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辽宁省省情
辽宁省考考情分析-言语

辽宁考情分析兼备考指导—言语篇一、言语基本考情分析在辽宁省考的行测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题型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三大类,总题量趋于稳定,为40道。
三个题型的数量也非常稳定:逻辑填空每年考察20题,片段阅读每年考察16-17题,语句表达考察3-4题,总体来看题型及题目数量变化非常小,另外辽宁省考言语正确率呈现“大小年”的特点2018年平均正确率接近70%,2019年降到55%左右,2020年提升到70%,所以下一次考试题目命制的难度可能会有所提升,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策略复习。
二、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一)逻辑填空逻辑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准确、得体遣词造句的能力,共分为实词填空、成语填空以及混搭填空三大题型。
就逻辑填空题而言,首先,词汇量的多与少,直接影响我们对于选项的判断。
不少小伙伴们陷入误区,认为成语的积累需要靠背诵字典来实现。
其实,纵观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我们会发现,题目中出现的成语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而且很多词语会重复考查。
所以,漫无目的背诵字典可能事倍功半,建议大家在平时刷题的过程中多去积累一些近几年常考的词语,并且掌握其准确的含义和使用环境,如2020年辽宁省考考查了“唾手可得、“缘木求鱼”以及“以邻为壑”、“汗牛充栋”、“一脉相承”等成语,这些成语在我们历年国考和各省省考中多次出现,在我们的课程中也多次给大家整理、强调过,一定要有意识的去积累掌握。
其次,大家可以看到在18、19年的逻辑填空中直接考察实词的题目比例并不算很多,但是今年直接考察实词的题目占了11道。
与成语不同,实词词汇量巨大,如果纯靠记忆是无法应对考试的。
对于实词,最重要的是掌握辨析方法,将“词义侧重”、“固定搭配”、“程度轻重”和“感情色彩”结合起来,对相近的实词进行辨析,掌握方法,从而做到事半功倍。
另外,非常多的考生在面对逻辑填空题时,总是用自己的“语感”去做题,往往正确率不高。
在此提醒大家,逻辑填空题的解答是有其合理的思维和技巧的,在辽宁省考中,对固定搭配与对应关系这两个知识点的考查较多,我们需要在平时刷题的过程中多去积累常见的固定搭配,也可以多多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时事评论文章等有意识的去积累一些热点词的搭配,不但能提升逻辑填空的正确率,还能对我们的申论写作有很大帮助。
2022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年4月13日联考山东、辽宁、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河北、黑龙江、江西、贵州、海南、内蒙古、山西、重庆、宁夏、西藏联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第一部分常识推断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番',到202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2年翻一番。
下列关于"两个翻番'表述错误的是()A.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量化目标B.到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估计都能够实现倍增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GDP翻番的动身点和落脚点D.到2022年我国GDP估计将超过2000年GDP的4倍2.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资源'之称,下列属于稀土的表述,错误的是()A.我国是稀土资源贮存大国,也是稀土产品生产、应用和出口大国B.美国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国,目前中国出口的稀土数量占全球之首C.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别出来的,稀土的得名是由于很稀有D.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百分比今年来因开发已经下降4.《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精确,由于()A事物的进展需以条件为背景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C事物的质变从量变开头的D冲突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下列诗句描写菊花的是()A总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一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D孤独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6.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7.下列语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A.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8.关于京剧艺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是现代京剧B.京剧表演的艺术手段主要有唱、念、做、打C.京剧的主要题材是才子佳人的故事D.京剧的脸谱一般用于净、丑两个角色9.关于《四库全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编修于乾隆时期B.反映了清代图书的全貌C.在编纂过程中纪晓岚贡献突出D.分经、史、子、集四目10.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B类)

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B类)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明确到()年底,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群体间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更有质量,网络空间更加规范有序。
A.2025B.2026C.2030D.2024【答案】:D2.日前,由侯增谦院士团队牵头国际研究小组建立的()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的正式批准。
"这是第一个由我国科研团队主导建立的矿物超族分类命名体系。
"A.铼锶钷矿超族分类命名方案B.锎钷铈矿超族分类命名方案C.碳锶铈矿超族分类命名方案D.碳铬铈矿超族分类命名方案【答案】:C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利用“自底而上”的量子模拟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高效开展更多、更新奇的量子物态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A.量子B.粒子C.电子D.光子【答案】:D1/ 154.商务部2024年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57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其中,()增长最快。
A.旅行服务B.餐饮服务C.住宿服务D.交通服务【答案】:A5.2024年5月16日,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海底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A.周塘B.金塘C.宁塘D.舟山【答案】:B6.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由()研制并成功发射的。
A.法国B.美国C.英国D.苏联【答案】:D7.按照目前物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
A.纳B.质子C.夸克D.中子【答案】:C8.“花开花落各有时。
”但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
”北方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
辽宁2024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辽宁2024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全面调查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
A.1月3日B.1月5日C.1月2日D.1月1日【答案】:D2.教育部办公厅近期发出通知,就实施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有关工作进行部署,明确组织遴选一批优秀退休教师,面向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开展支教、支研,每年计划选派约()万名。
