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细胞体积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2、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习题一】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D.细胞体积小,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解答】解:A、与原核细胞(一般1~10um)相比,真核细胞(1~100um)体积一般较大,A正确;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即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运输,B正确;C、细胞体积与生物体体积没有必然的联系,C错误;D、细胞体积小,其相对表面积大,利于完成各选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二、细胞有丝分裂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2、有丝分裂分裂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分裂间期:占周期90%—95%,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合成姐妹生]前期:①染色质变成染色体;②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③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运动,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形定数晰赤道分裂期齐]后期:①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②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
[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①染色体成为染色质;②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形成新的细胞核;③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成为两个子细胞。
[两体消失膜仁现]4.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两点区别5、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为2N6、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说课逐字稿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说课稿一、说教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必修1第6章第1节。
本节内容较多,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此次说课主要围绕第一课时展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知识。
在细胞增殖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既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同时也可为后续学习选修模块做好了铺垫。
二、说学情要想上好一堂课,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是必修课。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于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演示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主要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细胞形态特点。
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我会展示大象和老鼠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一系列的问题:大象和老鼠体型大小不同,它们的细胞大小又是怎样的?细胞会不会无限长大?我们由一颗受精卵长成现如今的我们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细胞的增殖。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新课教学在这一环节主要讲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内容。
对于第一部分的讲解,我会采用演示实验法,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完成书上所给出的表格,待实验做完之后结合着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随后共同总结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动物细胞的增殖及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

二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重难归纳
实验的选材及注意事项
实验
材料
类型
选取细胞周期短、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
较大的材料
的选 部位
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的分生区)
择
分裂旺盛时
时间
解离 过短
细胞解离过轻,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
时间 过长
细胞解离过度,会使根尖过于酥软,影响染色和制片
注 漂洗
D.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由赤道板直接形成新的细胞
壁
答案:B
解析: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
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
成两部分。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粒,由细胞两极发出纺
锤丝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由细胞板向
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
B.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近似正方形,细胞会继续分
裂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观
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A项正确。装片
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项错误。细胞周期
是(
)
A.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B.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C.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D.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
答案:C
解析:动植物细胞结构不同,导致有丝分裂过程存在差异,具
体表现在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以及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上。
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1一、说教材内容及地位“细胞的增殖”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大致分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展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
重点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例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并通过比较,让学生观察并归纳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继而领悟出二者的一样点: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即是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起到了承下启上的作用。
学生从前面几章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功能之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细胞增殖,学习起来并不会很陌生;同时,细胞增殖也是以后学习减数分裂,DNA复制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规律的根底。
本节内容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使学生掌握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明确细胞增殖对维持一切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的意义。
2.知道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3.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4.会区分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二〕才能目的: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和分析^p 实验数据的才能。
2.养成批判性考虑问题的才能。
3.可以利用多媒体获取生物信息。
〔三〕情感目的:1.使学生学会从微观把握生物体的变化,并形成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2.树立辩证唯物的运动观、开展观。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间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难点打破:通过观察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问题详细化,再结合传统讲授的教学形式,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易于承受,同时以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化考虑,再加以随堂训练,攻克难点的同时完成才能目的四、说学情分析^p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1、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有关癌症的知识也有所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根底。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六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
生长、增殖、衰老、死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本章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三节,分别从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三个方面讲述细胞的生命历程。
本课是第一节,重点阐述了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特点和意义。
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3 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2.3.1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内容。
“细胞的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
《第1节细胞的增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19必修1

《细胞的增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细胞的增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增殖的基本概念、过程及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生物学现象。
通过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加深对细胞增殖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基础知识巩固:要求学生复习细胞增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类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
2.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细胞增殖的步骤、关键因子及意义等,形成系统的笔记。
3. 案例分析:选择一到两个与细胞增殖相关的生物现象或疾病案例,如肿瘤细胞的增殖,分析其中细胞增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4. 实验报告准备:准备一份简要的实验报告提纲,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等,为后续的实验课程做好准备。
5.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就细胞增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小组报告。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基础知识巩固部分要求准确无误地掌握细胞增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课堂笔记整理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复习。
3. 案例分析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入,逻辑清晰。
4. 实验报告准备要详细周到,考虑到实验的各个环节。
5. 小组合作讨论要求积极参与,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有深度的报告。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笔记的整理质量和条理性。
3.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
4.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备情况。
5.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报告的质量。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批改: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小组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学习他人长处,互相促进。
3.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讲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4. 个人反思:学生需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不足。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及高等植物细胞的

(3)组成及顺序
3.表示方法 (1)扇形图:
从A点→B点→A点(顺时针),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2)线段法:
B+C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虽然A+B所持续时间长度和B+ C是一样的,但因为细胞周期的起点是分裂间期,所以A+B不 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4.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间期与 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这些因 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这是因为DNA复制、有关蛋白质 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微点拨] 判断完整的一个细胞周期的方法 (1)“先长后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经过一个长的间期,再经 过一个短的分裂期。 (2)“终点到终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 (3)“先复制后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完成DNA的复制,才 能完成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示
说明
①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粒的两条姐妹 染色单体;当着丝粒分裂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就分开成为独立的染 色体。
②染色体数目是根据着丝粒数目来计数的,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条 染色体。
③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DNA=1∶1;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 体∶染色单体∶DNA=1∶2∶2。
遗传 的基础。
二、细胞周期
1.概念:连续分裂 的细胞,从 一次分裂完成 时开始,到下__一__次_分__裂__完__成_
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时间: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
2.阶段 分裂间期裂物之质前变,化占:细完胞成周DN期A的分子90%的~复95制%。
高中生物《第六章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

