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及发病机制题库1-1-8
病理生理学习题

病理生理学习题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Pathophysiology2、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二、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2.病理生理学着重是从和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三、问答题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
2.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第二章疾病的概论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disease2.homeostasis3.precipitating factorplete recovery5.brain death二、填空题1.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与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和决定。
3.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和。
4.先天性致病因素是指能够的有害因素。
5.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称为。
6.条件通过作用于或起到或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7.发病学是研究疾病的规律的科学。
8.疾病的过程可分为期、期、期和期。
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病因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果交替规律。
3.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 脱水征2. 低渗性脱水3. 反常性碱性尿4.高钾性周期性麻痹5.Dehydration6.Water intoxication7.Dehydration fever8.Hyperkalemia9. Paradoxical acidic uri ne二、填空题1 正常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_____。
细胞膜将体液分割成_____和_____两部分,前者约占体重_____,后者约占体重的_____。
2 体液的渗透压主要由_____产生,其正常值为_____。
3 脱水按血清钠的浓度分成_____、_____和。
4 等渗性脱水处理不及时,可通过_____及_____失水转变成_____,而只补充水,又可转变成_____ 。
胸膜及纵隔疾病题库1-1-8

胸膜及纵隔疾病题库1-1-8问题:[单选]患者,女,30岁,胸片示右上纵隔一椭圆形阴影,其中有斑点状钙化影,透视下见块影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首先考虑()A.畸胎瘤B.心包囊肿C.胸内甲状腺D.支气管囊肿E.胸腺癌胸内甲状腺可钙化,随吞咽活动是其特点。
问题:[单选]X线胸片的中肺野指()A.第2.4肋骨最低点之间的区域B.第2.4前肋下缘之间的区域C.第2.4前肋上缘之间的区域D.第2前肋上缘、第4前肋下缘之间的区域E.第2前肋下缘、4前肋上缘之间的区域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引一水平线,将肺野划分为上、中、下三野;分别将两侧肺纵行分为三等份,即将肺野分为内、中、外三带。
问题:[单选]在纵隔九分区法中,作为中后纵隔分界的是()A.气管后壁B.心后壁C.食管前壁D.食管后壁E.降主动脉前壁纵隔九分法:前中纵隔界线为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前缘,中后纵隔界线为食管前壁;上中纵隔界线为胸骨柄下缘至第4胸椎体下缘连线,中下纵隔界线为第4前肋端至第8胸椎体下缘。
(辽宁11选5 )问题:[单选]以下关于胸部影像表现,正确的是()A.常规胸部CT扫描肺窗显示肺叶间裂呈乏血管带B.常规胸部MR扫描可以显示肺叶的划分C.条件合适的胸部X线正位片不应显示胸椎D.胸部X线正位片上的乳头影位于第5肋间且一定为双侧对称E.胸部X线正位片上,一般左膈面高于右膈面约1~2cm肺实质在常规MRI上呈极低信号,不能显示叶间裂。
条件合适的胸部X线正位片应显示第1~4胸椎。
胸部X线正位片上乳头影一般位于第5肋间,双侧可不对称,容易误认为肺内结节,可结合透视鉴别。
胸部X线正位片上,一般右膈面高于左膈面约1~2cm。
问题:[单选]胸部X线正位片在心膈角发现团状阴影,而侧位片未见明显显示,最可能是()A.支气管肺炎B.心包憩室C.心包脂肪垫D.心包囊肿E.麻疹肺炎这是心包脂肪垫的典型X线表现,左心膈角常见。
问题:[单选]下列哪项不是好发于前纵隔的肿瘤()A.胸内甲状腺肿B.胸腺瘤C.畸胎瘤D.淋巴管瘤E.支气管囊肿支气管囊肿好发于中纵隔。
病理生理学重点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是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
发热:是指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SP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是指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内生致热源: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被激活,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又称为白细胞致热源。
脱水热:因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受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常见于高渗性脱水。
脱水征:是指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使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因而病人皮肤弹性减弱,眼窝和婴幼儿囱门凹陷的现象。
水中毒:即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血钠下降,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明显增多。
水肿: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集聚过多称为水肿,其中水肿液积聚在体腔内又称为积水。
阴离子间隙:即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是一项受到广泛重视的酸碱指标,目前多以AG>16mmHg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
酸碱平衡紊乱: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丧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血浆H2CO3浓度升高、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丧失引起的以血浆HCO3—增多、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反常性碱性尿:代谢性酸中毒时,H+从细胞内溢出,造成细胞内H+下降,故细胞内呈碱中毒,远端小管上皮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称为反常性碱性尿。
儿科护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1.大脑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1/9。
小儿出生时大脑的外观已与成人相似,脑表面有主要沟回,但较浅且发育不完善,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髓鞘形成不全,对外来刺激反应缓慢且易泛化。
大脑皮质下中枢发育已较为成熟,而大脑的皮质及新纹状体发育尚不成熟,故出生时的各种活动主要靠皮质下中枢调节。
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而成人则为20%,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更差。
2.脊髓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
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应以3~4腰椎间隙、新生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二)神经反射1.终身存在的反射(1)浅反射: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
(2)腱反射:从新生儿期可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或小脑病变。
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在一定年龄反射消失。
(2)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3.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Gordon)征、霍夫曼(Hoffmann)征、查多克(Chaddock)征等。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ninski)征等。
(三)小儿神经系统检查1.一般检查检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精神发育和行为,皮肤有无异常素斑、脊柱有无畸形、叩击痛、异常弯曲等。
可根据小儿对外界声、光、疼痛、语言等刺激的反应来判断其意识障碍的程度。
2.头颅检查应注意检查头颅大小(头围)、形状、前囟是否闭合与张力、颅骨透照试验是否阳性等。
病因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病因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疾病的分类疾病按其发病的方式和性质可分为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环境性疾病、精神疾病和老年疾病等多种类型。
1. 遗传性疾病:这类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给后代的概率较高,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先天性愚型等。
2. 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各种传染病。
3. 营养代谢性疾病:这类疾病是由于人体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或代谢物质异常导致的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病、矿物质代谢异常病等。
4. 环境性疾病:这类疾病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如职业病、污染病等。
5. 精神疾病:主要是指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6. 老年疾病:主要是指由于人体衰老引起的各种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老年骨质疏松症等。
以上是常见的疾病分类,不同分类的疾病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病因学研究就是要找出这些不同类型疾病的具体病因,以便进行预防和治疗。
二、病因的种类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根据病因的种类可以分为遗传因素、细菌病毒因素、环境化学物质因素、生理与心理因素等。
1. 遗传因素:包括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如囊性纤维化、地中海贫血等;多基因遗传是由多个基因突变共同作用导致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细菌病毒因素:这类病因主要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例如肺结核、流感、霍乱、疟疾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3. 环境化学物质因素:这些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合物污染、放射性元素污染等。
这些物质会引起人体各种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导致相应的环境性疾病。
4. 生理与心理因素:这类病因涉及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如压力、情绪、饮食、作息习惯等对人体的影响,会引发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
以上是病因的一些常见种类,疾病的具体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因学的研究就是要找出这些病因并加以分析,以便预防和治疗疾病。
病因学研究证据评价(例题)