A.1B.3C.2D.4【答案】:C3.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稳中有增,规模创历史新高。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5754.3亿元,同比增长()。
A.10%B.12%C.5%D.8%【答案】:A4.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位居全球()。
A.第四B.第二C.第一1/ 15D.第三【答案】:C5.2024年3月13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近日部署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以()为单位,分类开展。
A.市或县B.县C.县或镇D.市【答案】:A6.希腊首都雅典的多雨期为()。
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答案】:A7.()。
是公共事业管理的首要职能,它可以对公共事业的发展做出合理而具有前瞻性的安排。
A.组织职能B.控制职能C.协调职能D.计划职能【答案】:D8.下列符合公文用语要求的是()。
A.为了形象,可使用口语、歇后语等B.为了使文章贴合大众,可使用方言词汇C.为表述简明庄重,可适当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D.为了突出重点,可以多使用近义词或同义词【答案】:C9.下列关于代位继承与转继承区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适用的范围不同B.继承人死亡时间不同2/ 15C.继承的主体不同D.继承人继承的遗产数额不同【答案】:D10.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体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答案】:B11.战略管理过程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波士顿矩阵中,决定整个经营组合中的每一个经营单位所应当奉行战略的两个基本参数是:市场增长率和()。
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综合管理岗)

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综合管理岗)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2024年2月13日下午钻井深度已突破9900米,正向万米地层冲刺钻进。
A.跃进3-3XC井B.深地川科2井C.蓬深6井D.深地塔科1井【答案】:D2.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万件的国家。
A.401.5400B.400.5400C.301.5300D.300.5300【答案】:A3.2024年1月26日下午,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所属火箭公司自主研发的快舟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试验箭顺利完成()试验。
A.环境测试B.飞行强度C.垂直起降D.速度滑行【答案】:C4.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提出,为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我国将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
1/ 15A.《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B.《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C.《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D.《关于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答案】:B5.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老龄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以()为重点,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A.构建养老服务型社区B.提升养老服务能力C.发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D.发展养老服务护理员【答案】:C6.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A.一出阴沉的喜剧B.一出阴沉的悲剧C.一出乐观的喜剧D.一出乐观的悲剧【答案】:D7.以下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解错误的是()。
A.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B.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是公有制经济的核心载体D.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答案】:C8.在战国中后时期,群雄采取“合众势以攻一强”的策略,下列不属于群雄的是()。
辽宁省情省貌、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公职考试必备资料)

辽宁省情省貌、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公职
考试必备资料)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辽宁省情省貌以及时事政治的考试题库,旨在提供公职考试必备的资料供考生参考。
题库内容
1. 辽宁省概况:包括辽宁省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的题目。
2. 辽宁省历史文化:涵盖辽宁省的历史变迁、名人文化、传统风俗等方面的考点。
3. 辽宁省重大事件:包括辽宁省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的相关题目。
4. 时事政治:涉及国内外时事、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考题。
5. 公共管理:关于公共管理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相关内容的题目。
6. 政治经济学:涉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实践应用以及辽宁省的相关政治经济问题。
使用建议
- 考生可以按照题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和准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
- 在复过程中,建议对每个考点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
- 考生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加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 遵守考试纪律,严禁抄袭和作弊行为。
注意事项
- 本题库只提供参考和研究之用,不对考试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 在准备考试时,建议参考权威机构发布的官方教材和相关资料。
- 考生不应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试题库或,要遵守诚信考试的原则。
以上是《辽宁省情省貌、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公职考试必备资料)》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祝愿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一问三不知”出自()。
A.左传B.吕氏春秋C.战国策D.道德经【答案】:A2.下列关于我国城镇化指导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B.以城市为主体形态C.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D.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答案】:B3.上级机关要求所属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相关事宜时,应使用()。
A.建议性意见B.参考性意见C.指导性意见D.征询性意见【答案】:C4.最近一段时间,勒索病毒在全球集中爆发,我国的部分高校和政府机构受到攻击,暴露出我国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水平的不足。
关于勒索病毒网络攻击,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只要采取了网络隔离技术就可以防止勒索病毒的攻击B.加强内网自主操作系统建设是防范勒索病毒的重要途径C.勒索病毒网络攻击不是以金钱为目的D.勒索软件是一种简单的网络攻击1/ 12【答案】:B5.关于宋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B.“有井水即能歌柳词”说的是柳永C.“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官渡之战D.“人比黄花瘦”是女词人代表李清照的名句【答案】:C6.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
