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4专升本大学语文

绝密★启用前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漱玉词》的作者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2、《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3、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A、鲁迅、沈雁冰、冰心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C、鲁迅、郁达夫、冰心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4、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A、无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古诗D、杂言诗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6、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D、渴望招贤纳才,建功立业7、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8、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9、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飞鸟相与还B、结庐在人境C、悠然见南山D、心远地自偏10、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B、矛盾——《子夜》、《香市》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D、曹禺——《雷雨》、《日出》11、“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凤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12、闻一多倡导新诗应具有的“三美”是A、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韵律的美B、自然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谐的美13、在小说创作中诙谐幽默,寓悲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美国作家欧∙亨特B、俄国作家契科夫C、苏联作家高尔基D、法国作家莫泊桑14、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15、关于《长亭送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长亭送别》一折选自元杂剧《西厢记》B、《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D、《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是崔莺莺对张生的绵绵情意16、“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夸张、拟人B、比喻、用典、夸张C、夸张、拟人、比喻D、用典、拟人、比喻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201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语文试题答案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
(共24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A.昏聩.馈.赠功亏一篑.B.恶.心恶.劣深恶.痛绝C.装载.记载.载.歌载舞D.贻.误怠.慢心旷神怡.【解析】A项的读音分别是昏聩.(kuì)、馈.(kuì)赠、功亏一篑.(kuì),B项的读音分别是恶.(ě)心、恶.(è)劣、深恶.(wù)痛绝,C项的读音分别是装载.(zài)、记载.(zǎi)、载.(zài)歌载舞,D项的读音分别是贻.(yí)误、怠.(dài)慢、心旷神怡.(y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解析】C项的“克不容缓”中的“克”应该是“刻”。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B)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
他在艺术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的境界。
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最近文学界沸反盈天....,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最后结果非议颇多。
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绌....了。
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
D.对新组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
【解析】C项中的成语“欲壑难填”,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漱玉词》的作者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A B C D2.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A B C D3. 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A.鲁迅、沈雁冰、冰心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C.鲁迅、郁达夫、冰心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A B C D4.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A.五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古诗D.杂言诗A B C D5. 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A B C D6. 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A B C D7. 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A B C D8.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A B C D9. 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飞鸟相与还B.结庐在人境C.悠然见南山D.心远地自偏A B C D10.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B.茅盾——《子夜》、《香市》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D.曹禺——《雷雨》、《日出》A B C D11. “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A B C D12. 闻一多倡导新诗应具有的“三美”是A.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韵律的美B.自然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谐的美A B C D13. 在小说创作中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美国作家欧·亨利B.俄国作家契诃夫C.苏联作家高尔基D.法国作家莫泊桑A B C D14. 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A B C D15. 关于《长亭送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长亭送别》一折选白元杂剧《西厢记》B.《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D.《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是崔莺莺对张生的绵绵情意A B C D16. “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夸张、拟人B.比喻、用典、夸张C.夸张、拟人、比喻D.用典、拟人、比喻A B C D17.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______(分数:1.00)A.民为贵B.隆礼重法C.性善论D.仁与礼√解析:[解析] 孔子讲究以“仁”治天下,以“礼”规范社会秩序。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
2.《庄子》散文的特点是______(分数:1.00)A.汪洋恣肆,纵横捭阖√B.雄辩滔滔,说服力强C.含蓄隽永D.博大精深解析:[解析] 庄子散文的特点是想象奇特,汪洋恣肆,纵横捭阖,多用寓言,有浪漫主义特色。
3.“春秋笔法”的含义是______(分数:1.00)A.大同思想B.礼制思想C.微言大义√D.儒家思想解析:[解析] 孔子编定的《春秋》中,许多事件的叙述话语虽然不多,但含义却很丰富,所以称为“微言大义”,又称“皮里阳秋”,这种笔法即“春秋笔法”,即在看似简洁平静的表述之下,隐含着作者强烈的褒贬态度,前人概括为“一言寓褒贬”。
4.《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______(分数:1.00)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解析:[解析] “赋”是《诗经》基本创作手法之一,就是铺陈直叙的描写。
在《氓》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兼用。
本题四个选项中,C为赋,其他均为比兴。
5.下列哪篇作品是贾谊的______(分数:1.00)A.《过秦论》√B.《七发》C.《谏逐客书》D.《教战守策》解析:[解析] 《过秦论》是贾谊的著名政论文章。
6.《史记》的史学价值在于首创了______(分数:1.00)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语录体D.解析:[解析] 《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
“二十四史”均为纪传体。
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山水诗人是______(分数:1.00)A.谢灵运√B.陶渊明C.孟浩然D.杨万里解析:[解析] 谢灵运是第一位专心致力于山水诗创作的诗人。
