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重合DFB ∠的度数为( )A .145︒B .155︒C .165︒D .175︒2.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图中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3.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a .那么a 的值可能是( )A .2B .9C .13D .155.如图,在ABC 中,B C ∠=∠,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E 在AC 边上,ADE AED ∠=∠,若10CDE ∠=︒,则BAD ∠的度数为( )A .20°B .15°C .10°D .30° 6.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1,3,5C .2,3,4D .2,6,107.在ABC 中,若B 与C ∠互余,则ABC 是( )三角形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8.做一个三角形的木架,以下四组木棒中,符合条件的是( )A .4cm, 5cm,9cmB .4cm, 5cm, 6cmC .5cm,12cm,6cmD .4cm,2cm,2cm9.在ABC 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差,则( ) A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 B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 C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D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10.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7°,则∠β的度数是( )A .43°B .47°C .30°D .60° 11.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多边形是( ) A .六边形B .五边形C .四边形D .三角形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x ay =,则x y =;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⑤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②④⑤二、填空题13.如图1,ABC 纸片面积为24,G 为ABC 纸片的重心,D 为BC 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BD CD <)连结CG ,DG ,并将纸片剪去GDC ,则剩下纸片(如图2)的面积为__________.14.如图,,AE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6B 3︒∠=,6C 7︒∠=则DAE ∠的度数为__.15.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BC ,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将FBD ∠沿BF 折叠使BE ,BD 均落在FBC ∠的内部,且BE 交CF 于点M ,BD 交CF 于点N ,若BN 平分CBM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___.16.如图,则∠A+∠B+∠C+∠D+∠E+∠F+∠G =_____.17.如图,在一个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BAD ,DE 平分∠ADC ,且∠ABC=80°,∠BCD=70°,则∠AED=_________.18.AD 为ABC 的中线,AE 为ABC 的高,ABD △的面积为14,7,2AE CE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A=64°,∠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得∠A 2;…;∠A n-1BC 与∠A n-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n ,要使∠A n 的度数为整数,则n 的值最大为______.20.如图,ABC 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结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21112111,,A B A B B C B C C A C A ===,顺次连结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则333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根据下列条件,求BPC ∠的度数.(1)若40ABC ∠=︒,60ACB ∠=︒,则BPC ∠=______; (2)若110ABC ACB ∠+∠=︒,则BPC ∠=______; (3)若90A ∠=︒,则BPC ∠=______;(4)从以上的计算中,你能发现已知A ∠,求BPC ∠的公式是:BPC ∠=______(提示:用A ∠表示).22.如图1,△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BC 于点E . (1)若∠C=80°,∠B=40°,求∠DAE 的度数; (2)若∠C >∠B ,试说明∠DAE=12(∠C-∠B); (3)如图2,若将点A 在AD 上移动到A′处,A′E ⊥BC 于点E .此时∠DAE 变成∠DA′E ,请直接回答:(2)中的结论还正确吗?23.如图①,ABC 中,BD 平分ABC ∠,且与ABC 的外角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1)若75ABC ∠=︒,45ACB ∠=︒,求D ∠的度数;(2)若把A ∠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 ,如图②,猜想D ∠、M ∠、N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4.如图,已知BP 是△ABC 的外角∠ABD 的平分线,延长CA 交BP 于点P .射线CE 平分∠ACB 交BP 于点E .(1)若∠BAC=80°,求∠PEC 的度数;(2)若∠P=20°,分析∠BAC 与∠ACB 的度数之差是否为定值?(3)过点C 作CF ⊥CE 交直线BP 于点F .设∠BAC=α,求∠BFC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5.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的长,化简|a ﹣b ﹣c|+|b ﹣c ﹣a|+|c+a ﹣b|. 26.如图ABC 中,45B ∠=︒,70ACB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F 是AD 上一点EF AD ⊥,交AC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G .求G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45E ∠=︒,利用补角的定义可求120FBE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DFB ∠的度数 【详解】 解:在DEC ∆中∵90C ∠=︒,45CDE ∠=︒ ∴45E ∠=︒ 又∵60ABC ∠=︒ ∴120FBE ∠=︒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FB E FBE ∠=∠+∠ 45120=︒+︒16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互为补角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B解析:B 【分析】延长两三角板重合的边与直尺相交,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再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如图,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30°, ∠1=∠3-∠2=45°-30°=1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板的知识,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 =∠DAE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D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AD 是∠CAE 的平分线,60=︒∠DAC , ∴∠DAC =∠DAE =60°, 又∵35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 =∠DAE−∠B =60°−35°=25°, ∴在△ACD 中,∠ACD =180°−∠DAC -∠D =180°−60°−25°=95°.