刊引用网络,故剔出了非来源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

引用其他期刊次数主要指引用的CSSCI其他来源期刊的次数;引用种数指引用的其他来源期刊的种数;期刊被引次数反映了期刊在学术交流网络中产生作用的大小;期刊被引广度反映了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辐射度。

表1给出了2003-2007年历史学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种数和五年的平均值。

表1历史学CSSCI来源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种数统计(单位:篇次/期刊种数)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1中国史研究动态148318100157515811541512447.279.6 2史学月刊412118426112423132390134383146406.8128.4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3近代史研究340853871003081072458123789303.492.4 4历史研究533912187418380254841727127280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12449144196801817012168140.261.2 6中国史研究14451864114257168501455913751.6 7史学理论研究9339884212462209751565613454.8 8西域研究84349333120441215519860123.245.2 9史林7840934592471195513978104.253 10世界历史301351301736719465673710342.4 11清史研究1215397521225296467346101.849.8 12当代中国史研究62307035864418481894598.247 1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82424329163568754110549747 14史学集刊452610533332312364114648442 15抗日战争研究4827472546305430623851.430 16史学史研究3918311642303930764445.427.6 17民国档案3919472230213018703443.222.8 18历史档案171325184431503244323625.2 19华侨华人历史研究3016291731254527221831.420.6 20中国地方志33981614633529242416.8由表1可见,排在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前四位的来源期刊为:《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月刊》、《近代史研究》以及《历史研究》。

它们的五年平均引用次数分别达到447.2、406.8、303.4和272次。

仅《历史研究》的五年平均值就比排在第五位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高出将近一倍。

然而,排在首位的《中国史研究动态》五年间的引用其他期刊次数跳跃性巨大。

2003年引用次数高达1483次,而2004年却低至0次。

通过仔细地查阅CSSCI数据库以及原始期刊,我们发现,2003年该刊的论文多为综述性文章,其中很多文章单篇引用上百篇来源期刊论文;而2004年期刊所载论文的总引用记录只有1次非来源期刊《大学》和2次自引,其他引用都是图书和其他文献类型。

这从侧面印证了历史学的引用文献很大程度上还是集中在国内外图书、古籍等历史文献上。

除了《中国史研究动态》外,剩下的19种期刊的五年平均引用其他期刊次数和种数排序基本一致。

这说明对于历史学来源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与种数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某一种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越多,该刊引用的期刊种数就越多。

根据最新的2010-2011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历史学来源期刊总种数为26种。

排名引用其他期刊次数二到四位的《史学月刊》、《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三种期刊五年平均引用其他期刊种数分别是128.4、92.4和80种,大大超出了历史学来源期刊总数,说明这三种期刊引用了大量其他学科的来源期刊,在整个CSSCI来源期刊引用网络中与非历史学学科期刊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而反之,排在最后面的《抗日战争研究》等六种期刊的引用主要局限在历史学科的来源期刊上,研究方向比较窄小,与其他学科期刊交流过少。

表2给出了2003-2007年历史学期刊被其他刊物引用次数、种数和五年的平均值。

其中,引用指定期刊的期刊种数也就是该刊的被引广度。

考虑到被引强度的不同,本文将期刊被引广度按照各期刊引用次数进行加权计算[1]。

具体为:某期刊引用该刊1次,广度分值为0.2;引用2次,广度分值为0.4;引用3次,广度分值为0.6;引用4次,广度分值为0.8;引用5次以上,广度分值为1。

表2历史学CSSCI来源期刊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种数统计(单位:篇次/期刊种数)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1历史研究50957.659967.857172.270892.661578.2600.473.68 2近代史研究18326.82153424635.431041.822936.8236.634.96 3中国史研究2702816830.819329.229545.224438.223434.28 4史学月刊15217.817227.823333.827643.228646.6223.833.84 5世界历史7512.81222110117.417228.817429.4128.821.88 6史学理论研究7010.88915.88115.216827.410919.6103.417.76 432《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7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005.89411.29416.412919.49420.4102.213.8 8历史档案457.811916.48916.211019.611622.495.816.08 9清史研究1129.8589.28213.812921.89317.694.814.44 10史林619.44579416.413824.412716.29315.92 11民国档案416.4589.610016.48415.68016.472.612.52 12史学集刊649501062128916.48714.670.412.76 13抗日战争研究477527.49113.87910.87812.869.410.24 14当代中国史研究275.4458.8528.610914.87612.261.89.76 15史学史研究7311.4479387.67712.26411.259.810.6 16中国边疆史地研究424.4234.6479.28313.86512.2528.84 17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34.2489.4537.4538.650745.47.32 18西域研究434.6324.8487.2376.26011.8446.92 19中国史研究动态305.8316.2265.2448.840834.26.8 20中国地方志10.261.261.2122.4163.28.21.64由表2可知,《历史研究》的他刊引用次数雄踞榜首,五年的他引平均值达到600.4次,是排在第二位的《近代史研究》平均值236.6次的2.5倍。

而排名最后的《中国地方志》他引平均值只有8.2次。

这种绝对优势说明《历史研究》在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中有着非常高的权威度和认可度,在学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另外,《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和《史学月刊》在他刊引用次数这个指标上也有上乘表现,五年的平均值均大幅超过100次。

这三种期刊与《历史研究》共同构成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中最为权威的节点组。

它们在历史学研究学术交流网络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另外,《历史研究》以五年平均被引广度73.68一枝独秀,远远超过其他19种历史学来源期刊。

这说明该刊不仅在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中权威度高,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综合性期刊引用网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和《史学月刊》的平均被引广度均大于CSSCI历史学来源期刊总数26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