201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4 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0 分)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 分,每小题 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昏聩馈赠功亏一篑B.恶心恶劣深恶痛绝C.装载记载载歌载舞D.贻误怠慢心旷神怡【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答案】C【应试指导】C 项中“克不容缓”的正确写法是“刻不容缓”。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他在艺术_______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_______。
_境界。
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终达到_______的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答案】B【应试指导】“个性”可以指人的特性,也可以指事物的特性。
“性格”指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根据文意,“个性”更恰当,所以排除C、D 两项。
“面貌’:指人的脸形、相貌,也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风貌”指风格和面貌等。
根据上下文可推出应是风格的意思,所以“风貌”更恰当。
“大智若愚”形容人外表好像很蠢笨,其实很有智慧和才能。
“大巧若拙”形容真正灵巧的人藏而不露,看上去像是很笨拙。
“大智若愚”和“大巧若拙”意思相近。
总的来看,答案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文学界沸反盈天,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后结果非议颇多。
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绌了。
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
D.对新组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
【答案】C【应试指导】C 项“欲壑难填”指欲望像山沟一样难以填满,形容贪欲太大,很难满足。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 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圣才出品】

2.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的是()。
[2014年真题]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B.茅盾——《子夜》、《香市》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D.曹禺——《雷雨》、《日出》【答案】A【解析】A项,《论毅力》的作者是梁启超,毅力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2013年真题]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艾青《我爱这土地》【答案】B【解析】A项,郭沫若的《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
B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精品,它具有清新飘逸的意境美,和谐动人的音乐美,绚丽斑斓的绘画美,极具艺术风格。
C项,闻一多的《发现》,揭露了想象与现实的矛盾,富有赤诚和激情,气势磅礴、浓烈鲜明,在虚中写实,首尾呼应。
D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日本侵华时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2012年真题]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李白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C.号称“七绝圣手”的诗人是盛唐时期的王昌龄D.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答案】B【解析】李白的诗歌继承了《离骚》的浪漫主义传统,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4.下列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评论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A.诗中的“康桥”就是英国的剑桥B.本诗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复杂感情C.全诗气势雄壮,酣畅淋漓D.语句清晰,音韵和谐【答案】C【解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再别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漱玉词》的作者是(___)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的知识。
【应试指导】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第2题单选《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___)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分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多数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第3题单选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___)A.鲁迅、沈雁冰、冰心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C.鲁迅、郁达夫、冰心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不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排除A、B、C三项,选D项。
第4题单选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___)A.五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古诗D.杂言诗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体裁。
【应试指导】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人称“七绝圣手”。
《从军行》(其四)通过描写边地艰苦生活与激烈的战况,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是王昌龄七绝代表作之一。
第5题单选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__)A.此诗写作于抗曰战争临近胜利之时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相关知识。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2014年真题

山东省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史记》是一部()史书。
A.纪传体B.国别体C.编年体D.志传体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
A.《风》B.《雅》C.《颂》D.《诗》3.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核心分别为()。
A.“任”和“道”B.“礼”和“德”B.“义”和“玄” D.“信”和“柔”4.()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
A.宋玉B.屈原C.陶渊明D.谢灵运5.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之称。
A.“诗仙”B.“诗圣”C.“诗佛”D.“诗鬼”6.《春江花月夜》中的写景、抒情、阐发哲理,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意象,这个中心意象是()。
A.春江B.明月C.花林D.夜空7.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巴金B.老舍C.曹禺D.郭沫若8.王蒙的小说《春之声》是用()的表现手法创作的。
A.蒙太奇B.意识流C.黑色幽默D.象征主义9.《听听那冷雨》是台湾诗人余光中所写的()。
A.诗歌B.小说C.戏剧D.散文10.以下关于作品、作者、体裁对应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洞庭一角》——余秋雨——散文B.《席方平》——《蒲松龄》——小说C.《伤逝》——鲁迅——戏剧D.《老人与海》——海明威——小说11.在《荷马史诗》中,赫克托尔是在于()交战时阵亡的。
A.阿伽门农B.俄狄浦斯C.阿喀琉斯D.帕里斯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单于壮其节《汉书·苏武传》B.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战国策·燕昭王求士》C.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七十七章》D.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诗经·小雅·采薇》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漱玉词》的作者是(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的知识。
【应试指导】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2.《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分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多数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3.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A.鲁迅、沈雁冰、冰心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C.鲁迅、郁达夫、冰心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不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排除A、B、C三项,选D项。
