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PH检测

合集下载

化妆品检测方法有哪些?

化妆品检测方法有哪些?

化妆品检测方法有哪些?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可分为普通化妆品(又称非特殊化妆品)和特殊类化妆品。

一、pH值的测定人体皮肤的pH值一般都在4.5~6.5,偏酸性,这是由于皮肤表面分有皮肤和汗液,其中含有乳酸、游离氨基酸、尿酸和脂肪酸等酸性物质。

根据皮肤这一生理特点,制成的膏霜类和乳液类化妆品应有不同的pH值,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因此,pH值是化妆品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

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0.1 g),分数次加入蒸馏水10份,并不断搅拌,加热至40 ℃,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此(25±1)℃或室温,待用。

如为含油量较高的产品可加热至(70~80)℃,冷却后去掉油块待用;粉状产品可沉淀过滤后待用。

按照pH 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pH值测定二、粘度的测定流体受外力作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呈现的阻力称为粘度(或称粘性)。

粘度是流体的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是膏霜类和乳液类化妆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粘度一般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

三、浊度的测定香水、头水类和化妆水类制品或由于静止陈化时间不够部分不溶解的沉淀物尚未析出完全,或由于香精中不溶物如浸胶和净油中的含蜡量度过高,都易使产品变混浊,混浊是这些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

浊度的测定主要用目测法。

1.基本原理,目测试样在水浴或其它冷冻剂中的清晰度。

2.试剂,冰块或冰水(或其它低于测定温度5 ℃的适当冷冻剂)3.测定步骤,在烧杯中放入冰块或冰水,或其他低于测定温度5 ℃的适当冷冻剂。

取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支预先烘干的φ2㎝×13㎝玻璃试管中,样品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3。

将其中一份用串联温度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样品中间部分。

试管外部套上另一支φ3㎝×15㎝的试管,使装有样品的试管位于套管的中间,注意不使两支试管的底部相接触。

测试化妆品的方法

测试化妆品的方法

测试化妆品的方法化妆品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室测试和人体试验。

实验室测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测试,来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室测试方法:1. 稳定性测试:化妆品在长期存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其稳定性,不发生分层、沉淀、变质等问题。

实验人员通过模拟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测试,观察化妆品的变化情况。

2. pH值测试:化妆品的pH值对皮肤的影响很大,pH值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皮肤不适,因此需要进行pH值测试。

实验人员使用pH计来测试化妆品的酸碱性,确保其符合皮肤的pH值范围。

3. 致敏性测试: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所以需要进行致敏性测试。

实验人员将化妆品涂抹在动物的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溃烂等过敏反应。

4. 防腐性测试:化妆品中存在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防腐性测试。

实验人员将不同的细菌、霉菌接种在化妆品中,观察是否能杀灭这些微生物。

5. 安全性评估:对于每一种新的化妆品成分,都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

实验人员通过对化妆品成分进行毒理学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对皮肤有害。

人体试验是将化妆品应用在人体上,观察其对皮肤的影响。

这种测试方法比较直接,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化妆品的效果和副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体试验方法:1. 斑贴试验:实验人员将化妆品涂抹在人体皮肤的一个小区域上,观察是否会出现红肿、刺痛、过敏等不良反应。

2. 眼刺激试验:将化妆品滴入动物或志愿者的眼睛中,观察是否会引起眼睛不适和损伤。

3. 皮肤刺激试验:实验人员将化妆品涂抹在大面积的人体皮肤上,观察是否会引起红肿、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

4. 群体调查:通过对大量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使用某种化妆品后的感受和反馈。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人体试验可以提供更真实的数据,但在伦理和法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进行任何人体试验之前,必须确保试验是安全、伦理和法律合规的。

化妆品检验实验设计

化妆品检验实验设计

化妆品检验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检验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实验材料-化妆品样品:包括不同类型的化妆品,如乳液、粉底液、口红等。

-实验仪器:pH计、密度计、拉力计、电子天平等。

-实验试剂:包括盐酸、苛性钠、氯化钾、丙酮等。

3.实验步骤3.1外观检验取适量的化妆品样品,观察其外观状态,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

