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典型案例
关于水利河道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某区河道管理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其开发的项目中,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河道红线范围进行土地平整、建设等行为。
经调查,该公司在河道红线范围内违法建设了5栋住宅楼,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河道管理部门依法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并要求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恢复河道原状。
然而,该公司未按要求整改,继续违法建设。
河道管理部门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该公司拆除违法建筑,恢复河道原状。
二、争议焦点1. 河道管理部门是否有权对河道红线范围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2.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是否构成违法建设?3. 法院应如何判决本案?三、法律分析1. 河道管理部门有权对河道红线范围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河道管理部门依法对河道及其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设、占用、损坏等行为进行查处。
”因此,河道管理部门有权对河道红线范围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2.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构成违法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一)未经批准,擅自建设、扩建、改建、拆除建筑物、构筑物;(二)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三)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用途;(四)其他违反河道管理规定的行为。
”本案中,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河道红线范围进行土地平整、建设等行为,属于违法建设。
3. 法院应如何判决本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水域的,责令退还,恢复原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
”因此,法院应判决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违法建筑,恢复河道原状,并可以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河道红线范围进行土地平整、建设等行为,构成违法建设。
水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水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案例一:“疯狂采砂船的覆灭”在咱们那条大河里,有一伙人开着采砂船就像发疯了一样,不分昼夜地采砂。
这可不得了啊,不仅破坏了河床的稳定,还影响了航道安全呢。
咱们的水行政执法人员可不是吃素的,悄悄展开调查,掌握了确凿证据后,来个突然袭击。
采砂船的老板还想狡辩,说自己就采了一点点,执法人员直接拿出证据,那老板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采砂船被依法扣押,老板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罚款加上责令恢复河道原状,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乱采砂了。
案例二:“污水乱排的工厂现形记”有个工厂,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把污水排到了附近的小河里。
那河水本来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里面可欢快了,结果被这污水一搞,变得又黑又臭,鱼虾都翻肚皮了。
周围的居民气坏了,向水行政执法部门举报。
执法人员顺着污水的流向就找到了这个工厂。
工厂的负责人还想蒙混过关,说是什么意外泄漏。
执法人员仔细检查后发现,这哪是意外啊,分明是长期故意偷排。
于是,工厂被要求停产整顿,还得交一大笔罚款来治理被污染的河水,这就叫自作自受。
案例三:“水库违建的拆除风波”有人在水库边上偷偷盖房子,觉得那地方风景好,盖个小别墅自己住肯定很惬意。
可是他不知道,水库周围是有严格规定不能乱建的。
水行政执法人员发现这个违建后,就上门去劝说。
违建者还挺横,说这是自己的地,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执法人员耐心地给他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告诉他这是为了保护水库的安全和生态环境。
可是这人油盐不进,没办法,执法部门只好依法下达拆除通知书。
到了拆除那天,违建者还想阻拦,不过在执法人员的坚持下,违建最终还是被拆除了,水库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案例四:“非法围垦湖泊的教训”有个村子里的一些村民,看着湖泊周围有大片的浅滩,就打起了围垦的主意。
他们觉得把这些浅滩围起来种点庄稼多好啊。
于是,大家就纷纷动手,用土堆、石头把湖泊的一部分围了起来。
可是,这严重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啊。
水行政执法人员发现后,赶紧来制止。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事故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会给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作为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知识,确保施工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然而,事故时有发生,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两个典型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以警示和借鉴。
案例一:渠道疏浚事故某市水利局负责一个渠道疏浚工程,工程包括渠道清淤和疏浚两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未按照规定的疏浚标准进行作业,导致水流量增加,渠道疏浚不及时。
