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三节_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三节_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 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现实性和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 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 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 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 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 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 来,鸡生蛋,蛋孵鸡,两年之内,就可以有鸡三百只。把 鸡卖了,可买回五头母牛。母牛生母牛,三年可以有牛二 十五头。母牛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可以有牛一百五十头。 把牛卖掉,即可得到一大笔钱。把这笔钱全部用来放债, 再过两年,我就有一份像样的家当了。”这个人越想越高 兴,越说越得意,于是就盘算发财以后的事情了:置地、 盖房,还要娶个小老婆……老婆一听说他要娶小老婆,勃 然大怒,一拳把那个鸡蛋打得粉碎。这个人的一份家当就 这样全部毁掉了。
形象点讲:
客观辩 证法
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 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表现形式不同


主观辩
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
证法
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 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概念辩证法)
矛盾分
析法
确定作用
的唯 理物 论辩 体证 系法
基本 规律
基本 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 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 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 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 并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 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 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3 抽象与具体
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包括感性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
感性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
对感觉具体的否定。
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人们认识的起 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
点。
成各个部分,区分开
思维的具体: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 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
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偶然的现象的方面,
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
可靠性
较差 强
创造性
强 一般
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 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 归纳和演绎互为补充。 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 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发散思维
陶行知
收敛思维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1 系统方法 2 控制论
3 信息论
-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 证思维方法
4 突变论 * 混沌理论
*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普普 通通 地化 质学 学
生物学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个体 - 类(种群)
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过程相一致。





力 学
量热学 - 热力学(热一、热二、热三)
动力学
运动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讲稿: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讲稿: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讲稿: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讲稿: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这一主题。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灵魂,也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

那么,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呢?唯物辩证法又是如何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吧。

唯物辩证法首先强调的是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而精神、意识等则是物质的产物。

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必须从物质出发,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才能揭示世界的本质。

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抛弃主观臆断和片面偏见,用客观事实和严密的逻辑来认识世界。

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辩证法,它认为世界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发展的。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矛盾和矛盾的普遍联系,即矛盾统一规律。

矛盾的普遍联系体现了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能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到事物内部,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发展观,它认为世界是无止境地运动和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

唯物辩证法对于发展的理解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即在一定的数量积累达到一定的阶段后,会发生质的飞跃和突变。

这种质的飞跃和突变,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契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唯物辩证法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

它注重实践,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实践的检验;它注重历史,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过程;它注重全面性,认为事物的认识应当全面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多个侧面。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具备批判的精神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要善于从事物的矛盾和矛盾的普遍联系中寻找发展的契机和规律。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应当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

首先,要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对事物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来获得真实的和客观的认识。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第一章科学认识方法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第一章科学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是⽅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法论的意义。

在唯物辩证法的⽅法论体系中⽭盾分析法居于核⼼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体现着⽭盾分析法,⽽且具有⾃⾝独特的内容,揭⽰着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不同侧⾯,同样具有重要的⽅法论意义。

1。

原因与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和结果是揭⽰事物或现象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的哲学范畴。

原因是指引起⼀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起作⽤⽽引起的现象。

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联系是⼀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某⼀现象必然引起另⼀现象的本质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结果相互作⽤。

在⽆限发展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相互作⽤,互为因果。

事物的因果联系往往不是单线的,⽽是双程的。

反馈就是结果对原因的反作⽤。

反馈原理,就是根据因果相互作⽤的辩证法,实现事物⾃动控制或⾃动调节的原理。

(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①客观性。

因果联系为客观事物本⾝所固有,不以⼈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②普遍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不处在⼀定的因果联系之中。

③多样性。

因果关系有⼀因多果,同因异果、⼀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多种表现类型。

(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法论意义 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科学认识的重要内容。

把握因果联系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

可以增强⼈们活动的⾃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

必然性与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和区别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客观事物发⽣、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对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定要发⽣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确定发⽣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讲稿:唯物辩证法是科学认识方法

讲稿:唯物辩证法是科学认识方法

讲稿:唯物辩证法是科学认识方法同学们,大家好!第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第二,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第一问题,既然叫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所谓科学认识方法,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合乎科学原理和规律的,能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取得预想结果的,被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唯物辩证法正是这样的一种方法。

那么,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呢?为此,我们给大家介绍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所以它是可学的;二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所以它是认识方法。

我们首先来分析第一个原因,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为了清晰阐述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客观辩证法,什么是主观辩证法,关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恩格斯有过这样的论述:“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 根据恩格斯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自我呈现。

客观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地存在着,并且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着的过程,这就是客观世界本身的辩证法,即客观辩证法。

简单来说,客观辩证法就是指客观规律。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客观辩证法就是支配整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比如人类社会由古代类人猿进化到原始人,最后到现代社会的人们,这一过程充满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这就是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结论是,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在主观思维上的反映。

被呈现出来的客观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是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

正如恩格斯所言,主观辩证法,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马哲简答题

马哲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2)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矛盾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差别,在每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把握这个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3.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与知识性的认识以“求真”为目的不同,评价性的认识以“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因此,对于同样的现象,不同的价值主体所形成的评价往往无法达成共识。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进一步认识它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提高科学与哲学意识。

(一)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因此,可以将主观辩证法成为概念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

同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联系或成为关系范畴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讲联系、讲方位的。

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就要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 的认识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 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 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的形式 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 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 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包括前两者,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认识论的统一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一番寒风彻骨,哪能梅花扑鼻香”)
总结:唯物辩证法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照辩证法办事”,就能达于应事而变、顺 势而为,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 (三)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 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 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 握对立,批判和继承相统一的方法。 • 列宁在《共产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 运用唯物辩证的矛盾分析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是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
是其核心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恩格斯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 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他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 在他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 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因此,马克思主 义哲学内在地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道德根 本要求;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生 命力的事物采取妥协的态度,反对把自己的学说当成僵死 的教条;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 承与创新的统一。
要求我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②根据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
要求我们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③根据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要求我们要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不经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两者在本质上统 一的,在表现形式上不同。
客观辩证法: 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表 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主观辩证法: 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 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研究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发 展,与时俱进。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 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 理,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
2.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原则,都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意义。 ①世界普遍发展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