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作文素材:让座凶猛,到底该不该给老人让座(外二篇)
不给老人让座作文

不给老人让座作文在现代社会,让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给老人让座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是一个令人深感遗憾的现象,因为老人们年纪大了,身体状况可能不太好,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而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有责任和义务给老人让座,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首先,不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缺乏基本的道德和人文关怀。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一直都是我们所倡导的美德。
老人们在他们的一生中付出了很多,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爱。
而让座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老人的尊重和关怀。
如果我们连这样一点点的尊重都做不到,那我们还能谈什么文明和道德呢?其次,不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缺失。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有责任去关心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老年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应该回报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如果我们连这样一点点的社会责任都不愿意承担,那我们又怎么能说我们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呢?最后,不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公共道德的缺失。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有公共意识,有团结互助的精神。
老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我们应该愿意为他们让出座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如果我们连这样一点点的公共道德都不愿意遵守,那我们又怎么能说我们是一个有公德心的社会呢?总之,不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缺乏基本的道德和人文关怀,是一种社会责任的缺失,也是一种公共道德的缺失。
我们应该牢记老人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让座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一种社会责任。
希望大家能够从自身做起,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尊重,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给老人让座的作文

给老人让座的作文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一幕是年轻人坐在公交车或地铁上,而老年人站着。
这种现象让人感到心疼,也让人对年轻人的素质产生了质疑。
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年人呢?首先,给老人让座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行动不便是常有的事情。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老年人站着乘坐是一种辛苦,而年轻人坐着却不给予帮助,这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漠视。
我们年轻人应该心怀感恩之心,主动给老人让座,为他们分担一份辛苦,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其次,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
美德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给老人让座不仅是对老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道德素质的提升。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仅体现在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上,更应该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当我们主动给老人让座时,不仅是在帮助老人,更是在传递一种美德,一种文明的力量。
这种力量会不断传递,影响更多的人,让整个社会充满温暖和爱。
最后,给老人让座是一种道德自觉。
道德是一种自觉,是一种内心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更加注重自我利益,忽视了他人的需求。
然而,当我们能够主动给老人让座时,这种道德自觉就得到了体现。
我们并不是被迫去做某件事,而是出于内心的自觉和责任感,去帮助他人,去尊重他人。
这种道德自觉会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懂得尊重,也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
总之,给老人让座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一种美德的传递,一种道德的自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一点,主动给老人让座,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和温暖,愿我们的心灵充满美德和责任。
关于给老人让座作文(通用61篇)

关于给老人让座作文(通用61篇)给老人让座作文篇1有一次,我和妈妈从老家回来,坐在六路公共汽车上。
妈妈坐在后排,我坐在离车门较近的座位上,玩妈妈手机上的游戏。
我玩得正兴致勃勃,突然车停了,上来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
