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高一全部教案共个专题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教案

竖直上抛运动一,教材分析:《竖直上抛运动》属于拓展型课程的内容。
重点是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其能对其合理应用。
本节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并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
对物体单程直线运动的探讨有肯定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及技能(1)知道竖直上抛运动是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驾驭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4)驾驭运动整体化解题的简便方法。
2,过程及方法(1)通过视察分析物体的上抛运动,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概括物体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
(2)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和例题计算,驾驭对详细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
3,情感看法及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爱好。
(2)通过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从而感受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3)通过对详细实例的分析, 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敏捷解决物理问题的实力。
四,重点难点分析:1, 驾驭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并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时间, 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及运算。
2, 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可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同时,设定正方向,严格运用物理量正负号法则进行运算。
五,教学用具:投影仪, 自制演示文稿, 粉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常常遇到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前面我们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最简单的运动。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答:1,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专题02 竖直上抛运动(专项课件)

【答案】C 【详解】A.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A错误; B.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B错误;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 v02 45m C,确; 2g
D.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前最后 1 秒内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 g 0.5 5m/s 方向向上。D 错误。故选 C。
v0 2
v0
g
v0 2g
也
可能为 t2
v0 2
v0
g
3v0 2g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设运动员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时的速度大小为 v,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
v2
v02
2g
h 2
,0
v2
2g
h 2
解得v
2 2
v0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0
v02
【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下降过程所用时间为0.8s,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将一物体自空中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g取10m/s2,2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该物体此时( D ) A.一定在A点上方,且向上运动 B.可能在A点下方 C.一定在A点上方,但向下运动 D.可能在A点
【答案】C 【详解】A.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都为g,则 上升过程的加速度等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故A错误; B.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对称性,但运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 误; C.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对称性,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 时间和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故C正确; D.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对称性,抛出时的初速度与物体回 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C。
竖直上抛运动教案

竖直上抛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概念,掌握并能使用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
过程与方法: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竖直上抛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自由落体运动类比,体会如何从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采用“分段法”与“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
难点: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课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物体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如果,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出的物体,物体又该做什么样的运动呢? 二新课教学(板书)1. 定义: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提问:与自由落体运动类比,竖直上抛运动又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引导学生思考: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与自由落体运动方向相反,始终为重力加速度g ,因为初速度0v 方向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竖直上抛运动的实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取0v 方向为正方向,则a g =-代入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有:020220122v v gt h v t gt v v gh=-=--=-【教师】依据上述公式能够做出v t -图像。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特点。
(结合图像分析)(1)上升的最大高度:22200022v v h g g -==-;上升时间:000v v t g g-==- 在22v t g=时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整个过程位移为零,即回到原抛出点。
(2)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对同一段距离,上升与下落过程时间相等:AB BA t t =,OC CO t t =对同一位置,上升与下落时经过该处速度等大反向。
B B v v '=-,A A v v '=-总结: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1.分段法:上升阶段:0v ,a g =-,匀减速直线运动;最高点:0v =,a g =-;下落运动:00,v a g ==-,自由落地运动。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教案第一章:自由落体运动1.1 学习目标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2 教学内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 = 1/2 g t^2,v = g t,h = v^2 / (2 g)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时间、位移、速度的计算实际问题举例: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1.3 教学活动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什么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举例讲解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类似问题1.4 作业与评估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竖直上抛运动2.1 学习目标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内容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v = u g t,h = u t 1/2 g t^2,v^2 = u^2 2 g h竖直上抛运动的计算方法:时间、位移、速度的计算实际问题举例:竖直上抛运动的应用2.3 教学活动引入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讲解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举例讲解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类似问题2.4 作业与评估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竖直上抛运动的掌握程度第三章: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比较3.1 学习目标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异同点能够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2 教学内容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异同点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的比较实际问题举例: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应用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异同点讲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的比较举例讲解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类似问题3.4 作业与评估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掌握程度第四章: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1 学习目标了解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2 教学内容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原理的实际应用4.3 教学活动举例讲解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原理4.4 作业与评估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掌握程度第五章:总结与复习5.1 学习目标总结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巩固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5.2 教学内容总结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第六章:实验探究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6.1 学习目标理解实验在探究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中的重要性学会设计实验来验证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6.2 教学内容实验目的:验证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实验原理:运用物理学原理和实验设备来探究运动规律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实验数据分析: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6.3 教学活动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教授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得出合理的结论6.4 作业与评估布置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第七章: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数值模拟7.1 学习目标了解数值模拟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应用学会使用数值模拟软件来模拟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能够分析模拟结果,验证运动规律7.2 教学内容数值模拟的概念和应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模拟结果的分析与验证7.3 教学活动引入数值模拟的概念,讲解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模拟教授模拟结果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验证运动规律7.4 作业与评估布置模拟作业,要求学生使用软件进行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模拟对学生的模拟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模拟方法和结果的分析能力第八章: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实际案例分析8.1 学习目标了解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学会分析实际案例中的运动规律和原理能够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8.2 教学内容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实际案例中的运动规律和原理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8.3 教学活动讲解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运动规律和原理教授如何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8.4 作业与评估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运动规律和原理对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九章: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拓展应用9.1 学习目标了解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学会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其他问题能够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进行创新性思考9.2 教学内容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其他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考能力9.3 教学活动讲解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其他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和讨论9.4 作业与评估布置拓展应用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解决其他问题对学生的拓展应用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掌握程度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学习目标总结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巩固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10.2 教学内容总结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复习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自由落体和重点和难点解析1.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是学生理解的基础,对于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和误解需要重点关注。
高一物理必修一竖直上抛运动