4.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 )A.五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古诗D.杂言诗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体裁。
【应试指导】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人称“七绝圣手”。
《从军行》(其四)通过描写边地艰苦生活与激烈的战况,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是王昌龄七绝代表作之一。
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曰战争临近胜利之时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曰战争开始后的二年,当时曰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6.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曰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旨。
【应试指导】《短歌行》(其一)反复咏叹渴望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表现出诗人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7.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作品的理解。
【应试指导】A、B两项以景传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D项为景物描写。
C项诗人直抒胸臆,激烈抨击官吏卑鄙残忍的行为,如同吃人的豺狼,感情强烈给人以切身的感受,令人动客。
8.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描写方法。
【应试指导】司马迁通过“中石没镞”这一细节描写来表现李广精于骑射、武艺超群、勇敢机智、胆识过人的性格特征。
因此,该种人物描写方法为细节描写。
9.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B.结庐在人境C.悠然见南山D.心远地自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饮酒》(其五)全诗共十句,却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纯和忘我的人生境界。
诗的开头四句和末尾两句说理,中间四句写景。
A、C两项为写景,排除。
相比于B项,D项“心远地自偏”一句融情于理,给很强的形象感,是该诗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一句。
10.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B.茅盾——《子夜》、《香市》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D.曹禺——《雷雨》、《曰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的代表作品。
【应试指导】《论毅力》是梁启超的作品。
11.“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成语的出处。
【应试指导】“多行不义必自毙”意为“做了很多不义的事,一定会自取灭亡的”,出自《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一句。
“贻笑大方”意为“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出自《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
“夙兴夜寐”意为“早起晚睡,非常勤劳”,出自《诗经·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一句。
12.闻一多倡导新诗应具有的“三美”是( )A.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韵律的美B.自然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谐的美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闻一多在诗界大力提倡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音乐的美”(韵律和谐)、“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13.在小说创作中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美国作家欧·亨利B.俄国作家契诃夫C.苏联作家高尔基D.法国作家莫泊桑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的风格。
【应试指导】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构思巧妙,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这也是其作品一贯的风格。
14.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宝玉不肖叛逆,不屑走仕途经济道路.贾政担心宝玉会毁掉贾府几代人的积业与功名,这是他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
15.关于《长亭送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长亭送别》一折选自元杂剧《西厢记》B.《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D.《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是崔莺莺对张生的绵绵情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为歌颂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和女主人公轻名重情的叛逆精神,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
16.“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夸张、拟人B.比喻、用典、夸张C.夸张、拟人、比喻D.用典、拟人、比喻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辨析。
【应试指导】以“并头莲”比喻恩爱夫妻,“但得一个并头莲”所用修辞手法为比喻。
“蜗角虚名”出自宋代苏轼《满庭芳》一词:“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所用修辞手法为用典。
“泪添九曲黄河溢”意为“眼泪装进黄河也能溢出来”,所用修辞手法为夸张。
17.下列带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盖:猜想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被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如此,这样D.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见:见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词语的解释。
【应试指导】盖:大概。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字义相同的一组是(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多义词的理解。
【应试指导】A项前一个“相”为名词,指辅助别人的人;后一个为动词,意为“互相”。
B项两个“制”均为名词,前一个指规章制度,后一个指制这个地方。
C项两个“过”均为动词,前一个意为“访问,拜访”,后一个意为“超过”。
D项两个“及”均为“赶上”的意思。
19.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移之官理:应用到为官治理百姓上面。
B.蔓草尤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蔓草尤不可除:蔓生的野草尚且不好清除。
C.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弃黔首以资敌国:抛弃百姓来资助敌国。
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向若而叹曰:望着海洋仿佛叹息着说。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翻译。
【应试指导】D项应译为:仰视大海对海若感叹道。
20.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B.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C.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D.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词语的使动用法。
【应试指导】8项”无生民心”一句舍有使动用法,意为“不要使老百姓产生二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文言文阅读:21~29题,共30分。
(一)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粱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1.在这段文字中孟子是如何评价梁惠王治国的?(4分)参考答案:梁惠王与邻国之君没有根本的区别。
(4分)22.孟子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的?(4分)J参考答案:类比法。
(4分)2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申出哪个成语?(2分)参考答案:五十步笑百步。
(2分)(二)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①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②无鱼。
”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