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西瓜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西瓜对比试验总结

温室大棚西瓜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西瓜对比试验总结
温室大棚西瓜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西瓜对比试验总结

温室大棚西瓜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西瓜对比试验总结

1 品种选择茄子品种资源极其丰富,保护地栽培中,应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及当地的消费习惯确定适宜的品种。目前,疏附县主要栽培的茄子品种:长茄有布利塔、大龙、765、707、利箭,圆茄有快圆茄、二苠茄。

2 季节安排

茄子喜温耐热,怕霜冻,需较强的光照。茄子保护地反季节栽培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护设施和精细的管理措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不同保护地栽培形式,要求有不同的播种期、定植期和收获期。单坡面塑料大棚早春提早栽培,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播种,3月上、中旬定植;小拱棚早春提早栽培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单坡面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冬暖棚越冬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定植;冬暖棚嫁接,于7月中旬播砧木苗,5天后播接穗苗,8月中、下旬嫁接,9月上、

中旬定植;多年生延续栽培的播种期可灵活安排,原则是既要在当年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又要为茄子的多年延续栽培提供优质的老株。

3 育苗技术

3.1 种子处理

茄子病虫害很多,种子带菌也较严重,因此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包括浸种前的筛选、晒种、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

3.2 播种

用营养杯或营养土块育苗,前一天浇足底墒水,营养土要充分湿透。寒冷季节育苗,在晴暖天气的午前播种;夏季育苗,最好在傍晚播种,播种后覆细土1~1.5cm。

3.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前的管理主要是温度管理。温度适宜时,5~6天即可出苗。出苗后,适宣温度自天为25~30℃,夜间为20~22℃,地温为16~20℃。

幼苗出土到子叶展开,真叶露心阶段,温度不能太高,一般白天最高温度为25℃,夜间为15~18℃,防止秧苗徒长。

真叶显露时,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6-28℃,次日早晨最低在10℃左右,到第三片真叶展开时,适当降低温度。

3.4 定植

定植前整地施肥,灌水造墒,选择晴暖天进行定植。按一定行距起高垄定植茄苗,一般栽植密度以2200-2500株/667m2为宜。定植后,整好垅面,覆盖地膜。

3.5 温度管理

茄子喜温耐热,怕霜冻,茄子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0-30℃,在35℃以上高温或17℃以下低温,易导致落花、落果、畸形花或小果。越冬茄子定植缓苗期应重点掌握提高棚温,白天25-30℃,夜间

不低于12℃,一般15~20℃。结果前期,昼夜温差以达到10℃左右为宜。

3.6 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不足对茄子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防止土壤干旱。定植后到深冬季节,以控为主,缺水时,可在晴天上午从小沟地膜下浇温水,水量要小,忌大水漫灌,浇水后加强通风排湿。3月以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3.7 肥料管理

越冬茬茄子结果初期正处于低温、弱光照时期,一般尽量少浇水、追肥。因此,基肥一定要足,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选用成品的有机肥,如多维强力有机肥等。大量元素氮、磷、钾的补充要适量,中量、微量元素的补充要得当,根据平衡施肥的原则来进行施肥,达到高产稳产、减少病虫害以及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目的。2月中旬以后,茄子生长加快,应及时追肥。寒冷季节追肥宜使用生物有机肥,如植物黄金,并注意增施施必克、增万金等叶面肥。

3.8 光照调节

茄子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光补偿占地相对较高,寒冷季节正是光照最弱的季节,易导致茎叶徒长、果实畸形等,因此草苫要尽量早揭晚盖,棚内张挂反光幕,经常清除薄膜上的灰尘,增强光照时间和强度。

3.9 植株调整

越冬茬茄子要及时进行植株调整。门茄开始膨大时,及时摘去门茄以下萌发的侧枝及下部老叶,根据不同品种类型使用三杈或二杈整枝。

3.10 保花保果

茄子落花落果原因很多,除了花器构造缺陷和短柱花外,持续低温、阴雨、高温高湿及病虫危害,都可能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导致落花落果。防止茄子落花落果的措施应是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20~30ppm2,4-D溶液或30~50ppm防落素溶液点花。

4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选用优良品种;对种子、大棚和土壤进行消毒;培育适龄壮苗;轮作换茬;深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及时进行植株调整。

物理防治以诱杀和驱避庆用得较为普遍。

茄子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枯萎病、褐纹病、绵疫病、灰霉病、菌核病、青枯病、病毒病等多种病害。防治茄子病害的关键是认清病害的种类,根据其发生、流行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再根据不同的致病菌,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杀菌药剂,轮换交替喷施,及时防治。

黄萎病、枯萎病用欧开乐3000倍液或恶霉灵加百泰1500倍液灌根,5-7天一次;褐纹病、绵疫病用百泰1500倍液或凯润30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灰霉病、菌核病用凯泽3000倍液或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用欧开乐或净果精防治;病毒病用欧东或病毒A防治。

