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简介
温度传感器的功能特点介绍 传感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温度传感器的功能特点介绍传感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依照传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依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功能和特点1,检定K、E、J、N、B、S、R、T等多种型号的工作用热电偶2,检定Pt100、Pt10、Cu50、Cu100等各种工作用热电阻,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3,多路低电势自动转换开关,寄生电势≤0.4μV4,掌控1—4台高温炉5,温场测试:可进行检定炉、油槽、水槽、低温恒温槽的温场测试6,线制转换:可进行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电阻检定7,软件具有比对试验、重复性试验、温场试验等相关试验功能软件平台:8,在Windows2000/XP以上平台,全中文界面,标准Windows 操作系统,便利快捷。
可实现:a)设备自检、查线b)屏幕显示并保存控温曲线≤0.4μVc)检测数据自动采集d)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检定记录e)自动保存检定结果,且不可人工更改f)查询各种热电偶、热电阻分度表及其它帮忙g)热电偶、热电阻全部历史检定数据、控温曲线查询统计及计量的智能化管理功能简介温度传感器是比较早开发,应用广泛的一类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
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
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
与之相应,依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五花八门的各种传感器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现代的温度传感器外形特别得小;这样更加让它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中,也为人们的生活供应了极多的便利和功能。
温度传感器简介与选型

温度监控的I/O解决方案选择和采购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和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种类繁多。
从单一房间的温度监测到复杂的批次过程控制应用都依赖精准的温度获取。
电阻温度计(RTD),热电偶,积体电路温度计(ICTD),热敏电阻,红外线传感器是用于以上目的的主要传感器类型。
RTD决定于材料电阻和温度的关系,它读数精确(一般小数点后2-3位),具有多种封装形式。
他们一般由镍,铜及其他金属制造,但是较早前,RTD是由铂制造的,很大程度上因为铂的电阻在较宽的温度区间里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但是由于铂价格昂贵且当温度超过660°C时不能适用,因为在这范围以外铂的惰性会失效导致读数不准。
RTD需要一个小功率激励源才能进行操作,且RTD应用性很强,在较大范围内它侦测温度非常准确漂移很小。
热电偶是由双金属导体制备,受热时产生的电压与温度成比例.同RTD一样,热电偶常用于工业设置里。
其种类丰富(B,J,K,R,T等),提供不同的温度敏感范围。
热电偶读数没有RTD那么精确,有时可能高达一度之差。
热电偶和RTD一样本身及其脆弱,使用时它通常附有一根耐用探针。
一般热电偶价格不贵,但若装了特殊外壳或装置,其价格将大大上升。
因为热电偶种类繁多测温范围很大,最高可达1800°C,能用在高温条件下(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使用一般需要特殊外壳、包装或绝热材料)。
ICTD是常见的通用温度传感器,其价格不贵,类似2线晶体管装置,工作电压在5-30V之间,由此产生的电流与温度成线性比例。
也和RTD一样,ICTD低噪音,但比RTD更易使用,因为其无需电阻测量电路。
ICTD的特点在于其简易,工业应用偏少,在-50~100°C范围内温度测量较准确,例如在HVAC,制冷机和室内温度监控等应用上。
热敏电阻工作原理是由电阻调节获得不同温度。
这样看来热敏电阻和RTD的工作原理类似,差别在于前者使用2线互连,对温度更加敏感,但是一定程度上读数不准。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温度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温度变化。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新的温度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分析。
本报告将对这款温度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简要概述,以及实验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温度传感器简介温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和控制温度变化的装置,它具有准确、稳定、较快的响应速度以及可调节的灵敏度等特点。
本次实验涉及到的温度传感器是一款智能型温度传感器,采用了特殊的传感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的温度测量范围,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二、实验过程及结果本次实验的测量范围为0℃至100℃,共采样200次。
经过图表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高,变化范围在±0.1℃内,且抗干扰能力良好;响应速度在30毫秒内,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量;数据处理能力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三、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1)由于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够高,在极端的温度环境中会出现较大的测量偏差。
2)虽然温度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较快,但响应曲线的拐点时间间隔较大,不够连续,会影响测量结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增加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使其能够在极端温度环境中进行准确的测量;2)重新调整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曲线,缩短拐点间隔,提高测量连续性;3)开发新的数据分析算法,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测量准确度。
四、结论经过本次实验,证明了温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测量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以用于温度测量。
但实验也发现了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效率。
最后,我们对本次实验结果表示肯定,也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继续改进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以实现更加准确、可靠的测量。
热水器温度传感器维修手册

热水器温度传感器维修手册第一章:温度传感器简介热水器温度传感器是热水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感应热水器中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以实现温度的监测和调节功能。