饮用咖啡 尿失禁
因-果效应顺序的确定主要有赖于前瞻性研究, 而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研究在因-果效应时相顺序 的确定上论证强度低。
2.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当暴露因素在剂量、暴露时间、暴露频度等方面与疾病的 发生和损伤程度间存在相关性,则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调查 系列病例报告和个案报道
设计类型
性质
可行性
论证强度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前瞻性
多数前瞻性 少数回顾性 回顾性 断面
差
较好
++++
+++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调查 系列病例报告 个案报道
好 好 好
+ + +/-
循证医学实践步骤
提出临床问题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 评价相关证据 应用证据 后效评价
p
检索的数据库: Evidence Based Mental Health
Clinical Evidence () Cochrane Library (/index0.htm) Pubmed () ……
病因学(etiology): 是研究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在内外环境综合影响下,导致人 体发病及其发病机制的科学。
单一病因致病
单一病因
一种疾病
单一病因 多种疾病
多病因致病
多种病因
一 种 疾 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因模型
流行病学三角
宿主
致病因素
环境因素
病因复习题库

病因复习题库病因复习题库病因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对于医学生来说,病因学是必修课程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病因学的知识,复习题库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因复习题,并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一、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耳聋等。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遗传性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类型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模式。
二、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包括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三、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环境因素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涉及到不同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四、生活方式与疾病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包括不同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如吸烟与肺癌、不良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五、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涉及到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如遗传性疾病在特定环境下的表型表达、环境因素对遗传突变的影响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和机制。
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病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包括不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如疫苗接种、卫生教育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和实施方法。
总结:病因复习题库是医学生复习病因学知识的有效工具。
通过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可以加深对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的理解。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机制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对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进行总结,并提供参考内容,供考生复习备考时参考。
第一部分: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 环境与病理生理学- 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效应- 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2. 基因与病理生理学- 遗传变异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基因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3. 细胞与病理生理学- 细胞损伤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损伤的机制及其导致的生理学变化- 细胞适应和复原的机制及其对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第二部分: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1.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2.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肺癌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3. 消化系统疾病- 肝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胃溃疡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肠道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4.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中风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脑肿瘤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第三部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 疾病的诊断- 病理生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 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学的关系- 诊断技术在病理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2. 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因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细胞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3. 人工智能在病理生理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 人工智能在疾病预测与干预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病理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上是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参考内容,考生可以结合教材以及科学论文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题
库1-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发病相关因素,不正确的有().
A.大气污染
B.吸烟
C.支气管哮喘
D.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E.感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COPD的主要病理改变正确的有().
A.早期气道上皮坏死,溃疡形成
B.纤毛变性倒伏、变短、部分脱落
C.缓解期上皮增生、修复,鳞状化生
D.杯状细胞数目增多,支气管腺体增生肥大,分泌亢进
E.腺体肥厚,与支气管壁的厚度比值常大于0.85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是气流的不完全可逆受限,其确定标准是().
A.FEV180%预计值,FEV1/FVC%70%
B.FEV170%预计值,FEV1/FVC%60%
C.FEV180%预计值,FEV1/FVC%60%
D.FEV170%预计值,FEV1/FVC%80%
E.FEV190%预计值,FEV1/FVC%70%
(辽宁11选5 )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COPD的主要体征不正确的有().
A.早期可无异常体征
B.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浅快等
C.叩诊可发现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下移
D.双肺呼吸音低,吸气时间延长
E.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支气管哮喘的描述,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B.气道痉挛狭窄为不可逆
C.病情多在下午发作
D.症状主要是咳嗽和胸闷
E.必须经治疗后才会缓解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不正确的是().
A.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B.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C.发病同时与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有关
D.哮喘相关的基因已经完全明确
E.环境因素是发病激发因素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是().
A.反复咳嗽、咯痰
B.发作性喘息
C.胸闷
D.叹息样呼吸,活动后缓解
E.活动后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