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精讲精练:位置 位移(解析版)

合集下载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精讲精练(原卷版)+解析版(含答案)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精讲精练(原卷版)+解析版(含答案)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考点精讲考点1:对速度的理解 1.定义式v =ΔxΔt的理解(1)公式v =ΔxΔt中的Δx 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不是路程。

(2)v =ΔxΔt 是速度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不能认为v 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速度是矢量(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

(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

3.路程与速度的关系(1)物体在某一阶段的路程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2)物体在某一阶段的路程不为零时,由于位移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所以物体的速度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

【点拨】对速度的两点说明(1)v =ΔxΔt 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不能认为v ∝Δx(2)v 不仅表示运动的快慢,同时也表示运动的方向 【例1】 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 =ΔxΔt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v 与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 成反比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都无关C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 .v 1=2 m/s ,v 2=-3 m/s ,因为2>-3,所以v 1>v 2 【针对训练】1.(多选)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 .速度描述了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C .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区别 对应关系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对应 与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和方向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矢量性 与对应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与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联系(1)在公式v =ΔxΔt中,当Δt →0时,平均速度即瞬时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点的瞬时速度都相等,所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点拨】(1)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是标量(3)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的简称,而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之比,不是速率的平均值。

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分层作业2位置位移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分层作业2位置位移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分层作业:位置位移(建议用时:25分钟)◎考点一位移与路程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A.质量B.路程C.位移D.时间C[质量、路程、时间这三个物理量仅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C正确.]2.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表示位移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A[“直下”是方向,“三千尺”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故表示位移,A正确;“转战三千里”没有方向性,指的是路程,B错误;“日行八万里”时做的是圆周运动,指的是路程,C错误;“八千里路”没有方向性,指的是路程,D错误.]3.(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D.标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不同CD[标量和矢量都有正负值,A错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错误,C正确;标量与矢量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运算法则不同,标量采用之前所学的算术法则,矢量的运算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正确.]4.(多选)下列关于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租车收费标准为2.00元/km,“km”指的是位移B.一个标准操场是400 m,“400 m”指的是路程C.从学校到家约2 km的行程,“2 km”指的是路程D.田径比赛中的200 m比赛,“200 m”指的是位移BC[题中所述的均指路程,不是指位移,故B、C正确.]5.王芳同学晨跑时,从A出发,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C为一半圆,当其到达C点时,其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A.500 m 500 m B.500 m 0C.500 m 314 m D.614 m 500 mD[位移是指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线段AC的长度,即为500 m;路程表示AB的长度和弧长BC之和,即为614 m,故D正确.]◎考点二位移—时间图像6.(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 t图像,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即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D.虽然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乙没有停止,但却在t3时刻相遇ACD[由图像知,甲、乙的计时起点都是零,即两物体是同时出发的.计时开始时,甲的纵坐标是零,而乙的纵坐标是s0,即甲开始运动时,乙已在甲的前方s0处了.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没有变化,即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在t3时刻甲、乙两图像相交于一点,即在t3时刻两物体相遇.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C、D正确,B项错误.]7.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 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D.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质点在2 s末位置坐标为零,但不是位移为零,质点的s­ t图线斜率k=0.1,故质点运动方向恒定,速度大小为0.1 m/s,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A、B、C错误;由图可知质点在4 s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正确.] 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小C.在10~3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近,在30 s相距最远B[甲的出发地与乙的出发地相距20 m,乙比甲晚出发10 s,10 s内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乙出发时距离甲的位置小于20 m,A错误,B正确;10~30 s这段时间内,甲乙两者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变大,在30 s时相距最远,C、D错误.]9.阅读下面的对话:甲: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乙: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就到了.甲:谢谢!乙:不客气.请你在图上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及位移表示出来,并求出大小.[解析] 路程与位移表示如图所示.甲的路程为400 m+300 m=700 m(图中虚线所示)甲的位移为x=3002+4002 m=500 m(图中有向线段所示)[答案]见解析(建议用时:15分钟)10.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其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A.s1>s2,x1>x2 B.s1>s2,x1<x2C.s1>s2,x1=x2D.s1=s2,x1=x2C[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而位移为始末两位置间的有向线段,由图可知,s1>s2,x1=x2,故选项C正确.]11.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兔子和乌龟的位移—时间图像,请依照图像并结合物理学规律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在同时从同地出发的B.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一次C.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D.乌龟先到达终点D[由图读出,兔子和乌龟是从同地在不同时刻出发的,兔子在乌龟出发后t1时刻出发,故A错误;在t2和t4两个时刻,兔子和乌龟位移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故B错误;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3~t5时间内静止,t5时刻以后又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不是沿着折线跑的,故C错误;由图看出,t6时刻乌龟到达终点,而兔子还没有到达终点,说明乌龟先到达终点,故D正确.]12.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东西、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走到D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解析] 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 与半径为R 2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 的圆周长的14,即2πR +2π·R 2-14·2πR =52πR .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 线段长度,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AD =2R ,方向由A 指向D ,即东偏南方向.[答案] 52πR 2R 东偏南方向13.如图为400 m 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 、CD 的长度均为100 m ,弯道部分BC 、DA 是半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 .A 点为200 m 赛跑的起点,经B 点到终点C .求:(1)200 m 赛跑的路程和位移;(2)跑至弯道BC 的中点P 时的路程和位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在200 m 赛跑中,200 m 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 ;位移是从起点A 指向终点C 的有向线段,因BC 是半圆弧,则直径d =2×100πm≈63.7 m,故位移的大小AC =AB 2+d 2≈118.6 m,方向由A 指向C .(2)跑至弯道BC 的中点P 时,路程是s =AB +︵BP =100 m +50 m =150 m位移的大小AP = ⎝ ⎛⎭⎪⎫AB +d 22+⎝ ⎛⎭⎪⎫d 22≈135.6 m 方向由A 指向P .[答案] (1)200 m 118.6 m ,方向由A 指向C(2)150 m 135.6 m ,方向由A 指向P。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位置 位移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位置 位移