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8-5<a <8+5 3<a <13, 故a 的值可能是9,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5.A解析:A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DC=∠B+∠BAD ,∠AED=∠C+∠EDC ,再根据∠B=∠C ,∠ADE=∠AED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DC 是△ABD 的外角, ∴∠ADC=∠B+∠BAD ,∴∠ADE=∠ADC-∠CDE=∠B+∠BAD-∠CDE ∵∠AED 是△CDE 的外角, ∴∠AED=∠C+∠EDC , ∵∠ADE=∠AED ,∴∠B+∠BAD-∠CDE=∠C+∠EDC , ∵∠B=∠C , ∴∠BAD=2∠EDC , ∵10CDE ∠=︒ ∴∠BAD=2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C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 、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 、1+3=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 、2+3=5>4,可以构成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 、2+6=8<10,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比较简单,熟记三边关系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B解析:B 【分析】由B 与C ∠互余,结合180A B C ∠+∠+∠=︒,求解A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B 与C ∠互余,90B C ∴∠+∠=︒, 180A B C ∠+∠+∠=︒, 90A ∴∠=︒,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A 、C 、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个角互余的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 【分析】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求解. 【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 A 中,4+5=9,排除; B 中,4+5>6,满足; C 中,5+6<12,排除;D中,2+2=4,排除.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9.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180°,把∠C=∠A+∠B代入求出∠C即可判断.【详解】解:∵∠A+∠B+∠C=180°,∠A=∠C-∠B,∴2∠C=180°,∴∠C=90°,∴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10.A解析:A【分析】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将已知角与所求角转化到Rt△CDE中,利用内角和定理求解.【详解】如图,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AB∥DE,∴∠β=∠EDC,又∵∠CED=∠α=47°,∠ECD=90°,∴∠β=∠EDC=90°﹣∠CED=90°﹣47°=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C解析:C 【分析】设这个多边形为n 边形,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 边形,由题意得 (n-2)180°=360°, 解得n=4,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360°,熟知两个定理是解题关键.12.A解析:A 【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多边形的定义依次判断. 【详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①正确; 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②正确;③若ax ay =,当0a =时,x 不一定等于y ,故③错误;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故④正确; ⑤各角都相等且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⑤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理解能力,正确掌握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正多边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18【分析】连接BG 根据重心的性质得到△BGC 的面积再根据D 点是BC 的四等分点得到△GDC 的面积故可求解【详解】连接BG ∵G 为纸片的重心∴S △BGC=S △ABC=8∵D 为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S △解析:18 【分析】连接BG ,根据重心的性质得到△BGC 的面积,再根据D 点是BC 的四等分点得到△GDC 的面积,故可求解. 【详解】连接BG ,∵G 为ABC 纸片的重心,∴S △BGC =13S △ABC =8 ∵D 为BC 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BD CD <) ∴S △DGC =34S △BGC =6 ∴剪去GDC ,则剩下纸片的面积为24-6=18故答案为:1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重心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重心的性质及面积的换算关系.14.20°【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得出∠CAD=34°进而得出∠CAE 的度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且∴∵平分∴∵是的高∴∴∴∴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解析:20°【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得出68BAC ︒∠=,∠CAD =34°,进而得出∠CAE 的度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80B BAC C ︒∠+∠+∠=,且6B 3︒∠=,6C 7︒∠=,∴180180367668BAC B C ︒︒︒︒︒∠=-∠-∠=--=,∵AD 平分BAC ∠,∴11683422CAD BAC ︒︒∠=∠=⨯=, ∵AE 是ABC ∆的高, ∴90AEC ︒∠=,∴90C CAE ︒∠+∠=,∴90907614CAE C ︒︒︒︒∠=-∠=-=,∴341420DAE CAD CAE ︒︒︒∠=∠-∠=-=,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15.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分可得进而可得【详解】解:∵的角平分线为∴又∵与关于对称∴∵与关于对称∴又∵平分∴又∵为折痕∴∵∴又∵∴∴又∵∴故答案为:675°【点睛 解析: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FBE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1MBF FBE ∠=∠=∠,NBF FBD ∠=∠,CBA CBF ∠=∠, 再根据BN 平分CBM ∠可得CBN NBM ∠=∠,进而可得318067.58ABC ∠=⨯=. 【详解】解:∵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1FBE ∠=∠, 又∵BM 与BE 关于BF 对称,∴1MBF FBE ∠=∠=∠, ∵BN 与BD 关于BF 对称,∴NBF FBD ∠=∠FBE EBD =∠+∠11=∠+∠21=∠,又∵BN 平分CBM ∠,∴CBN NBM ∠=∠,又∵BC 为折痕,∴CBA CBF ∠=∠CBN NBF =∠+∠21NBM =∠+∠,∵NBM NBF MBF ∠=∠-∠211=∠=∠1=∠,∴31CBA ∠=∠,又∵180CBA CBF FBD ∠+∠+∠=,∴3112121180∠+∠+∠+∠=,∴81180∠=,又∵31ABC ∠=∠,∴318067.58ABC ∠=⨯=, 故答案为:67.5°.【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31808ABC ∠=⨯. 16.540°【分析】连接GD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A+∠B+∠C+∠CDG+∠DGA =5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对顶角的性质可求得∠FGD+∠EDG =∠E+∠F 进而可求解【详解】解:连解析:540°【分析】连接GD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A+∠B+∠C+∠CDG+∠DGA =5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对顶角的性质可求得∠FGD+∠EDG =∠E+∠F ,进而可求解.【详解】解:连接GD ,∠A+∠B+∠C+∠CDG+∠DGA =(5﹣2)×180°=540°,∵∠1+∠FGD+∠EDG =180°,∠2+∠E+∠F =180°,∠1=∠2,∴∠FGD+∠EDG =∠E+∠F ,∴∠A+∠B+∠C+∠CDE+∠E+∠F+∠FGA =540°,故答案为5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相关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7.75°【分析】先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BAD+∠CDA 然后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AD+∠EDA 最后根据三角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在四边形ABCD 中∠ABC=80°∠BCD=70°解析:75°.