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语文试题
2025届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休闲阅读是人在闲暇时间里,于内心之爱驱动下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
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阅读赋予休闲以文化内涵,提升了休闲的文化品位;休闲赋予阅读以审美乐生的内涵。
宋代陆九渊提出“优游阅读”,主张以悠然闲适的心态去读书。
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休闲阅读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读书内容、方式、地点等,不受强制性目标与任务的限制和约束。
休闲读书是随兴而为,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获得内心的丰盈与适意。
它还具有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
趣味性高意味着吸引力大,进入门槛低意味着休闲机会的易得性与可达性高,这些均十分有利于让阅读进入休闲,让闲暇接纳阅读,从而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与其他休闲活动相比,休闲阅读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
休闲阅读不但能起到消遣放松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识水平,陶冶气质情操,具有重要的养心益智功能。
尤其是,休闲阅读的派生价值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均较有益。
宋代朱熹强调,读书带给人的是智慧之乐、心灵之乐与和美之乐。
明朝李贽说:“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
”休闲阅读有助于克服内在贫乏对休闲的制约。
内在贫乏主要指精神世界的贫乏。
北京市顺义第九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1月)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第九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1月)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村宁静郭军平身处乡村,耳边既没有汽车的喧哗声,也没有城市楼房建筑的轰鸣声。
乡村当然也有声音,但是这一点声音恰似来衬托乡村的宁静的,而不是给乡村带来热闹的。
细听乡村的声音,是田间那一声又一声忽长忽短的蟋蟀的清鸣,是唤起儿时记忆的“知了,知了”的鸣叫,是隐藏于绿树草丛里的一声又一声的锦鸡的“咕咕”声或“嘎嘎”声。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用来形容乡村的声音是恰好不过的。
有了宁静的意境,也就有了一幅淡泊的味道。
是的,身处乡村,灵魂仿佛一下子清净了许多,那些功名利禄啊,那些争长论短啊,那些燥烦啊,一下子好似鬼魅一样跑的无影无踪。
然而,当乡村从眼前消失的时候,那些鬼魅却又不知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钻了出来,占据你的心灵,啃噬着你的宁静和淡泊,以至于让你无法安静下来好好地读一本书。
乡村的宁静看来是具有极大地调节心灵的作用。
这也难怪那些古代的大儒大贤在著书立说之时,常常喜欢隐居于乡村。
环境塑造心灵。
乡村的宁静有利于内心的安静。
倘若要解决一个冥思苦想而不得的问题,或者是在灵感无法到达自己身边的时候,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乡村。
在这里,也许一切复杂的想不开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许干涸的心灵之田也会遇到一股清清的艺术之泉的浇灌。
乡村是无言的大书,是老子的大道归真、道法自然。
宁静的乡村让你可以放下所有的恩怨、所有的负重,在宁静的乡村里你会变得目光清澈,心胸开阔。
身处宁静的乡村,也许我们就能很快走进那些古代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他们诗文里营造的意境,与他们一起欣赏斜阳,倾听天籁。
2015届高三语文尖子生素质展示试题

顺义区2015届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3道小题,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请务必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文请务必写在作文纸上。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岸边,满目是干涸及河床爆裂的景象。
感受到的是缺水的焦渴和唇嗓的干躁。
面对此情此景,今天的孩子又如何模拟得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庞礴之势?又怎能打捞起一千年前太白诗中心中那份感动与豪迈?现在的孩子,除了疑心古人夸饰矫伪,又该作何感想呢?或许在不久之后,这般猜测语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吧——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脆音琅琅;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一遍遍抄写;一边是暴尘浊日、黄沙漫卷,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词中盛况……何等艰苦何等难为的遥想啊!明明那“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眼下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要让学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
这岂非无中生有、画饼充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为这些素朴的句子所传递的美丽而泪流满面,内心更有一份隐隐作痛。
因为就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骤然被一个念头惊醒:她已永远不属于我们了。
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不该放声痛哭吗?1.下列字形或字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干躁 B.干涸.(gù) C.琅.琅(láng) D.庞礴2.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根据文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春浅香寒蝶未游 B.桃花流水鳜鱼肥C.蛰虫惊动春风起 D.榕叶满庭莺乱啼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的诗歌《将进酒》。
B.“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出自苏东坡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数字技术、网絡技术、移动技术、智能技术不断革新的大浪潮中,实体书店该如何作为,才能彰显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拥有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呢?首先,要正确认识阅读,正确认识阅读人群。
凡是用眼睛与耳朵去做的事情,都可以称之为阅读。
承载知识与信息的各种纸质与非纸质媒介形态,都是人们赖以阅读的工具。
因此,阅读人群应该是所有拥有视觉、听觉等能力的普罗大众。
其次,我们要认识实体书店在人们阅读选择中的正确地位。
原来人们几乎100%依靠报刊围书获取知识与信息,现在这一方式可能仅占比10%,甚至还会更低。
再次,我们要正确认识实体书店的社会价值与人类价值,把它做成融通各种阅读社会心理的文化空间。