例4 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
(1) 质 点 在 __A_C__ 时 间 内 远 离 出 发 点 ; 质 点 在
__D__时间内靠近出发点;质点在__B__时间内
没有运动.
A.0~20 s
B.20~30 s
C.30~40 s
D.40~50 s
质点在0~20 s内和30~40 s内离出发点的距离 越来越大,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质点在20~30 s内位移没有变化,故处于静止状态;质点在 40~50 s内离出发点的距离越来越小,离出发 点越来越近.
秒46指的是时间,800 m指位移.( × )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路程和位移总是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标量.( × ) (3)一个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 × ) (4)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 )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356 km.若某天 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点20分从温州出发去钓鱼 岛巡航,航行了480 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该海监船的位移大小 为_3_5_6_k_m__,路程为_4_8_0_k_m__.
例2 (2021·珠海市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高一年级一名同学在运动场上跑 操时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形跑道跑了2.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5πR
√B.路程为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C.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D.路程为2πR、位移的大小为2R
经过了2.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l=2.5×2πR=5πR,位移是指从 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2R,故选B.
针对训练1
(2021·济宁一中月考)煤矿安检员在一次巡检中,乘坐矿井电梯从A井竖直 向下运动了120 m到达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160 m 到达B井,最后从B井乘坐电梯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两个井口恰在同 一水平面上,则此次巡检中安检员 A.发生的位移是2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 m B.发生的位移是4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 m

位移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

位移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

位移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引言位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位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速度、加速度、力等多个物理学知识点。

本文将从位移的定义、计算公式、相关的物理学原理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对位移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位移的定义位移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当物体在空间中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我们可以利用位移来描述这一变化。

在物理学中,位移通常用Δx或者s来表示,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初位置和末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A点沿着直线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Δx或者s来表示这个位置的变化。

物体的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即它有方向。

位移的方向可以用箭头来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方向。

二、位移的计算虽然位移是一个矢量量,有方向,但是在一维运动中,我们通常用数轴上的正负号来表示位移的方向。

当物体向右运动时,我们用正数表示位移;当物体向左运动时,我们用负数表示位移。

计算位移的公式为:Δx = x2 - x1其中,Δx表示位移,x2表示物体的末位置,x1表示物体的初位置。

上面的公式适用于一维运动,如果是二维或者三维运动,则需要用矢量来表示位移。

三、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位移和速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位移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而速度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置的变化。

在一维运动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物体的平均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它的位移除以时间。

除了平均速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微积分的方法来求解物体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它可以通过对位移关于时间的导数来求得:v = dx / dt这里,v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dx表示位移的微小变化,dt表示时间的微小变化。

物理位置位移知识点总结

物理位置位移知识点总结

物理位置位移知识点总结一、物理位置和位移的概念1. 物理位置物理位置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的概念。

我们通常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比如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用x、y、z三个轴向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例如一辆汽车所在位置的坐标为(x,y,z)。

物理位置是一个矢量,具有方向性和大小性,在物理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变化情况。