【分析】先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BAD+∠CDA ,然后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AD+∠EDA,最后根据三角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在四边形ABCD 中,∠ABC=80°,∠BCD=70°∴∠BAD+∠CDA=360°-80°-70°=210°∵∠EAD=12∠BAD ,∠EDA=12∠CAD ∴∠EAD+∠EDA=12(∠BAD+∠CDA )=105° ∴∠AED=180°-(∠EAD+∠EDA )=180°-105°=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以及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8.2或6【分析】利用面积法求出BD 即可求得CD 再分AE 在内部和外部求出DE 即可【详解】解:为的高△ABD 的面积为14AE=7∴∵为的中线∴CD=BD=4当AE 在内部时∵CE=2∴DE=CD-CE=2当解析:2或6【分析】利用面积法求出BD ,即可求得CD ,再分AE 在ABC 内部和外部,求出DE 即可.【详解】解:AE 为ABC 的高,△ABD 的面积为14,AE=7,1142∴⋅⋅=BD AE , ∴2828=4,B 7D ==AE ∵AD 为ABC 的中线, ∴CD=BD=4,当AE 在ABC 内部时∵CE=2,∴DE=CD-CE=2,当AE 在ABC 外部时∵CE=2,∴DE=CD+CE=6,故答案为:2或6【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中线和面积,注意高可在三角形的内部和外部是解题的关键.19.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到∠A =2∠A1同理可得∠A1=2∠A2即∠A=22∠A2因此找出规律【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A1CD=∠A解析: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到∠A=2∠A1,同理可得∠A1=2∠A2,即∠A=22∠A2,因此找出规律.【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A1CD=∠A1+∠A1BC,∵∠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A1BC=12∠ABC,∠A1CD=12∠ACD,∴∠A1+∠A1BC=12(∠A+∠ABC)=12∠A+∠A1BC,∵A1B、A1C分别平分∠ABC和∠ACD,∴∠ACD=2∠A1CD,∠ABC=2∠A1BC,而∠A1CD=∠A1+∠A1BC,∠ACD=∠ABC+∠A,∴∠A=2∠A1,∴∠A1=12∠A,同理可得∠A1=2∠A2,∴∠A2=14∠A,∴∠A=2n∠A n,∴∠A n=(12)n∠A=642n,∵∠A n的度数为整数,∴n=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然后求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12是解题的关键. 20.343【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1B1C1及△A2B2C2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详解】△ABC 与△A1BB1底相等(AB =A1B )高为1:2(BB1=2BC )故面积比为1:2∵解析:343【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 1B 1C 1及△A 2B 2C 2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详解】△ABC 与△A 1BB 1底相等(AB =A 1B ),高为1:2(BB 1=2BC ),故面积比为1:2, ∵△ABC 面积为1,∴112A BB S =△,同理可得11112C B C A C A S S ==△△, ∴1112317A B C S =⨯+=△;同理可证222111749A B C A B C S S ==△△,所以333749343A B C S =⨯=△,故答案为:343.【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面积的规律探究,准确找到每变化一次之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30°;(2)125°;(3)135°;(4)1902A ︒+∠. 【分析】(1)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 的度数;(2)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 的度数;(3)依据∠A=90°,可得∠ABC+∠ACB 的度数,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 的度数;(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 的度数,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90°+12∠A .【详解】解:如下图所示,(1)∵∠ABC=40°,∠ACB=60°,∠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2+∠4=20°+30°=50°,∴△BCP 中,∠P=180°-50°=130°,故答案为:130°;(2)∵∠ABC+∠ACB=110°,∠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2+∠4=12×110°=55°, ∴△BCP 中,∠P=180°-55°=125°,故答案为:125°;(3)∵∠A=90°,∴∠ABC+∠ACB=90°,∠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2+∠4=12×90°=45°, ∴△BCP 中,∠P=180°-45°=135°,故答案为:135°;(4)∵∠ABC+∠ACB=180°-∠A ,∠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 ∴124(180)2A ∠+∠=⨯︒-∠, ∴△BCP 中,11180(180)9022P A A =︒-⨯︒-∠=︒+∠∠. 故答案为:1902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2.(1)∠DAE=15°;(2)见解析;(3)正确.【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D 的度数,在△ABE 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E 的度数,从而可得∠DAE 的度数. (2)结合第(1)小题的计算过程进行证明即可.(3)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先用∠B 和∠C 表示出∠A′DE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证明∠DA′E=12(∠C-∠B). 【详解】(1)∵∠C=80°,∠B=40°, ∴∠BAC=180°-∠B-∠C =180°-40°-80°=6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AD=∠CAD=12∠BAC=30°, ∵AE ⊥BC ,∴∠AEC=90°,∴∠BAE=50°,∴∠DAE=∠BAE-∠BAD =20°;(2)理由:∵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AD=∠CAD=12∠BAC=12(180°-∠B-∠C)= 90°-12∠B-12∠C , ∵AE ⊥BC ,∴∠AEC=90°,∴∠BAE=90°-∠B ,∴∠DAE=∠BAE-∠BAD=(90°-∠B) -(90°-12∠B-12∠C ) =12∠C-12∠B =12(∠C-∠B); (3)(2)中的结论仍正确.∵∠A′DE=∠B+∠BAD=∠B+12∠BAC=∠B+12(180°-∠B-∠C) = 90°+12∠B-12∠C ; 在△DA′E 中,∠DA′E=180°-∠A′ED -∠A′DE=180°-90°-(90°+12∠B-12∠C) =12(∠C-∠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注意综合运用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3.(1)30D ∠=︒;(2)()11802D M N ∠=∠+∠-︒,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先求出∠D 、∠A 的等式,推出∠A=2∠D ,最后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CE A ABC ∠=∠+∠,ACD ECD A ABD DBE ∴∠+∠=∠+∠+∠,DCE D DBC ∠=∠+∠,又∵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ABD DBE ∴∠=∠,ACD ECD ∠=∠,()2A DCE DBC ∴∠=∠-∠,D DCE DBC ∠=∠-∠,2A D ∴∠=∠,75ABC ∠=︒,45ACB ∠=︒,60A ∴∠=︒,30D ∴∠=︒;(2)()11802D M N ∠=∠+∠-︒; 理由:延长BM 、CN 交于点A ,则180A BMN CNM ∠=∠+∠-︒,由(1)知,12D A ∠=∠, ()11802D M N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综合运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2∠D .24.(1)140°;(2)是定值;(3)∠BFC=90°12-α 【分析】(1)首先证明∠CEB 12=∠CAB ,求出∠CEB 即可解决问题. (2)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3)利用是菱形内角和定理以及(1)中结论解决问题即可.【详解】由题意,可以假设∠ACE=∠ECB=x ,∠ABP=∠PBD=y .