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公差和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教学提示:本章主要讲述滚动轴承的分类、作用、公差特点、配合件公差及选用,确定轴承配合的主要依据。

教学要求:要求了解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及其特点,配合件公差的选用,及与一般圆柱体公差配合的区别,掌握套圈与负荷方向的关系等,以确定轴承配合。

7.1 滚动轴承的分类及公差特点

滚动轴承是以滑动轴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用来支承轴的部件,是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标准部件,其工作原理是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滚动轴承有各式各样的结构,但是,最基本的结构一般是由两个套圈,一组滚动体和一个保持架所组成的通用性很强、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机械基础件。按照滚动轴承所能承受的主要负荷方向,又可分为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向心推力轴承(能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由此可见,滚动轴承可用于承受径向、轴向、或径向与轴向的联合负荷。

如图7.1所示为典型的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向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推力轴承)的结构,以深沟球轴承最为常见,本章对推力轴承不做介绍。由深沟球轴承结构可知,内圈与传动轴的轴颈配合,外圈与外壳孔配合,属于典型的光滑圆柱配合。目前,滚动轴承已发展成为主要的支承型式,应用越来越广泛。

(a) 深沟球轴承(b) 推力球轴承

图7.1 滚动轴承

1—外圈2—密封3—内圈4—滚动体5—保持架6—上圈7—下圈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既取决于本身的制造精度,也与其配合件即外壳孔、传动轴的配合性质,及外壳孔、传动轴轴颈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第7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35·

·135·

7.1.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滚动轴承的精度是指滚动轴承主要尺寸的公差值及旋转精度。根据滚动轴承的结构尺寸、公差等级和技术性能等产品特征,国家标准GB/T307.3—2005《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已颁布GB/T307.3—2005新标准)将滚动轴承公差等级按精度等级由低至高分为0、6(6x)、5、4、2。不同种类的滚动轴承公差等级稍有不同,具体如下:

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除外)公差等级共分为五级,即0、6、5、4和2级。 圆锥滚子轴承公差等级共分为四级,即0、6x 、5和4级。 推力轴承公差等级共分为四级,即0、6、5和4级。

常用精度为0级精度,属普通精度,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广,主要用于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机械中。例如,卧式车床变速箱和进给箱、汽车和拖拉机的变速箱、普通电机、水泵、压缩机和涡轮机等。

除0级外,其余各级统称高精度轴承,主要用于高线速度或高旋转精度的场合,这类精度的轴承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中应用较多,普通机床主轴的前轴承多采用5级轴承,后轴承多采用6级轴承;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5级及其以上级;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高精密机床的主轴支承,则需选用4级及其以上级超精密轴承。

主轴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配套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转速、回转精度、刚性、抗颤振性能、切削性能、噪声、温升及热变形等,进而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质量等。因此,高性能的机床必须配用高性能的轴承。参见表7-1。

表7-1 机床主轴轴承精度等级

轴承类型 精度等级 应用情况

深沟球轴承 4 高精度磨床、丝锥磨床、螺纹磨床、磨齿机、插齿刀磨床 5 精密镗床、内圆磨床、齿轮加工机床 角接触球轴承

6 卧式车床、铣床

4

精密丝杠车床、高精度车床、高精度外圆磨床

5 精密车床、精密铣床、转塔车床、普通外圆磨床、多轴车床、镗床

单列圆柱滚子轴承 6 卧式车床、自动车床、铣床、立式车床 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 6 精密车床及铣床的后轴承 4 坐标镗床(2)、磨齿机(4)

5 精密车床、精密铣床、镗床、精密转塔车床、滚齿机

圆锥滚子轴承 6x 铣床、车床 推力球轴承

6

一般精度车床

7.1.2 滚动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特点

轴承的配合是指内圈与轴颈及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轴承的内、外圈,按其尺寸比例一般认为是薄壁零件,精度要求很高,在制造、保管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如变成椭圆形),但当轴承内圈与轴颈及外圈与外壳孔装配后,其内、外圈的圆度,将受到轴颈及外壳孔形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136·

·136·

状的影响,这种变形比较容易得到纠正。因此,国家标准GB/T 4199—2003《滚动轴承 公差定义》对轴承内径d 与外径D ,不仅规定了直径公差,还规定了轴承套圈任一横截面内平均内径和平均外径(用d m 或D m 表示)的公差,后者相当于轴承在正确制造的轴上或外壳孔中装配后,它的内径或外径的尺寸公差。其目的是控制轴承的变形程度及轴承与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尺寸精度。为此国家标准GB/T 307.1—2005《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公差》规定了0、6、5、4、2各公差等级的轴承的内径d m 和外径D m 的公差带均为单向制,而且统一采用公差带位于以公称直径为零线的下方,即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的分布,如图

7.2所示。

图7.2 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的分布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为使轴承便于互换和大量生产,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即以轴承内圈的尺寸为基准。但内圈的公差带位置却和一般的基准孔相反,如图7.2中公差带都位于零线以下,即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这样分布主要是考虑配合的特殊需要。因为通常情况下,轴承的内圈是随轴一起转动的,为防止内圈和轴颈之间的配合产生相对滑动而导致结合面磨损,影响轴承的工作性能,因此要求两者的配合应具有一定的过盈,但由于内圈是薄壁零件,容易弹性变形胀大,且一定时间后又要拆换,故过盈量不能太大。

如果采用过渡配合,又可能出现间隙,不能保证具有一定的过盈,因而不能满足轴承的工作需要;若采用非标准配合,则又违反了标准化和互换性原则,所以要采用有一定过盈的配合。

此时,当它与一般过渡配合的轴相配时,不但能保证获得不大的过盈,而且还不会出现间隙,从而满足了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要求,同时又可按标准偏差来加工轴。可以看出这样的基准孔公差带与GB/T 1800.4—1999中基孔制的各种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有不同程度地变紧。

滚动轴承的外径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即以轴承的外径尺寸为基准。因轴承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通常不旋转,但考虑到工作时温度升高会使轴热膨胀而产生轴向延伸,因此两端轴承中应有一端采用游动支承,可使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稍微松一点,使之能补偿轴的热胀伸长量;否则,轴会产生弯曲,致使内部卡死,影响正常运转。滚动轴承的外径与外壳孔两者之间的配合不要求太紧,公差带仍遵循一般基准轴的规定,仍分布在零线下方,它与基本偏差为h 的公差带相类似,但公差值不同。滚动轴承采用这样的基准轴公差带与GB/T 1800.4—1999中基轴制配合的孔公差带所组成的配合,基本上保持了GB/T 1800.4—1999的配合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