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能效对比
各国建筑能效标准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TU111.19+5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 1003-739X(2015)01-0036-07[摘 要][摘 要] 该文概述了建筑能耗在全球最终能源消费中的现状,分析了全球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现状及目标,分别介绍了中美两国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的历程。
通过对各国标准的研究,总结了建筑能效标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着重以美国建筑能效标准ASHRAE90.1—2010和中国公共建筑节能标准GB50189—2005为例,比较中美建筑能效标准的构架、内容及参数的差别。
提出了国内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建筑 能耗 能效标准 比较 [Abstract][Abstract] In the paper, we summarize the present status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lobal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goals of the glob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w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various national standards, the main content of involve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s summarized. Then we focus 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ASHRAE90.1-2010 and Chinese public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GB50189-2005, for example,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framework, content and paramet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energy ef fi ciency standards. We propose a few pieces of ad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f fi ciency standards of building.[Key words][Key words] Archite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ef fi ciency standards, Compare闫埔华 Y an Puhua 唐 坚 T angJian中美建筑能效标准比较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建筑是世界各地能源的最大消费者。
电视机各国能效要求

最大工作模式下的损耗 (A 的 最大工作模式下的损耗(A 的
单位以英寸表示)
单位以厘米表示)
Pmax=0.130*A+5
Pmax=0.020*A+5
Pmax=0.084*A+18
Pmax=0.013*A+18
Pmax=108
b. 睡眠模式损耗≤1.0W
2.2 测试条件
供电电压:
总谐波失真度: 环境温度: 湿度:
3.1 首先根据公式 1 计算出电视机的 PAEC(年预计能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PAEC = 0.365 × [(television avg on × 10) + (television passive × time passive) +
(television active × time active)]kWh/yr
北美/台湾 欧洲/澳洲/新西兰
中国 日本
115(±1%)Volts AC, 60Hz (±1%) 230(±1%)Volts AC, 50Hz (±1%) 220(±1%)Volts AC, 50Hz (±1%) 100(±1%)Volts AC, 50Hz (±1%)/60Hz(±1%) 注:产品功率大于 1.5KW 的,电压偏差可以是±4%
= 主动待机时间。
3.2 星级指数(SRI)
电视机的星级指数 SRI 通过公式 2 计算得出。
SRI=1 + log(CEC/BEC)/log(1-ERF) ………………………公式 2
注: SRI = 星级指数 Log = 10 为底的自然对数; CEC = 相对能耗 (每个型号的 CEC 应该是整数,单位是 kWh/yr. 不能小于 PAEC,可以大于 或等于 PAEC。 BEC = 通过公式 127.75 + 0.1825 x 屏幕面积(cm2)计算得出的基本能耗。 ERF = 星级因素,即是 20%或 0.2.
变频空调器中国能效与美国能效标准计算差异分析

1212020年02月/ February 2020Abstract:As an effective means of energy-saving control of products, air-condition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by various countries. This tex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test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in the US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 ARI Standard 210/240-2008[1] and the Chinese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 GB/T 