内容仅供参考

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8, 8(4), 317-32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5444127.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b15444127.html,/10.12677/hjas.2018.84051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eedless Watermelon Jingjiang Tian, Lu Wang Dezhou Vegetables Administration Office, Dezhou Shandong Received: Apr. 6th, 2018; accepted: Apr. 20th, 2018; published: Apr. 27th, 2018 Abstract Seedless watermelon is a kind of melons that our local people generally like to eat, and the market price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watermel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growth cycle, high effi-ciency and small investment. It is very popular among farmers and consumer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 set of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for seedless watermelon,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in the area of watermelon cultivation. Keywords Seedless Watermel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田京江,王璐 德州市蔬菜办公室,山东德州 收稿日期:2018年4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7日 摘要 无籽西瓜是我们当地群众普遍爱吃的瓜类作物,且市场价格比一般西瓜要高,具备生长周期短、效益高、投资小等优势,深受瓜农和消费者欢迎。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及措施,可在西瓜种植基础较好的地区推广。 关键词 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海南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海南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摘要:从不同区域播种期的选择,幼苗的培育与管理,大田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介绍了海南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海南省是我国的“天然大温室”,其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使海南岛成为我国秋冬季无籽西瓜栽培的最理想场所。由于海南地形为多山地、少平原,中部有东北向西南走向的五指山做屏障,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气候,给海南无籽西瓜秋冬季生产延长播种和采收时问创造了条件,也形成了不同的栽培特点。 1.同区域播种期的选择海南栽培无籽西瓜可划分为3个区域: ①以五指山西南的东方、乐东县为主,这一区域遭受台风的几率相对较少,光照充足。秋西瓜播种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平均月降雨量仅15.6 mm,且逐渐减少,利于无籽西瓜的坐果及果实膨大。采收期为t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春种西瓜播种期在1月中旬至2月份,生长季节为该区的低温干旱期,灌溉方便又能避免北风袭击。 ②以海南南部三亚和陵水为代表,该区域播种期在l0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此时台风登陆渐止,雨量减少,光照充足。由于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南端,温度最低的1月份平均气温仍达19.6~C,因而是冬季栽培无籽西瓜最安全的地区。采收期在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 ③以琼东的文昌、琼海为主,该区域播种期在12月上中旬至翌年2月份,无籽西瓜生长前期温度较低,果实膨大期是在正常年份的雨季来临之前。 2.幼苗的培育与管理海南无籽西瓜生产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栽培,其过程包括选种、浸种、嗑种、催芽播种,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营养土按50%腐熟牛粪、50%地表土、加0.2%j元复合肥配制。海南土壤含沙量较大,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土中养分不高,加之东方、乐东、三亚秋种育苗期间常出现暴雨天气,土中养分容易流失,故应在营养土中增加有机肥含量,幼苗生长较弱时适当追施0.3%的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料,以便培育壮苗。苗期管理根据海南不同区域的气候特性各有偏重。东方、乐东、三亚地区秋种育苗期间,高温、暴雨尚未完全结束,常会出现34℃以上高温天气,气温变化大,晴雨有时1 d内交替出现几次,因此既要防止高温出现高脚苗,又要防止暴风雨突然袭击使幼苗损失,产生病害。文吕、琼海区域育苗多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应采取有效保温措施,促进幼苗生长。为了方便管理及确保定植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西瓜在我省反季节栽培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我省反季节瓜菜生产最大宗作物之一。据海南西瓜协会统计,据海南西瓜协会统计,目前我省全年西瓜生产面积在30万亩以上,产值达10亿元,现面积仍在逐年扩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及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省属亚热带气候环境,作物病虫为害日益严重,农药用量也随之加大,严重影响我省作物产品安全;另外,我省雨水多,露地栽培的西瓜品质难于保证。而大棚栽培具有防虫、防雨、防风、保温等作用,易于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保证西瓜产品安全。几年前,浙江农民西瓜种植联合体引进大棚栽培技术,生产高品质西瓜,产品市场销路好,效益高。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几千亩发展到现在的3.5万亩。但大棚栽培成本高且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我省西瓜种植户还未完全掌握其技术,现将大棚西瓜栽培技术整理如下,供我省西瓜种植户参考使用。 (一)西瓜生物学特性 西瓜属于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为主根系,根系入土较深,较耐干旱,但根系再生能力弱,不耐移植。茎为蔓生,倒蔓葡萄生长。叶为单性互生,全叶被茸毛。花腋生,单花,雌雄异花同株,先开雄花,雌雄花间隔一定节位相间而生。果实高瓠果。种子大小因品种不同而异,因此其千粒重在20~80克之间。 (二)选择优良品种 大棚栽培的西瓜一般选用果形较小(重量在2.5公斤左右)、长势稳定、易于座果、品质佳、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如早春红玉、早佳(8424)、蜜童、墨童、特小凤、小兰等。其具体特征特性见本书第一部分果用瓜类中优良西瓜品种介绍。

(三)栽培季节 西瓜是短日照喜温作物,极不耐寒,其生长发育过程要求高温,日照充足,空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因此,在海南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西瓜,但为适应市场需求,运销省外,大棚西瓜栽培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9月~翌年的1月。 (四)育苗 1、实生苗育苗 (1)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近年没有种过瓜类作物且靠近定植田的地块。 (2)选择育苗盘 选用50孔(5×10)或54孔(6×9)的塑料软盘作为育苗盘。 (3)营养土配制 因地制宜地选用经打碎(要求无病虫源,无杂草种子),过筛的大田土,和堆沤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及草木灰(谷壳灰)或椰糠,按体积比为4∶3∶3混合拌匀而成,每立方米加入1公斤的三元复合肥(N-P-K =15-15-15)充分混匀。为减少病害发生,要对培养土进行消毒。方法一:把福尔马林加水配成100倍液向培养土喷洒,1立方米培养土需福尔马林0.2~0.25公斤,喷后拌匀堆置,覆盖塑料薄膜闷2~3天揭开,

无籽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无籽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无籽西瓜因其瓜形为圆球形、耐储存、肉脆嫩、含糖量高、口感好、优质、高产而受到广大市民欢迎。近年来在我市种植,平均667㎡产量4100㎏以上,品质优良。 一、前期准备 1、土壤选择 土壤应选择3年未种过瓜类的砂壤土为宜。 2、炕土除草 土壤在秋冬季深翻炕土,当土表出现杂草约1㎝高、面积60%左右时施用除草剂,除草剂选用百草枯;当土表杂草枯死后再深翻炕土,整地起垄,施用除草剂除草,同时理好排水沟。 3、重施基肥 在定植前一周左右亩施复50kg、尿素10kg、钾肥20kg、饼肥100kg、农家肥1000-2000kg作基肥,将瓜畦整成瓦背形,瓜畦宽度在3.0-3.5米间,覆盖好地膜待用。 4、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要求肥沃、营养成分齐全、通透性良好、无虫、无菌、无草籽。营养土可用70%未种过瓜类的园土加30%腐熟堆肥拌匀,每百公斤营养土加0.5kg复配制而成,配制好营养土用福尔马林

