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自然才是美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作文真题解析+范文:感知自然

2015年高考作文真题解析+范文:感知自然

高考作文真题解析+:感知自然感知自然,就如同做一道写景诗的鉴赏题。

只知道答题术语还不够,还需要对诗歌意境正确且深入的领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知自然满分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解析】今年的试题整体上呈现“承前启后”的味道。

作文更是如此。

“承前”主要表现在仍然是新材料作文,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如何认知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中去阐释“近”和“远”。

思辨性一直是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2014年的“胶片与数码时代”,2013年的“富翁捐款”,2012年的“生活的时代”都是有不同认知的材料可供考生多方位去思考,凡事一个角度切入而又能比较理性思辨的作文都会有高分,从这点看2015年的“感知自然”具有承前的味道。

在立意上可以写“在信息时代中人如何更好的认识自然”“感性与理性中的自然美”“远与近的自然风景”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自然感悟来表达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承前”是相同点,如果说到“启后”就是今年广东高作文与往年的不同点,就是思想更加的深邃,内容更加阔远,因为“人与自然”的命题毕竟涵盖的立意范围和需要学生思考的深度都较之以往要难,其中的“近”“远”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估计学生多数只会从材料中就地议论,难以深刻。

但从这点看今年广东的语文作文更体现了过度性,比较前两年的新材料作文话题的具体性和现实性,今年的作文显然抽象了不少,其中“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里对“近”“远”的理解是作文能否深刻的关键。

2015高考作文广东

2015高考作文广东

2015高考作文广东:感知自然,拥抱美好那年夏天,我站在高考的十字路口,面对着广东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感知自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这个题目,让我回忆起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点点滴滴,也让我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记得小时候,我生活在乡村,那里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

每当清晨,太阳初升,霞光映照在田野上,我便会被那美妙的景色所吸引。

正如诗人陶渊明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那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柔与美好。

夏日午后,我会跟随爷爷去田野里劳作。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此时,我会躺在树荫下,聆听蝉鸣,感受微风拂过脸颊。

那时,我明白了王维笔下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来到了城市,开始了忙碌的学习生活。

高楼大厦取代了绿树成荫,车水马龙取代了鸟语花香。

我开始怀念那片曾让我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

正如古人所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城市的喧嚣中,我更加渴望回归自然。

高考前夕,我独自一人来到了郊外,想要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

走在乡间小路上,我看到了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听到了溪水潺潺的声音。

此时,我想起了辛弃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这片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影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站在田野间,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熟悉的泥土气息,让我想起了儿时的快乐时光。

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它孕育了万物,也滋养了我们的心灵。

正如苏轼所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大自然的美,无论晴雨,都让人陶醉。

高考结束后,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心仪的大学。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依然保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每当周末,我会约上三五好友,去郊外徒步、爬山。

在这些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如今,我已步入社会,成为了一名辛勤的劳动者。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依然会抽时间走进大自然,感受它的美好。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及范文:领悟自然神韵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及范文:领悟自然神韵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及范文:领悟自然神韵大自然的美丽,让人心荡神驰,大自然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

大自然赐给我们生命与灵感,它是美的源泉,它是生命的象征。

让我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韵,领悟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

请以领悟自然神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与抄袭。

【审题指要】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题目是一个动宾短语,写作的重点是要明确自然神韵指什么,这也是写作的对象,这个对象应该是一种美好境界。

写作的难点是领悟,为什么要领悟?如何去领悟?这是写作的两个方向。

提示语中说领悟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这句话就是写作的一个重点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自然启示中阐发对人生,对人类种种行为的理解。

从自然到人生,这才是这个命题立意的本质性要求。

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可以选择叙写某种自然现象或者行为给予自己的启示、启发,而这种启示、启发应该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写议论文可以论述某种自然现象,可以从正反两个不同方面来写作人类对于自然美好境界的行为,是欣赏、保护还是破坏、掠夺,都可以。