7725-2004[2], and analyzes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s the two standards. Under the difference in energy efficiency values,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 Through verification, the SEER value of the cooling season obtained under the same machine American standard is always higher than the Chinese Energy EfficiencyStandard. The SEER and HSPF of the Chinese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 Samples are 47.3 % and 37.4 % higher than the US Energy Star requirements respectively,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horizont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American standard energy efficiency rating.Key words: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SEER; HSPF摘要:空调能效标准作为产品节能控制的有效手段,已普遍被各国采用。
各地区能效等级及最低限值

2010-5-8
表7-1 沙特测试工况
Quantity
The Conditions for Standard Test T1 T2 T3
Temperature of the incoming air, Toward Indoor Part of the 27 19 21 15 29 19
Thermometer (°C) Dry Bulb Wet Bulb
G
2.40≥COP
2010-5-8
制冷(根据EN14511,在T1型工况下)
能效等级
整体式
表2 欧盟整体式空调能效等级表
制热(根据EN14511, 在T1+7°C型工况下)
能效等级
整体式
A
3.00<EER
A
3.40<COP
B
3.00≥EER>2.80
B
3.40 ≥COP >3.20
C
2.80≥EER>2.60
3.5 ≤SRI < 4.0
3.5
4.0 ≤SRI < 4.5
4.0
4.5 ≤SRI < 5.0
4.5
5.0 ≤SRI < 5.5
5.0
Page 4 of 8
版本号:1.0
2010-5-8
对于变频机来说如果不能100%符合MEPS的要求,那至少要达到95%的MESP,同时还要给出降频的合格数据
Cooling and/or Heating Capacity
Minimum EER and/or COP 1 Apr 2010
Minimum AEER and/or ACOP 1 Apr 2011
表12 北美分体机型的Energy Star要求
美国LEED、中国绿建标准以及3A的介绍

美国LEED 、中国绿建标准与住宅性能认定1评价体系及适用范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 认证标准⏹政府部门⏹为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 ⏹民间组织⏹LEED是一个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认证系为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在2006年3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0378 –2006), 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是个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认证系统。
1998年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非政府、非盈利组织)。
建立了LEED 认证组织,开始了绿色建筑认证工作。
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 提出了绿色LEED主要为建筑及社区提供第三方的认证。
建筑或社区若在节能、节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室内生活品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
质及节材方面有突出的性能,则有机会获得LEED认证。
2评价体系及适用范围对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认证标准⏹有分别针对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评价体系。
分为设计评价标识运营评价标识⏹LEED包括以下评价体系面向新建筑的评估体系——LEED-NCLEED CS⏹分为设计评价标识及运营评价标识。
⏹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不适用于别墅。
提倡业主与租户共同发展——LEED-CS 针对商业内部装修——LEED-CI强调建筑运营管理评估——LEED-EB 住宅评估——LEED-H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估——LEED-ND⏹LEED-CS分为预认证,及最终认证⏹LEED-ND分规划批准,预认证及最终认证⏹其余认证体系均只有最终认证。
⏹LEED认证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民用建筑,甚至包括工业建筑。
3评价等级划分分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 认证标准⏹评估体系分为6大项:节地与室外环境⏹评估体系分为7大项可持续场址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节水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每一大项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及优选项,其中控制项为必须达标项,每个大项统计的般项优选项的达标情况创新设计本地优先⏹小项中分控制项及得分项,控制项共计8项其余均为得分项项统计的一般项及优选项的达标情况,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及三星级。