及敌百虫进行消毒。 二、适时播种 1、种子选择 种子选择南湘种苗公司引进的中晚熟、抗逆力强、优质、高产的无籽西瓜品种:“雪峰”花皮无籽、“雪峰”黑马王子、“雪峰”密黄无籽。 2、种子处理 西瓜种子因壳厚而出芽率及成苗率低,需人工破壳。浸种可用55℃温水在自然冷却下,浸种2.0小时左右,充分洗净后,用牙齿或钳子将种壳破开1/3,破壳以不损害种胚为原则,要保证钳子、嘴、手不沾油,然后催芽。催芽时,先将种子放置在32-35℃的温度下催芽4-5小时,促其迅速萌动,再用28-30℃的温度继续催芽24-36小时,待种芽有1.0cm时开始播种。 3、适时播种 我地以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为宜,为确保温度一般应采用双棚覆盖加电热线育苗。播种的方法为:在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充分浇透底水,覆盖好地膜待用。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央打一深约1cm的小孔,将芽尖向下,芽一边贴土,种子平放土面,然后盖土,厚度在1-1.5cm左右。 4、苗床管理

西瓜大棚种植技术

西瓜大棚种植技术 西瓜是夏季注明水果,别称夏瓜、寒瓜、青门绿玉房等,为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原种可能来自非洲,久已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大约在金、元时始传入中国,现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西瓜大棚种植技术吧!

品种选择 西瓜的栽培品种非常多,适合早春大棚栽培的西瓜品种要求既早熟、优质,又具备易生果、抗病、高产、适合市场需要等特点,通过近几年的总结适合于大棚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津美大果、至尊、丽都等。

砧木选择 西瓜砧木不仅要求与西瓜嫁接有良好、稳定的亲和性,且要求抗病性好,对西瓜品质无不良影响。据近几年的观察,葫芦砧木在抗西瓜的急性凋萎症较差,很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南瓜砧木相对表现较好,因此现在基本西瓜的砧木都选用南瓜砧,目前较好的砧木有壮四、南瓜2号、南瓜长白大板等。

种子处理 砧木籽与西瓜籽处理方式一样,在25~30℃温水中浸种48小时,浸泡完毕将种子在清水中洗几遍反复揉搓以洗去种子表面的有害物质,再用细布包好放在27~30℃的恒温箱中催芽,或插入温度计放在炕上进行催芽,催芽长度以刚露白为好。

播种技术 大棚西瓜的播种期在阳历12月20号左右为宜,将催好芽的砧木种子放在中间,胚芽朝下,然后盖上浮土(细砂壤土)覆土1.5~2厘米即可。一般情况下,砧木种子播后5天左右即可进行西瓜种子催芽,西瓜种子用沙箱催芽即可。

嫁接技术 1、嫁接时间:在砧木种子的子叶展平后即可进行嫁接,也是嫁接的最佳时间。 2、嫁接方式:采用顶插法,嫁接时除去砧木生长点,用竹签在砧木切口处,顺子叶连线方向斜向下45插入子叶下轴,深0.5~1厘米,竹签顶端达到子叶下轴的另一侧皮层,随即取出接穗苗,放在食指上用刀片45°切下,削好接穗苗,随即拔出竹签,将接穗苗顺竹签插孔方向插入即可。 3、嫁接管理:温度保持在25℃,低温保持在24℃,嫁接后前三天要密闭不通风,不换气,使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定植前一周地温降至15~13℃,气温降至白天23℃,晚上13℃,晚上最低不低于10℃以炼苗,使幼苗处于接近定植后的环境温度。

浅谈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目录 目录 0 摘要 (1) 前言 (2) 1 现状及展望 (3) 1.1无籽西瓜的栽培概况 (3) 1.2无籽西瓜的栽培制度 (3) 1.3无籽西瓜的发展前景 (3) 2 瓜的选地与整地 (4) 2.1瓜田的选择 (4) 2.2施基肥、整地做畦 (4) 3 无籽西瓜育苗移栽与大田直播 (4) 3.1嗑种催芽 (4) 3.2育苗移栽 (5) 3.3大田直播 (5) 4 无籽西瓜的田间管理 (5) 4.1中耕除草 (5) 4.2追肥浇水 (5) 4.3整枝与压蔓 (6) 4.4人工授粉促进坐果 (6) 4.5果实管理 (6) 5 无籽西瓜的适时采收 (6)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9)

摘要 本文概述了无籽西瓜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无籽西瓜的发展前景,对包括整地施肥、催芽育苗、田间管理等无籽西瓜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管理要求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论述,为科学种植无籽西瓜提供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并为实际生产者的规范化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无籽西瓜;温度;人工授粉

前言 西瓜汁多味甜,清凉爽口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果味甘甜而性寒。,堪称瓜中之王。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解热。在炽热的夏日或气温闷热的热带夜晚,只要有冷冻的西瓜,便具有消除暑热的效果。西瓜富含维生素A、Bl、B2、C,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4N=44),这种4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4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3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籽。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在子房发育成为果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一般来说,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幼嫩种子提供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根据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而来的。但是,无籽西瓜的发育仍然需要生长素。一般来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存在着与生长素合成有关的酶系。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氨基转换、脱羧作用和两个氧化步骤,最终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长素外,同样也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当二倍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四倍体植株的子房内并将自身合成生长素的酶体系转移到其中,从而在子房内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 无籽西瓜是用种子种出来的,但这个种子不是无籽西瓜里的种子,而是自然的二倍体西瓜跟经过诱变产生的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里的种子.由于是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时期会发生紊乱,所以它本身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也没有种子. 无籽西瓜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果品,是受欢迎的保健蔬菜。长期以来,许多园艺科技工作者为生产无子果实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今无籽果实的培育工作已有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了。在育种方面,培育出了无核密橘、无核葡萄等作物品种;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面,用2,4-D处理雌花子房结出了无籽番茄,用赤霉素处理结出了无核葡萄。在无籽西瓜的培育上更是硕果累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育成了凤山1号、农友新1号、新秋3号、无籽3号、雪峰无籽304、广西2号、黑蜜2号、新晨1号等著名无籽西瓜品种,并开始大面积栽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95年的统计资料,西瓜在世界十大果品之中居第五位,我国西瓜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之冠,2002年的总产量占全世界的68%,堪称世界第一西瓜栽培大国。 瓜类作物的经济效益高又是理想的前茬作物,有利于后茬作物的增产,且可实行棉、粮、油行间套作,农民种瓜的积极性很高,瓜类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一定的作