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异物或异常情况。

3.2pH值检测3.2.1校验pH计:使用标准缓冲溶液(pH4和pH7)对pH计进行校准。

3.2.2取适量的化妆品样品,将其稀释至适当浓度。

3.2.3将pH电极插入溶液中,记录pH值。

3.3密度检测3.3.1使用密度计校准:使用纯水对密度计进行校准。

3.3.2取适量的化妆品样品,将其倒入密度计中,记录密度值。

3.4拉力测试3.4.1使用拉力计校准:使用标准质量物品进行校准。

3.4.2取适量的化妆品样品,将其施加在拉力计上,记录拉力值。

3.5温度稳定性测试将化妆品样品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例如25℃、40℃和60℃),在不同时间点(例如0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进行外观和性能评估。

评估项目包括颜色变化、分层、结块或其它异样。

3.6高温稳定性测试将化妆品样品放置在较高温度下(例如80℃)一定时间后,进行外观和性能评估,如颜色变化、分层以及干燥程度等。

3.7低温稳定性测试将化妆品样品放置在较低温度下(例如-10℃)一定时间后,进行外观和性能评估,如颜色变化、分层以及凝固程度等。

3.8化学成分测试使用适当的试剂对化妆品样品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例如使用盐酸、苛性钠等测定酸碱值,以及使用氯化钾测定防腐剂含量等。

3.9微生物检测采集样品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放糖实验,判断样品是否存在细菌、真菌和酵母等微生物。

4.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将样品与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化妆品检测方法大全

化妆品检测方法大全

化妆品检测方法大全一、物理性能测试:1.外观检查:包括外包装、容器等的检查,确保没有破损、变质等情况。

2.气味检测:通过嗅觉来检测化妆品的气味,确保没有不正常的气味。

3.pH值测定:通过测定化妆品的酸碱度来评估其对皮肤的刺激性。

4.粘度测定:通过测定化妆品的黏稠度来评估其易涂抹性和使用感。

二、安全性评估:1.致敏性测试:包括皮肤致敏性测试和眼刺激性测试,用于评估化妆品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

2.皮肤刺激性测试:通过刺激皮肤,观察皮肤红肿、瘙痒等反应,来评估化妆品的刺激性。

3.眼刺激性测试:通过滴入化妆品溶液到兔子的眼睛中,观察眼部反应,来评估化妆品对眼睛的刺激性。

4.稳定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来评估化妆品的稳定性,确保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发生质量变化。

5.耐受性测试:通过人体测试来评估化妆品对皮肤的耐受性,包括安全性和有效性。

6.合规性测试:通过检测化妆品中是否含有禁用成分,来评估其合规性。

三、功效评价:1.保湿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皮肤保湿的能力,来评估其保湿效果。

2.美白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皮肤美白的能力,来评估其美白效果。

3.抗皱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皮肤抗皱的能力,来评估其抗皱效果。

4.防晒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来评估其防晒效果。

四、其他测试:1.重金属含量检测:通过检测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来评估其安全性。

2.纺织品染色测试:通过将化妆品和纺织品接触,来评估化妆品对纺织品染色的能力。

3.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评估化妆品的持久性和耐久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化妆品检测方法,实际的化妆品检测方法非常多样化,根据具体的化妆品类型和目标,会有更多的测试方法应用。

此外,化妆品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

化妆品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的检测方法化妆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

1. 物理检测物理检测主要是针对化妆品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外观、气味、总酸值、总碱值、PH值、水分含量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PH值检测。

PH值和皮肤的酸碱度有关,不同类型的皮肤对应的PH值也不同。

一般而言,常用的PH值检测仪器有PH计、PH试纸等。

另外,测量水含量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仪器测量化妆品的重量和体积,进而计算出水分含量。

2. 化学检测化学检测主要是通过对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化学检测包括HPLC(高效液相色谱)、GC(气相色谱)、IR(红外光谱)等方法。

这些方法既可以分析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毒物),也可以分析化妆品中的有益成分(如植物萃取物等)。

在化学检测中,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则,那就是只有知道正在检测的物质名称和化学结构,才能正确地分析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

因此,化学检测需要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以确保准确性和真实性。

3. 生物检测生物检测主要是通过对化妆品对人体相关的实验进行测试。

常见的方法包括:皮肤过敏测试、眼部刺激测试、口服毒性测试、慢性毒性测试等。

生物检测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要确保测试过程中不对实验员和测试的动物造成危害。

而且还需要长时间的跟踪、分析和记录,才能够得出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总之,化妆品检测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针对不同的化妆品类型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针对化妆品加强检测,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不合规格或有害的化妆品被引入市场,在保护消费者健康的同时也可以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化妆品半成品检验标准

