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网络通识课宏观经济学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包括国民经济种物品和劳务总产出量以及各种资源的总使用量是如何决定的,它们又是怎么发生波动,各种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如何变化,经济增长状况怎样等相关问题。
主要研究四个问题:(1)什么决定了一个经济的长期增长?为什么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显著差异?(2)哪些因素导致了通货膨胀?(3)失业问题(4)国际经济。
4?结合实例,谈谈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何在?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预测,无论是私人的储蓄、消费、投资等决策,还是政府的货币发行、财政支出等决策,都需要对将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基本的判断。
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可以帮助解决通货膨胀、失业、对外贸易等问题。
5?如何理解凯恩斯法则?凯恩斯法则与萨伊法则对立。
萨伊法则的主要容是“供给创造需求”,资本主义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生产过剩的现状,更不会出现就业不足,既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而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资本主义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他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者说价格的调整滞后于数量的调整,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根据凯恩斯的定义,有效需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减少,企业库存逐渐增加。
这样企业不得不减少工时、降低产量,尽量维持生产的状况,以度过难关。
如果销售困难的局面不能扭转,那么企业将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工人人数增加。
同时,企业倒闭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随着失业的增加和企业倒闭的增加,社会总产量大为下降。
凯恩斯进一步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三大心理定律。
即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凯恩斯认为这三大心理定律会导致消费不足和投资支出不足。
一般而言,随着收入提高,消费支出也提高。
但是由于心理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这就使得消费倾向递减。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宏观经济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宏观经济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用支出法统计的总产量会比用收入法统计的结果高是因为什么?()A.支出法统计有误差B.收入法统计有误差C.没有考虑资本的时间效应D.有一部分灰色收入无法统计到收入之内2.放弃了金本位制之后现代货币的发行靠什么?()A.稀有金属B.银行资金C.政府D.物物交换3.对于收入来说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之间是什么关系?()A.相反函数B.互补函数C.互余函数D.对称函数4.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和什么成正比?()A.整个生产规模B.国民经济总值C.经济增长率D.消费指数5.要想得到经济学上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通常应用逻辑学上的什么方法?()A.演绎法B.归纳法C.二分法D.作图法6.银行挤兑现象大部分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A.国家经济宏观调控B.国家政策导向C.合成谬误D.银行经营不善7.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的关系有几种?()A.没有关系B.No充分就业C.No充分就业、No充分就业D.No充分就业、No充分就业、No充分就业8.美国罗斯福时期颁布的黄金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公民可以自由交易黄金B.公民不能持有黄金C.公民可以持有黄金D.国家定期向公民方法黄金9.解决美国经济危机是美国经济复苏的是什么?()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英国的资助C.罗斯福新政D.德国法西斯的投降10.从长期来说边际经济效率也递减的,不可能存在递增的情况。
()A.错误B.正确1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假设基础上的差别是什么?()A.微观经济学是合成谬误假设,宏观经济学是理性人假设B.微观经济学是理性人假设,宏观经济学是合成谬误假设C.微观经济学是非理性人假设,宏观经济学是合成谬误假设D.微观经济学是非理性人假设,宏观经济学是合成准确假设12.人均GDP总是大于人均收入的。
()A.错误B.正确13.购买力平价是以实际购买力计算的两个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例。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9)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9)第一章1。
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得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得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与宏观得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得研究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得经济行为,微观研究得就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就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就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就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得研究方法就是什么?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得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与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 行为主体得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与政府。
(3)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与企业并不就是作为分散决策得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就是最为一个统一得行动得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与企业作为个别得选者行为加总,研究她们总体得选择行为,这就就是总量分析。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4、宏观经济政策得主要治理对象就是什么?答:宏观经济政策得主要治理对象就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就是GDP与GNP?它们之间得差别在什么地方?答:GDP就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就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得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得价值总与。
GNP就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得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得价值总与。
两者得差别:(1)GDP就是个地域概念而GNP就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得就是一国公民得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就是从国内还就是从国外获取得;GDP衡量得就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得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就是本国公民还就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得关系.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2.试述名义GDP与实际GDP得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得经济增长状况就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就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得国内生产总值。
知道智慧网课《宏观经济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下面应该计入GDP的是()。
A.厂商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衣服B.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C.厂商今年生产的汽车D.某人购买二手房的支出2【单选题】(2分)以下选项中,在收入法核算中应计入GDP的是()。
A.消费信贷利息B.银行存款利息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债券利息3【单选题】(2分)某国2021年的CPI为100,2022年的CPI为110,以2021年为基期,该国2022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A.9.1%B.10%C.-9.1%D.-10%4【单选题】(2分)某建筑工人因为建筑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永久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5.【多选题】正确答案:ACD核算GDP的方法一般包括()。
A.收入法B.加成法C.增值法D.支出法E.边际法6.【多选题】正确答案:AB一个国家的名义GDP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