大棚西瓜种植

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1、整地施肥大棚早熟西瓜一般种植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如果是利用冬闲大棚,应在冬前深耕25厘米,进行冻袋,使土壤疏松。将底肥的一半全面撒施,再翻入土中,整平后开沟集中施肥和作畦。在整地时,应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 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l-1.2米作畦。在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1米行距作小高垄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时,可用南北向畦(与大棚纵向平行)。 底肥用量和种类:一般亩施优质厩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鸡粪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腐熟饼肥100千克。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2、移栽定植大棚西瓜在采用3层薄膜覆盖情况下,可比拱棚双覆盖早定植10天左右。大棚内的栽植密度一般可较拱棚双覆盖大些,并要求较精心地整枝,采用支架栽培的要比地面匍匐栽培的密些。大棚内过度密植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在春季阴雨多、光照弱的地区。 大棚内西瓜的定植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上午9时至下午茧时栽完。 定植穴的大小应与土坨或营养钵大小相适应。然后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摆正瓜苗后即填土。沿土坨四周用手将填

入的土轻轻压实,也可在定植当日暂不封窝,次日再补浇一次小水后封窝,以利于缓苗。全棚栽完后,可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其上扣薄膜,呈一条龙式小拱棚。由于大棚内无风,故拱架可简单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盖,并且不必压得很牢,以便天暖时昼揭夜盖。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后备苗。为了使定植当日能提高土温,最好在下午2-3时前定植完毕。 3、大棚内的温、湿度控制 ①、湿度管理定植后5一7天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保持在寞妻度以上促进缓苗。若白天温度高于35度,则应设法遮光降温。 缓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t-32度,夜间不低于15度,此期间可通过开闭天窗来控制棚温,当瓜蔓长3t厘米左右时,可撤除小拱棚。 大棚西瓜盛花期,应保持光照充足和较高夜温,因为若在人工授粉后夜温低,则造成落果和影响果实肥大。外温超过18度时,应加大通风,天窗和棚两侧同时通风,保持白天不高于30度防止过高的日夜温差和过高的昼温。此期西瓜进入膨瓜期和成熟期,高昼温和日温差过大会导致果实肉质变劣,品质下降。 ②、湿度管理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在采用地膜覆盖的条件下,可明显降低空气湿度。 一般在西瓜生长前期棚内空气湿度较低,但在植株蔓叶满架(支架栽培者)或封行(地爬栽培者)后,由于蒸腾量大,灌水量也增加,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高。白天相对湿度一般在60%一70%,夜间达80%一90%。为降低棚内

小型西瓜嫁接大棚网架栽培技术

小型西瓜嫁接大棚网架栽培技术 西瓜大棚网架栽培是新田农业的一项西瓜栽培创新。网架栽培西瓜爬蔓面积增加50%以上,可轻整枝或不整枝,大大减少了劳动用工,同时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从而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机会。网架西瓜果形没有阴阳面,果形漂亮,甜度高,多雨季节不易烂瓜。还有西瓜长在空中,很适合观光采摘。省工、安全、优质,高效网架栽培比常规栽培效益可增加30%以上。 由于本地每年6月份是梅雨季节,为了稳产、高产、我们采用钢管大棚农膜全程履盖避雨,有特早熟大棚网架和草莓套种网架二种模式,全部采用嫁接栽培。 1、砧木、西瓜品种:砧木品种为甬砧五号。小西瓜品种,黄肉的以小兰为主,红肉的 以拿比特、秀丽、小芳为主。砧木必须采用干热杀菌处理,不得检出黄瓜绿斑驳病毒。 2、施基肥:由于网架西瓜爬蔓面积大,有增产的潜力,一般比地爬西瓜多施30%的肥 料,一般每亩施商品有机肥600公斤,含硫三元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用开沟机开沟上宽40公分,深25公分施肥沟,集中沟施,含硫三元复合肥10公斤畦面散施,施肥后起垄。 3、嫁接育苗:砧木提早催芽播在50孔育苗盘中,播时时间从11月底开始到第二年的 2月上旬,分批播种,在砧木第一真叶有一公分时开始西瓜种子催芽,西瓜子叶微张时开始采用顶插嫁接,嫁接苗床保温保湿,温度白天25度,晚上15度,湿度在95%左右,甜适当遮阴,十天后嫁接成活后正常管理。