(摘编自刘建华《实体书店,通向文化空间》,《人民日报》2019 年07月18日)材料二:自互联网进入围书行业以来,处于作者与读者中间环节的实体书店,逐渐被拥有同等功能的网络平台所取代。
此外,由于图书行业的利润原本就较为稀薄,再加上阅读方式改变、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冲击,许多以卖书为主业的实体书店越发举步维艰。
但是,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实体书店在销售服务、空间体验等方面转型升级,逐步摸索出“图书+餐饮+文创+休闲”的多元业态融合经营模式,实体书店的整体行业发展有了回暖趋势。
目前,新型实体书店的经营产生了新一轮同质化倾向,小清新风格外观、咖啡茶饮、文化创意产品,似乎成为新开书店的“标配”,基本体现不出书店的个性以及与主打图书的联系。
可想而知,时间的流逝会使“高颜值”带来的引流效果不断减弱。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迁徙的树贾志红⑴下午炫目的阳光把一个热带海滨城市鲜亮亮地推送到我眼前。
我眯着眼往广场外望,看见了一排树。
我认识它们。
这情形像在遥远的陌生之地的人流中意外看到一个熟人的身影晃过,诧异之后,眼神和心思便跟着那个身影去了别处。
⑵细长的叶子在午后明艳的太阳光下干净深绿,有蜡质的光芒。
树叶有小波纹状的边儿,均匀细密。
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树冠,树干直接披着满身的树叶,就那么锥子似的直挺挺指向天,而树叶稠密,层层叠叠把树干围得严严实实……⑶没错,我的确认识它们。
我首次见到这种树,是在印度洋的彼岸,距离此地五千多公里的印度。
我一直记得印度小伙阿布说的话,他说,这是伟大的阿育王树,只有印度才有,只有印度的菩提迦耶才有。
阿布当然是站在一排阿育王树下说这番话的,我也站在树下,正仰脸顺着树干往上看,发现阿育王树之所以没有树冠,并不是它没有树枝,而是它的枝丫向下生长,倒置的方向使得阿育王树像一座塔。
两千多年前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阿育王,以护佛著称,他广建寺庙,推崇佛法。
这外形如锥的树恰似佛教中的尖塔,便被广植于寺庙周围,并被命名为阿育王树,成为神圣的宗教植物。
⑷阿布,他在树名前冠之以伟大,语气崇敬自豪,表情庄重。
他令我相信只有印度,只有印度的菩提迦耶才有阿育王树,这概念直到我离开印度都深信不疑。
⑸现在,在达累斯萨拉姆,大街小巷,处处我都能看到阿育王树,它几乎是这座非洲城市道路两侧的景观树。
时而成排,时而单株,叶子油光水亮,热带的阳光和湿润的海洋,令这喜光喜湿的植物生机勃勃。
⑹在这座城市游走,我见到了另一种树,菩提树。
北京市顺义区市级名校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市级名校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毛泽东主席有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
”《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说明了这种道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嚣张跋扈.(hù)的重庆保时捷女司机以一个耳光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网友纷纷谴责或谩.(màn)骂她,也有网友“人肉”其女儿并扬言要曝光,这样的做法却实在为人不耻。
B.请你牢记:与其在从人前出乖露.(lù)丑,丢人现眼,惹人耻笑,还不如把自己的短项、可笑处隐藏起来,晦莫如深,毕竟藏拙.(z huō)固然不佳,却比露丑略胜一筹。
C.1978年始,亿万人民踏上了改革征程,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席卷大江南北,四十年的砥砺前行,神州大地硕果累累.(léi),四十年的光辉历程已然载.(zǎi)入史册。
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素质展示语文试题

顺义区2016届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0道小题,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答案请务必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文请务必写在作文纸上。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荀子(约前325—前238),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后人对荀子..,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有的说他是道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家……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名况,字卿。
这种说法其实有误。
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其姓为‚孙‛,特别是荀子著作集《荀子》一书,几乎都称其为‚孙‛。
荀子是赵人,为孙氏,很可能是卫公子惠孙之后,由卫而入赵。
荀子十五岁起到齐国稷下游学,后离齐赴楚,再后又回到齐国。
在齐国,他三次被推为祭酒(才高望重者)。
在范雎任秦相的时候,荀子到秦国拜见秦昭王,看到了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得出了‚治之至‛的结论;也作出了‚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的判断。
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在那里就行不通了。
后来荀子也的邀请,荀子留在了楚国,任兰陵县令。
春申君曾回到过赵国,几经辗转,最后由于春申君...被杀后,荀卿被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中心,并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
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孔子思想的真正继承者。
荀子学问渊博。
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所长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自然观方面,他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反对信仰天命鬼神,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良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
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
总书记致电祝贺,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等待我们去战胜。
的女排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激发我们发扬好女排精神,在新征程中赢得胜利。
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力量,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为强手、敢打敢拼,以强大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A.蝉联历久弥新吸取沸沸扬扬B.蝉联经久不息汲取沸沸扬扬C.卫冕经久不息吸取敲锣打鼓D.卫冕历久弥新汲取敲锣打鼓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产业转移史。
在全球范围来看,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全球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产业转移,而反过来看,()。
