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考成语大全总结

合集下载

【成语专题】高中必备高频成语(大全)

【成语专题】高中必备高频成语(大全)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温文尔雅——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动文雅。

现在有时指做事不大胆泼辣。

2、巧舌如簧——簧:huáng,乐器里薄叶状的发声振动体。

形容能说会道,花言巧语。

3、兼收并蓄——把各种不同内容的东西都接收、保存下来。

4、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

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

5、有条不紊——紊:乱。

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6、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

7、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8、欲壑难填——欲:欲望。

壑:hè,山沟。

形容贪心太重,总是不能满足。

9、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多用于年轻人身上。

10、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见解。

11、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12、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在这里指火星,而不指大火。

13、慷慨解囊——是资助别人,不是自己花钱买东西。

14、交口称赞——众口同声赞誉。

15、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

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

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16、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

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困苦。

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17、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

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1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精:神。

骛wù:驰。

八极:喻极远之处。

万仞:喻极高之处。

意谓诗人进行艺术构思,不受时空之限制而驰骋无边。

19、虚与委蛇——蛇:yí。

委蛇:应付。

对人虚情假意地进行敷衍应酬。

20、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曼”不作“慢”,不是“缓慢”的意思。

21、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形容感受深切。

22、门户之见——门户:派别;见:成见。

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

高考最常考的经典成语(65个)

高考最常考的经典成语(65个)

高考最常考的经典成语(65个)1.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2.寥寥无几形容稀少,没有几个。

侧重数量少。

3.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是褒义词。

4.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比皆是”侧重多。

5.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急功近利指急于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侧重指急于获取利益。

7.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侧重强调必须采取行动。

8.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应运而生”侧重顺应某一时机而产生。

9.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形容接连不断。

“此起彼伏”侧重事物不间断。

10.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11.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12.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

常搭配某一研究领域,单纯指资料,书多。

13.莫衷一是意见有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莫衷一是”侧重强调观点、言论不一致。

14.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15.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16.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侧重于品质有好有坏,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

17.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因势利导”强调发挥引导作用,主观性更强。

18.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侧重强调条件成熟,事情便会成功,为褒义词。

19.鱼龙混杂比喻好的坏的夹杂在一起。

“鱼龙混杂”侧重于好的坏的都有,两者共同存在。

20.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侧重于事物很常见,偏向客观状态的描述。

21.南辕北辙原指本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侧重强调行动和目的相反。

22.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举步维艰”单纯指这个办事情很难。

23.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高中成语大全高考必备

高中成语大全高考必备

高考必须掌握的成语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含贬义。

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

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8、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9、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2、未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23、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24、无独有偶:不只一个,还有配对的。

25、无可适从:适:到,往。

从:听从,跟随。

不知跟从谁好。

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

2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打听渡口。

比喻没有人来探索尝试或过问。

27、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28、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9、洗心革面:指清除坏思想。

30、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33、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34、分条缕析:形容有条有理细致分类或剖析。

35、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礼节相见。

高考常考成语(按拼音排序,394个)

高考常考成语(按拼音排序,394个)

高考常考成语(按音序排列,394个)A1、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

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

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2、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安步当车:安,安闲。

当,当作。

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5、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

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6、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7、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

在家乡住惯了,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

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

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

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

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0、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

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1、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12、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

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

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3、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B14、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

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高中语文高频成语(精选240个)

高中语文高频成语(精选240个)

高中语文高频成语(精选240个)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1、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2、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3、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14、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5、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6、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7、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18、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1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0、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1、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2、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3、百折不回:挫折。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挠。

24、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5、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6、博闻强记。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7、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28、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高考成语500个高中常用成语大全

高考成语500个高中常用成语大全

高考常用成语大全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2. 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饿的惨状。

3.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4. 哀兵必胜:没有退路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异:骄兵必败】5. 爱屋及乌:比喻因爱某人因而也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6.安土重迁:家乡住惯了留恋故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难)7.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易:变换)8.安时处顺:满足现状,安于本分9. 安步当车:原比喻人能安贫守贱。

后指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10. 安贫乐道: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11.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12. 安之若素:原指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后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13. 按部就班: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