而随着降雨的到来,渠道出现了堵塞,导致大量的积水,严重威胁农田的灌溉和市区的防洪安全。
这个事故的教训是,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在进行渠道疏浚时,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方案,及时进行疏浚。
同时,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天气信息,做好防洪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案例二:堤坝失稳事故某水库堤坝工程由水利部门负责施工,施工期间出现了严重的堤坝失稳事故。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施工人员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如使用劣质材料、未进行适当的加固等。
事故发生后,附近的农田遭到水库泄洪的侵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威胁。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防止使用劣质材料和违规操作。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共同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总结:以上两个案例都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典型案例,揭示了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作为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牢记职责,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总结这些案例,可以进一步加强水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二级建造师案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案例1:某大型土石坝枢纽工程,在流量较大的平原河道上修筑,合同工期6年.土石围堰为Ⅲ级,上游水位为136.65m,此水位的波浪爬高为0.56m,下游水位为129.25m,下游波浪爬高为0.15m。
问题:宜采用的导流方式?可能的挡水和泄水建造物包括哪些?求上下围堰的堰顶高程?备注:本题主要练习导流方式、暂时建造物的级别以及导流建造物的型式及优缺点.拓展:1、导流建造物级别划分依据、具体级别的确定2、其他建造物(水库、水闸、泵站)级别的确定。
答案:分段围堰法;挡水建造物:前期为围堰,后期可以采用围堰加混凝土坝进行挡水;泄水建造物:前期为明槽(渠),后期可以为底孔导流、坝体缺口导流等方式。
由于围堰是Ⅲ级,为无非水围堰,故围堰顶安全加高值为0。
7,因此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为136。
65+0.56+0。
7=137。
91m;下游围堰的堰顶高程为129。
25+0。
15+0。
7=130.10m案例2:某水利水电施工承包商与业主签订了一份堤防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为68天,承包商工期每提前1天获奖励2000元,每拖后1天支付违约金3000元。
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该计划得到业主代表的认可。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业主未能按时提供全部施工场地,使A、B两项工作的作业时间分别延长了3天和2天,造成这两项工作分别窝工8和10个工日。
工作C未受影响.事件2:在工作D施工时,主要施工设备浮现故障,停工检修2天,造成窝工20个工日。
事件3:在工作E施工时,由于业主提供的主要材料不合格,造成返工,拆除用工30个工日,机械设备闲置3个台班,闲置台班单价为300元,材料费损失2万元,因拆除重新施工使作业时间延长3天。
事件4:在工作F施工时,因设计变更,造成施工时间增加2天,多用人工15个工日,增加其他费用1万元。
问题:1.在上述事件中,承包商可就哪些事件提出工期补偿和费用补偿要求?2.该工程的实际施工天数为多少天?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工期奖罚天数为多少天?3.当地人工日工资单价为35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20元/工日。
智慧水利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

智慧水利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智慧水利的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如下:1. 智慧水利案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其中智慧水利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线干线工程建设中,浪潮集团等企业提供了视频智能分析技术,通过“端边云用”一体化协同视频智能分析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工程现场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预警,有效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工程运行和维护的成本。
2. 智慧水利案例:长江流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流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在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中,智慧水利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联手数字冰雹,建设“流域梯级全景监控平台”,系统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AI、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支撑用户对三峡工程防洪、航运、发电、生态等业务的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管理决策。
3. 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智慧水利体系智慧水利体系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时空的监测、预警、调度和监管。
智慧水利体系可以全面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 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流域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流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模拟、分析和优化。