4、移植:嫁接育苗,存在砧木苗龄过长,要求砧木苗龄控制在45天左右,西瓜有二 叶一心时选择天晴时及时移栽,移栽时每株浇定根水一斤左右。草莓套种网架西瓜 移植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 5、搭拱型架盖网:在大棚内搭宽度5.8米,高度1.8米的拱形架,如拱架是钢管的, 间距2.5米一档,如是小竹搭成了,间距一米一档,草莓套种的直接利用内棚架, 要求爬蔓架和大棚膜之间留有至少80公分的空间,以利夏天及时散热。在西瓜爬 蔓前,盖上网片,网片粗细为九股线的,网眼大小为十公分左右,以利爬蔓座果。 6、整枝、引蔓:一般不采有整枝,除主蔓处,留4-5个健壮侧蔓,西瓜伸蔓后及时引 向网架,西瓜的卷须可以附着网片上,瓜蔓自然向瓜架上攀爬,无需固定。由于爬 蔓面积大,透风透光好,爬网架后不用整枝。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露地+大棚)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1 .种子 “破壳 ” 无籽西瓜种子的种皮较厚,不饱满,所以出芽很困难,必须进行 “破壳”才能顺利发芽。种子 消毒后,经 8-10 小时浸泡,捞出用干布擦净种子表面水及粘液质物,然后用牙齿轻轻嗑一 下种脐。磕时将种面垂直,立着磕种子嘴,使其略开一个小口,占种脐长度的 1/3 左右即 可。磕种时一定要轻,种皮开口要小,不要伤及种仁。也可用克丝钳轻轻格种子嘴夹开,或 用小刀斜削种脐两边,进行 2 .催芽和育苗温度要高 无籽西瓜发芽要求的温度较高, 育苗温度也要高于普通西瓜 如架设风障,加厚草苫或麦秸等。此外,在苗床管理时,还应 适当减少通风量,以防止床内 温度 下降太快。 3 .及早育苗 无籽西瓜幼苗期生长缓馒, 长势较弱, 应比普通西瓜早播种早育苗。 由于无籽西瓜耐热性比 普通西瓜强,所以多采用温床育苗,如电热温床、火炕、加温温室等。播种期应比普通西瓜 提早 3-5 天 4 .肥水齐攻 无籽西瓜伸蔓后, 根系发达, 茎叶生长旺盛因而需肥数量比二倍体普通西瓜多。 一般亩施土 杂肥 4000-5000 公斤,饼肥 60-80 公斤,过磷酸钙 40- 50 公斤,硫酸铵 50 公斤或尿 素 30 公斤,硫酸钾 25 公斤。土杂肥和磷肥做基肥沟施或穴施,其他肥料做追肥分 3-4 次施用。 无籽西瓜苗期生长缓慢, 伸蔓以后生、长加快,到开花坐果期生长势更加旺盛,这时如果肥 水供应不当,很容易造成徒长跑秧,难以坐果。因此,从幼苗 花开花前应适当控制肥水。浇水 以小水暗浇为宜。从果后 肥水供应量,肥水齐攻,促进果实迅速膨大。 5 .间种普通西瓜 由于无籽西瓜的花粉。没有生殖能力,不能起授粉作用, 田必须间种普通西瓜品种。生产上一般 3 行或 4 行无籽西瓜间种 1 行普通西瓜, 作为授粉 株,主要是借助授粉株花粉的刺激作用使无籽西瓜的子房膨大。 选用的普通西瓜品种的果皮, 应与无籽西瓜品种的果皮有明显的不同特征,以便在采收时与无籽西瓜区别开来。 6 .高节位留瓜 无籽西瓜坐果节位低时, 不仅果实小, 果形不正, 果皮厚, 而且种壳多, 并有着色的硬种壳, 易空心和裂果。适宜坐果节位的果实则个头较大,形状美观,果皮较薄,秕籽少,不易空心 和裂果。生产中一般多选留主蔓上第三雌花 7 .适当早采 无籽西瓜的收获适期比普通西瓜要求严格,破壳 ”。 比二倍体普通西瓜平均约高 3 — 5 C,即以32 — 35 C 为宜。 3-4 C,因此,除利用温床育苗外,要加强苗床的保温工作, “甩龙头 ”后到目的节位的雌 5 — 7 天,幼果鸡蛋大小后,加大 单独种植坐不住果;所以无籽西瓜 ( 第二十节左右 ) 留瓜。 生产中一般比普通西瓜适当提早采收。 如果采收

大棚西瓜_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南通市常年种植西瓜面积在1万hm2左右,其中早春大棚西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示范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hm2以上,其种植效益比常规农作物要高,然而由于多年连作,西瓜枯萎病等病害发生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此,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以实施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为契机,在长期生产实践和大量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大棚西瓜—水稻”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通过实行水旱轮作,有效地解决了西瓜连作枯萎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逐年加重的难题,年种植效益可达9万~ 12万元/hm2。 1茬口安排 西瓜1月中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6月20日采收结束。水稻5月20—25日播种,6月25—30日移栽,10月收割[1]。 2品种选择 西瓜选择市场畅销的优质高产早中熟品种,大中果型选择京欣1号,小果型选择早春红玉、春红玉、特小风等品种。水稻选择高产、稳产性好,抗性优良的超级稻品种,如宁粳3号、南粳44等。 3栽培技术 3.1西瓜栽培技术 3.1.1培育壮苗。西瓜壮苗标准:根系发达,下胚轴粗短,子叶肥厚完整、节间短,叶片舒展、叶色浓绿,苗龄30~35d,3~ 4片真叶。生产上采用大棚电热温床育苗。先在育苗床内挖宽130cm、深20cm、长度视育苗数而定的温床,在床底铺1层薄膜,再铺10cm左右稻草作隔热层,最后再铺2~3cm细土,踏实,然后布电热线。一般选用60~120m、功率600~ 1000W电热线,布线前在苗床的两端按间距8~10cm对称钉上小木桩,然后手持电热线往返绕木桩呈“S”型铺设,线铺好后通电检查线路是否正常。如正常,再在线上铺2cm 厚细土踏平,排放营养钵,扣小拱棚,夜间覆盖草帘保温。3.1.2苗床准备。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前茬未种过瓜类蔬菜的田块作为苗床地。1hm2大田留足苗床150~180 m2。播种前10~15d,结合整地,培肥床土。每10m2苗床施腐熟有机肥30~40kg、高浓度复合肥0.4~0.5kg。播种苗床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6g/m2加细土10~15 kg/m2拌匀后均匀撒施在床面,对床土进行消毒。浸种时用55℃的水烫种15min,同时不断搅拌,然后捞出清洗,放在常温水中继续浸种10~12h后,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种0.5~1.0h,取出冲净。将处理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用25~30℃温水冲洗种子保湿,当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育苗时采用8~10cm口径营养钵育苗,1hm2大田制钵1.5万个,每钵1粒种子,用种600~750g/hm2。盖籽土用细营养土,覆土厚度1.0~1.5cm。西瓜苗期温度管理,瓜苗出土前白天25~30℃,夜间18~20℃,促进齐苗;瓜苗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20~25℃,夜间15~20℃,以防高温徒长;第1片真叶出现后,提高温度,白天27~30℃,夜间19~21℃,以加快出叶速度;出苗后,视床温变化,适当通风降湿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并在日出后及时揭去草帘等覆盖物,增加光照。播种前苗床浇足底墒水,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床土发白时浇水,并结合浇水在子叶展开或1~2片真叶现出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铵。定植前5~7d开始,加大苗床通风量,电热温床停止加温,并逐渐发展到白天小拱棚全部揭开,夜晚再盖上,使瓜苗适应定植环境。为防止西瓜缓苗期感染病害,定植苗必须带药下田,一般在定植前1d,叶面喷施1次药,用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2]。 3.1.3大田准备。移栽前30d左右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22.5~45.0t/hm2、高浓度复合肥450kg/hm2或磷酸二铵450kg/hm2、硫酸钾150kg/hm2,在定植行开槽(槽深20 cm、宽0.8~1.0cm)深施,再用旋耕机旋匀,然后作畦,净畦面宽1.8~2.0m,畦高20~25cm,整平整细畦面,开好内外三沟。 定植前7~10d搭好棚架,扣好棚膜,铺好地膜。用跨度6m、长30m的标准水泥棚、钢管大棚,或采用跨度4.0~4.2 m,拱架间距0.8~1.0m,高1.6~1.7m,用直径不小于3cm的青竹作拱架,两侧设立围裙,无立柱的竹架结构的中棚。大棚选用8m、中棚选用4.5~5.0m宽的长寿无滴膜。 3.1.4合理定植。一般2月底至3月上旬定植,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定植,密度9000~9750株/hm2。缓苗期保持较高的温度,一般30~32℃;成活后至开花着果阶段,控制棚温在25~28℃;果实开始膨大后,保持白天不高于32℃,昼夜温差掌握在10℃左右,温度通过通风口、通风量调节[3]。 3.1.5肥水管理。当蔓长70cm左右时,伸蔓肥在距植株根部40~70cm处,开塘深施,一般施稀粪水11.25~15.00t/hm2。果实进入膨大期,结合浇水施膨瓜肥,施磷酸二铵225~ 300kg/hm2、硫酸钾75.0~112.5kg/hm2。 3.1.6植株调整。主蔓伸蔓后至第1朵雌花开放,每5~7d 整理1次瓜蔓,使主蔓有规律地向前延伸,主蔓一般朝向棚 大棚西瓜—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周宇1李世峰1刘伯芹1万燕1潘国云2吴九林1 (1江苏省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南通226006;2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摘要介绍大棚西瓜—水稻高效种植技术,以为大棚西瓜—水稻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西瓜;水稻;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51.047;S511.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0)16-0143-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高效栽培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 应用”(SX-2008-009)。 收稿日期2010-06-30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6期 143

