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8.doc

合集下载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0.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0.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代,原为养马之地,后用于军事训练和习武场所的学校形态是( )(A)校(B)序(C)庠(D)瞽宗2 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从教育的地位和维护学术思想的统一性出发强调尊师,其尊师思想对后世“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老子(C)荀子(D)孟子3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出自哪位教育家?(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4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5 察举制发展为一种较为完备的仕进制度是在( )时期。

(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6 唐朝各类学校中,属于东宫管辖的是( )(A)弘文馆(B)崇文馆(C)广文馆(D)国子学7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的本质是( )(A)文化输入(B)文化融合(C)文化输出(D)文化隔离8 以下蒙学教材,不属于诗歌类的是( )(A)《蒙求》(B)《训蒙诗》(C)《千家诗》(D)《唐诗三百首》9 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10 以下对颜元思想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在批判传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B)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是颜元思想的阶级局限性(C)冲破了理学教育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性(D)冲破了封建思想的阶级局限,认识到封建教育的根本问题所在11 “不拘一格降人才”反映的是清末( )的教育主张。

(A)改革派(B)启蒙家(C)改良派(D)洋务派12 近代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是( )(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堂(C)宁波女塾(D)徐汇公学13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是( ) (A)《大同书》(B)《劝学篇》(C)《变法通议.论师范》(D)《学记》14 中国的师范教育开始于( )(A)上海南洋公学(B)京师大学堂(C)经正女学(D)湖南时务学堂15 杜威的思想在五四时期表现为哪一种教育思潮?( ) (A)科学教育思潮(B)国家主义教育思潮(C)平民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6 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通过的教育方针是( ) (A)五育并举(B)党化主义(C)三民主义(D)战时须作平时看17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由( )确定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 6.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在官府”产生的客观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 )A.唯官有书,而民无书B.唯官有器,而民无器C.唯官有学,而民无学D.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反映了孟子的人格理想是( )A.圣人B.贤士C.君子D.大丈夫正确答案:D解析: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大丈夫”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识模块:中国教育史3.以下几本古代著作中,( )不是属于孔子的“六经”。

A.《诗》B.《易》C.《大学》D.《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4.《学记》中的“君子之教,喻也”,指的是( )原则。

A.启发诱导B.教学相长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5.王充的思想中,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不包括( )A.天道自然B.性有善恶C.万物自生,万物一元D.人死神灭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6.中外文化交流中以中国输入为主的是( )A.中日B.中朝C.中突D.中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7.《孝经》曾经由哪位皇帝亲自注释?(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文宗D.武则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8.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是( )A.《学海堂章程》B.《东林会约》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志》正确答案:C解析:《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概括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

知识模块:中国教育史9.在胡瑗的“分斋教学”中,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的是( )A.治事斋B.武备斋C.经义斋D.经史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0.以下几种教学考察方法中,针对地方官学学生的是( )A.三舍法B.积分法C.六等黜陟法D.监生历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1.明末清初,反对理学教育提倡实学教育的思想家是( )A.戴震B.顾炎武C.高攀龙D.章学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2.洋务派所创办的学堂,在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所是( ) A.京师同文官B.福建船政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天津电报学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3.清末新政设立的学部最高长官是( )A.祭酒B.学监C.提学司D.尚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4.“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这是( )对师范教育的论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用思辨的方法研究“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

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本题的命题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采用思辨的方法。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

历史学基础(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炎黄时期,北方和西北地区居住着“群翟”部落群,在南方的部落群被称为( )。

A.诸戎B.三苗C.少昊部落D.太昊部落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史前时代2.红山文化反映的原始宗教信仰特征是( )。

A.生殖崇拜B.女神崇拜C.太阳崇拜D.谷物崇拜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史前时代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赤带朱丹和亲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选项B是唐太宗时期的事件;选项C、D都是唐中宗时期的事件,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4.汉灵帝时期,宦官支配朝政,政治腐败达于极点。

灵帝开( )公开卖官,二千石官2000万钱,四百石官400万钱,县令长按县土丰瘠各有定价,富者先人钱,贫者到官后加倍缴纳。

A.东邸B.西邸C.南邸D.北邸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赵匡胤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他注意分散军权。

回答问题:5.建隆二年,赵匡胤采取了( )的措施,收夺武将的兵权A.整顿禁军B.杯酒释兵权C.更戍法D.将兵法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赵匡胤以优厚的经济利益为条件,示意将领释去兵权,次日主要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这是收夺武将兵权的开端。

知识模块:宋、辽、西夏、金、元6.宋朝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为( ),分掌禁军,合称“三衙”A.殿前司、侍卫马军司、都指挥司B.侍卫马军司、都指挥司、侍卫步军司C.都指挥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D.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北宋初期的禁军改革。

选项D符合史实,故选。

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长官分别是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A.柏克赫司特B.杜威C.孟禄D.华虚朋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因民国初年蔡元培的介绍而与中国教育界见面,其后逐渐对中国教育产生影响。

1919年5月,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驻留两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遂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杜威教育学说的一些基本命题,如“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一时充斥各种报纸杂志。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教育救国的愿望,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中国教育史2.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

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复古主义教育思潮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也异常活跃,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潮有: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际主义教育思潮。

考生不仅要知道这些思潮的名字,更要掌握这些思潮的具体内容,并能加以评述。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中国教育史3.根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方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 )。

A.美感教育B.军国民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初,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强调的“三中心”分别是A.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B.教师中心、学校中心、活动中心C.学生中心、课堂中心、活动中心D.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和杜威核心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与课堂中心。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学概述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出自( )A.《学记》B.《论语》C.“四书”“五经”D.《说文解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3.德国教育学家()将教育理论分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实践教育理论。