2)曲线图
染色 体数 2n n 0 间期 核DNA 分子数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
n
G1 S G2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4N 染色单体的数量
2N O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时期
练1、下图所示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不同时期DNA含 量的测定结果,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f k (1)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_____开始,到_____为止。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 g~h(或b~c) _________ __ i~j(或d~e) (3)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___________ g~h和h~i (4)DNA数和染色体数都不相同的时期是__________ 保持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5)从图中可见母、子细胞核中DNA分子数量是稳定的, 对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其意义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坐在桌前 就像中期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此刻是如此短暂 恰像姐妹染色单体 相聚是为了分散
• 心 像后期的着丝点一样的分裂 我们也像子染色体一样 移向不同的一边 • 迷雾掩盖了 长亭古道 芳草碧连天 只有我们的身影越来越淡 终于像末期的染色体一样 无法看见 全化着 细长细长而又盘曲的 染色质一般的思念 绕在核仁的周围 核膜的里面 弥漫了心田 寂静而又杂乱
染色质
主要成分: DNA和蛋白质
着丝粒 染色体
一、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 胞质分裂
一次分裂结束
下次分裂开始
下次分裂结束
分裂间期
90%~95%
分裂期
5%~10%
细胞周期
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设计
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东营市二中单以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2.说明细胞周期的概念,过程。
3. 说明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4.体会有丝分裂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
有丝分裂的过程
三、学习难点
有丝分裂的特点
四、导学策略
(补充上)
五、导学流程
知识点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基础回顾】
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主要依靠增加细胞的数量,还要靠_________增大细胞的体积。
2、“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
NaOH的扩散速度(深度):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扩散的速度(深度)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
3、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核是细胞的;如果细胞太大,的“负担”就会过重,从而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疑难探究】
1、生物体器官的大小取决于什么?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呢?
生物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目的多少,也与细胞体积的增大有关。
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与结构所占用的体积有最小值,因此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小。
2、为什么卵细胞的体积可以远大于一般细胞?
卵细胞的卵黄中贮存了大量营养物质,卵裂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卵黄提供,不是靠细胞外物质的输入;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的物质运输,而卵细胞内部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长得比较大。
知识点2:细胞通过分裂增殖、无丝分裂、细胞周期
【基础扫描】
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的基础。
2、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3、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和。
4、无丝分裂的过程:一般式先延长,核中部凹陷,缢裂成个细胞核;接着,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疑难探究】
思考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填写下表:
【跟踪训练】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
A.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解析:母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是为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都能实现。
减数分裂是维持前后代个体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而不是细胞。
知识点3:有丝分裂
【基础扫描】
1、细胞周期:的细胞从开始,到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和。
2、从细胞再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之前,是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完成和,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3、有丝分裂:
分裂期是一个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分为四个时期:、、
、。
(1)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包含条由一个共同的连接着的并列的
的染色体,并的分布在的中央。
解体,消失。
(2)中期:纺锤丝附着在的两侧,牵引染色体运动到细胞中央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并由牵引这两套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移动到细胞的两极,从而实现的平均分配。
(4)末期:染色体解螺旋为,同时,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________和_______,形成两个新的。
这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由中央向四周扩展为新的,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特点:
(1)动物由在间期倍增的发出形成纺锤体,植物是从直接发出形成纺锤体。
(2)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最后把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
3、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染色体经复制后(实质为),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
【疑难探究】
1、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周期吗?为什么?
2、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需要哪些细胞器的参与?参与动物和植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没有不同?赤道板和细胞板有什么区别?
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等。
动物有中心体形成纺锤体,植物有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
赤道板是位置,细胞板是结构。
3、间期和分裂期的染色体与染色质形态的变化有什么意义吗?有丝分裂如何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间期染色质有利于基因的表达,分裂期染色体有利于DNA的分配。
有丝分裂通过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成保证了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4、如何判断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影响有丝分裂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分别影响的是有丝分裂的那个时期?
三看识别法。
温度、秋水仙素通过影响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有丝分裂;必须物质的缺乏影响间期物质的合成(如AA的缺乏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有丝分裂;DNA合成抑制剂影响DNA的复制从而影响间期,影响有丝分裂。
【曲线绘制】
画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知识点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基础扫描】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等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如和)染成深色。
3、洋葱根尖培养时要放在的地方培养。
4、装片的制作流程是:→→→。
5、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排列。
【疑难探究】
1、解离的温度与解离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解离?
解离温度低时,解离时间相对长;解离温度高时,解离时间相对短。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得松散,便于细胞的分离。
2、为什么在一个视野中通常找不全所有时期的细胞?
间期所占时间长,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高,通常视野中大部分细胞都是处于间期的,很难在一个视野中找全所有时期的细胞。
3、通过怎样的实验方法可以找到洋葱根尖分裂最旺盛的时间?
在不同时间段分别选取等量的洋葱根尖进行观察,统计各组中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比例大的分裂更旺盛。
【跟踪训练】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某植物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五位同学在剪取了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表示实施该步操作,-表示缺少该步操作。
(1)甲、乙、丙三位同学可观察到的结果依次为。
A.染色体未着上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分生区分裂期细胞,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
是。
(3)戊同学在视野中找到的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原因是。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和,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五名同学经教师指点后,均清楚地观察到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并画出如下模式图。
并对各时期细胞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①假设下图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其分裂顺序依次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图示的B时期细胞内含条染色体和条染色单体。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其原因是。
④若按每个细胞周期为12h计算,分裂前期的时间为 h。
【课堂总结】
参考答案
跟踪训练(1)B、D、A
(2)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4)①B→C→A→D ②4 8 ③[A]分裂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④ 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