中美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的比较的研究报告

中美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的比较的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灶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电磁灶具有快速加热、易于清洁、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在能源效率方面也相当高。
因此,测试电磁灶的能效非常重要。
我国和美国是两个重要的电磁灶生产和消费国家,两国对电磁灶能效测试的标准和方法也略有不同。
本研究将比较中美两国的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以期能够提高电磁灶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美两国的电磁灶能效测试标准。
在我国,电磁灶能效和蒸发能力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价。
标准要求对电磁灶在同等使用条件下对同一种食材(如水)进行加热时的能耗和用时进行测试。
而在美国,电磁灶的能效测试标准为《美国能源部强制性标准规定》(MEPS)。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中美两国的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
在我国,电磁灶能效测试时,将一定量的水置于同样的容器中,在同等使用条件下对同一种食材进行加热时的能耗进行测试,并以蒸发时间和烧干时间作为评估标准。
在美国,电磁灶能效的测试方法是通过测量加热水的功率和消耗的电量来计算电磁灶的效率。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中美两国的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我国的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直观,简单易行,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受环境影响,不够精确。
而在美国,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利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精度高但成本较高,不太实用。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的电磁灶能效测试标准和方法各有利弊。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两国的方法,选用简单实用的测试方法,同时也重视测试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保证电磁灶的能效评估更加科学准确。
为了更好地比较中美电磁灶能效测试方法的优劣,我们搜集了一些相关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数据分析过程:1. 电磁灶能效测试标准数据来源: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电磁灶能效标准为例,以美国能源部制定的标准规范(DOE standards)为例。
数据分析:中美两国对电磁灶能效测试的标准相似,都采用了统一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这表明两国对电磁灶能效的重视程度相同。
中国能源效率评析

按 主要 耗 能行 业 估 算, 2 0年 我 国工 业终 端 01 利 用效 率 为 5 . % , 见表 3 5 1 。 工 业 生产 能源 效 率 = 理论 效 率 ( 单位 产 品能 耗) /实 际效率 ( 位产 品能耗 ) 单 。钢 、 电解铝 、水
我 国物理 能 源效 率 的计 算及 结果 如下 所 述 。
2. 1 开 采 效 率
2l 0 0年 我 国化石 能源开 采效 率为 3 9 ,见 5. %
表 2。
2. 4 建 筑 ( 3. 民用 、 商业和 其 他 )
按 用 于 建 筑 的煤 炭 、 气体 燃 料 ( 然 气 , 液 天 化 石 油 气, 煤 气 ) 热力 和 电力 的终 端 利 用 效 率 测 、
值高 3 %。 1
泥 、合 成 氨理论 效 率分 别 为 4 0k c 4 g e/t 3 、6 0 3
k Wh/t、 5 g e/t和 7 7k c 7k c 2 g e/ t 。
2 物 理 能 源 效 率
按 照联合 国欧 洲经 济委 员会 的物 理 能源效 率评
工 业用 能源 2 2 9 c 7 . Mt e/一次 能源消费 量 3 4 . 2 94
M t e =7 . % 。 c ) 06
2. 终 端 利用 效 率 3
2. 1 农业 3.
根据 农 机 单位 油 耗估 算 ,2 0年 我 国农 业 终 0 1 端 利 用效 率 约为 3 0 。 4. %
l ’帕 ^ ・ 嘿
~
6
T 蚓’ 第。 卷 第8 2 1 年8 【幼 期 02 月
Rs r n pr c e a ha Apo h ec d a 砚究与 探讨
能效等级划分标准 详细说明

能效等级划分标准详细说明能效等级(Energy Efficiency Rating,EER)是指家电能耗与性能的比值,即每单位(常规)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功率与该功率所需的能耗的比值。
能效等级是评估家电能源效率的一种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家电及建筑领域。