X= v0 t - 1/2 gt 2
=20×5 - 1/2 ×10 ×25 = -25m
v0
负号表示5秒末物体的位置C在A点下方25m A A1
vt= v0 - gt =20-10 ×5= -30m/s C
负号表示方向向下 vt
解三: 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示: A →B 竖直上抛运动 (匀减速运动), B
(3)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程。
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米处所经历的时间是:(不计阻力,g取10m/s2 )
(定义v:t 不计空) 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4度)竖质直向点上抛在通过同一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
速度相等。 负号表示5秒末物体的位置C在A点下方25m
t
-v0
对称性
时间对称 速度对称
全程研究
设
vt v0 gt
向 上 为
h
v0t
1 2
gt2
正
几个推论 叫自由落体运动。
t 1= v0 /g=1s (3)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程。 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示:
H v 2g v = 0 1s B.
规律:v=gt
h=1/2 gt2
v2 =2(gh1)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竖直上抛运动
一. 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叫自由落体运动。
2. 性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运动。
3. 规律:v=gt
h=1/2 gt2
v2 =2gh
4.匀加速运动的所有比例关系都适用自由落体运动。
二.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 出的物体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
高一物理学案 竖直上抛运动

高一物理学案(11)竖直上抛运动【课前案】【学习目标】1. 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本质和特点。
2. 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1.定义:物体以初速Vo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性质:初速为Vo(Vo≠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通常规定初速度Vo的方向为正方向)3.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②位移公式:③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均为,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与抛出时速度大小,方向。
4.对称性:(1)速度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时间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所用的时间相等。
5.处理方法:【分段法】根据上升过程是加速度为g,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来分析。
【整体法】将全过程看作是初速度为Vo(Vo≠0),加速度是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适用于全过程,但须注意方程的矢量性。
习惯上取Vo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时物体在上升,V<0时物体在下降;h为正时表示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h为负时表示物体在抛出点的下方.竖直上抛运动课中案例1.竖直上抛一物体,初速度为30m/s,求:(1)上升的最大高度;(2)上升段的时间;(3)物体在1s末、2s末的高度及速度。
例2.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 O=l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l0m/s2)例3. 一小球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上方h=5m处的A点的时间间隔△t=2s,则小球的初速度Vo为多少?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g取10m/s2)例4.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上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多少?(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竖直上抛运动课后案1.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是减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下降过程是加速运动B.上升时加速度小于下降时加速度C.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D.无论在上升过程、下落过程、最高点,物体的加速度都是g2. 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变的是()A.路程B.位移C.速度D.加速度3.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A.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B.具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C.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上D.具有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4. 在下图中,表示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是图( )5. 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掉下一物体,在掉下的瞬间,物体相对地面将具有()A. 方向向上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B. 方向向上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C. 方向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D. 方向向下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6.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3s末落回到抛出点,则小球在第2秒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是( ).A.10mB.0C.5mD.-1.25m7. 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s,则AB之间的距离是(g=10m/s2) ( )A.80mB.40mC.20m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8.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是5m/s2,方向竖直向下C.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方向竖直向上D.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一定是25m9.一气球以v=4m/s速度匀速上升,升至64m高处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求:该物体在空中的时间?(空气阻力不计,g=10m/s2)。
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3 竖直上抛运动(教学课件)