A.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变动B.物价水平的变动C.政府政策的变动D.人口的变动7【判断题】一般来说,财富是存量概念,收入是流量概念。
()A.错B.对8【判断题】某人花钱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支出不计入GDP。
()A.对B.错9【判断题】GDP折算指数等于实际GDP和名义GDP的比率。
()A.错B.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投资乘数为()。
A.5B.4C.3D.22【单选题】(2分)在均衡产出水平上()。
A.计划投资大于计划储蓄B.非计划存货投资大于0C.计划存货投资等于0D.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03.【多选题】正确答案:ACE关于平均消费倾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B.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也不断增加C.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D.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E.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4.【多选题】。
上半年尔雅 宏观经济学 考试答案

在宏观调控实际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是()。
(分)分A、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持续增长B、经济高速增长和物价稳定C、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增长D、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根据我国现行的定义,M4型货币与M3型货币的不同之处在于M4增加了()。
(分)分A、企业的短期存款B、各类短期债券C、各类长期债券D、各类股票等金融资产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认为指导指引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是金融资本家的投资的冲动。
(分)分A、消费不足理论B、投资过度理论C、货币信用过度论D、储蓄不足理论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三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时候,政府可以采用()的办法维持经济发展。
(分)分A、提高银行利率B、提高准备金率C、财政赤字D、财政盈余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5有效需求指()达到均衡时的社会产出总量和需求总量。
(分)A、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B、总供给能力与总需求能力C、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D、总供给预期与总需求预期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若现在的通货膨胀率为8%,利率为5%,社会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为100个货币单位,政府通过调控将实际产出水平维持在90个货币单位,价格调整系数为,那么现在的政策维持一年后通货膨胀率为()。
(分)A、.09B、.07C、.04D、.01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7中央在()年以后基本上建立了以经济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分)分A、B、1981C、1989D、1993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第二次宏观紧缩在()。
(分)分A、1984年B、1986年C、1988年D、1991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假设()。
(分)分A、不发生技术进步B、技术进步的年速率相等C、社会总人口不发生变化D、社会总人口年增长速率相等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0哈罗德-多马模型有保证的增长方程式中强调的是()。
宏观经济学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

***********************************************************宏观经济学——导论(一)已完成1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经济学著作除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之外》还有哪一著作?A、瓦尔拉的《经济学原理》B、曼昆的《宏观经济学》C、叶赫曼的《经济学原理》D、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正确答案:D2叶航教授认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整个国民经济活动B、地区经济活动C、企业经济活动D、个人经济活动正确答案:A3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哪位经济学家?A、凯恩斯B、恩格尔C、马歇尔D、费尔斯通正确答案:C4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假设基础上的差别是什么?A、微观经济学是合成谬误假设,宏观经济学是理性人假设B、微观经济学是理性人假设,宏观经济学是合成谬误假设C、微观经济学是非理性人假设,宏观经济学是合成谬误假设D、微观经济学是非理性人假设,宏观经济学是合成准确假设正确答案:B5《通论》作者、宏观经济学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正确答案:C6CPI指的是什么:A、国民生产总值B、消费物价指数C、消费物价上涨指数D、利率正确答案:B7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的是哪位经济学家:A、夏皮罗B、曼昆C、弗里德曼D、张五常正确答案:A8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只是方法不同。
正确答案:×9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代表著作。
()正确答案:√1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的总量。
正确答案:√11《经济学原理》的作者是萨缪尔森。
正确答案:×宏观经济学——导论(二)已完成1银行挤兑现象大部分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A、国家经济宏观调控B、国家政策导向C、合成谬误D、银行经营不善正确答案:C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哪些?A、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B、产品供给和需求C、产品供给和经济增长D、产品价格和经济增长正确答案:A3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叫做什么?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机会成本D、菜单成本正确答案:D4大量银行储户集中提取存款的现象称为: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赤字D、挤兑正确答案:D5市场出清理论源自于: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博弈论D、马克思经济学正确答案:B6宏观经济市场有市场出清假设,微观经济是市场非出清假设。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经营决策C. 整体经济现象D. 货币政策制定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组成部分?()A. 消费B. 投资C. 政府购买D. 人口迁移答案:D3.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减少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C. 经济增长放缓D. 失业率上升答案:B4.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中,哪两个阶段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A. 顶峰和低谷B. 扩张和复苏C. 低谷和复苏D. 扩张和顶峰答案:C5. 以下哪一项政策不是政府用来调节经济的手段?()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贸易政策D. 教育政策答案:D二、填空题1. 宏观经济学中的“三驾马车”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消费、投资、政府支出2. 货币供应量增加,通常会导致______下降,进而可能刺激______。
答案:利率、投资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账户余额等于______加上______。
答案:贸易余额、转移支付4.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5.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______。
答案:技术进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目标。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行为和表现,主要关注国民收入、就业、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高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 说明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答: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主体对商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
总供给则是指在同一时期内,经济体系能够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的变化影响着物价水平和产出,而总供给的变化则影响着生产能力和就业水平。
两者的平衡关系是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
3. 描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答: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调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