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版式设计的原则PPT课件

5
怎样使版面获得良好的诱导力,鲜明 地突出诉求主题?可以通过 A、按照主从关系的顺序,使放大主体 形象成为视觉中心,以此来表达主题 思想。
6
B、将文案中多种信息作整体编排设计, 有助于主体形象的建立。
8
C、在主体形象四周增加空白量,使被 强调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10
2、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6
3
第一章 版式设计的原则
1、领会:(1)版面设计要素的主从关 系
(2)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3)版面结构组织对整体布局
的影响 2、实践应用:主从关系的编排设计
4
1、主题的鲜明突出
表现在: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 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悦目的组织来 更好地突出主题,达成最佳的诉求效 果。 它有助于增强读者对版面的注意,增 进对内容的理解。
17
对于连页或者展开页,不可设计完左 页再来考虑右页,否则,必将造成松散 各自为阵的状态,也就破坏版面的整 体性。
18
如何获得版面的整体性,可以从以下 方面来考虑: A、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 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斜向 结构、曲线结构等。
19
B、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多 种信息组合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 理性。
编排设计
1
版式:
就是出版物版面的排列格式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 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 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 感。
2
良好的版式设计,清晰地展现 原稿的性质、比例、结构、层 次,并与开本、装订形式和封 面、插图风格和谐一致,起到 方便实用、美观悦目的作用。
怎样使版面获得良好的诱导力,鲜明 地突出诉求主题?可以通过 A、按照主从关系的顺序,使放大主体 形象成为视觉中心,以此来表达主题 思想。
6
B、将文案中多种信息作整体编排设计, 有助于主体形象的建立。
8
C、在主体形象四周增加空白量,使被 强调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10
2、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6
3
第一章 版式设计的原则
1、领会:(1)版面设计要素的主从关 系
(2)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3)版面结构组织对整体布局
的影响 2、实践应用:主从关系的编排设计
4
1、主题的鲜明突出
表现在: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 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悦目的组织来 更好地突出主题,达成最佳的诉求效 果。 它有助于增强读者对版面的注意,增 进对内容的理解。
17
对于连页或者展开页,不可设计完左 页再来考虑右页,否则,必将造成松散 各自为阵的状态,也就破坏版面的整 体性。
18
如何获得版面的整体性,可以从以下 方面来考虑: A、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 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斜向 结构、曲线结构等。
19
B、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多 种信息组合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 理性。
编排设计
1
版式:
就是出版物版面的排列格式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 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 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 感。
2
良好的版式设计,清晰地展现 原稿的性质、比例、结构、层 次,并与开本、装订形式和封 面、插图风格和谐一致,起到 方便实用、美观悦目的作用。
版式设计完整ppt课件

左 右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两 端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两 端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分 割
第三章 版式设计的元素编排
版 式 设 计
空 间 编 排
第三章 版式设计的元素编排
通过黑、白、灰关系展示空间
版
式
无论有色、无色版面都可以归纳 为黑、白、灰的空间构成。一般
设
来说版面中感觉最强烈的是白色,
计
其次为黑色,而灰色的感觉最迟 钝,所以可以认为白色是版面的
近景,灰色为中景,黑色为远景。
空
间
编
第一章 版式设计基本概念
又称版面设计、编排设计,是平
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限的
空间中,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
版
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
式
等元素,按照特定内容的需要进 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计划以视
设
觉形式表达出来。
计
概 念
应版 用式
设
计
第一章 版式设计基本概念
广泛应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海报招贴设计侧 重于图形元素的创作,报纸杂志则侧重文字编 排元素,包装设计则是图形、文字与色块的综 合编排。
简 明 易 懂
第二章 版式设计的原则
版
形式完美,并且符合主题的思想
式
内容。形式受制于设计本身的主
设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两 端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两 端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中 心
