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诗歌
维克多·雨果

上图是他被放逐时期的落脚 点
雨果主张人道主义, 1851年路易· 拿破仑 发动政变,宣布帝制, 大肆进行镇压,雨果 被迫流亡国外,达19 年之久。流亡期间, 雨果从未停止过文学 创作 ,并以笔作武 器,对拿破仑的独裁 政权进行斗争。
逝世及影响
Victor Hugo was dead on 22 May 1885 at Paris. the French government made state funeral for him and two million people attended the funeral. He was buried in “xian xian ci” where have buried many famous people of French. He was not only honoured as a literature and he is also the politician of shaped the Third democratic republic of France .
mourning
一、生平与创作 1、第一时期(1802——1826)
“成为夏多布里昂,
否则别无他志。” ——雨果十四岁誓言 雨 果 之 父
少年雨果肖像
雨 果 故 居 雨果的故乡贝尚松
《欧那尼》首演场面
2、第二时期(1826——1851)
• 戏剧: • 《克伦威尔· 序言》:
雨果画像
* 提出美丑对照原则: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
雨果还有一个关于 爱情的浪漫故事。 很浪漫并为法国人 津津乐道。那时他 30岁,爱上了26岁 的女演员朱丽叶, 自此以后,无论他 们在一起与否,雨果 几乎每天要给朱丽 叶写一封情书,直 到她75岁去世。将 近50年来从未间断, 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雨果的作品

雨果的作品
小说有:《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冰岛凶汉》即《冰岛魔王》《巴黎圣母院》
剧本有:《克伦威尔》、《吕布拉斯》、《城堡里的公爵》、《逍遥王》、《昂杰罗》等
戏本有:《欧那尼》、《城堡里的公爵》
诗集有:《秋叶集》、《惩罚集》、《沉思集》、《世纪传说》、《做祖父的艺术》、《东方吟》《新颂歌集》、《心声集》、《凶年集》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小学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
《“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语文版语文A 版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雨果最出名著作是《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在一八三一年正式向外发布的,是他非常有
名的一部小说,小说中记录的是人性的丑恶,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有两个,一个的名字叫做爱斯梅哈尔达,这是女主人公。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经典之作,之所以经典,昌盛不衰,是因为故事的情景情感总能获得到各个时代的读者的共鸣共识,仿佛感同身受,备受感动和鼓舞。
卓越的文学巨著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小说的历史背景即是雨果的生活背景。
讲述的是19世纪法国大革命政权频繁交替时期,人民生活于水火之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雨果代表作——精选推荐

⾬果代表作
维克多·⾬果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学的代表作家,⼈道主义的代表⼈物,法国⽂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果作品主题
⾬果⼀⽣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年之久,是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多产的诗⼈。
他前期的创作,基本上是站在资产阶级⼈道主义⽴场上,同情⼈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盾。
后期创作有⼀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创作主调:赞颂真、善、美,鞭挞⿊暗、丑恶、残暴。
⾬果代表作介绍
⾬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说:冰岛凶汉、布格-雅加尔、⼀个死囚的末⽇、巴黎圣母院、克洛德•格、悲惨世界、海上劳⼯、笑⾯⼈、九三年
戏剧:克伦威尔、欧那尼、玛丽蓉•德•洛尔墨、国王取乐、吕克莱丝•波⽇雅、玛丽•都铎、安⽇洛、吕伊•布拉斯、城堡⾥的爵爷们、笃尔克玛
诗歌:颂诗集、颂歌与杂诗、东⽅集、秋叶集、暮歌集、⼼声集、光影集、惩罚集、静观集、历代传奇、街道与园林之歌、凶年集、历代传奇第⼆卷、做祖⽗的艺术、灵台集、历代传奇第三卷
⽂学论⽂:⽂学与哲学札记、威廉•莎⼠⽐亚论
政论:⼩拿破仑、罪恶史(第⼀部)、罪恶史(第⼆部)、教皇、宗教与信仰。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雨果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雨果雨果(VictorHugo)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剧本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之父”。
在自考外国文学作品中,雨果的代表作品被广泛收录,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备受推崇。
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的作品充满了感性和情感。
其中最著名的是《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法国19世纪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主人公让·瓦尔简,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贫穷工人,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不幸之后,最终变成了一位正义的斗士。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警察贝尔纳,在追捕让·瓦尔简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人性的复杂性。
《悲惨世界》不仅描绘了社会的黑暗面,也呈现了人性的光明面,使读者深受感动。
除了小说之外,雨果的诗歌也是他最为出色的创作之一。
他的诗歌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自由的追求。
其中最著名的诗歌之一是《自由颂》(Chant des Partisans),这首诗歌是为法国抵抗运动而写的。
诗歌中表达了对自由和正义的强烈渴求,激励人们为自由而奋斗。
另外,雨果的另一首著名诗歌《海上的人》(Les Djinns),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思。
除了小说和诗歌,雨果的剧本也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他的剧作《诺特丹的钟楼》(Notre-Dame de Paris)被誉为法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戏剧之一。
这部戏剧讲述了中世纪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角色是卡西莫多,他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聋哑人,最终在自己的善良和勇气的帮助下,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剧本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艾斯梅拉达,她是一个美丽的吉卜赛女孩,与卡西莫多之间的感情线也成为了这部剧作的亮点之一。
综上所述,雨果的作品在自考外国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人类的命运和自由的追求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雨果生平及其作品展示

