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精选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八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_5

初中地理八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_5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1.说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3.了解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复习提问:(1)主要的铁路干线(2)主要的铁路枢纽总结: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除了铁路以外,我国还有那些交通运输方式?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纠正: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区别。

强调:水路包括海运和河运。

1.学生读“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复习、回顾、识记、回答。

2.学生读图回答,主要有两种回答:(1)公路、管道、水路、航空(2)公路、管道、轮船、飞机通过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展示学习目标1.说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难点)3.了解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学生识读、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

研讨学习3. 利用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图和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并组织学生从地形、人口、经济等方面讨论、分析其原因。

原因: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4.利用多媒体补充我国公路和航空的发展情况。

强调:(1)青藏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2)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

3.读课本P94图4—3—3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和图4—3—4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分析我国公路和主要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案例5篇地理教案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一致,涵盖了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概念。

教案中应该合理选择和组织地理内容,使其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地理认知和思维结构。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课时 3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展示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了什么?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

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同时形成感性认识──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学生回答】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资料展示来丰富学生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展示、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

2.资料展示法: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资料。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问题。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交通运输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的讲解资料。

2.准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资料,包括图片、数据等。

3.准备交通运输业发展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呈现(10分钟)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根据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其特点和作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 教案

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例:北京到包头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宝鸡到成都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板书)三横五纵
(填表总结)让学生脱离开图,依记忆填。

(分组计时比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都应首先发展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当之无愧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难怪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

3.新增的公路、铁路起什么作用?(便于煤的运出,便于游客和当地人的出行,带动经济的发展)
(板书)三、铁路运输
说明,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板书)1.铁路线的命名
为了方便人们坐车,顺利到达目的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例:北京到包头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宝鸡到成都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板书)三横五纵
(填表总结)让学生脱离开图,依记忆填。

(分组计时比赛)
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交通运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4.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重点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俗语: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引出交通运输,导入新课。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84~86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引导、点拨学生归纳交通运输的含义及交通运输方式。

假如没有便捷的运输工具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路,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谈谈交通运输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引导点拨: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承转:你到外地探访亲友或旅游,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一)自主思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自由发言,交流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价格等的直观认识。

2.自主学习:请结合生活经验及教材85页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

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学生交流研讨,教师点拨归纳。

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你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吗?(二)请根据下列情境,为这几位旅客出谋划策。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

台北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

骨髓3.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4.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5.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

)【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

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案6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案6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6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掌握,通过对交通运输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困惑,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交通运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火车、飞机、汽车等,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简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3.操练(20分钟)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商务星球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2、知道我国高速铁路运输发展及其未来规划3、学会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4、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二、重点难点:1、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2、了解我国运输现况3、交通方式的选择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前置作业:1、说出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2、比较我国的把不同地方的交通有什么区别?3、找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4、比较一下输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利弊?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们家乡的运输方式引入,问学生我们附近所见过的运输方式和公路情况如何?2、回顾旧知识回顾第一章所学的省和行政中心3、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讨论找出课本90页的我国铁路干线,本按南北东西两个方向归类。

(2)找出我国的主要高速公路,归类。

(3)以身边的运输方式为主比较每一种运输的费用如何?4、小组展示5、精讲点拨(1)主要的铁路干线: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兰州、株洲、徐州。

铁路干线:东西干线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干线:京哈—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火车)、公路运输(汽车)、水运(船舶)、航空运输(飞机)、管道运输。

分布:东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大,西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小;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内河航运:长江、珠江、松花江、京杭运河地位重要;内河干流航线多沿东西方向延伸,支流航线多沿南北方向延伸;南方的内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

海洋运输:沿海航线有北方航线(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线(广州、香港为中心)。

航空运输: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飞机);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用公路运输(汽车)、远程用铁路运输(火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用铁路运输(火车)或水运(船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交通运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交通运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交通方式为生产生活服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图和地理位置的基础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交通运输这一部分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各种交通方式和技术,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发展状况,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交通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发展状况。

2.难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以及如何分析交通运输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运输实例,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实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到交通运输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交通运输》。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呈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优缺点及发展状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你所在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2)这些交通运输方式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3)如何优化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选取一个交通运输实例,分析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 题 】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 【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材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本节教材是用一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来介绍的,本目教材设计较为合理,教材先利用文字介绍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然后通过“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简介分布状况,通过活动1设计对比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结合货物性质综合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通过活动2实践运用,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后通过阅读《选择“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当今交通污染对雾霾等天气的影响,建议同学们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本课时的课程标准是“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结合我校初二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且又是农村的孩子,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很多交通工具都没有乘坐过,为较好的完成课标要求,我采用图片介绍,对比分析,综合选择,模拟出行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1.结合图片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认识交通运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3.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图片观察、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教师展示:五幅有关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并简介图片。