(1)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2y BAC 2x y CEB x =∠+⎧⎨=∠+⎩, 可得∠CEB 12=∠CAB=40°, ∴∠PEC=180°-40°=140°;(2)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BAC=∠P+y ,y=∠P+2x , ∴∠BAC=2∠P+2x ,∴∠BAC -∠ACB=∠BAC-2x=2∠P=40°,∴∠BAC -∠ACB=40°,是定值;(3)∵CF ⊥CE ,∴∠ECF=90°,由(1)得:∠CEB 12=∠CAB , ∴∠BFC=90°-∠CEB=90°12-∠CAB=90°12-α.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3c+a ﹣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第三边”,判断式子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即可.【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 ﹣b ﹣c <0,b ﹣c ﹣a <0,c+a ﹣b >0.∴|a ﹣b ﹣c|+|b ﹣c ﹣a|+|c+a ﹣b|=b+c ﹣a+c+a ﹣b+c+a ﹣b=3c+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绝对值的性质、整式加减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关键.26.12.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ADC的度数,再根据垂直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G的度数.【详解】解:∵∠B=45°,∠ACB=7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2∠CAD=65°,∴∠ADC=180°﹣70°﹣32.5°=77.5°,∵EF⊥AD,∴∠G=180°﹣90°﹣77.5°=1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难度适中.。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年级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8年级上册第1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44°,则这个图形为正( )边形.A.十一B.十C.九D.八2.(3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2cm,3cm,4cmC.4cm,6cm,10cm D.5cm,8cm,14cm3.(3分)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6,x,则x可能是( )A.3B.9C.6D.104.(3分)有下列两种图示均表示三角形分类,则正确的是( )A.①对,②不对B.②对,①不对C.①、②都不对D.①、②都对5.(3分)一个正六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为( )A.1080°B.720°C.540°D.360°6.(3分)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0米,OB=8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12米B.10米C.20米D.8米7.(3分)如图,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其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垂线段最短D.三角形具有稳定性8.(3分)在△ABC中,且满足∠A+∠B=90°,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9.(3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它是( )A.正九边形B.正十边形C.正十一边形D.正十二边形10.(3分)如图,∠1=40°,则∠C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11.(3分)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8,BC=5,△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 .12.(3分)在△ABC中,AC=3,BC=4,若∠C是锐角,那么AB长的取值范围是 .13.(3分)在一个各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每一个内角都比相邻外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14.(3分)如图,△ABC中,∠B=40°,∠C=30°,点D为边BC上一点,将△ADC 沿直线AD折叠后,点C落到点E处,若∠BAE=50°,则∠DAC的度数为 °.15.(3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60°,∠B=40°,DE∥BC,则∠AED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7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a=4,b=6,若三角形的周长是小于18的偶数.(1)求c边的长;(2)判断△ABC的形状.17.(7分)若a、b、c是△ABC的三边,化简:|a﹣b+c|﹣|c﹣a﹣b|+|a+b+c|.18.(7分)如图,五边形ABCDE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已知EF⊥BC,求证:EF平分∠AED.19.(7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1)若AB∥CD,且∠D=60°,求∠1的度数;(2)若∠1+∠B=90°,求证:AD∥BC.20.(7分)如图,∠ABE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已知∠ABE=∠D.求证:∠A+∠C=180°.21.(7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E平分∠ABC,交AD于点G,交CD的延长线于点E,F为DC延长线上一点,∠ADE+∠BCF=180°.(1)求证:AD∥BC;(2)若∠DGE=30°,求∠A的度数.22.(7分)如图,在△ABC中,∠B=30°,∠C=65°,AE⊥BC于E,AD平分∠BAC,(1)求∠DAE的度数;(2)如图②,若把“AE⊥BC”变成“点F在DA的延长线上,FE⊥BC”,其它条件不变,求∠DFE的度数.23.(8分)已知:如图,点D、E、F、G都在△ABC的边上,EF∥AC,且∠1+∠2=180°.(1)求证:AE∥DG;(2)若EF平分∠AEB,∠C=35°,求∠BDG的度数.24.(9分)如图,在△ABC中,∠CAE=18°,∠C=42°,∠CBD=27°.(1)求∠AFB的度数;(2)若∠BAF=2∠ABF,求∠BAF的度数.25.(9分)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AE⊥CD,垂足为F,交BC于点E,若∠BAE=33°,∠B=37°,求∠EAC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B;2.B;3.C;4.B;5.B;6.C;7.D;8.B;9.B;10.C;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11.3;12.1<AB<5;13.1260°;14.30;15.80°;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解:(1)∵a,b,c是△ABC的三边,a=4,b=6,∴2<c<10,∵三角形的周长是小于18的偶数,∴2<c<8,∴c=4或6;(2)当c=4或6时,△ABC的形状都是等腰三角形.17.解:∵a、b、c是△ABC的三边,∴a﹣b+c>0,c﹣a﹣b<0,a+b+c>0,∴原式=a﹣b+c+c﹣a﹣b+a+b+c=a﹣b+3c.18.证明:∵五边形内角和为(5﹣2)×180°=540°且五边形ABCDE的5个内角都相等,∴∠A=∠B=∠AED=540°5=108°.∵EF⊥BC,∴∠3=90°.又∵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在四边形ABFE中,∠1=360°﹣(108°+108°+90°)=54°,又∵∠AED=108°,∴∠1=∠2=54°,∴EF平分∠AED.19.(1)解:∵AB⊥AC,∴∠BAC=90°,∵AB∥CD,∴∠BAC=∠ACD=90°,∵∠D=60°,∴∠1=30°;(2)证明:∵∠B+∠BCA=90°,∠1+∠B=90°,∴∠1=∠BCA,∴AD∥BC.20.证明:∵∠ABE=∠D,∠ABE+∠ABC=180°,∴∠ABC+∠D=180°,又∵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A+∠C=180°.21.(1)证明:∵∠ADE+∠BCF=180°,∠BCE+∠BCF=180°,∴∠ADE=∠BCE,∴AD∥BC;(2)解:由(1)得,AD∥BC,∴∠AGB=∠EBC,∵∠AGB=∠DGE,∴∠AGB=∠EBC=∠DGE=30°,∵BE平分∠ABC,∴∠AGB=∠EBC,∴∠A=180°﹣30°﹣30°=120°.22.解:(1)∵∠B=30°,∠C=65°,∴∠BAC=85°,∵AD平分∠BAC,∴∠CAD=42.5°,∵AE⊥BC,∴∠CAE=25°,∴∠DAE=∠CAD﹣∠CAE=17.5°;(2)如图,∵∠B=30°,∠C=65°,∴∠BAC=85°,∵AD平分∠BAC,∴∠CAD=42.5°,∴∠FAG=180°﹣∠CAD=137.5°,∵EF⊥BC,∴∠CGE=25°,∴∠AGF=25°,∴∠DFE=180°﹣∠AGF﹣∠FAG=17.5°.23.(1)证明:∵EF∥AC,∴∠1=∠CAE.∵∠1+∠2=180°,∴∠2+∠CAE=180°.∴AE∥DG.(2)解:∵EF∥AC,∠C=35°,∴∠BEF=∠C=35°.∵EF平分∠AEB,∴∠1=∠BEF=35°.∴∠AEB=70°.由(1)知AE∥DG,∴∠BDG=∠AEB=70°.24.解:(1)∵∠AEB=∠C+∠CAE,∠C=42°,∠CAE=18°,∴∠AEB=60°,∵∠CBD=27°,∴∠BFE=180°﹣27°﹣60°=93°,∴∠AFB=180°﹣∠BFE=87°;(2)∵∠BAF=2∠ABF,∠BFE=93°,∴3∠ABF=93°,∴∠ABF=31°,∴∠BAF=62°.25.解:∵AE⊥CD交CD于点F,∴∠AFC=∠EFC=90°,∵CD平分∠ACB,∴∠ACF=∠ECF,∵∠AFC+∠EAC+∠ACF=180°,∠EFC+∠CEA+∠ECF=180°,∴∠EAC=∠CEA,∵∠CEA=∠B+∠BAE,∠B=37°,∠BAE=33°,∴∠CEA=70°,∴∠EAC=70°.。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全等三角形》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 10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