[优秀范文]领悟自然神韵自然是春的轻盈,夏的灵动,秋的沉稳,冬的凝练。

感悟自然,领略神韵,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睿智、更积极。

(用更睿智、更积极可以很好地说明领略自然神韵的意义,具体落实到下文的事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陶潜对于自然的感悟。

顺应自然的变化,归向生命的尽头,快乐地听从天命,还有什么犹疑呢?很显然陶潜明晓什么是自然,并懂得顺应自然。

于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欣然辞官归田。

他明白在那样黑暗的社会,自己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

陶潜从自然中领略到了要顺应变化,不要逆天而行。

于是,后世看到的是一个淡然的陶潜,是一个睿智的五柳先生。

(通过详细的论据分析揭示了陶潜领略自然神韵的意义所在,也扣住了开头的睿智人生,联系紧密)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引用内容提前,和第二小节形式上保持一致,营造文章的结构之美)从中不难看出,李白认识到自然的无穷和人生的短暂,于是他领悟到的人生真谛是应该奋发进取,要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5年高考广东卷范文《亲触自然,方知真美》!

2015年高考广东卷范文《亲触自然,方知真美》!

2015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范文广东卷:材料作文,指出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途径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亲触自然,方知真美》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我们感知自然的途径日益丰富。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纲目属种。

然而,这些方式虽让自然看似近在咫尺,却又总让人感觉与真正的自然相隔甚远。

透过窗户看天光云影,我们能大致推测天气变化,却无法亲身感受到风的轻抚、雨的滋润。

那变幻的云彩或许能引发我们对大自然的遐想,但终究比不上亲自站在广阔的天地间,仰望蓝天,任由微风拂过脸颊,让细雨滴落在掌心的真实体验。

打开电视,全球的天气状况尽收眼底,可屏幕里的风雨雷电终究只是影像,缺少了那份在雨中漫步,倾听雨滴打在树叶上的清脆声响,感受雨后泥土散发的清新气息的乐趣。

我们能知道远方的暴风雪,却无法触摸雪花的冰冷与轻柔;我们能看到热带的阳光海滩,却无法享受阳光的温暖和海风的拥抱。

轻点鼠标,我们可以迅速获取丰富的自然知识,了解生物纲目属种、迁徙演化。

但那些生硬的文字和图片怎能替代在林间漫步,亲眼目睹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亲手触摸树皮的粗糙,亲耳聆听鸟儿的欢鸣?虚拟的世界再丰富,也无法传递大自然的真实味道和声音,无法给予我们与自然亲密接触时内心深处的触动和感动。

真正的自然之美,在于亲身体验,在于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它的每一个细节。

当我们漫步在林间,脚下的嫩绿草地像柔软的地毯,不知名的小花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芬芳。

枝头的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秘密。

我们可以看到树叶由嫩绿变为金黄,感受季节的更替;可以听到溪水潺潺流淌,如同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

2015广东高考作文话题及满分作文

2015广东高考作文话题及满分作文

2015广东高考作文话题及满分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回归自然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产物。

所谓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脱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和文化的产生。

然而在人类及人类文化产生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

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

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

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

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

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

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广东卷:心近,自然来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广东卷:心近,自然来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广东卷:心近,自然来2015年下考谦分做文广东卷:口远,做作去您能否沉迷正在电望网络上获与寰球地气的便当外,却晚未忘记庭前静不雅云卷云舒的安然乐趣?您能否醒口于沉点鼠标即知万千熟物的入化过程、目纲属种,却未曾细嗅蔷薇的幽香浮动?您能否偏偏安于火泥丛林的一隅,谦足于隔着薄薄的玻璃近近天不雅视着做作,却已念过摆脱那下科技的樊笼,取六合异吸呼、共起舞?咱们的口啊,人不知;鬼不觉外曾经近离了做作。