第六章 版式编排类型
版 式 设 计
分 割
第三章 版式设计的元素编排
版 式 设 计
空 间 编 排
第三章 版式设计的元素编排
通过黑、白、灰关系展示空间
版
式
无论有色、无色版面都可以归纳 为黑、白、灰的空间构成。一般
设
来说版面中感觉最强烈的是白色,
计
其次为黑色,而灰色的感觉最迟 钝,所以可以认为白色是版面的
近景,灰色为中景,黑色为远景。
空
间
编
第一章 版式设计基本概念
又称版面设计、编排设计,是平
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限的
空间中,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
版
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
式
等元素,按照特定内容的需要进 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计划以视
设
觉形式表达出来。
计
概 念
应版 用式
设
计
第一章 版式设计基本概念
广泛应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海报招贴设计侧 重于图形元素的创作,报纸杂志则侧重文字编 排元素,包装设计则是图形、文字与色块的综 合编排。
简 明 易 懂
第二章 版式设计的原则
版
形式完美,并且符合主题的思想
式
内容。形式受制于设计本身的主
设
《版式设计》课件——版式的基本原理--图文(详细)

水平线的应用: 日本平面设计大 师新村则人的作 品,其线条运用 极富艺术美感
2. 倾斜线的应用 倾斜线常常使人联想到飞机起飞、放风筝、滑滑梯等带有动感的形态,这 也就是倾斜线给读者带来的感受。 两张与运动相关的招贴画,画面中数条倾斜的直线构成了画面的主体,那 是田径赛场的跑道线,而倾斜的线条使得跑道像是变成了下坡路,这是利 用了倾斜线产生的运动感使运动员看上去似乎奔跑得更快,深化了所要表 达的加速跑主题。。
曲线给人以丰富、柔软、流畅的感觉。
垂直方向的线令人产生蓬勃向 上、崇高的情绪。
曲线
曲线构成的创意广告: 利用构成原理将线条的视觉感受运用到商品广告中。。
二、线的构成·线的构成方法
(1)等线图形: 粗细相等的线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物形,可以是等直线、等曲线、 放射线、倾斜线或黑白变换的等线。等线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许多生活中存在的和意 想不到的形象。将线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使得线与线重复构成、组合出复杂新颖且具有 意味的形象,甚至于组合成具有了立体感的三维物形。。
线的引导作用
线的分割作用
二、线的构成·线的特征
➢ 线在平面构成中的特性在版式设计中有非常生动的表现。 ➢ 在许多版式中, 文字以线的形式存在, 占据着画面的主要位置, 成为设计
者处理的主要对象。 ➢ 各种线条还可以构成版面各种装饰要素及各种形态的外轮廓, 它们起着界
定、分隔画面各种形象的作用。 ➢ 线还可以串联各种视觉要素, 可以使画面充满动感, 也可以在最大限度上
点的形状、大小一致的构成方式。
在一定的规律中, 组合成多样的图形, 别有 一番新意。。
(2)差点图形: 由形状、大小不同的点构成一个 画面。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差点相互排列组合, 可以形成具有丰富变化,个性与特点极强的画面, 很有表现力。“运动感”、“现代感”是差点图 形最大的特点,由于点的大小秩序排列产生了方 向,排列的疏密程度产生了动感。在网络、信息 时代的今天,效率与速度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 尺,所以在标志设计、网页设计中动感的效果更 为人所重视,而差点图形正是为这种文化现象服 务的好方法和有效形式。。
平面设计专题:版式设计基础知识ppt课件

文字版中加入图形图片立即引起视觉流程的变化图形的形式、大小、数量——影响 读者注意力主题借助图形、图片来增强文字说服力,提高阅读兴趣。
7
01 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02 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03 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04 版式设计的基本步骤
1.2 版式设计三大视觉要素
(3)色彩:色彩较之图文对人的心理影响更为直接,具有更感性的识别性能。现代商业设 计对色彩的应用更上升至“色彩行销”的策略,成为商品促销、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
17
01 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02 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03 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04 版式设计的基本步骤
3.1 版面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3.1.3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一对统一体,常表现为既对称又均衡,实质上都是求取视觉心理上的 静止和稳定感。关于对称与均衡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即:对称均衡与非对称均衡。
3.1 版面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3.1.3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一对统一体,常表现为既对称又均衡,实质上都是求取视觉心理
上的静止和稳定感。关于对称与均衡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即:对称均衡与非对称
均衡。
绝对对称均衡
绝对对称均衡给人庄重、严肃之感,是高格调的表现,是古典主 义版面设计风格的表现,但处理不好容易单调、呆板。
— 9—
10
01 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02 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03 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04 版式设计的基本步骤
2.1 基本原则——主题与导读 鲜明主题的诱导力: 目的:清晰的条理性,最佳形式感,最佳诉求效果。价值:吸引注意力,易解。
11