本手册将介绍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常见故障,以及有关维修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温度传感器原理1.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水器温度传感器采用了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检测热水器内部的温度来改变电阻值,进而实现温度的监测和调节。
当传感器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它的电阻值会相应改变,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当前的温度。
2. 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温度传感器一般由外壳、温度敏感元件、引线等部分组成。
外壳用于保护传感器内部的温度敏感元件,引线用于将传感器的信号导出到控制系统中。
第三章: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1. 温度传感器故障的表现温度传感器故障一般表现为温度不准确或不稳定,导致热水器无法正常工作。
可能的原因包括传感器老化、损坏或连接不良等。
2. 故障排除方法在检修温度传感器时,首先要断开热水器的电源,确保安全。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查与修复:(1)检查传感器连接是否松动或腐蚀,如有问题要及时清理、固定或更换连接件。
(2)使用万用表对传感器进行测量,确定电阻值是否正常。
若不正常,需要更换新的传感器。
(3)如果传感器表面有异常的物质附着,可以用清洁剂将其清洗干净。
第四章:维护与保养1. 温度传感器的维护为了保证温度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定期对其进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维护包括清洁传感器表面、检查连接是否正常、保持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干净等。
2. 温度传感器的保养对于温度传感器的保养,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将重物砸到传感器上,以免损坏其结构。
(2)避免将传感器暴露在过高温度或过低温度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寿命。
(3)定期检测传感器的电阻值,如有异常,及时更换。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温度传感器维修时,一定要注意断电,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触电或烧伤等意外事故。
TS系列温度传感器简介

精度 A级 B级
允许偏差(℃) +/- (0.15+0.002∣t∣) +/- (0.3+0.005∣t∣)
C) TSN 系列温度传感器将高精度、高可靠的 NTC 热敏电阻器与 PVC 导线连接,用绝缘、导热、防水 材料封装成所需要的形状,便于安装与远距离测控温。 采用全新工艺、产品性能稳定,可长期工作。(年电阻值漂移率点 1) 电阻值和 B 值精度高、一致性好、可互换。(电阻值和 B 值精度分别可达±1%) 灵敏度高、反应迅速。(电阻温度系数可达-(2~5)%/) 采用双层密封工艺,具有良好的绝缘密封性和抗机械碰撞、抗折弯能力、可靠性高。 可根据使用的安装条件封装,便于用户安装。 可制成高耗散产品,测试电流可大大高于传统结构的传感器,简化线路 用热敏电阻器制作的 TSN 温度传感器,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检测灵敏度高,在微小温度差的测量方面 极其有用,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汽车空调、冰箱、冷柜、热水器、饮水机、暖风机、洗碗机、消毒 柜、洗衣机、烘干机以及中低温干燥箱、恒温箱等场合的温度测量与控制。
B) TSD 系列数字温度传感器,采用美国 DALLAS 公司生产的 DS18B20 可组网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经 焊接,外加不锈钢保护管封装而成,具有耐磨耐碰,体积小,使用方便,封装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 狭小空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20 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 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 DS1820 的双向通讯, 数字温度传感器都具有唯一的编号,温度采集设备通 过编号来识别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支持“一线总线”接口(1-Wire)。
DS1820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测量温度范围: 0~50 ℃, -20~100℃, -40~80 0~100 0~150 0~300 其它注明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设备,它可以将温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主要包括热电效应、电阻效应、半导体效应和红外线测温等多种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介绍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指当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处形成温差时,会产生电动势。
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效应,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热电偶就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差,通过测量两种金属之间的电压差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其次,电阻效应也是温度传感器常用的原理之一。
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常见的电阻温度传感器有铂电阻和铜电阻等。
除了热电效应和电阻效应,半导体效应也被广泛应用于温度传感器中。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因此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红外线测温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原理。
红外线测温利用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与其温度成正比的特性,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这种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用于对高温物体的测温,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的特点。
综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原理涉及了热电效应、电阻效应、半导体效应和红外线测温等多种工作原理。
不同的原理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类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各行各业的温度监测和控制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精准的解决方案。
温度传感器简介

NTC温度传感器
