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农村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解读

“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农村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解读作者:王宇飞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摘要]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实现对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村村民价值观念的变迁,村民自治形式不断被完善。
“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成为实现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其确立及实践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满足了广大农民对权力和民主的需要,对稳定农村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从制定程序、法律性质、处罚和审查问题四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方式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的民主在基层的表现形式是城乡村(居)民自治。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实现对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村村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传统的村民自治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些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和村民的民主政治需求,所以我们要结合现实总结出新的、行之有效的自治形式,以推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发展历程述略所谓村民自治,是指农村村民通过选举产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非政权性的,村民委员会的任务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属于社会事物的范畴。
村民自治是我国历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民主实践。
我国有九亿多农民在农村,以村为单位选举产生本村的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自治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其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处于基础和前提的地位,对我国的依法治国和民主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农村普遍建立了乡镇基层政权和村民委员会群众性自治组织,形成乡政村治的宪法格局及其体制安排。
1982年我国在重新修订的《宪法》中,确立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自治章程

村民自治章程篇一: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自治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保证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二条:本章程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村实际,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制定。
是全体村民的行为规范,无论党员干部一律平等,都必须严格遵守。
本章程由村委会具体负责实施,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监督执行。
第二章村委会第三条:村委会由主任一人,委员二人组成,任期三年,受镇党委、政府指导,村党支部的领导。
第四条:村委会工作职责:1、组织村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协助镇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3、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促进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致富。
4、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举办各种公益事业开展社会救灾救济,拥军优属活动。
5、大力协助维护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解决好村民反映的问题,促进生产、生活的稳定。
6、在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组织村民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第五条:村委会的工作制度1、村委会成员除参加支部组织学习外,自身还要对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进行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意识,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2、实行村务公开,时间不定期。
公开内容:村、组财务收支情况;救济、救灾款物发放情况;上级拨款投入水利、交通等资金使用情况等。
3、村干部必须以身做则,廉洁奉公,勤奋工作,不以权谋私,充分发扬民主,涉及村中大事要事要与村民商量,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六条:充分发挥村民、党员的聪明才智,协助村委会解忧排难。
1、调解工作: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公安部门做好司法行政工作。
2、治安工作:发动和依靠村民搞好本村社会治安,签定有效责任书,全面协调政府公安保卫部门做好工作。
3、公共卫生工作:依靠群众,共同努力,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和环境美化,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工作。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村民自治章程(2010年8月20日村民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本村村民依法自治,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保证村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促进本村三个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实施村务管理必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必须体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原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协助乡(镇)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完成乡(镇)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布置的各项任务。
第三条为了保障村务各项工作的依法、规范、有序运行,村民委员会下设治保、调解、文卫计生、社会保障等委员会,接受村民委员会领导,对村民委员会负责。
同时,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规民约制度,以确保村民自治各项规章的贯彻落实。
第四条本章程在广泛征得本村村民意见基础上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
本章程既是村民委员会实施村务管理工作规程,也是全体村民的行为规范,无论干部群众都必须遵守。
第五条本章程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民代表会议监督执行。
第六条村民(社员)会议。
一些涉及本村绝大多数群众利益调整的事项,可采取全体村民公决,但公决结果不得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
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
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十天通知村民。
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法律对召开村民会议及作出决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七条村民代表会议议事程序。
(一)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或村党组织负责人召集。
村民代表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
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表会议。
(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有关事宜。
村规民约细则