01 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02 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03 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04 版式设计的基本步骤
优秀版式设计ppt课件

掌握常用的设计软件如PowerPoint、Keynote等的基本操作,包 括文字排版、图片处理、动画效果等。
了解软件的高级功能
深入了解设计软件的高级功能,如自定义形状、图表设计、幻灯片 过渡效果等,以提高设计效率。
实践操作与练习
通过实践操作和练习,不断熟悉和掌握设计软件,提高设计技能。
实践与反思
实践设计
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设计 中,不断实践和尝试,提高自己的设计 水平。
VS
反思与总结
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 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同时,总 结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形成自己的设计风 格和理念。
05
版式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文字过多,难以阅读
总结词:文字堆砌
详细描述:PPT中文字过多,容易造成观众阅读疲劳,影响信息传递效果。
优秀版式设计PPT课件
• 优秀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版面布局与元素设计 • 优秀版式设计的实际应用 • 如何提升版式设计水平 • 版式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优秀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优秀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在PPT 课件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求课件的外观和风格要与 内容相符合,使内容能够更好地传达给观众。
色彩搭配
总结词:协调、突
详细描述:色彩搭配是PPT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应注重协调性和突出性。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PPT的整体美感 ,使其更加引人注目。同时,色彩搭配应与主题和内容相符合,突出重点信息。
动画与过渡效果
总结词
适度、流畅
详细描述
动画和过渡效果可以使PPT更加生动有趣,但应适度使用,避免过度复杂或干扰观众的 注意力。动画和过渡效果应流畅自然,能够增强PPT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了解软件的高级功能
深入了解设计软件的高级功能,如自定义形状、图表设计、幻灯片 过渡效果等,以提高设计效率。
实践操作与练习
通过实践操作和练习,不断熟悉和掌握设计软件,提高设计技能。
实践与反思
实践设计
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设计 中,不断实践和尝试,提高自己的设计 水平。
VS
反思与总结
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 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同时,总 结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形成自己的设计风 格和理念。
05
版式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文字过多,难以阅读
总结词:文字堆砌
详细描述:PPT中文字过多,容易造成观众阅读疲劳,影响信息传递效果。
优秀版式设计PPT课件
• 优秀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版面布局与元素设计 • 优秀版式设计的实际应用 • 如何提升版式设计水平 • 版式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优秀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优秀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在PPT 课件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求课件的外观和风格要与 内容相符合,使内容能够更好地传达给观众。
色彩搭配
总结词:协调、突
详细描述:色彩搭配是PPT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应注重协调性和突出性。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PPT的整体美感 ,使其更加引人注目。同时,色彩搭配应与主题和内容相符合,突出重点信息。
动画与过渡效果
总结词
适度、流畅
详细描述
动画和过渡效果可以使PPT更加生动有趣,但应适度使用,避免过度复杂或干扰观众的 注意力。动画和过渡效果应流畅自然,能够增强PPT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设计12种版面编排案例分析PPT课件

.
14
圆周型
.
15
三角型
• 在图文形象中,正三角形产生稳 定感;倒三角型、倾斜三角形则 会相应的产生活泼、多变的感觉。
.
16
S字型
• 图文排列呈S形或反S形,节奏优美,可 增加视觉上的流动感。
.
17
分散型
• 将各要素分散在版面各个部位,以 各施所长。应加以注意的是:试点 虽然分散,但整个版面仍应给人以 统一完整的感觉。
.
10
交叉型
.
11
放射型
• 利用放射线可使受众的视觉产生向 心感和扩散感,使多种要素统一集 中在一个视觉中心,具有多样统一的 综合设计效果。在视觉中心,应安 排需要突出的广告重点。
.
12
放射型
.
13
圆周型
• 以圆周占据主要版面,其他要素 分布在圆周内外。视线会沿圆周 回转于画面,可以长久地吸引受 众的注意力。
放射型 圆周型 三角型 S字型 分散型 空白型
.
2
直立型
• 具有安定感,是一种稳定的编排方 式,视线会自上而下地移动。
.
3
水平型
• 安静而平定的排版方式,视线会左 右移动。
.
4
倾斜型
• 使插图与文字呈倾斜状态,是一种 丰富于动感的编排方式,使视线沿 倾斜度而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移动, 可以造成一种不稳定感,从而一起 受众的注意。
.
18
分散型
.
19
空白型
• 图形置于版面的某一点,标题、文 字编排紧凑,留出大片空白,给人 一种轻松的感觉,同时又促使注意 力向主题集中。
.
20
空白型
.