3
在1830年,雨果发表了他 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这部小说被广泛认为是浪 漫主义的杰作之一。在此 之后,他继续创作了许多 著名的小说和戏剧,包括
《悲惨世界》、《九三 年》、《笑面人》等
雨果生平
雨果于1870年回到法国,并 被选为国民议会议员
他继续发表作品,并致力于 人权和自由的推广
雨果生平及其作品展示
-
雨果生平
目录
雨果作品展示
雨果生平
雨果生平
1
2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一位法国文学家、 戏剧家和政治家。他出生 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 地为法国的贝桑松。他的 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则 是一名贵族后裔。雨果的 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他的生活和创作
雨果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 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 开始写作诗歌和戏剧,并 在1820年出版了他的第一 部诗集《短歌行》。他的 文学才华得到了肯定,并 在20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
雨果作品展示
2.《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另一部代表作,也是一部描绘人 类情感和社会现实的鸿篇巨著。这部小说以法国大革命 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名叫冉·阿让的苦役犯人在经历了 痛苦的牢狱生活后,努力追求自由、正义和幸福的故事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描 绘,展现了雨果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
XXX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雨果作品展示
3.《九三年》
《九三年》是雨果的另一部著名小说,也是 一部描绘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 品。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朗德纳克的将 军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为拯救被暴徒围攻的三 个孩子而放弃了军职,并最终为保护孩子而 牺牲的故事。这部小说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 刻描绘和对人性的剖析,展现了雨果对历史 和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维克多雨果及作品

维克多雨果及作品《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贝尚松;12岁开始写诗;1841年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成为贵族院议员;1851年12月由于路易•拿破仑的政变而流亡,1870年返回祖国,受到人民热烈欢迎;1885年5月22日逝世,葬于先贤祠。
雨果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及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
我们这里所要说的是有关于《悲惨世界》这部作品的的赏析。
雨果整整花了16年的时间与精力精心创作了这部鸿篇巨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关这部作品,我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草草的读完了,读完之后也不知道究竟读到了些什么,好像小孩过家家,得过且过了似的,也没深究,在读完作品荒废了三个月之后,我无意中感觉到了我的笔法之中好像有雨果的那种幽默,浪漫似的,这才让我又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篇名著,如今要写一篇关于我喜欢作品的赏析,我毫不犹豫的就想起了,雨果以及他的作品《悲惨世界》,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原因的,我甚至喜欢雨果这个那个年代的所有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我读的书并不多,但凡读过的都不是很熟悉了,就上星期读的,到了今天,我也会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悲惨世界》,久久不能忘怀,也许更我的性格有关吧,对于一个性情孤僻,性格内向,遭受过重大灾难的孩子来说,兴许《悲惨世界》这样的作品可以给他受伤的心灵以寄托吧,不罗嗦了,我们进入正题,但是这也并不完全是啰嗦,在这里缺少了这点,我想就没说服力了对于我下文提到的一些观点。
雨果的生平可以说是还可以,就他的家境壮况来说;但是生在乱世,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回萌生出一颗心,一颗对穷苦大众以及那些悲惨之人的怜悯之心,雨果恰逢法国乱世,社会动荡,人民大众饱受残酷的年代,正因为他的良知给我们现今社会留下了这宝贵的人类世界的黑暗镜子,它时时刻刻警示着现代社会,不要在滋生出那种惨绝人寰的黑暗,来扼杀那些正处在悲惨边缘的人。
雨果《巴黎圣母院》

