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共85页文档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表现形式

布规律 ②气温高、气压低
:
③凸高凹低
等压
面的 判定近地面气温,气压比较
应用 判定特定季节的 低
高
: 海洋(陆地)
上下相反 温压相反
低(高空)
高
低
高
冷
热
冷(地面)
热力环流练习题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 _________;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同一水平面上(高度上),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高空与地面气压变化状况相反 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上拱),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高; 等压面向低空凸出(下凹),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低。
即“凸高(气压值)为低,凸低(气压值)为高”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 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问题探究: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的风向正 确吗?
【知识解读】
2.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 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问题19:结合“问题15”图,判断北京、首尔、武汉、 福州近期的天气状况如何? 北京:晴朗;首尔:阴雨;武汉:阴雨;
福州:晴朗
【知识解读】
3、判断风力大小和方向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
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南半球
热力环流

观看实验视频,记住实验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1.地面受热均匀,空气基本上 没有上升与下降运动,等压 线平行 2.高压与低压只能在同一水平 面比较。
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
白天:海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夜晚:陆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请同学们结合讲过的海陆风,自己根据地表的热量差异 推导山谷风与城市热岛效应的示意图。
《热力环流》课件

热力环流的组成要素
海洋循环
热量的不均匀分布引发了全球海洋表面之间的水流运动,影响着热力环流的产生和演变。
大气压力系统
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的空气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中的气压变化,推动着空气的运动。
地球自转
由于地球自转,相对运动的恒定热源和热汇导致了不均匀的热量分布,进而驱动了热力环流 的形成。
热力环流的作用与意义
1
气候调节
热力环流通过将热量从赤道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平衡了不同地区的温度,维持 了地球气候的稳定性。
2
水循环
热力环流推动了水的蒸发、降水和循环,影响着降雨的分布和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3
全球能量分布
热力环流将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分布,影响着地球不同地区的能量接收和释放。
热力环流的分类与特点
纬向环流
沿着经线方向上下运动的热力环流,主要影响着赤道到 极地之间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经向环流
沿着纬线方向东西运动的热力环流,主要影响着赤道附 近的气候和天气特征。
热力环流的影响因素
1 地形和地貌
不同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和海洋等会对热力环流产生影响,改变气流的方向和强度。
2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热力环流的动力源,不同纬度和季节的太阳辐射分布会导致热力环流的差异。
3 地球旋转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表面的运动和离心力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路线。
热力环流的观测与监测方法
1
卫星遥感
2
利用卫星观测和遥感技术,获取大气中水汽、
云层和温度分布等信息,揭示热力环流的特
征。
3
气象站观测
通过气象站的观测设备,如风速仪、温通过建立大气环流数值模型,模拟热力环流 的形成、演变和影响,提供预测和解释热力 环流的工具。
热力环流和等压线详解

>
C,A
>
D
(2)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中心相反 (3)凸向:气压高凸向高空, 气压低凸向近地面 (4)近地面,气温高, 气压低(或气温低, 高空 高
C
·
低 热
低
·
D
高A 冷
气压高)
B
近地面
·
·
(5)天气与气压的关系
例题:(2010年高考题)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 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答题。
热
冷 高气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冷
低压
热
高压 冷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低压 陆地
高压 海洋
高压 陆地
低压 海洋
提示: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比热)不同。陆地比热小, 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比热大,白天升温慢, 夜晚降温慢。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2)山谷风
山顶 山谷
山顶
山谷
白天
夜晚
4、锋面气旋的判读
南半球 (1)确定锋面位置 槽部
1000 1005 1010 1015
(2)确定锋面附近风向
暖 A
甲
D
丁 丙
(3)判断冷暖空气
(4)确定锋面性质 及移动方向
C 乙 B
1020
冷
5、判断季节
七 月
5、判断季节
一 月
6、垂直方向等压线(面)的判读
(1)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气压:B
1000 A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小
1005 1010 1015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由于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道路广泛、绿地减少等因素,导致城市地区温度高于周 围乡村地区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城市中 空气污染加重、能源消耗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同时,城市热岛效应还会 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如加剧夏季热浪的影响等。
城市通风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热力环流原 理来优化城市通风规划,提高城市空 气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水域等开放 空间,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 夏季城市温度,提高居民舒适度。同 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气候和生态环 境。
04
热力环流的实例分析
某地区热力环流的实地考察
03
热力环流的应用
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热力环流理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 基础。通过分析热力环流的模式 和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 化,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气象灾害预警
基于热力环流的研究,气象学家 能够提前预测台风、暴雨、暴风 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为防 灾减灾提供宝贵的时间。
农业生产的指导
生态保护与修复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探讨如何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的有效落地和执行。
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化建议
农业现状
分析某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利用 、作物种植结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优化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包括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调整作 物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
实施方案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步骤,推动优 化建议的有效落地和执行。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热力环流课件