当做作仅仅化成屏幕上的数字幻影,它就抽离了咱们的口,留高的是枯竭、是机器、是短少感知做作美的熟命。

若念实邪徜徉于做作之外,惟有将一颗口流放做作,让它流转于城家田园、茂稀丛林、平地溪涧、邈远地际,口揭濒临了做作,做作才会款款而去。

荷我德林说,“人,诗意天栖居正在年夜天上。

”否谓粗妙。

人原是散山水日月之精髓而成的万物灵少,有甚么理由穿离做作那熟命之泉的源头呢?于是,屠格涅妇潜进高深的广大丛林,口取林外熟灵的脉专一同跳动,他所感知到的,不只有活力勃领的四时美景,更有地人折一的舒畅——那才是实邪的感知做作。

其著述《猎人条记》,没有知要比当高数字化了的“做作美景”陈活百倍,擒使所睹所感易逾视力之所及又有何妨?所谓口远,做作的真理就会随风而去,滋养您口,而做作无量无尽的魅力,在于此。

口之远,亦需身之到也。

咱们使用古代科技不雅地象识天文探究万物奥秘无可厚非,但是那些科技越是进侵着糊口,咱们切身归回做作的工夫取精神越长,就越易深刻领会感知做作的齐貌。

现今时期,倡导取做作之间的口远,更是提倡一种人取做作谐和相处的糊口立场。

台湾教者的《田园之春》???此。

穿离了做作的人,疏近了做作的人,肉体追躲了做作的人,末有一地会走进过火打劫做作的怪圈,从而被做作的愤恨吞噬。

口远,做作去。

有美景须自来看,勿将科技当做您唯一的“眼睛”。

口揭远做作,做作圆会用他的怀抱拥抱您、迎接您,让您遭到精力的浸礼、魂灵的救赎。

惟有那样,圆否让纲之所及,酿成口之所及;做作之美,化成民气之美。

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真题及佳作:感知自然

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真题及佳作:感知自然

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真题及佳作:感知自然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真题及佳作:感知自然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知自然满分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范文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确,大自然的景物总是灵动而又变化莫测,正如远处忽明忽暗的天空,又如近处婆娑多姿的木叶,令人琢磨不透,浮想联翩。

我们每天都与大自然共处,似近而又无知其真面目,也许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可当每次在电视中随着镜头一览无数的盛景,更了解它的历史和知识,又觉它非远,是大自然与我们捉迷藏吗?还是我们的心本身就没有走进过它的怀抱!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走进云台花园,偶遇晴雨交错,云卷云舒,伴着多变的天气,徜徉在自然的怀抱中,其实这里的的景致已非天成,忽然倾盆的大雨使我躲进知识花卉的海洋,我第一次知道兰花有上万品种,对称的花瓣呈现多彩的斑斓,这“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兰是中国的原产,仿佛回到2千多年前的深谷幽兰,兰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正与君子的人格相像,无怪乎怀才不遇的孔子见隐谷中兰愿与之为伍。

记得梭罗《瓦尔登湖》吗?那里的湖水树影倒影,清香四溢,读着你都能感知到这遥远“绿色的圣经”的魅力,你能都能感到与大自然做伴是如此的甜蜜和受惠。

只带一把斧子就能在深林里生活多年,这是怎样的深思熟虑和对自然的敬畏,黎明傍晚、阳光雨丝,还有那清澈如许的湖水,梭罗正是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观察,在宁静中思索着生命的本质。

★2015年山东高考同题作文-顺其自然的美丽 1000字_2015高考作

★2015年山东高考同题作文-顺其自然的美丽 1000字_2015高考作

★2015年山东高考同题作文:顺其自然的美丽1000字_2015高考作文:2015年山东高考同题作文:顺其自然的美丽2015年山东高考同题作文:顺其自然的美丽烟台三中高二14班盖严支当我们还年幼时,我们总想分明所有。