3.奇特的想象
情节的想象: 爱斯梅哈尔达母女在绞刑台重逢。 加西莫多和爱斯梅哈尔达两人尸骨被分 开,化为灰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紧张的情节
雨果的小说情节超乎常情常态,具有 传奇色彩。 《笑面人》主人公关伯伦一生具有传奇 性。关伯伦本是贵族出身,小时被人贩子 拐骗,遭到毁容手术后,成为畸形的笑面 人,卖艺为生。他的真实身份由一个在海 上飘了15年的密封水壶揭晓。水壶中一张 羊皮纸,记录了关伯伦破相的经过和出身 情况。于是他一下子成为上议员。因发表 激烈演说,又从权力高峰重新跌入底层。
5.超常的巧合
雨果通过巧合事件制造一种扑朔迷离 的浪漫气氛,具有作家主观想象性。巧得 来难以令人置信,具有很大的夸张性。 爱斯梅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两个被人 互换的孤儿。两个孤儿长大,又在圣母院 相遇。 爱斯梅哈尔达被警察搜寻,副主教孚 罗诺把她交给老鼠洞里的女修士看管,女 修士恰好是爱的生母,母女相认。
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戏剧 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 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 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 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 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 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 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 于一个主题。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 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 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 实。”
1.鲜明的对照 对照描写主要是美与丑、善与恶的对 照。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的真面目。 诗歌的对照: 《这是六月里》:“上帝在地面上创造 着麦穗,葡萄,灌溉着丛林的流水,鲜红 的果子,蜜蜂吸取花粉的玫瑰,橡树,桂 花,而你却在建造断头台。” 将善的上帝和恶的拿破仑第三、美的 大自然和丑的断头台、生命与死亡做对比。
雨果诗歌《初恋曲》原文及赏析