化妆品半成品检验标准

化妆品半成品检验标准化妆品半成品是指还未成品化妆品的产品,通常是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

对于化妆品半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检验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才能确保最终成品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化妆品半成品的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检验。

1. 化妆品半成品的外观应该整洁、无异物、无明显色斑和气泡等缺陷。

2. 化妆品半成品的包装应该完好无损,标签清晰、无误,防伪标识鲜明。

二、pH值检验。

1. 化妆品半成品的pH值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化妆品半成品对应的pH值范围是不同的。

2. pH值检验应使用专业的仪器,确保准确性。

三、微生物检验。

1. 化妆品半成品应进行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检验,确保产品不受污染。

2. 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确保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安全要求。

四、活性成分含量检验。

1. 化妆品半成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应符合配方要求,确保产品的功效。

2. 活性成分含量检验应使用专业的仪器和方法,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稳定性检验。

1. 化妆品半成品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应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质。

2. 稳定性检验应包括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确保产品的整体稳定性。

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检验。

1. 化妆品半成品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对用户的安全。

2. 检验应使用专业的仪器和方法,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其他特殊检验。

1. 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检验,如防腐剂、防晒剂、色素等成分的含量检验。

2. 特殊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化妆品半成品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pH值、微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稳定性、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最终成品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产品。

化 妆 品 通 用 检 验

化 妆 品 通 用 检 验

化妆品通用检验第一节化妆品理化检验一、化妆品PH值检验(一)基本原理通过测量浸入化妆品中的玻璃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测定化妆品的PH值。

(二)试剂①实验室用水:三级水,其中电导率小于等于10μS/cm,用前煮沸冷却。

②从常用的缓冲溶液中选取两种用来校准PH计,它们的PH值应尽可能接近试样预期的PH值。

缓冲溶液用上述要求的三级水配制。

(常用PH值缓冲溶液分为:4.00、6.86、9.12)(三)仪器①PH计:包括温度补偿系统,精度0.002以上.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

(四)分析步骤1、试样的制备(1)、稀释法称取样品1份(精确至0.1g),加入经过煮沸冷却后的实验室用水10份,加热到40度,并不断搅拌至均匀,冷却至规定温度,待用。

如为含油量较高的产品,可加热到(70~80)度,冷却后去除油块待用;粉状产品可沉淀过滤后待用。

(粉状产品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测PH 值)。

(2)、直接测量法(不适用于粉类、油膏类化妆品及油包水型乳化体)将适量包装容器中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待用或将小包装去盖后直接将电极插入其中。

2、校正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校正PH计。

选择两个标准缓冲溶液,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校正,或在温度补偿系统下进行校正。

3、测定电极、洗涤用水和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须调至规定的温度,彼此间温度越接近越好,或同时调节至室温校正。

仪器校正后,首先用规定的水清洗电极,然后用滤纸吸干。

将电极小心插入试样中,电极浸没,待PH值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读毕,须彻底清洗电极,待用。

4、分析结果的表述PH值的结果以两次测量的平均数表示,精确度为0.1。

二、化妆品浊度检验GB/T13531.1-1995规定了化妆品浊度的检验方法。

(一)仪器①温度计:分度值±0.20℃.②玻璃试管:直径2cm,长13cm;直径3cm,长15cm。

也可便用磨口凝固点测定管。

(二)试验步骤在烧杯中放入冰块或冰水,或者其它的低于测定温度5度的适当的冷冻剂。

化妆品检测报告

化妆品检测报告

化妆品检测报告
以下是一个示例化妆品检测报告:
化妆品检测报告
产品名称:XX牌防晒霜
生产日期:2021年01月15日
样品编号:12345-67890
检测项目:
1. 化学成分分析:经化学分析,确认化妆品中的成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结果显示,产品中含有有效防晒成分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并且未检出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

2. pH值测定:通过检测样品pH值的酸碱程度,判断产品是
否具有良好的皮肤适应性。

结果显示,产品的pH值为5.5,
属于中性范围,符合皮肤pH值的要求。

3. 保存期限测试:对产品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模拟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条件,检测产品是否能够保持稳定性和有效性。

结果显示,在40℃温度下保存30天后,产品的外观、气味和
使用效果均没有明显变化。

4. 规格标签检查:查看化妆品包装上的标签内容是否准确并与实际产品相符。

结果显示,产品标签上的成分列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际产品一致,无误差。

5. 微生物检测:对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微生物限度测试的标准。

结果显示,产品中未检测到霉菌、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

结论:
经过化学成分分析、pH值测定、保存期限测试、规格标签检查和微生物检测等多项测试,该化妆品样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产品安全有效。