它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性和大小性。

位移的大小用数值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位移是一个数学概念,它用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

二、物理位置和位移的计算方法1. 位移的计算方法位移的计算方法主要根据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路径和方向来确定。

如果物体在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通过位移的公式来计算位移的大小:位移=速度×时间其中,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用速度矢量表示;时间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标量量。

如果物体在空间中做曲线运动,我们可以通过微积分的方法来求解位移的大小。

2. 物理位置的计算方法物理位置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来确定。

我们使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然后根据物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来确定物体的物理位置。

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物体在x、y、z轴向上的位置来确定物体的物理位置。

三、物理位置和位移的相关知识点1. 物理位置和位移的关系物理位置和位移是联系紧密的概念。

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是物体位置的变化量。

物体的物理位置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的概念。

物理位置和位移是联系紧密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速度和位移是联系紧密的,它们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

高中物理位移和路程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位移和路程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位移和路程练习题及讲解位移和路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运动的两个不同方面。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走过的路径长度。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一: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先向东行驶了100米,然后向北行驶了100米,最后到达B点。

求汽车的位移和路程。

解答:首先,我们计算位移。

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

由于汽车先向东行驶100米,再向北行驶100米,我们可以将这看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根据勾股定理,位移 \(d\) 为:\[ d = \sqrt{100^2 + 100^2} = \sqrt{20000} = 100\sqrt{2}\text{ 米} \]接下来,我们计算路程。

路程是汽车实际行驶的总距离,即:\[ s = 100 + 100 = 200 \text{ 米} \]练习题二: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速度 \(v_1\) 行驶了时间 \(t_1\),然后以速度 \(v_2\) 行驶了时间 \(t_2\)。

求物体的总位移和总路程。

解答:物体的总位移 \(d\) 是两个阶段位移的和,即:\[ d = v_1t_1 + v_2t_2 \]总路程 \(s\) 也是两个阶段路程的和,即:\[ s = v_1t_1 + v_2t_2 \]练习题三:小明从家出发,先沿直线向东走了50米,然后转向南走了30米,最后再转向西走了20米,到达了学校。

求小明的位移和路程。

解答:小明的位移可以通过计算他从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来得出。

由于他先向东走了50米,然后向南走了30米,最后向西走了20米,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看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位移 \(d\) 为:\[ d = \sqrt{(50 - 20)^2 + 30^2} = \sqrt{30^2 + 30^2} =\sqrt{1800} = 30\sqrt{2} \text{ 米} \]路程 \(s\) 是小明实际走过的总距离,即:\[ s = 50 + 30 + 20 = 100 \text{ 米}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高中物理1.2位置位移练习(1)(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1.2位置位移练习(1)(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1。

2 位置位移一、单选题1、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答案】B【解析】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开始下落的,在坐标原点的上方,所以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2m;小球落到地面上,此时距离坐标原点为2m,所以落地点的位置坐标是2m;小球在距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此时的小球在坐标原点的下方1m 处,所以接住点的位置坐标是1m;故选B。

2、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9 m,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 m和0。

4 m.那么A、B的坐标分别是()A.1 m,0.5 m B.1.9 m,0.4 m C.1 m,-0.5 m D.0.9 m ,-0.5 m 【答案】D【解析】由直线坐标系可以确定AB点的坐标: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桌面离地高度为0.9m,坐标为0,由此可以确定AB坐标.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桌面离地高度为0。

9m,坐标为0,A. 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m和0.4m.则A坐标为1m,B坐标为−0.5m.故D正确。

故选:D3、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B.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答案】CD【解析】AD、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其余都是位移大小小于路程,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A错误,D正确.B. 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也都可以描述曲线运动,故B 错误.C. 位移为初末位置之间的有向线段,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为路径长度,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故C正确.故选:CD4、在广州亚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 和100 m 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 甲、x 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 甲、s 乙之间的关系是( 标准体育场内侧跑道为400 m)( )A .x 甲> x 乙,s 甲< s 乙B .x 甲〈x 乙,s 甲> s 乙C .x 甲> x 乙,s 甲〉s 乙D .x 甲〈x 乙,s 甲< s 乙【答案】B【解析】田径场上的跑道如图所示,400 m 比赛要从起点环绕跑道一圈,最内侧跑道的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路程s 甲=400 m ,位移x 甲=0 ,而100 m 比赛是直道,路程s 乙=100 m ,位移x 乙=100 m .显然x 甲< x 乙,s 甲〉s 乙.5、(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置的变化 位移》位移解析,位置变化律