〔法国〕 雨果祝你幸福,啊,我的心上人,愿你在平静中迎接生活,欢度韶光;在时间的长河上陶醉于梦的温存,一任那波浪不断荡漾!别了,命运依然向你微笑,苍天驱散一切恐惧,只能指望一个忧郁的日子紧随你喜悦的清晓。
当我为你祝福时,苍天总得听我的祈祷。
我们共同的未来全压在我的肩上!眼下你还让我心花盛开:只怕一远离了你,明天我就黯然神伤。
怎么,我的生活竟一片阴沉,且早已安排! 我注定要爱你,又必须离开你的身旁!往后一唉! 不幸降临到我的头上!柔情在分离中怕是支持不了,对新的渴望想必也难于抵挡:你会在游乐中将我忘掉,我会在坟墓里将你怀想。
诚然,我会死去;我的琴音已充满了悲凉。
风华正茂,就悄然长逝,只留下记忆朦胧, 但我毫无惧色;既然曾当面打量过光荣,我就敢于将死神端详。
不朽的乐土就在黑暗的王国附近,光荣与死神只不过是两个幽灵,一个披丧服,一个穿节日的盛装!祝你生活美满,啊,我年轻的朋友,愿你在平静中欢度韶光;在时间的长河上陶醉于梦的温柔,一任那波浪不断荡漾!(张秋红 译)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又是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文论家、政论家和进步的社会活动家。
他的诗名不仅在法国家喻户晓,就是在世界诗坛上,也有他一席光荣的位置。
早在少年时代,雨果的诗歌才能便显露出来,他曾多次获奖。
一生中出版了十多部诗集,有《歌吟集》、《东方集》、《秋叶集》、《黄昏集》、《心声集》、《光与影》、《惩罚集》、《静观集》、《凶年集》、《全琴集》等。
他的诗歌体裁多样,有爱情诗,政治讽刺诗、史诗和戏剧诗。
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是透视人生,抒发真情,旋律优美,富于色彩,为广大读者广为传诵的佳作。
雨果一生著作甚多,除大量的诗歌之外,还出版《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等多部长篇小说和《欧那尼》、《玛丽·都铎》、《吕意·布拉斯》等若干个剧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果是著名的剧作家,有权决定角色的分配,相当于现在的 导演,因此理所当然成为女演员们奉承的对象。1833年初, 雨果的剧本《吕克莱丝·波吉亚》上演,刚刚登上舞台不久 的朱丽叶特扮演剧中的小角色纳格罗妮公主,雨果和她一见 钟情而成为情侣。 妒火中烧的阿莱尔几乎与雨果决斗,威胁要停演这出戏,而 朱丽叶特私下里仍然和其他男人来往,更使雨果无法容忍。 因此他们的感情起初充满了风暴。雨果一向对堕落风尘的女 子宽容有加,他决意要在朱丽叶特身上实践自己的人道主义 信仰,使她彻底放弃过去的生活,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她, 使她成了他最忠诚的情妇。 朱丽叶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使雨果享受到了阿黛尔未曾给 予他的温存。尤其难得的是她还热爱诗歌,常常对他的几句 短诗都爱不释手。她确实是雨果的知音,给了雨果无数的灵 感,他的许多诗歌和《克洛德·格》《悲惨世界》等小说, 她都是第一个读者,而且常常被感动得泪如雨下。
雨果实在不是一个模范丈夫。雨果的记事本有 很多女人的名字和代号,还用一些奇怪的符号 来记录他跟女人的来往。其中有他和朱丽叶特 保持了长达五十年的动人情史。 朱丽叶特·德鲁埃生于1806年,从小父母双亡, 由舅舅抚养长大。她十九岁来到巴黎,靠着天 生丽质给雕塑家雅姆·普拉蒂埃当模特儿,接 着成了他的情妇,生了一个女儿后与他分手, 和意大利雕刻家皮奈里同居。两年后皮奈里死 于酗酒,她又结识了流亡布鲁塞尔的费里克 斯·阿莱尔,从此开始演戏,后来跟着他回到 巴黎,阿莱尔担任了圣马丁门剧院的经理,朱 丽叶特成了剧院的演员。所以朱丽叶特在认识 雨果之前,已经做过好几个人的情妇,实际上 成了贵族名流的高级妓女。
这首诗是为朱丽叶特小姐写的。歌颂爱情 不受时间的侵蚀,时光消逝,爱情永存, 并带有神秘主义倾向。是《奥兰波的哀 歌》——另一首以寄希望于记忆为中心思 想的长篇抒情诗作——的前奏。1833年初, 雨果的剧本《吕克莱丝·波吉亚》上演, 刚刚登上舞台不久的朱丽叶特扮演剧中的 小角色纳格罗妮公主,雨果和她一见钟情 而成为情侣。
诗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每一首 诗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喜欢 这首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喜 欢诗背后的这个爱情故事,也 由于雨果用词的细腻和真挚带 给人的无限想象和感慨。
敬请斧正 谢谢
在雨果受迫害和流放期间,朱丽叶特不仅与雨 果同甘共苦,而且不辞辛劳地为他抄写《悲惨 世界》和 《历代传说》等大量书稿,最终得 到了雨果妻子阿黛尔的理解和认同。1864年, 阿黛尔邀请朱丽叶特一起过圣诞节,后来还亲 自去看望她,她们从此就正式来往,朱丽叶特 实际上获得了雨果正式配偶的地位。 朱丽叶特陪伴了雨果半个世纪,在1883年5月 11日去世。他们虽然常在一起,但是她五十年 来几乎没有一天不给雨果写情书,至今约有一 万八千封信保存在法国图书馆。 雨果放纵的私生活自然备受指责,但他几乎以 此为荣。雨果生前写在笔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 是:“爱,就是行动。”雨果去世后,由来自 法国和世界各地的二百万人排成的行列护送到 先贤祠,他真应该感谢上帝让他诞生在法国。
现在我可以向急逝的韶光发话: ——消逝吧,不断地消逝!我将青春永葆! 你和你那些憔悴的花儿一齐消逝吧, 我心灵里有朵花儿谁也不能摘掉!
我这只供我解渴的玉壶已经盛满, 你的翅膀掠过,溅不起其中琼浆半点。 你的灰烬远不足以扑灭我的灵火! 你的遗忘远不足以吞没我的爱恋!
1835年1月1日深夜12点30
闻家驷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