能效等级划分标准由政府或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其目的是鼓励厂商生产更节能、环保的产品,并引导消费者选择更高能效等级的产品,从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能效等级划分标准的详细说明:一、能效等级的划分国际上常用的能效等级划分标准有欧盟能效标签(European energy label)、美国能源之星(Energy Star)、中国能效标识等。
以中国为例,国家标准GB/T 2136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功能和能效评价通用规范》定义了能效等级为:1. 非常低能效等级(Level 1,表示能效极差):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60%。
2. 低能效等级(Level 2,表示能效较差):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70%。
3. 中等能效等级(Level 3,表示能效一般):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80%。
4. 高能效等级(Level 4,表示能效较高):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90%。
5. 非常高能效等级(Level 5,表示能效最好):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高于等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90%。
二、能效限定值的确定国家制定能效限定值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市场,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保护环境。
能效限定值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产品功能和性能:同类产品之间需要有共同的功能和性能标准,以便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比较。
2. 市场需求:能效限定值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促进产品升级与降低家用电器能耗的目的。
3. 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能效限定值需要符合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原则,不能过高或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范围:中国多联机工况:计算方法:IPLV(C)=(PLF1―PLF2)(EER1+EER2)/2+(PLF2―PLF3)(EER2+EER3)/2+(PLF3―PLF4)(EER3+EER4)/2+(PLF4)(EER4)其中:IPLV(C)——综合性能系数PLF——部分负荷系数EER——能效比曲线基于下列公式:PLF=A0+(A1×Q)+(A2×Q2)+(A3×Q3)+(A4×Q4)+(A5×Q5)+(A6×Q6)其中:Q——部分负荷额定工况下全负荷容量的百分比,0~100。
A0=﹣0.127 739 17×10-6A1=﹣0.276 487 13×10-3A2=0.506 724 49×10-3A3=﹣0.259 666 36×10-4A4=0.698 753 54×10-6A5=﹣0.768 597 12×10-8A6=0.289 182 72×10-10计算举例:GB/T 25857-201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多联式热泵(空调)机组范围:中国低温多联机工况:计算方法:IPLV(H)=(PLF1―PLF2)(COP1+COP2)/2+(PLF2―PLF3)(COP2+COP3)/2+(PLF3―PLF4)(COP3+COP4)/2+(PLF4)(COP4)其中:IPLV(C)——综合性能系数PLF——部分负荷系数COP——性能系数曲线基于下列公式:PLF=A0+(A1×Q)+(A2×Q2)+(A3×Q3)+(A4×Q4)+(A5×Q5)+(A6×Q6)其中:Q——部分负荷额定工况下全负荷容量的百分比,0~100。
A0=﹣1.594 27×10-1A1=0.002 26A2=﹣6.135 .37×10-3A3=1.006 35×10-5A4=﹣1.496 69×10-7A5=6.835 63×10-10A6=﹣5.437 65×10-13计算举例:GB/T 18430.1-2007GB/T 18430.2-2008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范围:中国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1-2007制冷量>50kW(工商业用)GB/T 18430.2-2008制冷量≤50kW(户用)工况:计算方法:IPLV(或NPLV)=2.3%×A+41.5%×B+46.1%×C+10.1%×D其中:A——100%负荷时COP;B——75%负荷时COP;C——50%负荷时COP;D——25%负荷时COP。
a)若机组不能在75%、50%或25%名义制冷量运行时,可以使机组在按工况表规定的IPL V工况条件下的其他部分负荷点运行,测量的各个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并在点与点之间用直线连接,绘出部分负荷曲线。
此时可从曲线图通过内插法来计算机组的75%、50%或25%负荷效率,但不得使用外插法。
b) 若机组无法卸载到25%但低于50%,则其75%和50%的COP 按a )计算,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按25%的IPLV 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然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25%负载COP 。
c) 若机组无法卸载到50%但低于75%,则其75%的COP 按a )计算,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按50%的IPLV 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然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50%负载COP 。