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1. 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④2.如图所示,△A B C ≌△A EF,A B =A E,∠B =∠E,有以下结论:①A C =A F;②∠FA B =∠EA B ;③EF=BC ;④∠EA B =∠FA 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3.下列各图中A 、B 、C 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 B C 全等的是()A . 甲和乙B . 乙和丙C . 甲和丙D . 只有丙4.如图,如果A D ∥B C ,A D =B C ,A C 与B D 相交于O点,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一共有()A . 3对B . 4对C . 5对D . 6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 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个正方形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2,0),点D 的坐标为(0,4),延长C B 交x轴于点A 1,作第二个正方形A 1B 1C 1C ;延长C 1B 1交x轴于点A 2,作第三个正方形A 2B 2CC 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8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A . 20×()2017B . 20×()2018C . 20×()4036D . 20×()40347.如图,大树A B 与大数C D 相距13m,小华从点B 沿B C 走向点C ,行走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E,此时他仰望两棵大树的顶点A 和D ,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且EA =ED .已知大树A B 的高为5m,小华行走的速度为1m/s,小华行走到点E的时间是()A . 13sB . 8sC . 6sD . 5s8.如图,把两根钢条A B ,C D 的中点O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只要量得A C 之间的距离,就可知工件的内径B D .其数学原理是利用△A OC ≌△B OD ,判断△A OC ≌△B OD 的依据是()A . SA SB . SSSC . A SAD . A A S9.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痕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OE是∠A OB 的平分线 B . OC =ODC . 点C 、D 到OE的距离不相等 D . ∠A OE=∠B OE10.如图,OP平分∠B OA ,PC ⊥OA ,PD ⊥OB ,垂足分别是C 、D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 PC =PDB . OC =OD C . OC =OP D . ∠C PO=∠D PO二、填空题(每空3分,总计30分)1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标出了∠1和∠2,则∠1+∠2=_____.12.如图①,已知△A B C 的六个元素,则图②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与图①中△A B C 全等的图形是_____.13.如图是5×5的正方形网格,△A B C 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像△A B C 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画与△A B C 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格点三角形,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_____个.14.如图,点D 、E分别在A B 、A C 上,C D 、B E相交于点F,若△A B E≌△A C D ,∠A =50°,∠B =35°,则∠EFC 的度数为_____.15.如图,在△A B C 和△D EF中,点B 、F、C 、E在同一直线上,B F = C E,A C ∥D 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 C ≌△D 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16.如图,A B =12m,C A ⊥A B 于A ,D B ⊥A B 于B ,且A C =4m,P点从B 向A 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 向D 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__分钟后△C A P与△PQB 全等.17.如图,若A B =A C ,B D =C D ,∠B =20°,∠B D C =120°,则∠A =________.18.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①,②,③,④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第_____块.19.如图,要测量池塘的宽度A B ,在池塘外选取一点P,连接A P、B P并各自延长,使PC =PA ,PD =PB ,连接C D ,测得C D 长为25m,则池塘宽A B 为________ m,依据是________20.如图,点O在△A B C 内,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若∠A =60°,则∠B OC =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60分)21.如图,A B =A E,∠B =∠A ED ,∠1=∠2.求证:△A B C ≌△A ED .22.阅读并理解下面的证明过程,并在每步后的括号内填写该步推理的依据.已知:如图,A M,B N,C P是△A B C 的三条角平分线.求证:A M、B N、C P交于一点.证明:如图,设A M,B N交于点O,过点O分别作OD ⊥B C ,OF⊥A B ,垂足分别为点D ,E,F.∵O是∠B A C 角平分线A M上的一点(),∴OE=OF().同理,OD =OF.∴OD =OE().∵C P是∠A C B 的平分线(),∴O在C P上().因此,A M,B N,C P交于一点.23.如图,两根旗杆A C 与B D 相距12m,某人从B 点沿A B 走向A ,一定时间后他到达点M,此时他仰望旗杆的顶点C 和D ,两次视线夹角为90°,且C M=D M.已知旗杆A C 的高为3m,该人的运动速度为0、5m/s,求这个人走了多长时间?24.如图,A 、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侧,池塘西边有一座假山D ,在D B 的中点C 处有一个雕塑,小川从点A 出发,沿直线A C 一直向前经过点C 走到点E,并使C E=C A ,然后他测量点E到假山D 的距离,则D E的长度就是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1)你能说明小川这样做的根据吗?(2)如果小川恰好未带测量工具,但是知道A 和假山D 、雕塑C 分别相距200米、120米,你能帮助他确定A B 的长度范围吗?25.如图①, C m,,, C m.点在线段上以1 C m/s的速度由点向点运动,同时,点在线段上由点向点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s.(1)若点的运动速度与点的运动速度相等,当时,与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和线段的位置关系;(2)如图②,将图①中的“,”改为“”,其他条件不变.设点的运动速度为 C m/s,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 如图,在△A B C 中,A B =A C ,D E是过点A 的直线,B D ⊥D E于D ,C E⊥D E于点E;(1)若B 、C 在D E的同侧(如图所示)且A D =C E.求证:A B ⊥A C ;(2)若B 、C 在D E的两侧(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A B 与A C 仍垂直吗?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2、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CB=CDBB.∠BAC=∠DACC.∠XXX∠DCADD.∠B=∠D=90º3.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旋转,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件,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边角边B.角边角C.边边边D.角角边4、如图,△ABC中,∠C=90º,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CD=6cm,则DE的长为()A、4cmB、6cmC、8cmD、10cm5、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3个B、2个C、1个D、0个6、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破成了三块,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配。
