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的地球”阅读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
案
练题
1. 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答案: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貌、气候、资源、人口等方面。
2. 请简要解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影响,自然环境为人文环境提
供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和改变。
3. 请列举一些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
答案:城市热岛效应受到城市建筑密度、大量人口排放的热能、工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4.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一天的时间;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完成一年的时间。
5. 请简要介绍地球上的四大洲。
答案:地球上的四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非洲是人口最多的洲,欧洲是文化发达的洲,美洲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答案
1. 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貌、气候、资源、人口等方面。
2.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影响,自然环境为人文环境提供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3. 城市热岛效应受到城市建筑密度、大量人口排放的热能、工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4.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一天的时间;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完成一年的时间。
5. 地球上的四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非洲是人口最多的洲,欧洲是文化发达的洲,美洲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解答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解答题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觉察出来的,因此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1)地球是不是正球体?你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吗?(2)为什么地球仪被做成了规则球体?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如图甲所示;还有发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示。
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的理由是什么?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说地球是个梨形体,为什么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却做成正圆形,而不做成梨形体?(2)我们在开阔平坦的原野上举目四望,为什么不能察觉大地是个球面?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你能用几个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吗?(2)根据图中数据,你能准确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吗?5.第十届中国航展于2015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广东珠海举行,世界航空航天行业领先企业参展积极性高涨,以波音、空客等为代表的所有航展“老客户”均参展,以韩国航空工业协会、中国香港航空协会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面孔”首次亮相。
本次航展共130余架飞机,41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家厂商参展。
期间各国都派出各种先进的飞机做了出色的飞行表演。
(1)若有一架飞机从珠海起飞后,沿113° E经线向北飞行,它能飞回珠海吗?怎样才能顺着这条经线飞行一周回到珠海?途中会不会改变方向呢?(2)若有一架飞机从珠海起飞后,沿20° N纬线向东飞行,它能飞回珠海吗?途中会不会改变方向呢?6.某中学地理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在一张20cm×30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血染的母爱有一对母女的感情有了裂痕,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的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母亲终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2004年2月,母亲邀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母女俩在滑雪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雪道迷路了,同时,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
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几次都无功而返,因为她们身穿的是银灰色滑雪装,很难被发现。
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了过去。
等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
医生告诉她,是她的母亲用生命救了她。
原来,母亲割断了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一片白雪,直升机因此发现了目标。
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丢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是的,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没有活动的力量了。
________②地位低下而渺小。
________③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了。
_______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________ 辛苦——________ 忙碌——________(3)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答案】(1)体力不支;地位卑微;无功而返(2)寻找;劳苦;劳碌(3)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如:搜寻:到处寻找。
根据其意思,搜寻的近义词可以是“寻求、寻觅、找出、找寻”中其中之一。
最新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读书吧 配套课外阅读房龙《地球的故事》测试试题(二)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配套课外阅读《地球的故事》阅读综合测评(二)试题及答案班别:姓名:学号:一、闯关初体验:选择我能行(每题4分,共20分)1.地球自转一周需要 ( )小时。
A.25B.24C.20D.182.下列民族哪个不属于欧洲的三大民族? ( )A日耳曼民族 B.凯尔特民族 C.斯拉夫民族 D.拉丁民族3.在这本地理书中,( )是首要的。
A.自然环境B.故事C.背景D.人4.发明飞机的是美国人( )。
A.爱迪生B.贝尔C.莱特兄弟D.华盛顿5.欧洲人在航海大发现年代,依靠的是中国人发明的( )A.火药B.印刷术C.造纸术D.罗盘二、闯关小升级:空白我能补(每空5分,共30分)1.《地球的故事》的作者是国人。
2. 最终使欧洲人意识到亚洲存在的,不是科学探险,而是一位穷酸的作家,他叫。
3.“北海岸边的沼泽地”是指。
4.欧洲赐予我们,而亚洲赐予我们。
5. 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三、闯关中台阶:判断我能对(每题5分,共20分)1.荷兰属于低洼地区。
( )2.日本由上百个岛屿组成。
(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 )4.亚洲17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被分为不等的五部分。
( )四、闯关终挑战:思考我最棒(每题15分,共30分)1.《地球的故事》这本书至今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
你觉得现在再去读它是否有意义,为什么?2.古代的中国是一个有极高艺术天赋的民族,能说说你知道的艺术业成吗?《地球的故事》阅读综合测评(二)参考答案一、1.B.2.B3.D4.C5.D二、1.美2.马可.波罗3.荷兰4.文明宗教5.中国三、1.V2.V3. V4.V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寻找流浪的地球阅读答案美,赏心悦目

寻找流浪的地球阅读答案美,赏心悦目①《流浪地球》是20xx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
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
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
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
20xx 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
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 500摄氏度。
预计在之后的1 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
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
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有删改)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3分)引出说明内容“地球流浪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于“恒星”的说明。
专题03 病句辨析(解析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详解

专题03 病句辨析(解析版)【1-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
②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
③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
④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答案】D【解析】D.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扩大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范围。
故选D。
【2-201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答案】 D【考点】成分残缺【解析】④句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使”。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3-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
B语序不当。
“发扬”与“继承”对调。
C残缺主语。
去掉“随着”或“使”。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