现指办事按照条理,遵循程序;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4. 按图索骥: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寻找事物。

15. 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

指暗中眉目传情。

16. 暗渡陈仓:战时正面迷惑敌人,侧面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也隐喻男女私通)。

17.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

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

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 抱薪救火:薪,柴。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3.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4. 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5.白驹过隙:时光飞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6. 百身何赎:赎:抵偿。

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7.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树:培育,非树木)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完整版)高中常用成语大全

(完整版)高中常用成语大全

高中常用成语大全1.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 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 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 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 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 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16.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 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 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 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 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 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 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 自己处于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 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 百折不回:挫折。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 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 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学霸笔记】高中必备高频成语精选含解释

【学霸笔记】高中必备高频成语精选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2、千头万绪——绪:丝的头,比喻开端。

头绪很多。

形容事物纷繁,情况复杂。

3、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不能用来形容战斗激烈。

4、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5、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6、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和谣言的传布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8、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包含的深刻的意义。

往往误解为“话不多但含义深刻”。

9、时乖命蹇——乖:不顺。

蹇:jiǎn,不顺利。

时机不准,命运不好。

10、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

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

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11、开源节流——源:水源。

比喻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12、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难。

比喻兄弟相爱相助。

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13、怀瑾握瑜——瑾、瑜:美玉。

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4、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亦以形容急于求成。

15、起死回生——把将要死的人医活,形容医术高明。

16、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的。

17、正本清源——正:使之正,整顿。

本:树根。

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表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18、得意忘言(褒)——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

后亦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19、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20、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21、忘乎所以——多形容因骄傲自满而得意忘形。

2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其艰深。

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23、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贬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考成语1.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

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

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2、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

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3、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4、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

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5、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6、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

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7、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

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8、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9、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

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0、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

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

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

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1、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

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2、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13、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

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

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4、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

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15、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

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16、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17、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

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18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

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19、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

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

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20、抱薪救火:薪,柴。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21、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22、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

(注意读音)23、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

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24、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2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

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26、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

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27、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

意思是要学得切实。

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辟,读bi(四声)28、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29、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30、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

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31、敝帚千金:敝,破旧。

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

注意“敝”的写法。

32、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

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33、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

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34、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

比喻地势险要。

35、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

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36、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37、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

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38、不孚众望:孚,信服。

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39、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

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40、不速之客:速,邀请。

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41、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

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xiao442、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

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

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43、不虞之事:虞,预料。

没有料想到的事。

44、不容置喙:置,安放;喙(hui4),嘴。

不许插嘴。

45、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

没有腿而跑得很快。

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46、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

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47、不易之论:易,更改。

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48、不足为训:训,法则。

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49、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

跟在别人后面走。

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50、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51、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

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52、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

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53、草菅人命:草菅,野草。

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

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54、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55、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

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56、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57、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

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58、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59、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

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60、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

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6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

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62、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

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63、诚惶诚恐:惶,害怕。

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

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

带有贬义。

64、充耳不闻:充,堵塞。

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65、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66、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67、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68、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

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69、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70、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71、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72、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73、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

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74、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75、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76、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

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77大相径庭:劲挺,相差很大。

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78、大巧若拙。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读音zhuo179、待价而沽:沽,出卖。

等待高价出售。

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80、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81、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

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读音si482、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

古代指贫苦的生活。

读音si48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地步。

也写作升堂入室。

84、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85、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

86、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

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87、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竭,用尽;虑,思索。

88、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89、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

事变很多的时期。

形容国家不安定。

90、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

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

现在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91、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

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92、豆蔻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3、东施效颦:比喻不知道别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去学。

94、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95、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

形容外貌严肃正经。

现多用贬义。

96、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同志者的暴虐。

97、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

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98、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

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

指小儿女的相爱。

99、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100、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浸渍。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指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101、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指教,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希望他永不忘记。

形容教诲殷切。

102、方枘(ruì)圆凿意思是:方榫(sǔn)头不能楔(xiē)进圆孔洞,比喻两件事不相容,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103、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

图,谋求。

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104、发聋振聩:聩,耳聋。

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