A.①B.②C.③D.①和②7.下列说法中: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它们全等;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③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①②③8、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PA=PBB.PO平分∠APBXXX垂直平分OP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如图,若△ABC≌△A1B1C1,且∠A=110º,∠B=40º,则∠C1=30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B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2.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3.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第十一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B ) 答题时间:90 满分:100分第2题 第3题 第4题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AB ∥CD ,∠A =55°,∠C =20°,则∠P =___________.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50°,BD 为∠ABC 的平分线,则∠BDC = °.6.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7.如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成平整的地面,那么这种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可以是(写出两种即可) .8.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的度数为 .9.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请你写出∠A 与∠D 的关系: .第6题30°30°30°A第8题GFE D CBA第5题DCBA第15题第16题10.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 . 11.在△ABC 中,∠A =55°,高BE 、CF 交于点O ,则∠BOC =______. 12.如图所示,∠1+∠2+∠3+∠4+∠5+∠6=______.13.如图所示,已知点D 是AB 上的一点,点E 是AC 上的一点,BE ,CD 相交于点F ,∠A =50°,∠ACD =40°,∠ABE =28°,则∠CFE 的度数为______.14.任何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中,能否有3个以上的锐角?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如图,AC ⊥BC ,CD ⊥AB ,DE ⊥BC ,分别交BC ,AB ,第9题 第12题 第13题EDC BA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16.如图所示,x的值为()A.45°B.50°C.55°D.70°17.边长相等的下列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不能作平面镶嵌的是()A.正方形与正三角形B.正五边形与正三角形C.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D.正八边形与正方形18.如果某多边形的外角分别是10°,20°,3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7 C.8 D.9三、解答题(共60分)19.(4分)△ABC中,∠A=2∠B=3∠C,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20.(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试判断AD与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1.(4分)如图,△ABC的外角∠CBD、∠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若∠A=68°,求∠F的度数.22.(6分)在△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和30㎝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23.(6分)如图所示,某农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分别承包给4位农户,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在已给的图形中直接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CB A CB A24.(6分)如果一个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恰好依次增加的度数相同,设最小角为100°,最大角为1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多少?25.(6分)一个大型模板如图所示,设计要求BA与CD相交成30°角,DA与CB相交成20°,怎样通过测量∠A,∠B,∠C,∠D的度数,来检验模板是否合格?DABC26.(8分)如图所示,小明欲从A地去B地,有三条路可走:①A→B;②A→D→B;③A→C→B.(1)在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肯定小明是走①,理由是______.(2)小明绝对不会走③,因为③路程最长,即AC+BC>AD+DB,你能说明其原因吗?27.(8分)如图1,有一个五角星ABCDE,你能说明∠A+∠B+∠C+∠D+∠E=180吗?如图2、图3,如果点B向右移到AC上,或AC的另一侧时,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请分别说明理由.图1 图2 图328.(8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你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1)如图,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2)如果限于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3)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它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用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B 卷)一、填空题1.2 2.稳定 3.60° 4.35° 5.82.5 6.120 7.答案不唯一 8.540° 9.∠A =2∠D 10.130° 11.55或125 12.360 13.62 14.否二、选择题15.C 16.C 17.B 18.C三、解答题19.36011⎛⎫ ⎪⎝⎭20.AD BC ∥ 21.56 22.三边长为16,16,22或20,20,14 23.略 24.六边形 25.只要量得∠B +∠C =150°,∠C +∠D =160°,则模板即为合格 26.(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略 27.结论都成立,理由略 28.(1)60°,90°,108°,120°,(2)180n n-°;(2)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3)答案不唯一,如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十二边形.先制定阶段性目标—找到明确的努力方向每个人的一生,多半都是有目标的,大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结果,应该定得比较远大些,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三角形》单元检测题(带答案)

(2)当E在A D上移动时,∠B、∠C、∠DEF之间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B.5,6,11C.5,6,10D.4,4,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可以得到A>3,A<7,因此可以判断A-3和A-7的正负情况.此题还考查了考生绝对值的运算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还是零.由此可化简|A-3|+|A-7|
[结束]
10.如图,把△A B 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在四边形B C DE的外部时,记∠AEB为∠1,∠A D C为∠2,则∠A、∠1与∠2的数量关系,结论正确的是()