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开始发生变化,全球迎来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
和前三次_____________,这一次全球产业转移的复杂性前所未有。
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部分低端制造产业开始向外转移。
同时,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开始迎来内生性成长。
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很多高端制造业已经悄然兴起,即使和发达国家相比,很多公司都已经______________甚至还要更加领先。
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又不能及时崛起,中国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最近,美国集中火力围剿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短期______________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较大压力,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来自外部的极限施压,可能反而会______________中国制造业提前完成转型升级,让中国更从容应对第四轮产业转移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 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5.在文中①②③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词语和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①,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②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③。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D.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
做大官的人,不愿观察小事情,不想要小智慧。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为,三皇五帝等古代圣王治理天下之所以能使天下太平,是因为他们首先做到了公正无私。
B.文章以周公训诫伯禽“利而勿利也”和管仲临终举荐隰朋相齐为例,阐明了治天下必先公的观点。
C.对荆人遗弓而不肯索,孔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荆”,老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人”。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周公曰:“利而无利也。”
周公说:“(为政时)要先考虑利人而不要先考虑利己。”
B.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
天地大公无私啊,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作为自己的子女,成就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
C.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
隰朋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有志(追赶),对不如自己的人则(加以)劝勉。
B.寡人将谁属国 属:从属
C.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 比:这里是亲近的意思
D.丑不若黄帝 丑:以……为羞愧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去其‘荆’而可矣万物皆被其泽
C.故老聃则至公矣勿已,则隰朋其可乎
D.愿仲父之教寡人也鲍叔牙之为人也
D.管仲素善鲍叔牙,但他并不同意在自己病故以后由鲍叔牙继任相齐,由此可以看出他没有偏私。
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语文试题
Hale Waihona Puke ———————————————————————————————— 作者:
———————————————————————————————— 日期:
ﻩ
顺义区2012届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
语文 试 卷
第一部分(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C.目前,北京在周边的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建立了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以保障北京农产品供应充分、质量安全。
D.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分三步实施,中国火星车将在火星荒原上取样后返回探测器,把火星“历史”带到我们眼前。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誊写 貌和神离 漂泊(pō)曲(qū)突徙薪
B. 法码 韬光养晦肄(yì)业 模棱(1ínɡ) 两可
C. 诟病 重蹈复辙 戏谑(nuè) 信手拈(niān)来
D. 疏朗 宁缺毋滥滂(pānɡ)沱量(liànɡ)体裁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为了写这部《历史通俗演义》,光正史就看了4052卷,还查阅了众多的稗官野史,
在著述界他真是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某建筑公司的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过了晚上十点钟还在作业施工,施工发出的噪声
振聋发聩,让周围群众不得安宁。
C.世博园里的展馆绚丽多姿、美轮美奂,它们巧妙地将科技和各国的自然风光、人文特
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虫出于户。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阿:偏袒
A.丰腴 凛然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B.丰姿 毅然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C.丰腴 毅然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D.丰姿 凛然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色融为一体,完美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
D.周庄的桥因陈逸飞出神入化的丹青而扬名天下,周庄也因此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古镇一跃而为“江南第一水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环保部门应进一步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化,承认和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和批评权,发挥公众对环境破坏者的监督和纠正作用。
B.国家海洋局将模拟菲律宾以西海域发生强烈地震海啸,并作出应急响应,以提升组织受影响的有关省份开展海啸预警和避险决策等。
B.“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这副对联赞颂的历史人物是北宋的范仲淹。
C.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等。
D.莎士比亚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