《位置的变化 位移》位移解析,位置变化律

《位置的变化位移》位移解析,位置变化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位置的变化是一个常见而又重要的概念。

无论是行走在路上、驾驶车辆,还是观察物体的运动,位置的变化都时刻在发生。

而在物理学中,对于位置变化的研究有着精确的定义和分析方法,其中“位移”就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让我们先来想象一个简单的场景。

假设你从家走到学校,这是一段路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但如果我们仅仅说位置改变了,还不够精确,因为位置的改变有多种方式和程度。

这时候,位移就登场了。

位移指的是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需要注意,“初始位置”、“末位置”和“有向线段”。

初始位置就是你开始移动的那个点,末位置则是你最终到达的点。

而有向线段意味着它不仅有长度,还有方向。

比如说,你从家里出发,先向东走了 500 米,然后向北走了 300 米到达学校。

如果我们只说你走了 800 米,这并不能准确描述你的位置变化,因为这 800 米只是你走过的路程。

而位移则是从你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和方向。

通过勾股定理可以算出,位移的大小大约是583 米,方向是东北方向。

与路程不同,位移只关心初末位置,而不考虑中间的过程。

即使你在路上绕了很多弯,位移也只取决于起点和终点。

这一点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导航软件给我们规划路线时,它计算的距离往往更接近位移的概念,因为它旨在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

再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物体在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转了一圈后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这时候,它的路程是圆的周长,但位移却是零。

因为初始位置和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为零。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研究位移呢?这是因为位移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

在力学中,很多定律和公式都是基于位移来建立的。

比如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其中的加速度 a 就是与位移的变化率相关的。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明确位移的概念也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找到答案。