西瓜大棚栽培技术

西瓜大棚栽培技术 刘颖 (安徽省固镇县仲兴乡农技站,安徽固镇233700) 摘要从整地施肥、移栽、栽培环境条件管理、整枝、授粉、翻瓜、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西瓜大棚栽培的技术。 关键词食品安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立体气候条件中图分类号S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5-548-02 作者简介 刘颖(1968-),女,安徽固镇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4-25西瓜大棚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1 整地施肥 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 底肥一般施优质厩肥6万 7.5万kg /hm 2 (或腐熟鸡粪4.5 6.0万kg /hm 2),过磷酸钙750kg /hm 2 ,硫酸钾225 300kg /hm 2,腐熟饼肥1500kg /hm 2、锌肥和硼肥各11.25 kg /hm 2。底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1/2,丰产沟加内施1/2。在整地时,应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双蔓整枝和每株留1瓜情况下,按1m 行距作小高垄为宜。2 移栽定植 大棚西瓜在采用3层薄膜覆盖情况下,可比拱棚双覆盖早定植10d 左右。大棚内的栽植密度一般可较拱棚双覆盖大些, 并要求较精心地整枝,现在固镇地区多采用地面匍匐栽培,大棚内过度密植是不合适的。大棚内西瓜的定植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9:00 16:00栽完。定植穴的大小应与营养钵大小相适应。然后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 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摆正瓜苗后即填土。沿土坨四周用手将填入的土轻轻压实,也可在定植当日暂不封窝,次日再补浇一次小水后封窝, 以利于缓苗。全棚栽完后,可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其上扣薄膜,呈一条龙式小拱棚。由于大棚内无风,故拱架可简单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盖,并且不必压得很牢,以便天暖时昼揭夜盖。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后备苗。为了使定植当日能提高土温,最好在14:00 15:00前定植完毕。3栽培环境条件管理3.1 温度 西瓜定植后5 7d 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促进缓 苗。若白天温度高于35?, 则应设法遮光降温。缓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2?,夜间不低于15?,此期间可通过开闭天窗来控制棚温,大棚西瓜盛花期,应保持光照充足和较高夜温,因为若在人工授粉后夜温低,则造成落果和影响果实肥大。外温超过18?时,应加大通风,天窗和棚两侧同时通风,保持白天不高于30?防止过高的日夜温差和过高的昼温。此期西瓜进入膨瓜期和成熟期,高昼温和日温差过大会导致果实肉质变劣,品质下降。 3.2湿度一般在西瓜生长前期棚内空气湿度较低,但在 植株蔓封行(地爬栽培者)后, 由于蒸腾量大,灌水量也增加,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高。白天相对湿度一般在60% 70%,夜间达80% 90%。为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适当晚关棚,加大空气流通及行间铺草降低土面蒸发等措施。生长中后期,以保持相对湿度在60 70%为宜。3.3 增加采光量西瓜要求较强的光照强度。但由于大棚的棚膜表面结露珠或表面不洁净,常脱射人棚内的光照强度降低, 特别是在多层覆盖情况下。因此,应注意保持棚膜洁净,不要用透光很差的旧薄膜。膜在生长前期也有一定反光作用。西瓜要严格整枝,防止行间郁闭。3.4 棚内气体调节 大棚密闭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严重不足,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同化产物的积累,二氧化碳施肥就是人为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足。方法:①在棚内堆积新鲜马粪(5 6kg /m 3),在发酵过程中可释放二氧化碳;②燃烧丙烷气可产 生二氧化碳,即在600m 2 面积的大棚内,燃烧1.2 1.5kg , 就可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高到1.3ml /L ;③应用焦炭二氧化碳发生器,在焦炭充分燃烧时可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施肥的时期主要在西瓜生育盛期, 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适宜时间在10:00左右(此时是西瓜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最佳浓度为1 1.5ml /L 。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方法,使棚内气体保持新鲜,防止有害气体积累。4田间管理4.1 整枝 大棚密植条件下,要实行较严格的整枝。当伸 蔓后,主蔓长30 50cm 时,侧蔓也已明显伸出。当侧蔓长到20cm 左右时,从中选留1壮健侧蔓,其余全部去掉,以后主、侧蔓上长出的侧蔓及时摘除。在坐瓜节位上边再留10 15片叶即可打顶。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进行。在去侧蔓的同时,要摘除卷须。4.2 人工授粉 由于棚内西瓜的开花习性,应在8:00 9:00进行授粉。阴天雄花散粉晚,可适当延后。为防止阴雨天雄花散粉晚, 可在前一天下午将次日能开放的雄花取回,放在室内干燥温暖条件下,使其次日上午按时开花散粉,再用此花给雌花授粉。应从第二雌花开始授粉。以便留瓜。4.3 翻瓜 为提高单瓜重和使瓜形端正,应选留第二雌花 上坐的瓜,留瓜过早则瓜小而瓜形不正,过晚则不利于早上市,一般授粉后3 5d ,瓜胎即明显长大,要优先在主蔓上留瓜;主蔓上没留住,可在侧蔓上留瓜。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应如拱棚栽培一样进行选瓜、垫瓜和翻瓜。4.4 追肥灌水 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大。一般在缓苗 责任编辑王海责任校对胡先祥 农技服务,2012,29(5):548-549