备注:
本检测报告仅针对所提供的化妆品样品进行检测。

如有需要,可根据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的pH变动很大,其值不仅取决于原料的品种、来源和配方,而且由于存放时微生物的参与、空气氧化及防腐剂的失效等作用,致使有机物的腐败而造成pH改变。

化妆品的pH过酸或过碱性,不仅影响化妆品功效的正常发挥,还可造成刺激性皮炎、斑疹毛发损伤,故一般对化妆品的pH范围都有具体限量要求(1)(2)。

pH值的测定方法有:pH试纸法,标准色管比色法和电位计测定法。

由于化妆品的组分较复杂,其中存在氧化剂、还原剂、具有颜色且混浊,试纸法和比色法测定则产生干扰,准确度差。

电位计测定法可排除上述干扰,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高,一般可准确到0.02 pH单位。

较精密的酸度计可达0.001 pH 单位。

1 应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中pH值的测定。

2 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同时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一个电池。

此电池产生的电位差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E=E0 +0.059lg[H+] (25℃)E=E0 -0.059 pH
式中E0为常数。

在25℃时,每单位pH相当于59.1mV电位差。

即电位差每改变59.1mV,溶液中的pH相应改变1个单位。

可仪器上直接读出pH值。

3 试剂
本方法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优级纯试剂。

所用水指不含CO2蒸馏水或具同等纯度的去离子水(3)。

3.1 pH=
4.00标准缓冲溶液(20℃):称取10.120g在105℃烘干2h的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溶于1000ml 水中,储存于塑料瓶中。

3.2 pH=6.88标准缓冲溶液(20℃)(4):称取3.390g在105℃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530g 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1000ml水中,储存于塑料瓶中。

3.3 pH=9.22标准缓冲溶液(20 ℃)(4):称取3.810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1000ml水中,储存于塑料瓶中。

上述缓冲溶液通常能稳定两个月,其pH值随温度不同而稍有差异。

4 仪器
4.1精密酸度计或离子活度计(精度≥±0.02pH)。

4.2温度计(精度±0.2℃)。

4.3玻璃电极,231型(5)。

4.4甘汞电极,232型(6)。

4.5磁力搅拌器(附有加温控制功能)。

4.6烧杯,50ml。

5 分析步骤
5.1按说明书调节好仪器。

5.2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放入纯水中浸泡12h以上。

5.3将酸度计的电极浸入25℃与样品溶液相接近的pH值标准缓冲溶液中,校正酸度计刻度。

取下电极,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水中备用。

5.4溶液状样品可直接取样测定、膏、霜、粉等固体及半固体样品按lg样品加9ml纯水的比例准确称取放入50ml烧杯中(7),搅拌5min(必要时可加温到40±1℃),使样品混溶均匀(8)。

调整液温至25℃(9),将校正过的酸度计电极用纯水冲洗干净,放入样品溶液中,搅拌1min,测试两次,误差范围±0.02,取其平均读数值。

测定完毕后,将电极冲洗干净(10),其中玻璃电极浸在水中备用。

(1)测定pH可以评价和核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及监督市售产品的质量变化和安全性。

特别直按用于皮肤和毛发的化妆品。

人体皮肤大体上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

表皮的最外层是角质层,由鳞片状扁平的角细胞组成。

其质地坚韧而有弹性,主要起保护作用,还具有防酸和防紫外线辐射等作用。

角质层的成分是角蛋白,呈弱酸性(pH5.5~6.2),其吸水性强,与酸碱结合后容
易变质。

因此,人体用的化妆品和洗涤剂的pH应接近7,或者和皮肤的pH相等,以减少角质层的化学变质。

角质易溶于稀碱溶液中。

此外,表皮上的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而起着保护皮肤的作用,如果使用脱脂力强的强碱性洗涤剂,把不应该洗掉的皮指也洗掉,使表皮组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这样反而会使皮肤干燥致使造成皮肤粗糙和皲裂等后果。

毛发的外皮是由纱绽状的角质化细胞构成,含有色素颗粒体。

由于毛发是一种蛋白质结构,毛发的pH为6.0左右,碱性和酸性较强的溶液对它都能起化学反应,特别是遇到碱性物质容易发生变质和脆化,所以洗发用的洗涤剂只应是微酸性或中性的。