比如,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如果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初始位置和想要到达的末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移方向和距离,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出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精讲精练:位置位移考点精讲考点1:路程与位移1.路程与位移比较项目路程位移意义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大小等于轨迹的长度等于从物体运动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无方向有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联系(1)二者单位相同,都是长度单位(2)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的物理量(3)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只有质点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1)图示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2)数字表示:先建立坐标系并规定正方向,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矢量,“+”“-”号表示方向(“+”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反).(3)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而“-”号只代表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例1】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处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25 m、25 mB.65 m、25 mC.25 m、-25 mD.65 m、-25 m思路点拨:①小球的路程与其运动轨迹有关.①位移是矢量,其正、负与所选正方向有关.【答案】D【解析】通过的路程s=(20+20+25)m=65 m,位移是矢量,有正负,规定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时,从O点指向末位置的位移应表示为-25 m.【技巧与方法】(1)几何法:根据位移的定义先画出有向线段,再根据几何知识计算.(2)坐标法:写出初、末位置坐标,位移即为末位置坐标减初位置坐标,结果中的正、负号表示位移方向.【针对训练】1.(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位移是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答案】BC【解析】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没有往复运动,也只能说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而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若有往复运动时,则其大小不相等,选项A错误;在有往复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是小于路程的,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与路径无关,而路程是与路径有关的,故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2.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质量B.路程C.位移D.时间【答案】C【解析】质量、路程、时间这三个物理量仅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不等于路程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答案】C【解析】选项A中表述的因果关系没有意义,故选项A错误;位移的方向从运动的起点指向终点,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故选项B错误;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选项C正确;无论是位移还是路程都既可以描述直线运动,也可以描述曲线运动,选项D错误.考点2:位移—时间图像1.s­t图像的理解(1)斜率: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2)截距:纵截距表示物体起始位置.(3)交点: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相遇.2.几种常见的s ­ t图像(1)静止物体的s ­ 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中直线A所示.(2)匀速直线运动的s­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中直线B和C所示,其斜率表示速度.其中B沿正方向运动,C沿负方向运动.(3)若物体的s­ t图像为曲线,如图所示.则说明相等的时间Δt内,位移Δs不相等,也说明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那一瞬时的速度.【例2】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s ­ t图像,由图可知()A.t=0时,A在B后面B.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D.A质点在0~t1时间内速度越来越大,之后做匀速运动[思路点拨]在s ­ t图像中,坐标表示位置的前后,交点表示相遇,斜率表示运动快慢.【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知,t=0时,B在A后面,故A错误;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正确;在0~t1时间内B的斜率小于A,故B的运动速度比A小,C错误;A 质点在0~t1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之后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技巧与方法】由s ­ t图像可得出的三个结论(1)s ­ t图像上两点纵坐标之差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Δs,即Δs=s2-s1.(2)s ­ t图像的斜率k=ΔsΔt表示质点的速度.(3)交点坐标表示两质点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针对训练】4.(多选)如图所示,①和①分别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 ­ t图像,则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当t=15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150 mD.乙物体超前甲物体5 s到达位移150 m处【答案】AB【解析】位移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中两条直线的斜率都是正值且①的斜率比①大,选项A、B正确;当t=15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50 m,选项C错误;甲物体经过15 s运动到150 m处,乙物体经过22.5 s运动到150 m处,选项D错误.考点达标1.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表示位移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A【解析】“直下”是方向,“三千尺”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故表示位移,A正确;“转战三千里”没有方向性,指的是路程,B错误;“日行八万里”时做的是圆周运动,指的是路程,C错误;“八千里路”没有方向性,指的是路程,D错误.2.(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D.标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不同CD【解析】标量和矢量都有正负值,A错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错误,C正确;标量与矢量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运算法则不同,标量采用之前所学的算术法则,矢量的运算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正确.3.(多选)下列关于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收费标准为2.00元/km,“km”指的是位移B.一个标准操场是400 m,“400 m”指的是路程C.从学校到家约2 km的行程,“2 km”指的是路程D.田径比赛中的200 m比赛,“200 m”指的是位移BC【解析】题中所述的均指路程,不是指位移,故应选择B、C.3.某同学为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s­ 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s,横坐标表示时间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曲线运动D.变速曲线运动B【解析】s ­ t图像所能表示出的位移只有两个方向,即正方向与负方向,所以s ­ t图像所能表示的运动也只能是直线运动.s­ t图线的斜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速度在变化,故B项正确,A、C、D错误.5.沪杭高速铁路连接上海与杭州,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中沪昆客运专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长169 km,全程所需时间约为45分钟.这两个数据分别指() A.位移、时刻B.路程、时刻C.位移、时间D.路程、时间D【解析】因铁路为曲线,故169 km为路程;45分钟对应一段过程,故为时间,故选项D 正确.6.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23 3 m,23 3 m B.23 3 m,43 3 mC.43 3 m,23 3 m D.43 3 m,1 mC【解析】路程大小为2hsin 60°=43 3 m,位移大小为2htan 60°=23 3 m,故选项C正确.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运动速度最大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C【解析】由s­ 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可知,CD段运动速度最大,AB段物体速度为零,A、B选项错误;由OA段斜率为正值,CD段的斜率为负值可知,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C选项正确;由图可知,4 h后又回到了原点,所以总位移为零,D选项错误.8.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其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A.s1>s2,x1>x2B.s1>s2,x1<x2C.s1>s2,x1=x2D.s1=s2,x1=x2C【解析】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而位移为始末两位置间的有向线段,由图可知,s1>s2,x1=x2,故选项C正确.9.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 B.2RC.2πR D.R4+π2D【解析】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s=(2R)2+(πR)2=R4+π2,选项D正确.10.阅读下面的对话:甲: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乙: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就到了.甲:谢谢!乙:不客气.请你在图上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及位移表示出来,并求出大小.解析:路程与位移表示如图所示.甲的路程为400 m+300 m=700 m(图中虚线所示)甲的位移为x =3002+4002 m =500 m(图中有向线段所示)答案:见解析11.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 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中央的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 的半圆,BD 、CA 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 点出发沿曲线ABCO -ADC 行进,则当他走到D 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解析: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 与半径为R 2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 的圆周长的14,即2πR+2π·R 2-14·2πR =52πR .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 线段长度,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AD =2R ,方向由A 指向D ,即东偏南方向.答案:52πR 2R 东偏南方向12.如图为400 m 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 、CD 的长度均为100 m,弯道部分BC 、DA 是半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 .A 点为200 m 赛跑的起点,经B 点到终点C .求:(1)200 m 赛跑的路程和位移;(2)跑至弯道BC 的中点P 时的路程和位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1)在200 m 赛跑中,200 m 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 ;位移是从起点A 指向终点C 的有向线段,因BC 是半圆弧,则直径d =2×100π m≈63.7 m,故位移的大小AC =AB 2+d 2≈118.6 m,方向由A 指向C .(2)跑至弯道BC 的中点P 时,路程是s =AB +BP ︵=100 m +50 m =150 m 位移的大小AP = ⎝ ⎛⎭⎪⎫AB +d 22+⎝ ⎛⎭⎪⎫d 22≈135.6 m 方向由A 指向P .答案:(1)200 m 118.6 m,方向由A 指向C(2)150 m 135.6 m,方向由A 指向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