A.中国是礼仪之邦,儒教思想集礼教之大成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C.中国崇尚以德治国,儒家思想受统治阶级重视D.其他思想对儒家思想不构成威胁【答案】:B7.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A.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C.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D.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答案】:A8.关于公民道德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B.公民道德建设应当坚持尊重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C.公民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D.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答案】:B9.公文按照行文关系可分为()。
辽宁2024省考行测真题

辽宁2024省考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2月17日晚,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运动训练中心的速滑馆举行。
A.内蒙古鄂尔多斯B.内蒙古包头C.内蒙古呼和浩特D.内蒙古呼伦贝尔【答案】:D2.教育部制定发布(),引导高校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医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
A.《全民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B.《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C.《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科学化专业指南》D.《服务健康事业和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答案】:B3.()首个()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2024年4月13日在()建成投运。
A.河北、十兆、涉县B.湖南、九兆、邵东C.湖北、八兆、仙桃D.安徽、五兆、歙县【答案】:A4.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扎实成效,中西部()个有脱贫攻坚和巩固成果任务的省份都建立了监测帮扶机制。
A.12B.22C.32D.28【答案】:B1/ 145.2024年5月29日16时12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25星---28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B.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C.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D.力箭一号遥三商业运载火箭【答案】:A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
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主张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D7.唐诗《轻肥》中一句这样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轻肥》的作者是()。
A.苏轼B.韩愈C.王安石D.白居易【答案】:D8.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是()。
A.《论语》B.《尚书》C.《易经》D.《诗经》【答案】:C9.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省情一、概况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
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
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
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
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万平方公里。
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57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
省会沈阳市。
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
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
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
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二、自然地理辽宁位于祖国东北地区的南部。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
南濒浩瀚的黄、渤二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全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5%。
在全省陆地总面积中,山地为8.8万平方公里,占59.5%;平地为4.8万平方公里,占32.4%;水域和其他为1.2万平方公里,占8.1%。
全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7条,在1000~5000平方公里的有31条。
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
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全长1390公里,境内河道长约480公里,流域面积6.92万平方公里。
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
河流水文特点为:河道平缓,含沙量高,流量年内分配不均,泄洪能力差,易生洪涝。
东部河流水清流急,河床狭窄,适于发展中小水电站。
境内山脉分别列东西两侧。
东部山脉是长白山支脉哈达岭和龙岗山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组成,海拔在500~800米左右,最高山峰海拔1300米以上,为省内最高点。
主要山脉有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龙岗山,桓仁老秃子山、花脖子山,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等。
西部山脉是由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构成的,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主要有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和医巫闾山等。
全省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西侧为渤海,东侧临黄海。
海域(大陆架)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沿海滩涂面积2070平方公里。
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老龙头,全长229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长的12%,居全国第5位。
全省有海洋岛屿266个,面积191.5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岛屿总面积的0.24%,占全国总面积的0.13%,岛岸线全长627.6公里,占全国岛岸线长的5%。
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大鹿岛、菊花岛、长兴岛等。
辽宁地处中纬度的南半部,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四季分明。
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漫长寒冷,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春季少雨多风,秋季短暂晴朗。