村规民约细则一、前言村规民约是村庄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相处和共事的标尺,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则。
为了营造和谐有序的村庄环境,确保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细则,以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村庄的社会行为。
二、村庄的基本规定1. 村庄的范围:本村规民约适用于全体村民,包括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等。
2. 村庄的宗旨:本村庄秉持和谐、共享、尊重的宗旨,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村庄氛围。
三、村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村民的基本权利:(1) 生命权:村民享有生存的权利,其他村民不得以任何方式威胁或侵犯他人的生命安全。
(2) 财产权:村民享有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并有权对其财产进行合理利用。
(3) 自由权:村民有言论、思想、信仰、出行、集会的自由权利,但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4) 平等权:村民在村庄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得因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原因受到歧视。
2. 村民的基本义务:(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村庄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不侵犯他人的财产、名誉和隐私。
(3) 爱护村庄的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砍伐树木,共同维护村庄的生态环境。
(4) 积极参与村庄公益活动,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村庄的行为规范1. 社区秩序:(1) 遵守社交礼仪,尊重长辈,关心邻里,多为他人着想,互相帮助。
(2) 在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大声喧哗,不打闹。
(3) 不随地吐痰、乱扔口香糖、纸屑等废弃物。
2. 交通规范:(1) 遵守交通法规,不酒后驾车,不超速驾驶,不乱穿马路。
(2) 不占用、堵塞停车位,合理停放车辆。
(3) 尊重行人权益,驾驶员须礼让行人,停车时应避让行人道路。
3. 生活准则:(1) 不随意倾倒污水、垃圾和废弃物,保持村庄的整洁和环境的卫生。
(2) 不在卫生间、厕所、河道等公共场所随意排泄。
(3) 不打乱社区的供水、供电、燃气等设施,合理使用公共设施。
[规章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规章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https://img.taocdn.com/s3/m/00f443c66edb6f1afe001f9f.png)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促进本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办法》,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村实行村民自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进行。
第三条本章程由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监督执行,村民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章村民组织第一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第四条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是本村村民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召开村民会议,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经过与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五条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须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一)镇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二)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三)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四)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六)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八)选举、罢免和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九)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十)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十一)村的财务预算、决算和收支情况的报告;(十二)村土地征用补偿费的使用和劳动力安置的方案;(十三)村务监督小组成员的产生;(十四)由镇人民政府提出的村民委员会的撤销、范围调整的方案;(十五)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其他事项。
前款规定的村民会议职权,根据本村实际,可授予村民代表会议行使,但选举、罢免、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和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职权除外。
第六条村民代表由各村民小组按每5-15户推选一人产生。
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推选村民代表的户或村民小组认为该村民代表不称职的,可以予以更换。
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重新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重新修订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农村地区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是对于村内居民的行为规范以及村级事务的管理规定,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村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进,原有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修订。
二、目的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配合村庄的发展,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规范村级事务的管理,促进村民自治的有效实施。
三、修订原则1.民主参与: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修订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过程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代表性。
2.科学合理:修订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同时也要符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公正公平:修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各种利益,确保修订的结果能够公正公平地反映各方意见,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四、修订步骤1.召开座谈会:村委会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村民代表、村委会成员、专家学者等参与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征求意见:通过村民大会等方式,向全体村民征求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修订意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3.起草修订方案: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村委会成员、专家学者拟定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修订方案。
方案要综合考虑各方意见,遵循修订原则,确保其科学合理。
4.公示征询:村委会将修订方案以适当的方式公示,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并设立专门的意见箱,接收村民的书面建议。
5.修订通过:在公示结束后,村委会成员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沟通,对修订方案进行最终的审批。
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其他合法程序通过后,修订正式生效。
6.宣传实施:对于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村委会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向全体村民普及相关知识,引导村民遵守和执行新修订的规定。
五、评估与调整修订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在实施过程中,村委会要及时搜集村民的反馈意见,对修订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够真正起到规范村庄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020年xx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细则