数字孪生流域可以实现对流域水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精准的流域管理和调度方案,提高流域的防洪抗旱能力,保障流域的生态安全。
综上所述,智慧水利的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有很多种,它们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等手段,全面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水工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水工结构水工结构是指用于调节和控制水流的工程结构,主要包括堤坝、闸门、泄水设施、引水设施等。
水工结构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安全运行。
下面列举了十个水工结构的案例。
1. 堤坝:堤坝是指用于防洪、蓄水或引导水流的工程结构。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中国的三峡大坝,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多种功能。
2. 闸门:闸门主要用于控制水流的流量和水位,以及调节水体的流动方向。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巴拿马运河的闸门,它可以提升和降低船只,使其通过不同水平的水域。
3. 泄水设施:泄水设施用于调节水库或湖泊的水位,以防止溃坝或洪水发生。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美国胡佛大坝的溢洪道,它可以释放过剩的水流,以保护大坝的安全。
4. 引水设施:引水设施用于将水从一个地方引导到另一个地方,以供给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或水力发电等用途。
一个例子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渠道,它将长江的水引导到干旱地区供给水源。
5. 水闸:水闸用于控制和调节河流的水位,以便船只通行、排水和防洪。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水闸,它可以防止海水入侵,并维持海平面以下的土地排水。
6. 水库:水库是人工蓄水的地方,用于供给水源、发电、灌溉等用途。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美国科罗拉多河的格伦大峡谷水库,它是美国最大的水库之一,供应了西部干旱地区的水源。
7. 水电站:水电站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设施。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拥有巨大的发电能力。
8. 水轮机:水轮机是水电站中的关键设备,用于转换水流的动能为机械能。
一个例子是法国的圣诞多夫水轮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轮机之一,能够产生巨大的电能。
9. 水渠:水渠是用于引导和分配水流的人工水道。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印度的恒河水渠,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水渠之一,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
10. 水泵站:水泵站用于抽水或压水,以供给城市供水、工业用水或农田灌溉。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执法典型案例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执法典型案例一、水库大坝违规施工案例。
话说在某个小县城,有个水库大坝的改造工程。
这工程啊,就像是一场大戏,可有些施工方却不按剧本来演。
施工队呢,为了图省事,在大坝的关键部位施工时,没有按照规定的安全施工流程走。
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像这种大坝施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得对基础面进行严格的清理和检测,就好比咱们盖房子要先把地基夯实打平一样重要。
可这个施工队呢,工人就随便清理了一下,好多松散的石块、泥土都还在,检测环节也是敷衍了事。
施工方没办法,只能乖乖按照执法人员的要求,重新对基础面进行清理和检测,还接受了一笔不小的罚款。
这就告诉大家,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可不是闹着玩的,该遵守的规则必须遵守。
二、河道非法采砂危害安全案例。
在一条蜿蜒的河道边,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起了歪主意。
他们看着河道里的砂,就像看到了一堆堆的金子。
于是,在没有任何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开着采砂船大张旗鼓地开始采砂了。
他们采砂的方式那叫一个粗暴。
根本不管会不会影响河道的安全,想采哪儿就采哪儿。
结果呢,好好的河道被他们挖得千疮百孔。
原本稳定的河岸开始出现坍塌的迹象,就像一个健康的人突然得了重病,身体摇摇欲坠。
附近的村民可就担心了,因为这河道一旦出问题,要是发大水,那可就惨了。
于是有人就向水利部门举报了。
执法人员迅速出动,就像超级英雄来拯救世界一样。
执法人员没收了采砂设备,还对这些不法分子处以重罚。
这事儿也给周围的人提了个醒,河道的资源可不是能随便乱动的,水利工程安全涉及到大家的切身利益。
三、灌溉渠道设施损坏维修不力案例。
有个农村的灌溉渠道,那可是农民伯伯们的宝贝。
每到灌溉季节,全靠这个渠道把水送到田里。
可是呢,这个渠道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的衬砌都开始脱落了,就像人身上的衣服破了个大口子。
负责这个灌溉渠道维护的单位,一直拖着不进行维修。
他们可能觉得这只是小问题,不影响大局。
可是实际上呢,随着衬砌脱落,渠道的渗漏越来越严重。
原本能灌溉一百亩地的水,现在只能灌溉八十亩了,而且水在渗漏的过程中还把渠道周围的土地泡得松软,有发生局部塌陷的危险。
水利工程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分析
孙毅 2011年12月
1
一、案例分析
案例1、水库垮坝
1993年8月27日22时40分左右,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沟后 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找到尸体288具, 40人失踪,13个村、38个国营和集 体单位受灾,受灾群众521户、2837 人,毁坏房屋2932间,农田1.37万 亩,人蓄饮水主管道35km,
20
案例5、搅拌机致人受伤