阳光辐射年总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900小时之间,全年平均气温为5.2℃至11.7℃,最高气温零上30℃左右,最低气温零下30℃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400~970毫米,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三、资源矿产1.地资源按利用现状划分,辽宁省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人均占有耕地约0.096公顷,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园地面积59.8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04%;林地面积569.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47%,是各类土地中面积最大的一类,东部山区是全省的林业基地,也是调节全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生态屏障,其他地区则是以防风固沙等保护性的生态林为主;牧草地面积3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其他农用地面积49.9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38%;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13.4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67%;交通用地面积8.8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水利设施用地1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未利用土地面积138.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
2.水资源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和河道径流量少于多年平均值。
水库蓄水量也比正常年偏少,地下水位略有下降,水资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
全年全省平均降水597.9毫米,总降水量为870.0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1.8%,比上年偏少19%,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全省水资源总量261.3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3.5%。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3.9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1.5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6.5%。
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64.17亿立方米。
全省总用水量为141.2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98亿立方米。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87.3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1.8%;林牧渔畜用水量5.1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6%;工业用水量24.5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4%;城镇公共用水量6.7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8%;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15.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0%;生态环境用水1.9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4%。
3.动物资源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
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
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动物有白鹳、丹顶鹤、腹蛇、爪鲵、赤狐、海豹、海豚等。
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4.水产资源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
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主要有蛤、蚶、鲍鱼、海胆、牡蛎、海参、扇贝等;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包括头足类和哺乳类动物。
全省沿海捕捞业直接利用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有鱼类117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70多种,如小黄鱼、大黄鱼、带鱼、鲅鱼、鳕鱼、鲳鱼等;虾类20多种,主要是对虾、毛虾、青虾等;蟹类10多种,主要是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等;贝类20多种,主要有蚶、蛤、蛏等。
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
近海水域二级生产力达320万吨,其中滩涂养贝生产潜力100万吨,沿岸动物生产潜力近150万吨,深水动物生产潜力70万吨。
目前只利用水域生产能力三分之一。
全省内陆水域有淡水类资源119种,其中典型淡水鱼类97种,河口洄游鱼类15种,咸淡水鱼类7种。
淡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鲤鱼、鲫鱼、罗非鱼、鲢鱼、鱅鱼、青鱼、虹鳟鱼、泥鳅和池沼公鱼等20多种;淡水虾蟹类有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等5种;淡水贝类有无齿蚌和田园螺等7种。
5.植物资源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
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龙胆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薄菏、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6.森林资源根据辽宁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成果(2000年)资料,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34.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64.1万公顷(含经济林面积141.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3.16%;疏林地面积5.69万公顷,占0.9%;灌木林面积22.75万公顷,占3.5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37万公顷,占2.74%;无林地面积123.9万公顷,占19.52%;苗圃0.63万公顷,占0.1%。
森林覆盖率为31.84%。
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1.85亿立方米,林分面积322.6万公顷,林分蓄积量1.75亿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162.4万公顷,蓄积2903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50.34%和16.61%;中龄林面积105.5万公顷,蓄积8067万立方米,分别占32.72%和46.15%;近熟林面积30.33万公顷,蓄积量3710万立方米,分别占9.39%和21.23%;成过熟林面积24.33万公顷,蓄积2797万立方米,分别占7.55%和16.01%。
全省人工林已成林面积267.6万公顷,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57.66%,其中林分面积150.7万公顷;人工经济林面积116.9万公顷。
全省天然林面积196.5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42.34%,其中天然林分面积171.9万公顷;天然经济林面积24.64万公顷。
7.矿产资源辽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
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66种(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地下水和矿泉水),矿产地672处。
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种620处矿产地。
辽宁的菱镁矿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质地优良、埋藏浅,保有资源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保有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56.4%(硼矿)、24.0%(铁矿)、51.4%(金刚石)、20.1%(滑石)、7.9%(石油),其中,硼矿、铁矿和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和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