规格型号表示方法: ××× - CWF ××× × ×××× × × ××××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⑦ ⑧ ⑨ ⑩ ①公司标示记号; ②NTC热敏电阻负温度传感器标示符号; ③标称电阻值为25度时的数值,单位为欧姆,前两位数字表示电阻值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 表示其后零的个数; ④电阻值公差符号(%); 记号 电阻值公差 E ±0.5 F ±1.0 G ±2.0 H ±3.0 J ±5.0 K ±10 X 特殊公差
热电阻传感器:金属随着温度变化,其电阻 值也发生变化。对于不同金属来说,温度每变化 一度,电阻值变化是不同的,电阻值可以直接作 为输出信号,从而测量出温度值。 优点:具有准确度高、输出信号大、灵敏度 高、测温范围广、稳定性好、无需参考点。 应用:在流程工业中有大量应用。
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线组 成,两种导体接触在一块,结点处会有一个稳定的电动 势;同一导体,两端温度不同,两端间有一定大小的电 动势,就可以准确知道加热点的温度。其温度测量回路 由热电偶、补偿导线及测量仪表构成。 优点:具有工作可靠、响应较快、易于使用、成本 低、测温范围广、适于远距离测控 。 应用:在电力、化工、石油等工业场合应用较普遍, 广泛用来测量-200℃~1300℃范围内的温度。
常用热电阻 : 使用范围:-260~+850℃;精度:0.001℃。改进后可连续工作 2000h,失效率小于1%,使用期为10年。 精度:A 级 0℃ < ±0.15℃: -100~ 100℃< ±0.35℃(理论电阻值) B 级 0℃ < ±0.3℃: -100~ 100℃< ±0.8℃ (理论电阻值) 电阻随温度变化率:0.003851Ω/℃ 绝缘电阻:>200MΩ 供电电流:<2mA 外壳材料:不锈钢 测量介质:与不锈钢兼容的气体和液体 温度极限:120% 额定温度范围 (持续30秒不损坏)
温度传感器简介

(二)热电偶产品简介 1、热电偶材料按分度号分为 B、R、S、N、K、E、J、T、WRe3- Wre25、Wre5- Wre26 等 10 个标准形式,此外还有一些非标丝材
可供选择。不同分度号的热电偶测温范围、优缺点也不相同,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分度号的测温产品。
标准化热电偶的主要性能列表如下:
热偶品种
引脚说明:GND:地 VDD:可供选用的外部电源,不用时接地
21.036 28.946
37.005
℃
700
800
900
1000
mV
53.112 61.017
68.787 76.373
参考端非 0℃时校正表
℃
0
10
20
30
40
(校正值+相应温度 mV 值) mV
0
0.591
1.192
1.801
2.420
600 45.093
50 3.048
(三)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简介
2012/13 工控产品手册 pure-china@ 3
九纯健科技-传感与测控专家
温度产品手册
单位 镍铬-镍铜(康铜)热电偶(E 型) 热电动势 mV 与温度值对照表(参考端 0℃时)
℃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mV
-8.825
-5.237
0
6.319
13.421
1180
190
168.48 172.17
280
290
204.90 208.48
700
750
345.28 360.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谈温度传感器及研究进展摘要:温度传感器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17世纪温度传感器首次应用以来,依次诞生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
近年来在智能温度传感器在半导体技术,材料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温度传感器发展迅速。
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智能温度传感器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
微处理器的引入,使得温度信号的采集,记忆,存储,综合,处理与控制一体化,使温度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中图分类号:TP212.1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emperature transducer is used most widely, the largest number of sensors, in daily life, such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fiel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Since the 17th century temperature sensor for the first time application, was born in turn 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 non-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in recent years 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materials technology, under the support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developing rapidly.Due to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reasonable matching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the sensor,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sensor, and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use more convenient, thus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is a hot spot nowaday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icroprocessor, which makes the temperature signal collection, memory, storage,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and control integration, mak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o the intelligent direction.Key words:temperature transducer; Smart temperature sensor; 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s前言:温度作为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之一,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的各种各样,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十分重要。
据统计,温度传感器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
简而言之,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就是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
在材料技术的支持下,陶瓷,有机,纳米等新材料用于温度传感器中可以使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更加科学和精确。
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智能温度传感器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