一日,某燃料公司蜂窝煤生产车间,王 某和曹某操作搅拌机,搅拌机齿轮没有安装 防护罩。约10时30分,曹某有事离开,由王 某单独操作。10时50分,王某见搅拌机不能 正常将煤料送上运输皮带,便象以往一样, 站在搅拌机有旋转齿轮的一侧,用铁锹将机 内煤料铲到出口处。在铲料过程中,搅拌机 一对离地约80cm、直径约15cm、相对咬合的 齿轮将王的衣袖夹住,导致王某左肘以下粉 碎。
23
案例6、潜水泵漏电伤亡事故
1989年8月11日,某公司承建的 某水利工程工地,发生一起触电事 故,致一名操作人员触电死亡。
据调查,当日,工地用潜水泵 抽取厂房基坑积水,操作人员下水 中移动潜水泵,因潜水泵漏电,致 其死亡。
24
案例6、潜水泵漏电伤亡事故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这台潜水泵为 QY-7型,电源线仅有三根相线,缺一根保护 零线;水泵密封端盖内的三根相线中有一根 的绝缘橡皮在电工修理时被割破致铜线外露 与密封盖相接,使泵体带电,传到水中,致 操作人员下水时触电;潜水泵下水未进行检 测和检查,致使泵体漏电隐患未能及时发现 和排除;操作人员下水挪动水泵时应拉闸断 电,而操作人员未按要求执行;潜水泵未安
12
案例3、放炮引起的伤亡事故
1982年4月20日,陕西省略阳县金家 河磷矿的1名副队长带领4名矿工(均为 采掘工)在1#排洪洞作业过程中,发现 其中1人打的炮眼测试只有0.75cm,不符 合1.3m的要求,便 让其补眼。该工人补 眼后,深度仍然不够,便在副队长装炮 时,征得同意,再次补眼,使部分已装 好的导火索淋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下游交互式三维视景系统:
本项目是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水利部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的“黄河下游交互式三维视景系统”。
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三维场景相关的工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提出系统结构需求。
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自有三维GIS 产品VRMap三位地理信息平台,双方共同合作研发实现此系统。
该系统采用虚拟现实的方法,把黄河下游河道研究区的防洪工程及河道情况直观的表现出来,同时可以把各个工程作为对象进行选取,对各个工程的特征属性进行查询显示。
采用1:25万DEM表现地形,采用工程三维模型(3DS)表现防洪工程(堤防、控导工程、涵闸、居民地),采用区域贴图的方式表现平面地物(水系、湖泊、道路、植被、滩区等)。
所表现的虚拟景观可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比较好的视觉效果。
系统通过鼠标及键盘控制虚拟三维景观的自动或交互式漫游浏览。
自动漫游通过用户设置线路的方式进行飞行浏览,可以通过控件调整自动漫游的速度及高度;在漫游过程中,用户可用鼠标点击感兴趣的工程,将该工程的属性数据调出。
工程的属性数据可以是文本、数字表格、图片、影像等多种类型。
2004年10月14日,黄委国际合作与科技局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托,在郑州组织专家对黄河设计公司完成的“黄河下游交互式三维视景系统”开发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
鉴定委员会由水利部、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及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任主任委员,黄委朱庆平副总工和信息工程大学李纪人教授任副主任委员。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审阅了技术文档资料,观看了功能演示,进行了质疑与答辩。
经过认真讨论,对该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项成果研究思路正确、技术路线合理、实用性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与会专家认为,该成果在广泛调研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数字黄河”工程建设,集成了当今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数据库管理等技术,建成了可供黄河下游治理、开发和管理决策的三维可视化集成应用服务平台。
系统可为黄河下游水利及相关部门进行防汛指挥、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提供现代化应用服务平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建议该成果在应用中进一步完善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万家寨水利枢纽:
本项目是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制作的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三维场景及万家寨水利枢纽管理系统。
系统不仅表现了工程外景,而且表现了内部结构,从工程整体外貌到厂房内部结构,机组运行情况、工程演示,并制作了部分工程演示内容,输出用于汇报的动画模拟。
万家寨水利枢纽管理系统结合水利专业模型,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全面管理黄河最重要的水利枢纽之一:万家寨水利枢纽。
本系统可以遥控监测闸门等重要设备,实现了万家寨水利枢纽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系统中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三维场景采用精细建模的方式,结合工程图纸,借助建模工具3DMAX完成水坝内外部建模,导入灵图公司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VRMap中,经过编辑和优化后完成最终场景的制作。
场景实现了对水利枢纽的虚拟表达,利用VRMap 平台提供的VBA开发功能,制作了水利枢纽上下游的水面上升下降和流动。
成功模拟枢纽蓄水泄洪、发电演示等功能。
场景不仅可以实现多种交互式浏览,而且设定浏览路线,并将确定的浏览过程,输出A VI文件,方便演示汇报材料的制作。
重点的展示的过程有
厂房内部结构展示
大坝结构展示
排沙演示
引黄演示
大坝剖面察看
厂房设备展示
机组展示
蓄清排浑
充分利用3D建模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和三维GIS技术展现了水利枢纽工程概貌、内部结构和运行模拟等,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工程建设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
水位一
水位一 水位一
水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