低压
高压 近地面
C冷
A热
B冷
2、读图填空
受热地区A大气________,受冷地区B和C大气________。A近地面形成
________气压,而高空形成________气压;B、C近地面形成_______气压,
而高空形成_______气压。
3、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如上图所示):
地面_______ 大气的_____运动(垂直或水平) 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讲课人授:课:郭郭小小波波
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 2、能正确分析热力环流图,并会画等压线 3、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常见环流现象
(一)知识清单(3分钟)
1、概念理解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______而形成的大气运动,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
动的一种
的形式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空
高压
N 1000(百帕) 1005
1010
等压面
B
A
C
一、热力环流的原理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B
空 气 密 度 减 小 , 气 压 降 低Aຫໍສະໝຸດ C一、热力环流的原理
思考:等压面此 时还平直吗?
低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高
冷却
高
低
空
气
密
度
逐
渐
减
小
,
海陆风
海
陆
陆风
海
陆
海风
②山谷风:
山谷或盆地多夜雨?
学案检测
热力环流图解

热力环流图解:如右图所示,ABCD 四点气压高低排序为:BACD ;气温高低排序为ABCD ;近地面A 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B 形成高压,等压面上 凸;而高空C 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D 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
气压带和风带风带风向气压带 属性(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成因 特征 气流 极地高气压带(2个)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冷干冷热不均:垂直运动 受热-气温高-气流上升 受冷-气温低-气流下沉 最基本的: 热力环流 大规模有规律的运动:季风环流热力因素:赤道受热、两极受冷 夏季:陆地升温快冬季:海洋降温慢气压不均:水平运动高压-数值高-等压面上凸 低压-数值低-等压面下凹 气流-始终从高压流向低压动力因素:地转偏向力、极锋 夏季:陆地气压低 冬季:海洋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的影响 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 东亚和南亚季风大规模有规律的运动:三圈环流 太阳辐射 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 下垫面性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锋面 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其分布等压面9、六大洲气候分布图大洲气候类型1、热带沙漠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亚热带草原气候4、热带雨林气候5、亚热带湿润气候6、温带海洋性气候7、地中海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5、温带海洋性气候6、温带大陆性气候7、亚热带湿润气候8、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亚热带湿润气候3、极地气候4、温带海洋性气候5、地中海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热带草原气候8、热带雨林气候9、高山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5、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3、地中海气候4、极地气候5、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雨林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地中海气候8、高山高原气候9、极地气候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主要“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雨定型”六大洲气候分布图大洲气候类型1、热带沙漠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亚热带草原气候4、热带雨林气候5、亚热带湿润气候6、温带海洋性气候7、地中海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5、温带海洋性气候6、温带大陆性气候7、亚热带湿润气候8、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亚热带湿润气候3、极地气候4、温带海洋性气候5、地中海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热带草原气候8、热带雨林气候9、高山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5、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3、地中海气候4、极地气候5、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雨林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地中海气候8、高山高原气候9、极地气候地质构造类型形态特征(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未侵蚀侵蚀后褶皱常形成高大山脉褶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山岭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谷地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断层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错动、位移断块山,裂谷或海洋板块相对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举例边界类型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生长边界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海沟、岛屿、海岸山脉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消亡边界。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2.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1)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2)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两种运动”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三个不同”(1)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2)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3)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3.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1)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3)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