可是,车上的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了,老爷爷和老奶奶只好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车一开动他们就摇摇晃晃地站不稳。
车又停了,车灯也亮了,又上来几个人,车上更拥挤了。
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分开别人对老爷爷说:“您老人家来坐这个座位吧,我就要下了。
”老爷爷让老奶奶坐,老奶奶让老爷爷坐,两个人推让着。
这时,原来坐在小伙子旁边的一个姑娘站起来说:“您二老坐在一起吧!”两个老人说了声“谢谢”才落座了。
小伙子一直站在我身边,我听见他在低声咳嗽。
过了好几站,他才下车,借着路灯,我看见他进了武警医院。
这时,老爷爷说:“这小伙子可能是有病了,可他把座位却让给了我们,真是个好人啊!”我听了心里酸酸的,很惭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为什么就没有给老人让座啊?下车后,我把这件事对妈妈说了,妈妈也赞扬了那个小伙子,说我应该学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那天夜里,我想起了爸爸说过的古人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
让座的事情虽然很小,可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啊!今后,我要向那位大哥哥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做好人好事。
给老人让座作文篇2快乐无处不在,也许快乐只是一句话,也许快乐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许快乐只是别人的一个微笑,也许快乐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也会感受到快乐。
今天,我和妈妈乘地铁要到广州去。
一挤进地铁里,自己就像是来到一片树木茂盛的“树林”人们走的密密麻麻。
我们好不容易擦找到一个位置妈妈就让我坐了下来。
到了芳村站了,车门一打开,一位老人走了进来,老人行动十分不方便,走路一拐一拐的,白头发中几乎找不到一条黑发,双眼有红根,似呼大病一场,此时地铁里仍然是那么挤,人还是那么多。
是否给老人让座作文

是否给老人让座作文《让座这件小事》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啦。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公交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位了,这时上来了一位老人?那到底应不应该给老人让座呢?这看似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可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就说前几天吧,我坐公交车去上学。
那天车上的人可真多呀,就像装在罐头里的沙丁鱼,挤得满满当当的。
我好不容易才找了个能站稳的地方。
车开了几站后,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她弓着腰,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紧紧地抓着扶手,看上去特别吃力。
我心里想:哎呀,这位老奶奶站着得多累呀,我是不是应该把座位让给她呢?正当我犹豫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大哥哥站了起来,他笑着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我这儿吧!”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呀,小伙子!”大哥哥摆摆手说:“这有啥,尊老爱幼是应该的嘛!”周围的人都向大哥哥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心里也暗暗佩服他。
可也不是每次都这么美好哟!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叔叔坐在座位上,旁边站着一位老爷爷。
老爷爷不停地喘着粗气,可那个叔叔却装作没看见,还在那儿玩手机。
旁边的阿姨看不下去了,就说:“小伙子,你给这位大爷让个座呗,他年纪这么大了。
”那个叔叔却不耐烦地说:“我上班累了一天了,凭啥让给他?”阿姨生气地说:“你也有老的一天,难道你希望到时候也没人给你让座吗?”那个叔叔听了,脸一下子红了,这才不情愿地站起来让了座。
其实,给老人让座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那这个世界不就变得更加美好了吗?咱们设想一下,如果你的爷爷奶奶在公交车上站不稳,却没有人给他们让座,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反过来想,如果有人主动给他们让座,你是不是会特别感激?我觉得呀,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不仅能让老人感到舒适和安全,也能让我们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
难道不是吗?所以,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在公交车上,只要看到有老人需要座位,就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他们。
争论学生是否给老人让座作文

争论学生是否给老人让座作文
当提到你会给老人让座吗,大多数人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这是一个标准的做法,合理的我们自己的道德,我们认为老人更需要座位。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想把他们的座位让给老人。
例如,高中生应该是学习了一天后筋疲力尽仍要回去写作业到十二点,但老人会有学习那么累吗?有争论到底的界限,但我认为,作为年轻的个人,我们都应该试着尽可能地放弃我们的座位。
毕竟,我们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我们自己的一天,谁会希望长大后,跟随我们的脚步,设置在运动周期的商誉。
正如我们所知,尊重老人和照顾孩子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精神,当我们上学,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小学教育,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形成的好习惯,我们应该给老人让座位。
让座位给老人的作文