就像那个小孩子,他想辨清丝瓜和肉豆纠缠错综的滕蔓,这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随着岁月流逝,我们会发现,顺其自然是一种愈加自由和美好的境界。

在微风还有点薄凉的早晨,泡一壶清茶实在是一种享受。

白水入壶,蜷缩的茶叶在顺垂而下的水花的击打下跳跃翻滚。

起初浮在表面的叶片渐渐舒展,恢复了原有的娇嫩的摸样沉到壶底。

茶色融进了水中,清清翠翠,碧如琥珀。

其实我们的人生本就像这茶叶一样,不强求,不挣扎,顺其自然会得到最清香的茶水。

时间会把不好的事变得美妙,把美妙的事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在流动的时间中走,逆流而上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

细数过往,那些急功近利,试图完全改变自然发展规律的个人或集体最终不都被淹没在历史中,成为新时代总结经验时的一个个典例?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强扭的瓜不甜。

这大概是告诉我们不要刻意的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在不成熟的季节去采摘青涩的果实。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强行改变便会得不偿失。

相反,也许顺遂自然,最好的就会在下一个出现。

每每想起沈从文,便会感慨崇拜于他的心境。

白浪滩头,乌篷小船,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随风播扬;吊脚楼头,老林长亭,轻盈而愉快的竹雀欢啭迎迓,这是他的边城。

他坚信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于是便有了安宁恬淡的凤凰古城和翠翠与傩送单纯的爱情。

世间的一切回到最初是简洁的,但也是丰盈的,因为有些美丽,以一颗顺其自然的心才会遇到。

生命并不是必须经历大起大落才会精彩。

有时候怀抱着一颗朴素的心,穿过岁月的平平仄仄,在最世俗的生活看最平凡的烟火,在流年的急景中品尝一壶淡淡的茶水,安静等待生命的安排的下一场演出,不也是很浪漫的吗?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自然才
是美
导读:本文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自然才是美,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写了这样的句子:“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

”一位大陆评论家说:“这样写很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意经营。

”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的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

冬天里我时常晒被子,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

”撇开母女亲情不说,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说得比散文家更生动些。

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了反而变蠢了呢!
[例文]
自然才是美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这样写道:“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

”无独有偶,一个小女孩也这样告诉她的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味道的。

”小女孩的话和女作家的话意思相近,可是小女孩的话却要生动得多。

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女
孩是非常自然地说出这句话的。

她说话的时候,无须考虑要讲究语言的修辞;女作家则不然,她要刻意雕琢语言,而过分的雕琢反失却自然。

可见,自然才是美。

当今青年学子中,象那位台湾女作家那样刻意为文的并不少,其作品矫揉造作有余,清新自然不足。

尤其在华丽文风盛行的风气下,不少的人竞相追求一种飘浮、朦胧的意境。

结果,朦胧过度,反成晦涩,令人不知所云。

我曾在《大学生》上看见过这样一首诗:“明月高悬/孤星冷照/离开了你/我的世界/只剩下/一根冷冷的弦”。

这就是典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除了把读者弄得一头雾水之外,还给读者心中平添一股怒气:这也叫诗?!
追求纯朴自然是我国诗文家的传统。

李白曾经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可见他也是不赞同刻意为文的。

不只李白,还有清代的袁枚,他主张“性灵说”,也认为文章贵在自然,不能有空泛的话。

中国近代有“才女”之称的张爱玲,她的小说《金锁记》就由于过分讲究技巧而招致许多文学家的批评。

著名文学家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这样写道:“技巧将是张女士的最大的敌人。

”看来,刻意雕饰是写不出好作品的,文章贵在自然。

当然,我们提倡写文章要自然,并不是要大家不注重语言的锤炼,而是要反对刻意为文;诚心诚意希望青年学子们多写一些自然、清新的文章。

以上就是高考频道为您精心准备的2015年高考作文预测,还有等着你来挖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