微处理器的引入,使得温度信号的采集,记忆,存储,综合,处理与控制一体化,使温度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 温度传感器分类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总体可分为热电偶、热敏电阻、电阻温度检测器(RTD)和IC温度传感器,IC温度传感器又包括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类型。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最初的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
到80年代出现的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
再到当今的研究热门智能温度传感器。
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1.1 根据测量方式分类1.1.1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要有良好的热接触,又称温度计。
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这时的示值即为被测对象的温度。
这种测温方法精度比较高,并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但对于运动的、热容量比较小的及对感温元件有腐蚀作用的对象,种方法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非接触测温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
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
此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测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常用的接触式温度计有双金属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和温差电偶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使用这些温度计。
随着低温技术在国防工程、空间技术、冶金、电子、食品、医药和石油化工等部门的广泛应用和超导技术的研究,测量120K以下温度的低温温度计得到了发展,如低温气体温度计、蒸汽压温度计、声学温度计、顺磁盐温度计、量子温度计、低温热电阻和低温温差电偶等。
低温温度计要求感温元件体积小、准确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好。
利用多孔高硅氧玻璃渗碳烧结而成的渗碳玻璃热电阻就是低温温度计的一种感温元件,可用于测量1.6~300K范围内的温度。
[1]图1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实体图1.1.2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又称非接触式测温仪表。
这种仪表可用来测量运动物体、小目标和热容量小或温度变化迅速(瞬变)对象的表面温度,也可用于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
最常用的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基于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称为辐射测温仪表。
非接触温度传感器的测量上限不受感温元件耐温程度的限制,因而对最高可测温度原则上没有限制。
对于1800℃以上的高温,主要采用非接触测温方法。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辐射测温逐渐由可见光向红外线扩展,700℃以下直至常温都已采用,且分辨率很高。
辐射测温法包括亮度法(见光学高温计)、辐射法(见辐射高温计)和比色法(见比色温度计)。
各类辐射测温方法只能测出对应的光度温度、辐射温度或比色温度。
只有对黑体(吸收全部辐射并不反射光的物体)所测温度才是真实温度。
如欲测定物体的真实温度,则必须进行材料表面发射率的修正。
而材料表面发射率不仅取决于温度和波长,而且还与表面状态、涂膜和微观组织等有关,因此很难精确测量。
在自动化生产中往往需要利用辐射测温法来测量或控制某些物体的表面温度,如冶金中的钢带轧制温度、轧辊温度、锻件温度和各种熔融金属在冶炼炉或坩埚中的温度。
在这些具体情况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是相当困难的。
对于固体表面温度自动测量和控制,可以采用附加的反射镜使与被测表面一起组成黑体空腔。
附加辐射的影响能提高被测表面的有效辐射和有效发射系数。
利用有效发射系数通过仪表对实测温度进行相应的修正,最终可得到被测表面的真实温度。
最为典型的附加反射镜是半球反射镜。
球中心附近被测表面的漫射辐射能受半球镜反射回到表面而形成附加辐射,从而提高有效发射系数式中ε为材料表面发射率,ρ为反射镜的反射率。
至于气体和液体介质真实温度的辐射测量,则可以用插入耐热材料管至一定深度以形成黑体空腔的方法。
通过计算求出与介质达到热平衡后的圆筒空腔的有效发射系数。
在自动测量和控制中就可以用此值对所测腔底温度(即介质温度)进行修正而得到介质的真实温度。
[2]图2市场上的非接触类温度传感器1.2 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类1.2.1 热电阻传感器其根据的原理是金属随着温度变化,电阻值也发生变化。
对于不同金属来说,温度每变化一度,电阻值变化是不同的,而电阻值又可以直接作为输出信号。
电阻的变化有有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两种类型[3]。
1.2.2热电偶传感器是传统的分立式传感器,是工业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物理学中的塞贝克效应,即在两种金属的导线构成的回路中,若其接点保持不同的温度,则在回路中产生与此温差相对应的电动势.热电偶的结构简单、使用温度范围广、响应快、测量准确、复现性好、使用细偶丝还可测微区温度,并且无需电源。
它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测量范围广,可从一50一1600℃进行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金铁一镍铬,最低可测到一269℃,钨一徕最高可达2800℃[2]。
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线组成,在末端焊接在一起。
再测出不加热部位的环境温度,就可以准确知道加热点的温度。
由于它必须有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所以称之为热电偶。
不同材质做出的热电偶使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它们的灵敏度也各不相同。
热电偶的灵敏度是指加热点温度变化1℃时,输出电位差的变化量。
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支撑的热电偶而言,这个数值大约在5~40微伏/℃之间。
由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材料的粗细无关,用非常细的材料也能够做成温度传感器。
也由于制作热电偶的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这种细微的测温元件有极高的响应速度,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过程[4]。
图3一种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3 按讯号输出方式上的不同分类1.3.1模拟温度传感器模拟温度传感器有多种输出形式( 绝对温度、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以及电压偏移值。
后者让组件在使用单电源的情形下就能对负温度值进行监测。
模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还可以送到比较器来产生超温指示信号, 或直接送到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输入, 用来显示实时温度数据。
模拟温度传感器适合需要低成本、小体积和低功耗的应用。
1.3.2 数字温度传感器对于更紧密控制能力、更高精度和更大分辨率的需求带动了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