让座位给老人的作文让座位给老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老年人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
而在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上,让座位给老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礼仪。
然而,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让座位给老人的现象不够普遍的情况。
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文明程度,更是对老年人的不尊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让座位给老人的良好习惯,为社会营造更加温暖的环境。
首先,让座位给老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礼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让座位给老人不仅是对老年人的尊重,更是对社会公德的体现。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减弱,行动不便。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如果没有人让座位给老人,老年人可能需要站立很长时间,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是一种伤害。
因此,让座位给老人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其次,让座位给老人是对老年人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老年人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他们是我们国家的长者,是社会的智慧之源。
让座位给老人不仅是对老年人的身体关怀,更是对他们的精神支持。
通过让座位给老人,我们可以传递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之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这也是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做的,更是对我们自己道德品质的一种提升。
最后,让座位给老人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一个文明的社会,不仅要有先进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更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
让座位给老人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体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养成让座位给老人的良好习惯,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温暖。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总之,让座位给老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礼仪,是对老年人的尊重,更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让座位给老人的良好习惯,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座位给老人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温暖。
高中关于让座的议论文范文

高中关于让座的议论文范文高中关于让座的议论文范文篇一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说,“让座”是一种美德。
而我,会说:“不一定!”为什么呢?我曾经亲眼看见过这样一个场面: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我乘车去培训班。
到了一个站,上来了几个人。
其中包括一位只是提着皮包的妇女。
车上有个妇女看见她来了,立即站起来。
有个农村妇女抱着一个小婴儿,见那妇女站起来,以为她要下车,急忙走去,坐了下来。
哪知那妇女说:“你干吗做我的位子啊?”农村妇女答道:“你都站起来了,不是要下车是什么?”“我让座啊?”“既然如此,你不是让给我,你还是让给谁啊?”“不识好歹,我凭什么让给你啊?”说着说着,又有一批乘客上车下车了。
农村妇女默默地走开了。
那位只是提着皮包的妇女走过来了。
她二话不说,就让了位子。
看样子,那位只是提着皮包的妇女是她的上司。
让座的妇女后面有一位提着菜篮子的老奶奶,前面有提着大包小包还带着孩子的妇女,加上刚才的农村妇女,一共有三个需要帮助的人。
我恨不得马上让座,只可惜我从上车到下车都是站着的,无能为力啊!请大家评评理,这种“让座”,能够称做美德吗?高中关于让座的议论文范文篇二美德,是指美好高尚的品德,比如:讲礼貌是一种美德;讲卫生也是一种美德,让座也是一种美德……相信大家都有过在公交车上让座的经历!从幼儿园起,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在车上要给老弱病残让座,可如今,在这个所谓文明社会的21世纪,让座是美德还是麻烦?!那日,我与母亲、弟弟一同坐客车去姥姥家,在中途,拥挤的车厢又上来两位身着朴素的老人,乘务员先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其中一位老人,可这样的表率却没有一点作用,全车人对老人视而不见,甚至还有人轻蔑的看老人,我不禁感到一阵心酸,在良心的驱使下,我把座位让给了老人。
扶着把手,我环视了一下车上那些衣着时尚的人们,为什么美丽外表下的那颗心没有想到让座呢?为什么我们传统的中华美德成为了大家的笑料?老人下车后,我又坐回座位,可弟弟的话让我又一次感到寒心,弟弟说:“姐,你可真聪明,听见老人的路途很短,知道你站不了多长时间,还能让人家感激你,早知道我也让了。
一定要给老人让座吗作文

一定要给老人让座吗作文
今天,我正坐在公交车上,旁边空着几个座位。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上了车,她手里提着沉重的袋子,脚步步履蹒跚。
我偷偷瞄了一眼,她看起来挺累,额头上都浮现出了布满的汗珠。
我有点沉思,要不要让座呢?我的脑海里忽然闪过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故事:当年,一位老爷爷在公交车上昏倒了,却也没一个人愿意让座。
再后来,这位老爷爷不幸去世了。
我顿时只觉得一阵凉意。
这时,一个比我还小的男孩站了起来,笑了笑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里吧!”老奶奶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连连感激着。