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1.读完课文后,如果想要画出地球的样子,需要仔细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
用_________(颜色)画出地球的美丽可爱。
2.阅读作者如何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个观点,应该这样阅读:首先找到______仔细读;其次梳理出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说明观点的。
寻找新的地球阅读答案

寻找新的地球阅读答案寻找“新的地球”①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宣布,发现了3颗迄今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62e、开普勒—62f和开普勒—69c。
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置合适”,距离地球约为1200光年。
或许这样的距离对人类而言仍太为遥远,但却为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带来新的希望。
②人类宜居的类地行星,首先需要满足液态水可长期稳定存在于星球的表面,一般来说其质量约小于10个地球质量之和,如果超过这一质量范围,行星通常是气态的,无法供地球生命的发生、发展。
另外,行星的位置也很重要。
行星距离其恒星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这样才可以保证液态水在行星表面的稳定存在。
③在浩瀚的太空中,除地球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这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探索的问题。
经过数十年的行星探测,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系内没有比地球更好的家了,要想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新地球”,就要“改造”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使其适合人类“殖民”,或者把目光投向太阳系之外。
截至xx年4月,人类发现的、最有可能的宜居的候选系外行星有11颗,其中有的尚没有完全得到确认,有的可能并非类地行星,而是类似于太阳系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冰行星,有的行星的表面温度可能高达60—70摄氏度。
因此,这些候选的行星并非都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④就最新发现的三颗行星而言,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行星恐怕也不能称其为人类的新家园。
首先,开普勒—69c从恒星得到的光和热比金星从太阳得到的还多,而我们知道,金星上是没有水的,因此开普勒—69c上很可能没有水!开普勒—62e的情况稍好些,但根据计算,这颗星球上存在的水很可能不会维持超过一两亿年,而这个行星目前至少已有3亿年的高龄了。
开普勒—62f可能是情况最好的行星了,尽管它从恒星得到的光和热少,但只要有较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就能维持接近地球的表面温度。
不过,最糟糕的是,开普勒行星都离地球太远了,如果发射一艘飞船去开普勒—62f,即使按光速飞行也要1200年!⑤那么,我们现在有没有发现距离地球比较近的可居住行星呢?确实有一颗备选的行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新的地球”阅读题及答案
①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宣布,发现了3颗迄今为止最
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62e、开普勒—62f和开普勒—69c。
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置合适”,距离地球约为1200光年。
或许这样的距离对人类而言仍太为遥远,但却为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带来新的希望。
②人类宜居的类地行星,首先需要满足液态水可长期稳定存在
于星球的表面,一般来说其质量约小于10个地球质量之和,如果超
过这一质量范围,行星通常是气态的,无法供地球生命的发生、发展。
另外,行星的位置也很重要。
行星距离其恒星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这样才可以保证液态水在行星表面的稳定存在。
③在浩瀚的太空中,除地球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适合人类生活的
星球,这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探索的问题。
经过数十年的行星探测,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系内没有比地球更好的家了,要想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新地球”,就要“改造”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使其适合人类“殖民”,或者把目光投向太阳系之外。
截至xx年4月,人类发现的、
最有可能的宜居的候选系外行星有11颗,其中有的尚没有完全得到
确认,有的可能并非类地行星,而是类似于太阳系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冰行星,有的行星的表面温度可能高达60—70摄氏度。
因此,这些
候选的行星并非都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④就最新发现的三颗行星而言,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
行星恐怕也不能称其为人类的新家园。
首先,开普勒—69c从恒星得
到的光和热比金星从太阳得到的还多,而我们知道,金星上是没有水的,因此开普勒—69c上很可能没有水!开普勒—62e的情况稍好些,但根据计算,这颗星球上存在的水很可能不会维持超过一两亿年,而这个行星目前至少已有3亿年的高龄了。
开普勒—62f可能是情况最好的行星了,尽管它从恒星得到的光和热少,但只要有较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就能维持接近地球的表面温度。
不过,最糟糕的是,开普勒行星都离地球太远了,如果发射一艘飞船去开普勒—62f,即使按光速
飞行也要1200年!
⑤那么,我们现在有没有发现距离地球比较近的可居住行星呢?确实有一颗备选的行星。
行星HD40307g从其主星收到的能量,约为
地球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的62%,如果其大气比较浓厚且含有比地球大气高至少25倍的二氧化碳的话,其表面平均温度将与地球一样,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最让HD40307g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它离我们只有42光年,比起一两千光年的开普勒行星来说,简直就是触手可及!
唯一遗憾的是,HD40307g的存在是从很微弱的数据信号中发掘出来的,其存在正在用其他方法进行确认。
中国也在计划对地球附近的宜居系外行星进行探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有以中文命名的人类新家园了。
(选自xx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5.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需要哪些条件?(3分)
16.第③段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7.第⑤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你同意美国航空航天局关于“开普勒行星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
(4分)
参考答案
15.(3分)(1)需要满足液态水可长期稳定存在于星球的表面;
(2)行星距离其恒星不能过远
也不能过近。
16.(3分)不能删去,(1分)“完全”从范围上加以限制,删去后显得太绝对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2分)(意近即可)
17.(3分)较,(1分)突出说明了行星HD40307g离地球比较近。
(2分)
18.(4分)不同意,(1分)开普勒—69c上很可能没有水;开普勒—62e上存在的水很可能不会维持超过一两亿,而这个行星目前至少已有3亿年的高龄了;开普勒行星都离地球太远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