21
The end
版式设计ppt课件

版式设计ppt课件
一、版式设计概论
1、版式设计概念(这个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版式设计即排版设计亦称版面编排设计。所谓 编排,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构成要素 --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诸 因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 用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 。
• 画面视觉规律为上侧的视觉诉求力强于下侧.左 侧的视觉诉求力强于右侧。因此,画面左上部和 中上部称“最佳视域” 。平面广告中突出的信息( 标题和商品名等),一般编排在这些方位上,大 多数报刊的刊名也均编排此方位上。
• “最佳视域”区
• 在最佳焦点的周围,有着一个放射状的平 缓递减区域.直径为画面宽度的5/6许, 这是画面的“最佳视域”区
• (3)比例尺度:比例是形体之间谋求统一,均衡的数量 秩序。比较常用的有黄金分割点比1:1.618,此外还有 1:1.3的矩形常用于书籍,报纸。1:1.6用于信封和钱币。 1:1.7用于建筑的门窗与桌面,1:2、1:3也常用,在立体设 计和建筑设计时,无法标准的比例分割是常有的,不一定 非遵守某条定则,加以现代社会大众的审美综合考虑。 尺度则是指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和环境特点的适 应性。同样体积的物体,水平分割多会显高,其视觉高度 要大于实际物体高度,反之,则显低,其给的感觉比实际 尺度小,因此尺度处理要恰当,否则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也难于形成视觉美感。 (4)对称、均衡 在美学中,对称与均衡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最古老普通 的内容之一,无论哪方面的艺术创造都同对称和均衡有着 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对称是指中轴线两侧形式完全相同. 均衡则是指视觉上的稳定平衡感,过于对称显出了庄严, 单调,呆板的性格,均衡则不同,它追求一种变化的秩序 ,对称与均衡的法则在某种情况下有不同的适用性,关键 还是在于设计者的适当选择和应用
一、版式设计概论
1、版式设计概念(这个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版式设计即排版设计亦称版面编排设计。所谓 编排,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构成要素 --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诸 因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 用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 。
• 画面视觉规律为上侧的视觉诉求力强于下侧.左 侧的视觉诉求力强于右侧。因此,画面左上部和 中上部称“最佳视域” 。平面广告中突出的信息( 标题和商品名等),一般编排在这些方位上,大 多数报刊的刊名也均编排此方位上。
• “最佳视域”区
• 在最佳焦点的周围,有着一个放射状的平 缓递减区域.直径为画面宽度的5/6许, 这是画面的“最佳视域”区
• (3)比例尺度:比例是形体之间谋求统一,均衡的数量 秩序。比较常用的有黄金分割点比1:1.618,此外还有 1:1.3的矩形常用于书籍,报纸。1:1.6用于信封和钱币。 1:1.7用于建筑的门窗与桌面,1:2、1:3也常用,在立体设 计和建筑设计时,无法标准的比例分割是常有的,不一定 非遵守某条定则,加以现代社会大众的审美综合考虑。 尺度则是指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和环境特点的适 应性。同样体积的物体,水平分割多会显高,其视觉高度 要大于实际物体高度,反之,则显低,其给的感觉比实际 尺度小,因此尺度处理要恰当,否则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也难于形成视觉美感。 (4)对称、均衡 在美学中,对称与均衡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最古老普通 的内容之一,无论哪方面的艺术创造都同对称和均衡有着 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对称是指中轴线两侧形式完全相同. 均衡则是指视觉上的稳定平衡感,过于对称显出了庄严, 单调,呆板的性格,均衡则不同,它追求一种变化的秩序 ,对称与均衡的法则在某种情况下有不同的适用性,关键 还是在于设计者的适当选择和应用
版式设计第三章(版式设计原则 )ppt课件

40
概念 调和就是和谐,是指构成画面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
够适合、安定、和谐一致的配合,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 调和强调的是形象的近似性,即当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要
素同时存在时,相互之间必须具有共性。
• 通过统一的色调进行调和;通过共同的轮廓、质感、空间上的均匀分 布进行调和;通过多个形态中寻找共同的因素;或通过画面的导向性 的元素,都可以弱化对比,达到调和。
56
● 渐变型韵律: 有规律地渐变形成的韵律,可以由构成要素的大小、形状、方向、色彩有规律 地演变而得到,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色彩上变冷或变暖等。