大棚种植西瓜管理技术

大棚种植西瓜管理技术 西瓜过去是夏季水果,但是现在都使用大棚栽植。大棚栽植人为的提供了一个保温保湿,温度可以调控的人为小气候条件,可以与外界气候隔开,用于反季节栽植,让种植西瓜不再被季节限制。但是大棚内的环境都需要自己管控,失去了自然调节的作用,一切都要谨慎、细致。自己管理大棚环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 西瓜喜欢高温强光,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光和作用完全进行,生长品质也会更好,产量提高。一般棚内温度也会受到外界一定的影响,棚外温度高,棚内温度也会相应升高,温低也会降低,但是总体会比外界的温度都要高一些,因此,昼夜温差大,就会出现白天温度比外界高,夜晚温度降低,必须在白天开天窗通风降温。晚上加盖草席在外面增温。

2、湿度 棚内温度升高时,西瓜的蒸腾作用加速,产生的水分,会凝结在棚膜上,最后往下滴,滴到土壤会增加土壤湿度,或是滴到叶片,易生病害,再蒸腾,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一般会在灌溉之后出现升温时,开侧门通风降湿,阴雨天不用浇水,大晴天少浇水,避免湿度过大,蒸发不出去。一般会晚上通风,早上关闭,也可以在棚膜结水滴时人为刮除水滴,另外适当的提高温度可以降低湿度。

3、光照 西瓜喜光,足够的光才能满足它的生长,一般,西瓜覆膜的透光性会直接影响接受光照,比如,有些膜较为通透那光照就会良好,如果膜透光性差接受光照的能力也会降低。所以,一般单层膜的吸光行好一些,双层膜接受光照会减少40%左右。另外在设置大棚时水泥棚架会比其他棚架遮挡阳光。而大棚的建设地和方位走向直接影响光照。

4、空气 棚内属于较为封闭的环境,空气必须要及时的流通才能保证棚内空气不累积有毒物质,主要是管理供氧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西瓜生长需要大量的氧气,而夜晚西瓜会释放一些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需要及时的开窗换气。白天消耗二氧化碳来生长,所以需要补充二氧化碳,一般就可以用塑胶容器装一些水,再到水量三分之一的硫酸。放置在棚内各处,补充二氧化碳。

嫁接西瓜种植技术

嫁接西瓜种植技术 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高,排水、灌溉方便,土质疏松,肥力好的地块。 2、设施要求:采用大棚(标准管棚)和中棚(竹大棚),五膜覆盖。 3、施足基肥:结合整地施基肥。由于嫁接苗生长势强,基肥的需求量相应的比自根苗有所增加,这才能发挥嫁接苗增产效果。基肥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同时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量,以防徒长或推迟雌花出现,影响结果。一般农家肥每亩施用量在1500公斤以上。 4、种苗要求:西瓜嫁接苗一般在两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时为最佳定植时期。定植前要根据栽培要求放置4天以上,利于适用当地的气候条件,提高移栽成活率。 5、适时定植:选晴天上午定植,定植时穴盘苗不能过干,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移栽时注意不要伤苗的根系。定植后浇定根水,可以结合5000倍液的绿亨1号或2000-3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浇灌,以防土壤苗期病害发生。定植时不能种植过深,否则易引起西瓜不定根发生,植株抗病性降低。 6、合理密植:每亩栽培密度视种植的品种和整枝的方式有所不同,一般为550——600株,种植小型西瓜或采用三蔓以下(不包括三蔓)的整枝方法,亩栽培密度可以大些,反之亩栽培密度则可小些。 7、移栽后的管理 ⑴缓苗期的管理。一是通风透光:棚温25℃以上,苗小小通风,