A. 10°B. 15°C. 20°D. 2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A+45°=60°,解得∠A=15°.
故选B.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7.下列度数不可能是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A.360°B.720°
C.810°D.2 16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可将四个选项代入公式,计算出n为正整数就是多边形内角和,若不是则说明不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经计算可得810°除以180°等于4.5不是整数,所以810°不是多边形的内角和.故选C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共有______个三角形.
12.如图,点B,C,E,F 一直线上,A B∥D C,DE∥GF,∠B=∠F=72°,则∠D=_____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题(带答案)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能正确证明出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解此题的关键.
4.如图,在 中, , 平分 , , ,
A.8B.4C.2D.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D作DE⊥B C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A D=DE,再根据S△A B C=S△A B D+S△B C D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又∵∠EOD=∠BOC=120°,
∴∠EOF=∠EOD﹣∠DOF=120°﹣∠DOF,
∴∠EOF=∠DOG,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其中一个三角形另外两边长为y和z,由全等图形周长相等,可知x+y+z= ,再由边长关系,可推出x的取值范围.
[详解]∵围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可得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 ,∵ ,∴ ,解得
又∵ , ,∴ ,即 ,解得
综上可得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9.如图, 的两条角平分线B D、CE交于O,且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已知将 沿 所在直线翻折,点 恰好与 上的点 重合,对折边 ,折痕也经过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若 ,则 是等边三角形.
A.只有①②正确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 B C+∠A C B=12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OB C+∠OC B=60°,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求出∠BOC的度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11章三角形一、选择题1.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A.180°B.270°C.360°D.640°2.如图,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则其中一个内角α的度数是()A.240°B.120°C.60°D.30°3.五边形的内角和是()A.180°B.360°C.540°D.600°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5.将一个n边形变成n+1边形,内角和将()A.减少180°B.增加90°C.增加180°D.增加360°6.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08°,则这个多边形是()A.七边形B.六边形C.五边形D.四边形7.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10 B.9 C.8 D.7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这个多边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六边形D.不能确定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6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8 B.7 C.6 D.511.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E=300°,DP、CP分别平分∠EDC、∠BCD,则∠P的度数是()A.60°B.65°C.55°D.50°12.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6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3 B.4 C.5 D.61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6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3 B.4 C.5 D.614.八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360°B.1080°C.1440°D.2160°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二、填空题16.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35°,那么这个多边形是正______边形.17.正多边形一个外角的度数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18.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2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19.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则n=______.2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则它的边数是______.21.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22.五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2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24.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4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______边形.25.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26.若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为45°,则n=______.27.四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28.如图,一个零件的横截面是六边形,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29.某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08°,则n=______.30.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72°,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______.第11章三角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C;2.B;3.C;4.C;5.C;6.C;7.C;8.D;9.B;10.C;11.A;12.D;13.D;14.B;15.C;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八;17.六;18.18;19.8;20.9;21.12;22.540°;23.360°;24.九;25.四;26.8;27.360°;28.720°;29.5;30.540°;先制定阶段性目标—找到明确的努力方向每个人的一生,多半都是有目标的,大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结果,应该定得比较远大些,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2 cm,3 cm,5 cm
D.8 cm,4 cm,4 cm 3.在△ABC 中,能说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 :∠B :∠C=1 :2 :2 C.∠A :∠B :∠C=1 :2 :3 B.∠A :∠B :∠C=3 :4 D.∠A :∠B :∠C=2 :3
:5
:4
4.如图,在△ABC 中,∠A=80°,∠B=40°,D,E 分别是AB,AC 上的点,且DE∥BC,则∠AED 的度数是( )
A.40°B.60°C.80°D.120°5.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 中BC 边上的高AD,其中正确的是( )
6.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BE,CF 相交于点O,且∠FOE=121°,则∠A 的度
数是( A.52°)
B.62°C.64°D.72°
2019 秋季上册人教数学八年级第一单元测试
时间:10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30 分)
1.如图,∠1 的大小等于( )
A.40°B.50°C.60°D.70°
(第1 题)(第4 题)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 cm,3 cm,4 cm
C.2 cm,5 cm,10 cm
(第6 题) (第7 题)(第9 题) (第10 题) 7.如图,在△ABC 中,∠C=90°,D,E 是AC 上两点,且AE=DE,BD 平分
∠EB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E 是△ABD 的中线C.∠1=∠2=∠3 )
B.BD 是△BCE 的角平分线
D.BC 是△ABE 的高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 倍少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8 B.7 C.6 D.5
9.如图,在△ABC 中,∠C=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360°B.180°C.255°D.145°10.如图,∠A,∠B,∠C,∠D,∠E 五个角的和等于()
A.90°B.180°C.360°D.540°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24 分)
11.人站在晃动的公交车上,若分开两腿站立,还需伸出一只手抓住栏杆才能站稳,这是利用了.12.正十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是.