A.布雷岑卡B.谢弗勒C.凯洛夫D.拉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不属于教育本质讨论的实践价值的表述是( )A.革除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B.消除教育的“目中无人”C.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D.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都是需要认真理解的。

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是指从理论上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他三项都是具体实际的,属于实践价值。

知识模块: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5.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中,支持内发论观点的是A.白板说B.性善论C.环境决定论D.行为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各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以及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行为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外铄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在的环境和行为训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属于外铄论。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7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7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7(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有关印度佛教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其培养目标是统治者B.印度佛教教育不收女学员C.寺院在印度不仅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机构√D.古代印度不接纳外国的学者解析:3.《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 )(分数:2.00)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解析:4.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解析:5.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 )(分数:2.00)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解析:解析:四个选项都与基督教有关,但是星期日学校不属于严格的基督教办学形式,它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人为解决童工的教育问题而创设的,学习内容涉及基督教《圣经》,但后期也有很大世俗性。

6.西欧中世纪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分数:2.00)A.开放B.等级C.自治√D.普及解析:7.塞尔柱帝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波伦亚大学B.萨莱诺大学C.巴黎大学D.尼采米亚大学√解析:8.耶稣会教育中的精英学科是指( )(分数:2.00)A.逻辑学B.哲学和神学√C.天文学D.神学和文学解析:9.法国的教育家( )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分数:2.00)A.狄德罗B.涂尔干C.拉夏洛泰D.爱尔维修√解析:10.倡议并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是( )(分数:2.00)A.彼得大帝B.罗蒙诺索夫√C.叶卡捷琳娜D.乌申斯基解析:11.有关英国近代教育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英国慈善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B.学园是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C.20世纪初,英国通过拨款形式开了国家干预教育的先河√D.英国通过《初等教育法》开始普及义务教育解析:12.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不包括( )(分数:2.00)A.直观性B.激发学生求知欲C.量力性D.发展性√解析:1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 )提出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6.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 )A.辟雍B.瞽宗C.序D.庠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2.“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 )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3.法家在人性论上发展了( )的观点。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4.“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 )A.仁、义、礼、智、信B.礼、乐、射、书、数C.仁、礼、德、政、义D.礼、智、信、谦、爱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5.唐朝的“六学一馆”不包括( )A.弘文馆B.国子学C.太学D.算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6.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的是( )A.王安石B.范仲淹C.蔡京D.胡瑗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7.宋代太学的三舍法发展到元朝后,形成著名的( )A.五等黜陟法B.积分法C.分斋教学法D.升舍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8.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 )A.礼教B.人才C.劳动D.科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9.(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A.福建船政学堂B.天津水师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0.以下哪一个不是维新派兴办的学堂?( )A.经正女学B.万木草堂C.时务学堂D.陕北公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1.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2.新文化运动在教育方面,与前面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所不同的是( )A.开始从技艺层面接受西方教育B.开始从思想观念的层面接受西方教育C.开始从制度层面上接受西方教育D.开始批判西方教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3.1906年教育宗旨的核心是( )A.尊孔B.忠君C.尚公D.尚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1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提出( )的口号,实施国民教育制度,使得初等教育制度在动荡中能维持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8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分数:2.00)
A.射
B.御
C.诗
D.数
3.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 )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分数:2.00)
A.礼
B.仁
C.孝
D.德
4.被认为是“初学人德之门也”,揭示了“古人为学次第”的著作是( )(分数:2.00)
A.《中庸》
B.《学记》
C.《大学》
D.《乐记》
5.《学记》中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指的是( )(分数:2.00)
A.藏息相辅
B.教学相长
C.及时施教
D.长善救失
6.《论衡》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 )(分数:2.00)
A.王充
B.王阳明
C.韩愈
D.董仲舒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分数:2.00)
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
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8.“开成石经”是由哪位皇帝命令篆刻的?( )(分数:2.00)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文宗
D.武则天
9.北宋第一次兴学期间,胡瑗用于太学的教学制度称为( )(分数:2.00)
A.苏湖教学法
B.三舍法
C.朱子读书法
D.实学教学法
10.以下有关三舍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
A.三舍法是我国古代首创的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
B.融养士和取士于太学,提高了太学的地位
C.三舍法是我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
D.对学生的考查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
11.以下几种教学制度中,不是把学生学业成绩与等级地位相连的是( )(分数:2.00)
A.积分法
B.三舍法
C.苏湖教学法
D.六等黜陟法
12.提倡学校应成为民主议政场所的思想家是( )(分数:2.00)
A.颜元
B.黄宗羲
C.李贽
D.王夫之
1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的人才范围( )(分数:2.00)
A.政治人才
B.军事人才
C.军工技术人才
D.艺术人才
14.科举制正式废除的时间是( )(分数:2.00)
A.1902年
B.1875年
C.1905年
D.1915年
15.宣扬“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的是( )(分数:2.00)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黄宗羲
16.民国初年,“五育并举”的方针是由( )提出来的。

(分数:2.00)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吴玉章
17.蔡元培主张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 )(分数:2.00)
A.养成健全的人格
B.健全中华人民的体魄
C.培养有生产和知识技能的人
D.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8.1928年在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了( )(分数:2.00)
A.壬寅学制
B.戊辰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19.陈鹤琴的活教育主要是从( )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分数:2.00)
A.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晓庄师范学校
C.农民运动讲习所
D.乡村学校
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
20.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简要评价教会学校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
22.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采取的学校管理措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解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简述陶行知“生活课程论”的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
26.必答题(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
28.“六等黜陟法”(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