我看到男孩的脸上溢着自豪的光芒,那份真心诚意和心地善良,让我心里暖暖的。
我有些愧色地想,我明明可以给老奶奶让座,为什么没有行动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怕麻烦吗?凝视着老奶奶沉重地拉住车厢,我攥紧了拳头,下定了决心:下回,我一定要第一个站出来,给需要的人让座!
来到家,我叮嘱爸爸这件事,爸爸微笑着说:“孩子,你的做法很好,记住要一切从心,真诚地帮助别人,这样快乐就会在你的内心深处流露出来!”
我微微点头,心里暗自地对天发誓,以后一定要做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与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让座凶猛,到底该不该给老人让座(外二篇)文章类别:高考作文让座"凶猛",到底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让座,似乎正陷入纠缠不清的道德之争,而因让座引发的问题之严重也超出我们的想象。
郑州某女孩未给老人让座,遭拳打脚踢;襄阳两老人为争座位打架,1人猝死,另1人10天后病逝;就在昨日,一老人在与小伙因让座产生争执后,打人猝死……照理说让座,是一种美德;不让,也是年轻人的自由。
让座为何变得如此“凶狠”?让座“凶猛”老人与小伙因让座起争执打人后猝死9日下午4时30分许,郑州市一辆919路公交车行驶至中原路秦岭路路口时,车上一名老人突然倒地猝死。
车上乘客称,老人之前曾因让座问题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小伙子四个耳光。
老人家属接受急救人员询问时称,老人患有心脏病。
下午6时许,公交公司的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并配合警方查看了监控录像,录像内容警方没有透露,目前该事件仍待警方调查。
据以往案例来看,和老人争执的小伙子很可能负有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根据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和性质,“气死人”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法律后果:如果小伙明知老人有心脏病,可能会被气死,而故意追求气死对方的结果。
那么,其主观上属于故意,与受害人的死亡后果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即构成犯罪,须负刑事责任。
若小伙主观上存有过错,但不具备追求对方死亡的目的,这种情况下的“气死人”,本质上构成民事法律调整的侵权行为。
若小伙本身并无过错,对方被气死纯属偶然则无需负责,不过从已知报道我们知道小伙和老人确实发生了争执。
不让不行:老人坐到姑娘身上因为在交通工具上,不给老人让座而发生的辱骂争执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老人坐在了“没礼貌”的年轻人的身上。
去年11月16日早上7时许,网友“该是时候”和另外一名女同事搭乘202路公交车上班,上车后她们顺利找到座位。
一名后来上车的老人向她们“索要”座位,因为觉得受到了侵犯,“该是时候”的同事并没有向老人让出座位,没想到这位老人竟然口出脏话,并一屁股坐到了女孩的身上。
随后,记者和网友“该是时候”通过微博取得了联系,她告诉记者,她的那位女同事因为受到了惊吓,早晨到了单位之后就一直在哭,情绪也很不稳定。
让也不行:女孩给老人让座后抱怨遭打也有人在让座之后的的抱怨举动,招来了巴掌。
沈阳女孩小朱跟母亲打算去中街购物,从215路莲花街终点站上车,小朱和母亲一前一后坐在橙色座椅上,由于还有一段距离,小朱习惯地拿着手机低头玩着。
10分钟后,公交车到了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站,小朱突然听到有人说,“老人有心脏病,你给让个座呗?”小朱抬头看了看,一位70多岁老大爷站在她左前方,于是缓缓站起来让座,嘴里嘟囔着,“怎么这么多人偏让我让座呢,什么意思?”这时老人已经坐下,一位女士(事后了解是老人的儿媳妇)反问:“怎么的?让你让座你还不愿意啊!”随后伸手打了小朱一巴掌……无独有偶,武汉公交车上好心让座的小女孩也遭到责骂和推搡,不过她并没有抱怨,而是在抱孩子的妇女和老人之间,选择把座位让给前者,随后遭到老人的辱骂。
为何不让座致老人如此"暴力"当然,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公交车上因为不让座辱骂、打人的老人毕竟是少数,我们碰到的更多是和蔼可亲慈眉善目的老人,你让座他绝对会对你说谢谢,如果只能一两站,他们甚至会拒绝,更有80老人为公交让座者发“好人卡”、“感恩卡”……那么这些少数“暴力”老人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些老人脾气暴躁是和衰老有关有些老人对让座者的“不言谢”或是脾气暴躁,并不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健康心理,而与年纪增长和身体大脑的衰老有直接关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表示,老年人性情大变、经常莫名地大发脾气等反应,多与病理性脑衰老有关,甚至意味着可能出现了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等脑部病变,必须到医院进行治疗。
年轻人如果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对其不正常的言行一律抱着“不介意”的态度,见到老人能主动让座就让,不方便让座对老人某些刺耳的话语权当耳边风,这就如同家里的老人,偶然的“发飙”可能让晚辈无法接受,但不能因此就对老人的终身辛苦和善良全盘否定,更不能因此就不尊重甚至不尽赡养义务。
为老不尊背后的道德绑架凡事都有两面性,有的老人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脾气暴躁,也有确实有少数老人把自己岁数大的“弱势”,当成绑架道德,反弱为强的资本,把自己年纪大当做自己不自重的借口。
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这不可否认,也毋庸置疑,但是,年纪大也不可以蛮横不讲道理,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地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虽然我们倡导尊老爱幼,为老弱妇孺让座,并把它当做一种社会文明而加以宣传,但这毕竟只是一种道德,动手打人却是违法甚至犯罪。
法律应该为道德兜底,触犯法律却必须付出代价。
所以你可以在心里谴责未让座者,注意,真正的法治社会只能在心里谴责,因为你任何的道德讨伐都可能是对对方人格的侮辱,而毫无疑问,侮辱别人是需承担法律责任的。
说到底,道德是一种自律,法律却是他律。
你可以用法律来攻击别人,却不能用道德来要求对方。