而烫发、染发剂等对毛发破坏性大的化妆品也应严格控制pH及碱含量的上限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化妆品GB、QB、ZBY标准的pH范围、测定方法、标准号资料供参照执行。

(3)制备pH标准溶液和样品的稀释水应是去离子水,25℃时电阻率应大于0.5MW ·cm,从混合柱去离子器出口直接接取,或煮沸蒸馏水15min,冷却,除去二氧化碳,pH升到6.7~7.3的制备水。

(4)缓冲溶液应用聚乙烯瓶贮存。

商品缓冲溶液经长期贮存虽未启开使用,也可能有变化。

由磷酸盐、硼酸盐、碳酸盐制备的中性到碱性pH范围的缓冲溶液,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特别敏感,所以应注意密封保存。

有机酸及有机碱的缓冲溶液,在一般条件下贮存数周后容易长霉;磷酸盐缓冲溶液也容易出现沉淀,遇此情况应弃去重配。

取出后用于校正仪器的缓冲溶液用后应弃去,切不可再倒回原盛装的瓶内。

新配制的缓冲溶液在通常情况下可稳定两个月左右。

(2)(5)新购的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蒸馏水中浸泡若干小时,才能使用,每次使用后,仍需浸入水中,这是由于水合作用推动了离子在玻璃膜中的扩散。

在水化凝胶层中,单价阳离子的扩散系数约为干玻璃的1000倍。

因此,玻璃膜的表面必须经过水分才能显示良好的pH电极功能。

通常玻璃电极测定的pH范围为0~10,钠玻璃电极国产常用的221型,当pH大于10时,使测定的pH值比实际数值偏低,这种现象称为“碱差”。

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碱金属离子,如钠离子也在玻璃膜上交换而产生电位响应。

在强碱性溶液中,氢离子活度很小,这种响应明显,因而产生误差,因钠离子的电位响应最明显所以称为“钠误差”。

为此可采用锂玻璃电极,其膜组分为Li2O2、Cs20、La203、SiO2,如国产231型,可测定0~14pH范围,从而消除“钠差”。

一般玻璃电极寿命为一年左右,长期使用后,会逐渐失去功能,称为“老化”。

当电极系数低于52mV/pH 时,就不宜再使用。

玻璃电极的膜非常薄,易于破碎损坏,使用时应注意勿与硬物碰撞,也不能用手触及膜。

电极上所沾附的水珠只能用滤纸轻轻吸干,不得擦拭。

不能用含氟离子的溶液、硫酸、洗液,浓酒精来洗涤电极,否则会使电极表面脱水而失去功能。

玻璃电极的使用温度一般为0~50℃,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内阻增大使测定困难。

(6)使用饱和甘汞电极时应注意:①使用前应将电极侧管口和液接部的小橡皮塞(帽)取下,使电极套管内的KCI溶液与大气相通。

甘汞电极一般应立式放置。

不用时应在加液口和液接部套上橡胶帽。

长期不用的甘汞电极应充满内渗液,在电极盒内静置保存。

②电极中内充KCI溶液中要有固体KCI存在。

③电极使用前,所有的空气泡必须从甘汞电极的表面或液接界部位排除掉,否则会引起测量回路断路或读数不稳定。

④每隔一定的时间,要用电阻测试仪或电导仪检查一次电极内阻,一般应小于10kW ,内阻过大会引起测量误差。

⑤甘汞电极稳定性检验,主要是测量它相对于氢标准电极的电位及稳定程度。

在一般实验室中使用的甘汞电极相对于内充液相同的另一支好的甘汞电极,在无液接或液接电位一致的情况下,电位差值就应小于2mV。

(7)若是唇膏等蜡质较高的样品,取适量的样品与水按比例混合,于沸水浴上,不时振摇,煮沸5min,冷后过滤,取滤液作为待测溶液。

(8)在良好的缓冲溶液中,忽视搅动不致于产生影响,但对非缓冲溶液和稠度较高的化妆品样品应注意搅动,否则能导致误差。

(9)温度对测量pH影响:一般pH计中的温度控制钮可以补偿温度对斜率的影响。

测定时注意
样品溶液和pH标准溶液的温度一致。

(10)电极的洗涤方法:电极测定完毕后,浸泡15~3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中12h,目的是除去沾污的油脂。

取出电极,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将玻璃电极泡入蒸馏水中待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