h
v0t
1 2
gt 2
h
v0t
1 2
gt 2
v0 v0
课堂小结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v=0
vt v0 g t
vt
vt
h
v0t
1 2
g
t
2
v0
v2t v02 2 gh
v0
竖直上抛 公式+规律 处理方法
运动的性质:初速度v0 >0,加 速度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3.运动的性质: 初速度v0 >0,加速度a=-g的匀减速直线 运动。(一般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02 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
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 运动公式同样也适用于竖直上抛运动。
vt v0 a t
x
v0
t
1 2
a
t
2
v2t - v02 2ax
v0=0 a → -g x →h
00 两种处理方法
整个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但其本质是初速度 为 v0 加速度a= - 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时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v=0
1.分段法: 上升阶段: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对全程列式,通常取向上为正
vt vt
(1)落地点在抛出点上方(正位移) (2)落地点在抛出点下方(负位移)
vt v0 g t
h
v0t
1 2
g
t
2
vt2 v02 2 gh
03 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1. 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 v0 g
高一物理教案:浅析竖直方向抛体运动的运动规律

高一物理教案:浅析竖直方向抛体运动的运动规律浅析竖直方向抛体运动的运动规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竖直方向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2.认识竖直方向抛体的运动规律;3.掌握测量竖直方向抛体的初速度、落点高度、飞行时间等物理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竖直方向抛体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概念;2.抛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3.怎样测出竖直方向抛体的初速度、落点高度、运动时间等物理量。
三、教学过程1.竖直方向抛体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概念竖直方向抛体是指物体从一个固定点抛出,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开始下落的过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抛体只能在真空中进行,即没有空气阻力的存在。
因为如果有空气阻力的存在,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阻力不断减缓速度,最终无法达到最高点而开始下落。
2.抛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竖直方向抛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以下三个数学公式来描述:(1)h=vt - 1/2gt^2;(2)v=v0-gt;(3)t=2v0/g。
其中,h表示竖直向上抛物体的高度,v表示抛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竖直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竖直向上运动的时间,v0表示抛物体的初速度。
从公式可以看出,竖直方向抛体的运动规律主要涉及到高度、速度、时间这几个因素的变化。
在上升阶段,抛体的速度逐渐减小,高度逐渐增加;而在下落阶段,抛体的速度逐渐增加,高度逐渐减小,最终抵达落点。
3.怎样测出竖直方向抛体的初速度、落点高度、运动时间等物理量为了测出竖直方向抛体的相关物理量,需要依靠实验。
具体的实验方法如下:(1)测量初速度在真空中,将抛体从一个固定点上抛,记录下抛出的初始高度和抛出时的时间,然后通过公式v=v0-gt求出抛出时的初速度v0。
(2)测量落点高度同样在真空中进行,将抛体从不同的高度抛出,记录下抛出时的高度和运动时间,然后通过公式h=vt - 1/2gt^2求出到达落点时抛体的高度。
(3)测量运动时间同上,在真空中将抛体从一个固定点抛出,记录下抛出时的时间和到达落点的时间差,即可得到抛体的运动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直上抛运动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了解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
(2)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
(3)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能熟练计算竖直上抛物体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
2.经过观察物体的上抛, 概括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经过对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竖直上抛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都是略去空气阻力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 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在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运算的基础上, 掌握竖直上抛运动中物
体运动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及运算。
2.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 可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不易接受。
同时, 设定正方向, 严格运用物理量正负号法则在运算中至关重要, 是个难点。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本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今天学习一种含有折返情形的竖直上抛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竖直上抛运动
演示小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
指出: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该运动的特征:
(1)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2)因为重力远大于空气阻力, 故空气阻力可忽略。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
(3)物体上升达到最高点还要下落, 上升阶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计算方法
(1)将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上升和下落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计算。
(先由学生自己推导, 然后出示投影片得出结果。
)
①上升时间t1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瞬时速度为零, 由速度公式可得0=v0-gt上升时间
②上升最大高度
③下落时间t2
④落地速度v t
⑤全程时间T
(2)由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知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的受力情况及加速度是相同的, 那么能否把这一运动看做一个统一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呢?
投影出示物体运动的v-t图:
若匀减速至v t=0后受力情况不变, 物体则被反方向加速, 回到原来位置时总位移s=0; 末速度v t=-v0, 图象为:
可见, 只要设定物体运动的正方向, 规定矢量的正负号即可将竖直上抛运动的全过程看做统一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例1 竖直上抛一物体, 初速度为30m/s, 求: 上升的最大高度; 上升段时间, 物体在1秒末、 2秒末、 3秒末、 4秒末、 5秒末、 6秒末的高度及速度。
(g=10m/s2)
解: 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①最大高度
②上升时间
③1秒末
2秒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