mD mP C Q COP ⋅=其中:m Q ——实测制冷量 m P ——实测输入功率 D C ——衰减系数13.1)13.0(+⋅-=LF C DPLFL Q Q LDLF ⋅=)100(其中:LF ——负荷系数LD ——工况表4个IPLV 负荷数FL Q ——满负荷制冷量 PL Q ——部分负荷制冷量 计算举例:满负荷400kW ,其测试数据如下表根据下图计算B 和C 点的性能系数COP因为机组无法卸载到25%,计算D 点的性能系数COP62.016240025.0=⨯=LF05.113.1)62.013.0(=+⨯-=D C82.43205.1162=⨯=COP根据A 、B 、C 、D 点的性能系数0.582.4%1.1009.5%1.4699.4%5.4175.4%3.2/=⨯+⨯+⨯+⨯=NPLV IPLVGB/T 25127.1-2010GB/T 25127.2-201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范围:中国低温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GB/T 25127.1-2010制冷量>50kW(工商业用)GB/T 25127.2-2010制冷量≤50kW(户用)工况:计算方法:(同GB/T 18430)IPLV(H)=a×A+b×B+c×C+d×D以下为各个城市的IPLV系数ANSI/AHRI 1230-2010可变制冷剂流量(VRF )多联式空调和热泵设备性能评价标准范围:IEER ——制冷量≥19kW (65 000Btu/h )美国多联机;工况:计算方法:IEER=(0.020·A )+(0.617·B )+(0.238·C )+(0.125·D ) 其中:A ——100%负荷制冷量B ——75%负荷制冷量C ——50%负荷制冷量D ——25%负荷制冷量a) 若由于机组负荷控制条件的限制,使机组无法在75%、50%或25%负荷点运行的,则应当通过绘制EER 和负荷百分比的对比曲线图,用线段将试验实际采用的负荷点连接起来,并使用线性内插法确定机组在75%、50%或25%净制冷量时的EER 。
b) 若机组无法卸载到75%, 50%或25% (部分) 负荷点,则应当在各个(部分)负荷点要求的冷凝器工况下运行机组实际可达到的最小部分负荷,然后使用以下公式对循环性能作相应的调整。
CTIF CF C P P P P LF LF EER +++⋅⋅⋅=])([C D 净制冷量其中:净制冷量——室内测得的能力需减去风机热量,Btu/h ; P C ——压缩机功率,W ;P CF ——冷凝器风机功率(如果使用),W ;P IF ——在最小能力风机转速的室内风机功率; P CT ——控制回路的功率和其他的辅助负荷,W ; C D ——衰减系数。
C D 的计算公式如下:13.1)13.0(+⋅-=LF C DLF ——在期望的末级部分负荷点开机运行的时间分数;冷量部分负荷下机组的净制量满负荷下机组的净制冷负荷)()100%(⋅=LF %负荷——标准评价点,即75%、50%、25%负荷点。
计算举例:机组由三个制冷剂回路,每个回路各有一台压缩机,机组容量分三个等级,带一台定速室内风机。
假设测量出该机组的能力如下:75%和50%负荷点的IEER 计算要求使用内插法来计算25%负荷点则要求使用衰减系数进行计算65.04398011473025.0=⨯=LF05.113.1)65.013.0(=+⨯-=D C)/(09.101001050)]2172250(05.1[65.04398065.0%25h W Btu EER ⋅=+++⨯⨯⨯=计算出IEERIEER = (0.02×10.92) + (0.617×12.32) + (0.238×12.57) + (0.125×10.09) = 12.08范围:SEER 、HSPF ——制冷量<19kW (65 000Btu/h )美国多联机。
工况:SEER 计算方法:∑∑∑∑======81818181)()()()(j j c j j c j jcj jcNT e NT q T e T q SEER其中:∑=81)(j j c N T q ——温度为j T 时制冷量占总制冷量的时间份数∑=81)(j j c NT e ——温度为j T 时制冷消耗功率占制冷总消耗功率的时间份数制冷季节各温度发生时间表1. 绘制建筑负荷线建筑制冷负荷线1.1)95(6595)65()(2=⋅--=k c j j Q T T BL其中)95(2=k c Q ——最高转速机组能力1.1——修正系数2. 绘制最低转速、中间转速、最高转速负荷线根据B 1和F 1试验得出的数据,绘制出最低转速负荷线。
根据A 2和B 2试验得出的数据,绘制出最高转速负荷线。
根据E v 试验数据,绘制出一个点,由于中间转速负荷线必经过此点,则其表达式为:)87()87()(-⋅+===j Q v k c j v k c T M Q T Q )87()87()(-⋅+===j E v k c j v k c T M E T E其中:Q M 为中间转速负荷线的斜率,E M 为中间转速耗电量直线的斜率。
]8295)82()95([)]1(6782)67()82([2211--⋅+-⋅--=====k c k c Q Q k c k c Q Q Q N N Q Q M]8295)82()95([)]1(6782)67()82([2211--⋅+-⋅--=====k c k c E E k c k c E E E N N E E M其中:)87()87()87()87(121====--=k c k c k c v k c Q Q Q Q Q N )87()87()87()87(121====--=k c k c k c v k c E E E E E N °能力13. 根据建筑物与机组能力的关系计算SEER① 当建筑所需负荷≥机组最高转速时的能力时,即)()(2j k c j T Q T BL =≥,机组将在最高转速持续运行,则:Nn T Q NT q j j k c j c ⋅==)()(2 ;Nn T E NT e j j k c j c ⋅==)()(2② 当建筑所需负荷处于机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间时,即)()()(21j k c j j k c T Q T BL T Q ==<<,则:Nn T Q NT q j j i k c j c ⋅==)()( ;Nn T E NT e j j i k c j c ⋅==)()(其中:)()(j j i k c T BL T Q ==; )()()(j i k j i k c j i k c T EER T Q T E ====;2)(j j j i k T C T B A T EER ⋅+⋅+==,利用低转速负荷线,中间转速负荷线,高转速负荷线与建筑负荷线的三个交点计算出A 、B 、C 三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