苗大大通风,晴天多通风,阴天少通风,开始时揭开小棚膜换气,稍大些可少量通风,逐步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控制好棚内湿度,保持植株叶面、周围环境的干燥。二是肥水管理:一般移栽后7-10天不需浇水和追肥。前期,如土壤偏干、瓜苗生长表健壮、苗体偏小、叶片和心叶生长不舒展,可以选择气温回升后的晴天中午前后在苗的基部浇些0.3—0.4%的尿素或复合肥水溶液,加快瓜苗生长。缓苗期间可以喷1-2次0.1%-0.2%左右的磷酸二氢钾(也可以同时添加0.1%尿素),即提苗肥,主要起到壮苗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⑵伸蔓期栽培管理:嫁接苗定植至雌花开放以前,应根据苗的长势适当追肥,生长前期要控制氮肥、配施磷肥、增施钾肥,如硫酸钾复合肥。当主蔓50—60厘米、侧蔓10—20厘米时进行整枝,选留一个主蔓和两个健壮侧蔓,其余侧蔓(特别是基部子蔓)一律摘除,调整瓜蔓的方向,使其分布均匀,以促进坐瓜,同时在伸蔓初期铺垫或干草,以防干旱与雨水冲溅。ü整枝一般选在晴天进行,整枝后喷一次杀菌剂防病(可以用1000倍的百菌清或800倍的绿亨2号等)。坐瓜后不用整枝,让瓜藤放任生长,提高叶面积,促进西瓜膨大。即“先控后放”。 ⑶理蔓期,每隔3—5天进行一次,让瓜蔓放平伸直,均匀合理的分布在田间。因栽培密度、整枝方式和移栽行的位置不同,蔓的走向有所不同,要注意蔓与蔓摆布均匀、不重叠、叶片之间相互不遮荫。此段时间后期要增加通风换气时间,温度高要开门大通风,温度适宜要多晒苗、勤换气,促使植株生长老键,减少疾病发生。随着气温升

大棚西瓜8424种植技术,西瓜亩产量一般是多少

大棚西瓜8424种植技术,西瓜亩产量一般是 多少 一、西瓜8424 西瓜8424指的是早佳8424,是西瓜的一种品种。它是1984年2月4日上海市原南汇区农业专家育种成功的第24组良种,因此得名。因其皮薄多汁、味甜爽口、个头适中,深受人们喜爱。纯品的8424果是发育是在30天左右,单瓜一般重8-14斤,中心糖度在12-14度之间。 二、大棚西瓜8424种植技术 1.种植地选择:最好选择在地势较高且干燥、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排灌方便的肥沃的沙质土壤。另外,还需要注意,种植地不宜选择3年内种过瓜茄类作物的地方。尽量选择前茬为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作为种植地。 2.整地建棚:首先,在播种前一年的秋末冬初时,清除田间杂草、枯叶等深翻25-30cm。其次,等到土壤干湿合适易于破碎时进行平整细耕,并挖围沟。根据大棚的大小规划作畦,开沟排水。建大棚最好采用错位排列,对称式搭建。最后,等到大棚建好后,施肥整地作畦。泥土干湿适宜时,覆盖地膜,等待打穴栽瓜,每畦沿打穴栽瓜位置再铺设1条滴管带。 3.播种育苗:为了培育优质苗可以采用电加温育苗。西瓜发芽温度在28-30度,播种后3-4天需要保持土温在25-30℃,种子

破土后暂停加热。等到种子破膜再放苗,大部分瓜苗出土后,可以采用间隙加热法,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晚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 4.定植:首先是炼苗。这时要停止加热,逐步打开大棚口,扩大通风范围和延长通风时间。需注意的是,通风不可过猛。将苗龄30天左右且有3-4片真叶经过炼苗后的瓜苗,在晴天的9点到16点或者是气温在10度左右进行定植。定植后不可以浇水。 5.水肥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西瓜,进行不同的水肥管理。施肥原则主要根据土壤肥力、目标产量和植株长势进行调整,但是不要施用硝态氮肥、医院粪便垃圾和城市垃圾。水分管理要根据西瓜的生长阶段做相应的调整。 6.温湿度管理:根据大棚内外湿度和天气情况,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定植初期棚内温度需要达到30-35度。植株成活时,白天温度30度,夜间温度15度为准进行管理。 三、西瓜亩产量一般是多少 西瓜的亩产量会因栽培的品种、方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中,西瓜的亩产量在4000-10000斤之间。

大棚西瓜的繁殖方法

大棚西瓜的繁殖方法 大棚西瓜的繁殖方法播种育苗 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配制方法较多,常用2/3草炭土加1/3未种过瓜的大田土拌匀过筛,或1/3腐熟农家肥加2/3大田土。每方土加2kg过磷酸钙,用800倍多菌灵液消毒,或用甲醛熏蒸。 浸种催芽:可用55℃温水浸种消毒,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30℃左右。浸泡4小时后,清洗种子,然后用湿毛巾包紧置于30℃左右环境下催芽。 播种:播种前一天应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苗土,待种子芽长到0.5cm左右时,播种于育苗盘内,种子应平放,芽尖向上,上盖细营养土1.5cm厚,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育苗盘,温度保持在25~30℃,以保证出苗整齐。出苗后温度保持在18~28℃即可。苗床宁干勿湿。早春应防止冻害,保证充足光照。夏季应防幼苗高温徒长。 大棚西瓜的种植方法1、地施肥 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如果是利用冬闲大棚,应在冬前深耕25厘米,进行冻袋,使土壤疏松。将底肥的一半全面撒施,再翻入土中,整平后开沟集中施肥和作畦。在整地时,应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l-1.2米作畦。在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1米行距作小

高垄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时,可用南北向畦(与大棚纵向平行)。底肥用量和种类:一般亩施优质厩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鸡粪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腐熟饼肥100千克。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2、西瓜的移栽定植 大棚西瓜在采用3层薄膜覆盖情况下,可比拱棚双覆盖早定植10天左右。大棚内的栽植密度一般可较拱棚双覆盖大些,并要求较精心地整枝,采用支架栽培的要比地面匍匐栽培的密些。大棚内过度密植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在春季阴雨多、光照弱的地区。大棚内西瓜的定植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上午9时至下午茧时栽完。定植穴的大小应与土坨或营养钵大小相适应。然后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摆正瓜苗后即填土。沿土坨四周用手将填入的土轻轻压实,也可在定植当日暂不封窝,次日再补浇一次小水后封窝,以利于缓苗。全棚栽完后,可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其上扣薄膜,呈一条龙式小拱棚。由于大棚内无风,故拱架可简单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盖,并且不必压得很牢,以便天暖时昼揭夜盖。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后备苗。为了使定植当日能提高土温,最好在下午2-3时前定植完毕。 3、大棚内的温、湿度控制 ①、湿度管理。定植后5一7天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