26
27
第三章 第二节 审美性
二、对比与调和
28
(一)对比 对比是形象特征的强调,通过大小、粗细、 疏密、动静、明暗、曲直、虚实等所产生的 区别和差异,它将多种要素进行相互比较, 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版面的编排中,各元素之间的对比关系无 处不在,归纳起来有大小、主次、长短、粗 细、疏密、动静、黑白、多寡、刚柔、虚实 等对比形式。在版式的编排中,字与字之间、 字与形之间、形与形之间都存在着对比关系 (图3-11、图3-12)。 达到对比和调和的方法很多,
43
具有异质要素的形象,产生强烈的对比,容易陷入琐碎、 杂乱、难以统一,从而不易调和。解决办法: 适当增加主要形象的重复形或近似形,使其产生呼应 对形象进行位置的重新分配,使形象有秩序起来 调整形象的明暗关系,能起到前后穿插 、主次分明的 作用
尽量在形象与形象之间寻找它们的共性因素,并加以强 调
50 米拉公寓{高迪}
51
52
53
54
韵律按其形式特点分类,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 55
● 连续型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地排列而形成,多种要素以基本 相同的间隔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对 比 与 调 和
主次对比
18
对 比 与 调 和
黑与白对比
19
对 比 与 调 和
对比在家居中的应用
20
版面中的调和
• 一: 内容与形式的调和。 • 二: 版面各视觉元素之间寻求相互协调的因素。
在对比中寻求调和
21
对 比 与 调 和
对比中的调和
22
对 比 与 调 和
对比中的调和
23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
• 对称与均衡是一对统一体,常表 现为即对称又均衡,实质上都是 求取视觉心理上的静止和稳定感。
绝对对称均衡
非绝对对称均衡
24
对
称
平面构成中的对称
与 均
衡
对称
平移
反射
回转
扩大
25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中的平移
对称中的反射
26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中的回转
对称中的扩大
27
对 称 与 均 衡
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 单纯与秩序(形的简洁,结构简明) • 对比与调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对比中求和谐) • 对称与均衡(绝对对称,非绝对对称) • 节奏与韵律(重复、等间距编排,文字轻重缓急) • 虚实与留白(留白的处理)
幻灯55片 2
谢谢大家!
56
2019/10/17
57
故宫建筑中的对称
28
2019/10/17
29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
30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 31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 32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均衡 33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均衡 34
节奏与韵律
• 节奏: 节奏是均匀的重复,在不断重复中产生频率变化的感 觉。(心脏的跳动、火车的声音)
6
单 纯 与 秩 序 有版 秩面 序单 的纯 组的 织结 。构 ,
7
单 纯 与 秩 序 有版 秩面 序单 的纯 组的 织结 。构 ,
8
单 纯 与 秩 序
图中倾斜的运动方向
形成潜在的运动主线
9
单 纯 与 秩 序
图中统一的运动方向
形成潜在的运动主线
10
单 纯 与 秩 序
图中统一的秩序
11
单 纯 与 秩 序
• 韵律: 韵律是在节奏中加入一些美的要素。
版面中的韵律感:
建立在比例、轻重、缓急、或反复、渐层的规律 形式上的。
35
节 奏 与 韵 律
吴冠中画体现的韵律感
36
节 奏 与 韵 律
节 奏 与 韵 律 37
节 奏 与 韵 律
节 奏 与 韵 律
38
节 奏 与 韵 律
春如线
39
节 奏 与 韵 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0
节奏与韵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1
节奏与韵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2
节奏与韵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3
节奏与韵律
重复产生的节奏感 44
节奏与韵律
等间距的编置图形产生的韵律感 45
节奏与韵律
文字的轻重缓急形产生的韵律感 46
虚实与留白
• 虚:版面中的“虚”可为空白,也可为细 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
以虚衬实,实由虚拖。
47
虚实与留白
虚实关系的处理 48
虚实与留白留ຫໍສະໝຸດ 白 的 处 理49虚 实 与 留 白
虚实留白关系的处理
50
虚 实 与 留 白
虚实留白关系的处理
51
虚
虚
实 与
实
留
留
白
白
在
包
装
中
的
体
现
52
虚 实 与 留 白
留 白 关 系 处 理
53
虚
虚
实 与
实
留
留
白
白
在
包
装
中
的
体
现
54
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主讲:陈联
1
杉浦康平书籍封面设计
2
• • • • •
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虚节对对单 实奏称比纯 与与与与与 留韵均和秩 白律衡谐序