通过直观观察感受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教师:试想假如现代社会没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我们的社会会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教师引导,感知交通运输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承转非常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都很发达的社会,面对复杂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运输货物或出行时我们要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展示目标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并解读目标。

1.结合图片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认识交通运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3.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学生读目标,结合教师解读,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教师:下面我们共同认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

读图识别一.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教师展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说出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

通过图片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承转总结过渡: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都可以兼顾客货,而管道运输目前只可以用于气体、液体、粉碎性固体的运输,要想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我们必须先了解它们的特点。

读图分析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铁路运输强调: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2.公路运输强调: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一般是短途运输,尤其是保鲜物品,但我国西部很多铁路不发达的地区,公路也可承担长途运输,像青藏地区,虽然开通了青藏铁路,但公路运输仍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水路运输强调:水路运输的主要缺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生看教材和图片并结合教师的提问,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价格便宜,安全性好,受天气条件限制小等优势,往往承担长途运输。

2.公路运输: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它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公路运输一般负担短途运输,但在铁路运输和水运不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3.水路运输:价格便宜,但容易受到天气、水位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用最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比较出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管道4.航空运输强调:航空运输在一些灾区急救方面作用很大,一般首选。

5.管道运输强调:管道因素有运量大,占地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运输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

4.航空运输:速度快,但价格昂贵,运量小,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的运输,损耗少,受天气因素影响小,但前期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

总结我们只有知道了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运用时,我们才能根据客货运输的需要,选择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下面我们对比列举这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输效率高运量最小,费用最高,受天气影响较大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费用较低、运量较大投资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水路运输费用最低、运量最大、投资少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前期投资大可以全天不间断运输活动探究活动探究:结合下表,从速度、载客量、票价三方面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

学生结合上表观察、讨论、归纳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先对比分析将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载客量、票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如下:速度: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载客量:火车>轮船>飞机>汽车运输工具速度载客量单程票价汽车60千米/小时40人200元火车120千米/小时 2 000人130元轮船30千米/小时 1 000人60元飞机800千米/小时100人 1 000元通过活动巩固练习,形成规律培养总结分析的能力规律总结票价: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结合速度、货物的特点及教师提示完成下表: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货运的最佳选择铁路较大较低较快远程、量大公路较小较高较快短程、活物、鲜货水路最大最低最慢远程、量大、时间要求不强航空最小最高最快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管道较大液体、气体承转我们在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货物的特点的情况下,还要结合当地的运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下面我们来了解部分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情况。

读图分析三.交通运输线的分布教师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如下:1.为什么我国东部交通运输网发达而西部较落后?友情提示:(从地形、气候、人口的分布、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来分析)2.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在我国哪些主要城市?沿海有哪些港口城市?三.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学生结合图片和提示回答如下:1.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地形崎岖,人口较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2.我国的主要航空港多是我国各省的省会城市。

沿海的主要港口城市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福州、厦门、香港、珠海、广州、澳门、海口、三亚等。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承转在了解了交通线的分布情况,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货物的特点,下面我们试着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探究分析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提出问题:1.根据客运和货运需要,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2.典例剖析:分析运输下列货物选择何种运输方式:①新疆某地发生地震,红十字会将一批急救药品火速从北京运往灾区。

②某公司准备将3吨活鱼从太湖运到上海赶次日的早市。

③上海一商贸集团从天津采购了1000吨食盐,某公司承担了这批货物的运输任务。

3.结合前面学习,表格总结,分析总结运输规律。

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小组讨论总结:1.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2.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如下:①“急救药品火速”——速度快“北京至新疆”——长途综合分析:航空运输②“3吨”——数量不大“活鱼”——活物、保鲜“太湖到上海”——短途“次日的早市”——速度快综合分析:公路运输③“天津到上海”——长途“1000吨”——数量大“食盐”——时间要求不强“天津、上海是海港”综合分析:海洋运输3.总结规律如下: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容易死亡或变质的、短途──公路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通过案例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运用师讲:中国出现雾霾天气,很多方面的因素与汽车排放污染性气体有关,为缓解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我们应怎样选择出行的方式?学生讨论分析,对比说出出行的方式。

公交车优于私家车,自行车优于公交车,步行更环保健康。

出行时要充分考虑节能减排。

从运输方式选择上树立环保意识构建梳理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地理思维力。

当堂达标1.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水运陆运空运B、空运水运陆运C、空运陆运水运D、陆运空运水运2.具有运量大、投资省、运费低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北京市医疗救缓队为了在24小时内火速赶赴汶川地震灾区,你认为他们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内河运输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2)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3)运输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4)根据统计图,为下面的情景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A.空运 B.铁路 C.公路 D.水运①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西藏。

②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往市区。

③20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秦皇岛。

④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欣赏三峡风光。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通过图片观察,对比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来加以利用。

2.注重结合运输问题从时间、速度、货物性质、当地运输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课堂形式上讲练结合,学生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较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探究过程,显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