变老的坏人和变坏的老人其实,“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个说法,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已久。
那些打着年纪的幌子动粗的老人,可恨而不可敬。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坏?这就像问所有的年轻人是不是都是坏人一样,答案是否定的。
上述几个老人的行为固然有不自尊的恶劣之处,但让全体老年人来背负骂名,这个太不公平。
如果论证说经历某个时代的老人就是“坏”,那这样的论证未免草率了。
到底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无法律支撑,全靠道德引导关于公交车上的让与不让,争论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个很小但很老的话题。
而如果没有戾气、暴力加入,也许永远不必说清,也说不清谁对谁错,也许每个人都会说没轮到我头上我就可以漠不关心。
法律没有规定必须给老人让座,只能通过道德来实现。
任何时候,道德只能出现于人们的自由选择,只能产生于人们的主动担当。
在让座问题上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道德的引导,人们就会只看见选择看不见责任,就会以权利作为冷漠的借口,接受自己的懈怠,认同社会的麻木,从而让自己处于一个缺少道德与温情的社会。
相互理解才能把座位让给更需要的人电影《搜索》中,高圆圆扮演的女主角因未给老人让座,经媒体曝光并被网友人肉搜索后,被指责道德低下,但没有人知道她在公交车上正因自己身患绝症而不知所措。
实际上,很多时候冷漠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如果年轻人有原因而不能让座位可以跟老人沟通,消除误解,而老人也应该尽力去体谅年轻人,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
北京安定门街道辖区100多位老人曾向全市老年人发出倡议:晨练,咱不和年轻人抢公交,让出早晚高峰,和上班族错峰出行。
而郑州市20多位老年人志愿者走上街头,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表达一种“体谅”。
尊敬、爱护长者,是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态度;而体谅年轻人的难处,则是一个长者应该有的态度。
【附】日本人为何不给老人让座佚名大凡去过日本的人,都会赞赏日本人的礼貌。
但尽管如此,当他们看到日本电车车厢内,年轻人大大咧咧地坐着,老年人规规矩矩地站着时,还是忍不住心生疑惑:“日本人那么讲礼貌,为什么在电车里遇到老年人却不给让座?”礼貌的日本人为什么不让座?的确,刚来日本时这个问题也一样令我困惑。
但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之后,我发现:在日本让座,并不是个“礼貌问题”,而根本是个“技巧问题”。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大学老师A子,年近六十,因为满头白发,目测年龄比实际年龄似乎还要年长一点。
平时A子老师性格蛮开朗的,但有一次却遇到她在不停地叹气,不由得问:“A子老师,您怎么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结果A 子老师答:她早晨乘电车时,居然有人给她让座了!“唉!难道我已经老到要被人让座的地步了?”A子老师抚摸着自己的白发,满目忧伤地说。
因为被人让了个座,那一整天A子老师都闷闷不乐,她第一次感觉自己被人提醒:“你老了!”也许对于A子老师这类人的郁闷,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日本人似乎大都心灵相通,不言亦明。
因此,在日本的电车上,像A子老师这样年龄的人,基本上是无人让座的。
但我曾在电车上给一位抱着婴儿的妈妈让座,结果也依旧不理想:那位抱着孩子的妈妈在连声道谢之余,却怎么也不肯坐下来,并说她只有两三站就到了,用不着坐。
后来我的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即使你好心让座,但并不意味着别人就必须接受你的好心。
有些日本人怕给人“添麻烦”,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人情,还有些日本人性格好强,不愿意成为“被照顾的人”。
因此,在日本的电车上,让座现象的确比较少。
除了日本人的“敬老”意识比较淡漠,没有搀扶老人、给老人让座的习惯之外,还因为在高龄化社会的日本,许多日本人对“年龄之老”有与中国人截然不同的认识。
例如我认识一位在面包房工作的日本太太,每次我去买面包时,都看到她高举面包托盘,在面包店内健步如飞,便忍不住夸她“您真是很元气(精神)啊”!那日本太太就很骄傲地回答:“我才6 2岁,还年轻得很呢,当然精神好!”一开始听到这位日本太太的回答,还觉得这是她的一份乐观,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对于动不动就活到100岁的长寿日本人而言,60岁还真是个年轻得很的数字。
难怪日本女作家宇野千代在年满88岁之后,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晚年了”。
所以,对于“不服老”“不愿意给人添麻烦”且“不愿被照顾”的一些日本人而言,在乘电车时,对方是否真正需要让座,若没有足够良好的心灵阅读技巧,有时的确很难做出判断。
所以,在日本让座时,你绝不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从座位上激动地跳起来,殷勤地搀扶着对方的手,热情地说:“老大娘,您请坐。
”这会令人悲痛欲绝的。
在日本最好的让座方法是:你可以假装你马上要下车,扭头走到车门,或者干脆走去另一节车厢,总之你只需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开,将座位空出来就好。
对方如果需要那个空座位,他或她自然会走过去坐下来。
让座纠纷别光想着法定义务马钰朋【核心提示:维系社会和谐秩序不能没有道德力量推动,让座纠纷中别只想着这是否属于法定义务。
因为法律只是行事的底线,并不是社会向好的唯一衡量。
】9月9日下午4时30分许,郑州市一辆公交车上,一名老人突然倒地猝死。
车上乘客称,老人之前曾因让座问题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老人让小伙子让座,而小伙子没让。
两人在争执中发生了辱骂,老人还动手打了小伙子四个耳光,不过小伙子并未还手。
老人家属接受急救人员询问时称,老人患有心脏病。
(9月10日《大河报》)近两年,公交车让座纠纷的小插曲越来越多。
不过这个小插曲不是协奏曲,而是文明的杂音。
翻看过去新闻可见,让座纠纷一直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就在让座纠纷越来越普遍、人们见怪不怪之时,这次又现悲剧,长者已逝,不由得让人叹息。
因为一次出行、一个座位就发生这样的事,是不应该,无论是谁都不会希望这样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