3
单
纯
与
秩
• 单纯化有两个概念
序
一:基本形的简练。 二:编排结构的简明,单纯。
4
单 纯 与 秩 序
简明的编排结构
5
单 纯 与 秩 序
简明的编排结构
因为没有秩序而让构图显得杂乱
12
对比与和谐——对比
• 对比:就是将时间相同或相异的视觉元
素做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 • 获得视觉效果的重要手段
13
对 比 与 调 和 对 比
14
对 比 与 调 和
大 于 小
的 对 比
15
对
比
形 与 背
与 调 和
景
直
接
的
色
彩
对
比
16
对 比 与 调 和
主次对比
对 比 与 调 和
主次对比
18
对 比 与 调 和
黑与白对比
19
对 比 与 调 和
对比在家居中的应用
20
版面中的调和
• 一: 内容与形式的调和。 • 二: 版面各视觉元素之间寻求相互协调的因素。
在对比中寻求调和
21
对 比 与 调 和
对比中的调和
22
对 比 与 调 和
对比中的调和
23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
• 对称与均衡是一对统一体,常表 现为即对称又均衡,实质上都是 求取视觉心理上的静止和稳定感。
绝对对称均衡
非绝对对称均衡
24
对
称
平面构成中的对称
与 均
衡
对称
平移
反射
回转
扩大
25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中的平移
对称中的反射
26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中的回转
对称中的扩大
27
对 称 与 均 衡
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 单纯与秩序(形的简洁,结构简明) • 对比与调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对比中求和谐) • 对称与均衡(绝对对称,非绝对对称) • 节奏与韵律(重复、等间距编排,文字轻重缓急) • 虚实与留白(留白的处理)
幻灯55片 2
谢谢大家!
56
2019/10/17
57
故宫建筑中的对称
28
2019/10/17
29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
30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 31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 32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均衡 33
对 称 与 均 衡
对称、均衡 34
节奏与韵律
• 节奏: 节奏是均匀的重复,在不断重复中产生频率变化的感 觉。(心脏的跳动、火车的声音)
6
单 纯 与 秩 序 有版 秩面 序单 的纯 组的 织结 。构 ,
7
单 纯 与 秩 序 有版 秩面 序单 的纯 组的 织结 。构 ,
8
单 纯 与 秩 序
图中倾斜的运动方向
形成潜在的运动主线
9
单 纯 与 秩 序
图中统一的运动方向
形成潜在的运动主线
10
单 纯 与 秩 序
图中统一的秩序
11
单 纯 与 秩 序
• 韵律: 韵律是在节奏中加入一些美的要素。
版面中的韵律感:
建立在比例、轻重、缓急、或反复、渐层的规律 形式上的。
35
节 奏 与 韵 律
吴冠中画体现的韵律感
36
节 奏 与 韵 律
节 奏 与 韵 律 37
节 奏 与 韵 律
节 奏 与 韵 律
38
节 奏 与 韵 律
春如线
39
节 奏 与 韵 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0
节奏与韵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1
节奏与韵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2
节奏与韵律
版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43
节奏与韵律
重复产生的节奏感 44
节奏与韵律
等间距的编置图形产生的韵律感 45
节奏与韵律
文字的轻重缓急形产生的韵律感 46
虚实与留白
• 虚:版面中的“虚”可为空白,也可为细 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
以虚衬实,实由虚拖。
47
虚实与留白
虚实关系的处理 48
虚实与留白留ຫໍສະໝຸດ 白 的 处 理49虚 实 与 留 白
虚实留白关系的处理
50
虚 实 与 留 白
虚实留白关系的处理
51
虚
虚
实 与
实
留
留
白
白
在
包
装
中
的
体
现
52
虚 实 与 留 白
留 白 关 系 处 理
53
虚
虚
实 与
实
留
留
白
白
在
包
装
中
的
体
现
54
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主讲:陈联
1
杉浦康平书籍封面设计
2
• • • • •
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虚节对对单 实奏称比纯 与与与与与 留韵均和秩 白律衡谐序
3
单
纯
与
秩
• 单纯化有两个概念
序
一:基本形的简练。 二:编排结构的简明,单纯。
4
单 纯 与 秩 序
简明的编排结构
5
单 纯 与 秩 序
简明的编排结构
因为没有秩序而让构图显得杂乱
12
对比与和谐——对比
• 对比:就是将时间相同或相异的视觉元
素做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 • 获得视觉效果的重要手段
13
对 比 与 调 和 对 比
14
对 比 与 调 和
大 于 小
的 对 比
15
对
比
形 与 背
与 调 和
景
直
接
的
色
彩
对
比
16
对 比 与 调 和
主次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