1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x,5,则整数x=.
14.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则∠1=.
(第14 题)(第16 题)(第18 题)
15.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9 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16.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E 是△ABD 中AD 边上的中线,若△ABC 的面积是24,则△ABE 的面积是.
17.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一半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半角三角形”,其中α称为“半角”.若一个“半角三角形”的“半角”为20°,则这个“半角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18.已知△ABC,有下列说法:
1
∠A ;
(1)如图①,若 P 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 + 2 (2)如图②,若 P 是∠ABC 和外角∠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A ; (3)如图③,若 P 是外角∠CBF 和∠B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
∠A . 2
其中正确的有 个. 三、解答题(23 题 12 分,24 题 14 分,其余每题 10 分,共 66 分)
19.如图,一艘轮船在 A 处看见巡逻艇 C 在其北偏东 62°的方向上,此时一艘客
船在 B 处看见巡逻艇 C 在其北偏东 13°的方向上.试求此时在巡逻艇上看这两艘船的视角∠ACB 的度数.
(第 19 题)
20.如图,BD ,CE 是△ABC 的两条高,它们交于 O 点. (1)∠1 和∠2 的大小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 (2)若∠A =50°,∠ABC =70°,求∠3 和∠4 的度数.
(第 20 题)
21.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C 的高,AD,CE 相交于点P,∠BAC=66°,∠BCE=40°.求∠ADC 和∠APC 的度数.
(第21 题)
22.如图,六边形ABCDEF 的内角都相等,CF∥AB.
(1)求∠FCD 的度数;
(2)求证AF∥CD.
(第22 题)
23.如图,在△ABC 中,∠A=30°,一块直角三角尺XYZ 放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尺XYZ 的两条直角边XY,XZ 分别经过点B,C.
(1)∠ABC+∠ACB=,∠XBC+∠XCB=,∠ABX+∠ACX=
.
(2)若改变直角三角尺XYZ 的位置,但三角尺XYZ 的两条直角边XY,XZ 仍然分
别经过点B,C,则∠ABX+∠ACX 的大小是否变化?请说明理由.
(第23 题)
24.已知∠MON=40°,OE 平分∠MON,点A,B,C 分别是射线OM,OE,ON 上的动点(点A,B,C 均不与点O 重合),连接AC 交射线OE 于点D,设∠OAC=x°.
(1)如图①,若AB∥ON,则
①∠ABO 的度数是.
②当∠BAD=∠ABD 时,x=;当∠BAD=∠BDA 时,x=.
(2)如图②,若AB⊥OM,是否存在这样的x 的值,使得△A 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24 题)
2019 秋季上册人教数学八年级第一单元测试
一、 1.D 2.A 3.C 4.B 5.B 6.B
7.C 8.B 9.C 10.B
二、1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12.36°
13.5 14.105°15.1 800°16.6
17.120°18.2
三、19.解:由题意可得AD∥BF,
∴∠BEA=∠DAC=62°.
∵∠BEA 是△CBE 的一个外角,
∴∠BEA=∠ACB+∠CBE.
∴∠ACB=∠BEA-∠CBE=62°-13°=49°.
答:此时在巡逻艇上看这两艘船的视角∠ACB 的度数为49°.
20.解:(1)∠1=∠2.理由如下:
∵BD,CE 是△ABC 的两条高,
∴∠AEC=∠ADB=90°.
∵∠A+∠1+∠ADB=180°,
∠2+∠A+∠AEC=180°,
∴∠1=∠2. (2)∵∠A=50°,∠ABC=70°,∠A+∠ABC+∠ACB=180°,
∴∠ACB=60°.
∵在△AEC 中,∠A+∠AEC+∠2=180°,
∴∠2=40°.
∴∠3=∠ACB-∠2=20°.
∵在四边形AE O D 中,∠A+∠AE O+∠4+∠AD O=360°,∠A
=50°,∠AE O=∠AD O=90°,
∴∠4=130°.
21.解:∵CE 是△ABC 的高,
∴∠AEC=90°.
∴∠ACE=180°-∠BAC-∠AEC=24°.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DAC=1
∠BAC=33°. 2
∵∠BCE=40°,
∴∠ACB=40°+24°=64°.
∴∠ADC=180°-∠DAC-∠ACB=83°.
∴∠A P C=∠ADC+∠BCE=83°+40°=123°.
22.(1)解:∵六边形ABCDEF 的内角都相等,内角和为(6-2)×180°=720°,∴∠B=∠A=∠BCD=720°÷6=120°.
∵CF∥AB,
∴∠B+∠BCF=180°.
∴∠BCF=60°.
∴∠FCD=∠BCD-∠BCF=60°.
(2)证明:∵CF∥AB,
∴∠A+∠AFC=180°.
∴∠AFC=180°-120°=60°.
∴∠AFC=∠FCD.
∴AF∥CD.
23.解:(1)150°;90°;60°
(2)∠ABX+∠ACX 的大小不变.
理由:在△ABC 中,∠A+∠ABC+∠ACB=180°,∠A=30°,
∴∠ABC+∠ACB=180°-30°=150°.
∵∠YXZ=90°,
∴∠X BC+∠X CB=90°.
∴∠AB X+∠AC X=(∠ABC-∠X BC)+(∠ACB-∠X CB)=(∠ABC+∠ACB)-(∠X BC+∠X CB)=150°-90°=60°.
∴∠AB X+∠AC X 的大小不变.
24.解:(1)①20°②120;60
(2)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