xx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细则四德风范为人处事讲思想品德工作岗位讲职业道德立身社会讲社会公德家庭生活讲家庭美德xx村村规民约(三字经)爱祖国、爱港城;爱xx、爱家庭;遵法纪、守秩序;抵歪风、树正气;务正业、勤劳作;积善德、怀爱心;先审批、再建屋;破旧俗、崇节俭;好青年、服兵役;按计划、来生育;夫妻和、敬如宾;老少乐、合家亲;家和睦、百事顺;邻里间、互帮助;遇矛盾、不争吵;善待人、严律己;守诚实、言必信;爱学习、行为好;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家园美;惩邪恶、扬正气;勇为者、应鼓励;不造谣、不传谣;不闹事、守规矩;有垃圾、莫乱抛;为他人、为自己;家庭内、重安全;水电气、多注意;此条约、遵守好;社区和、人亲密;讲团结、齐努力;xx村、万事兴。
xx村村民自治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争创城乡文明新社区,加强“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促进本村政治、文化、环保、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强富美高”的xx村,努力为百姓营造一个更加美丽、幸福、和谐的新xx,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实行村民自治,要在村党委的领导下,接受市、镇政府的指导,在党的现行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由村民委员会具体组织管理本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社会事务。
第三条本章程是全体村民的行为规范,无论是干部、党员、还是群众,或者是在本村工作或暂住xx村的所有新市民及本村在外从业的外出人员,均须认真学习对照和自觉遵守,章程面前人人平等。
如有违反本章程村民,无论党员、干部还是群众都一律取消村一切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
第四条本章程由村民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村民代表大会监督执行。
第二章村民组织第一节村民代表大会第五条村民代表大会由村民民主推选的村民代表、村民小组组长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组成,行使村民代表大会授予的职权,是决策事务的权力机构。
关于“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的对比

关于“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的对比一、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概念村民自治章程是村民会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通过的实行村民自治的综合性规范,也可以说是村民自治中层次最高、结构最完整的一种村规民约,被形象地称之为“小宪法”。
村规民约也是村民会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某一方面的行为规范。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村民自治中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就是宪法这一规定中“各种守则、公约”的具体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
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全体村民讨论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内容1.村民自治章程的内容。
从各地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一是村级组织方面。
包括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组成、职权和会议制度;村民委员会的具体产生办法、职责、工作制度和下设工作机构;村民小组的划分和村民小组长的产生办法和职责;村干部的行为规范;村民委员会同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等。
二是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方面。
村民在村民自治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如选举权、罢免权、监督权、知情权、批评建议权等;应当履行的义务,如遵纪守法、遵守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
三是经济管理方面。
包括劳动积累、土地管理、承包费的收取使用、生产服务、财务管理、村办企业管理办法等。
四是社会秩序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包括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简介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是为了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规则。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以及促进村级自治的实施。
本章程和公约的设立需要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和共识,确保其能够被广大村民自觉遵守和执行。
一、村民大会和选举制度
为了保障村民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村民自治章程规定了村民大会的召开和选举制度。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村民有权利提出议案和选举村委会成员。
村民大会是决策村级事务的最高机构,决定村规民约的修改和制定。
二、人权和民主原则
村民自治章程明确规定了保障村民的人权和民主原则。
村民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权利。
所有的决策和规定都要符合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村委会成员必须经由选举产生,选举过程要公开透明。
三、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改
村规民约是指对村民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改必须通过村民大会的决议,并经过村委会的执行。
村规民约要由村委会公布并向村民解释。
村规民约的修改必须符合村民的利益和意愿,并通过村民大会的表决。
四、村民权益和义务
村民自治章程明确规定了村民的权益和义务。
村民有权利获得村级公共服务和福利,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社会保障等。
村民有义务遵守村规民约和法律法规,保护村级财产和环境,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五、冲突解决机制
为了解决村民之间的冲突和纠纷,村民自治章程规定了相应的冲突解决机制。
村民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起诉等方式解决纠纷。
村委会有责任协助和引导村民解决冲突,确保公正、公平和合法。
六、监督和问责机制
为了保障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执行,村民自治章程还规定了监督和问责机制。
村民可以通过申诉、举报和投诉等方式监督村委会的工作。
村委会成员必须忠诚履职,认真执行职责,村民有权利对村委会成员进行评议和问责。
七、公共资源管理和分配
村民自治章程规定了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原则。
公共资源的管理应遵循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
村委会应制定详细的公共资源管理办法,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八、宣传和教育
为了确保村民明确知晓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村委会应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
通过村级广播、宣传栏和村民大会等方式宣传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治意识。
结论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制定对于促进村民自治、加强社区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村民行为、保障村民权益和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能够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农村社区的良性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