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武汉大学考研专业课遥感原理真题解答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及考点分析_遥感院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及考点分析_遥感院
3、资料更新说明
新的年份,考研范围、考试重点和大纲都会有新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本中心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较大内 容更新,所以本套资料仅适用于 2014 年,请大家多加关注我们!谢谢。
4、资料接受说明
收到资料后,在不拆开前提下,可自由浏览资料内容,如不满意,2 小时之内,联系我们,然后无偿退货。 但对于那些擅自拆开资料,进行复印,而后再退货的资料贩子,我们也会坚决维护我们的权益,与之奉陪 到底!咨询 QQ:771843105,TEL:18012981114
武汉大学遥感学院
遥感考研
GIS 遥感地理学,考研我们做的更专业
适合科目: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咨询 QQ: 771843105(遥感学长)
地理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
序言
曾记得一句名言,”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之处仅有几步”,现在想想,大抵如此。人生 就是一个不断的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不同的路口有不同的风景和经历,也正因为路口太多, 逼迫我们选择的太多,才造就了多彩绚丽的人生。 现在大家可能也在面临着选择,比如是否考研,考哪个学校,考哪个专业,跟哪个导师,怎 样平衡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时间等等。作为过来人,当初的我们和大家一样,也在思考着类似 的问题;也正因为是过来人,我们才有了给大家提供建议的底气。借此机会,把我们一些个 人看法与大家交流,虽个人经历不同,经验不足以证明什么,但仅供参考之用足矣! 1、为什么要考研? 简而言之,一句话,为了自己以后更好的发展。它包括个人职业发展、个人能力发展。通俗 讲,就是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学校出身、教育背景,以便未来更好的找个工作。这是个很 现实的情况,有些人会说,找工作还是要靠能力,这话没错。但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面,你 怎么能让对方认为你有能力?所以,重点大学、高学历并不意味着有能力,但他有能力的几 率要远大于那些低学历、一般学校出身的学生。不幸的是,单位招聘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造就了现在的考研热。另外,中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学校垄断一个行业,比如武 测基本垄断了全国测绘系统处级以上干部;南师拥有 GIS 开发很多牛人;中山大学在城市规 划方面独树一帜;北师大则在遥感基础研究及应用方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等等。所以,要想 在专业领域有更大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对应最好的学校深造,考研是最好的实现方法。 2、怎样考研? 如果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算,考研基本上要经历一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在专业科目的选择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如果数学实在不行,就没必 要选择哪些考数学的科目。”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理论上如此,它还有另外一个 解释,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二是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面对枯燥的复习,面对单调 的生活,面对诱惑的工作,大家只能坚持。 3、怎样平衡公共课与专业课 公共课是敲门砖,但公共课并不如想象中重要,这是因为,一则公共课所占比重不高,最多 算是和专业课持平;第二,公共课很难拉分,以英语为例,70 多分算高分,但一般人也能 考个 50-60 分。而专业课,一道题分值可能就有 30 分。所以,不是说公共课不重要,而是 专业课也很重要,如果考虑到复试,专业课还会更胜一筹。 说了考研,再说说资料。本套资料由地理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倾力打造,共分十五个版块, 可以说涉及到了武大遥感院遥感考研和大家关心的各个方面。在编纂的过程中,听取了学弟 学妹们的很多意见,使得我们这套资料日益完善。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多给 我们提意见,以便更好的打造属于武大遥感的精品资料。 特别感谢遥感小组的辛勤工作,同时感谢参与资料编辑的其他师弟师妹。”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美丽的江城等着大家的到来!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解析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解析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解析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第一章遥感物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遥感: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

3电磁波: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就是由同相震荡且互相横向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旋转轴电场与磁场形成的平面,有效率的传达能量和动量。

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高频率至高频率,包含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红外线、紫外光、4电磁波五音:把各种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序,就构成了电磁波五音5绝对黑体:能够完全吸收任何波长入射能量的物体6灰体:在各种波长处的发射率相等的实际物体。

7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又叫做热力学温标,符号t,单位k(开尔文,缩写上开)8色温:在实际测量物体的光谱电磁辐射通量密度曲线时,常常用一个最吻合灰体电磁辐射曲线的黑体电磁辐射曲线做为参考这时的黑体电磁辐射温度就叫做色温。

9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

10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功率之比。

11光谱反射率:物体的散射电磁辐射通量与入射光电磁辐射通量之比。

12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具备波动性和粒子性。

13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反射波谱曲线是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轴,反射率为纵轴的曲线。

问答题1黑体电磁辐射遵从哪些规律?(1由普朗克定理知与黑体辐射曲线下的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通量密度w随温度t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2绝对黑体表面上,单位面积升空的总辐射能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3黑体的绝对温度增高时,它的电磁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4不好的辐射体一定就是不好的吸收体。

(5在微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温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电磁波五音由哪些相同特性的电磁波段共同组成?遥感技术中所用的电磁波段主要存有哪些?a.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波、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等b.微波、红外波、可见光3物体的电磁辐射通量密度与短萼有关?常温下黑体的电磁辐射峰值波长就是多少?(1与光谱反射率,太阳入射在地面上的光谱照度,大气光谱透射率,光度计视场角,光度计有效接受面积。

(完整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习题和答案

绪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遥感” 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来探测、研究地面目标的科学。

遥感—是一种远离目标,通过非直接接触而感知、测量、分析并判定目标性质,其空间展布、类型及其数量的探测技术。

广义上的遥感:泛指一切不接触物体而进行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的遥感:指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利用传感器(遥感器),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综合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地物波谱特性然界任何物体都具有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这是由于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同运动状态造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于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表面状态不同,具有相异的电磁波谱特性,这是遥感识别目标的前提;地物波谱特征可通过各种光谱测量仪器测得。

遥感的物理基础任何物体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物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物体的电磁波特性,这是遥感探测物体的依据。

2.遥感的特点(优势)主要有哪些?遥感的特点(优势):面状信息获取:时效性:快速准确连续性:动态观测多维信息:平面、高程(立体)生动、形象、直观:经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时间……3. 说明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根据研究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考虑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波段等因素,目标不同、尺度不同、时相要求不同、光谱特点不同• 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多时相图像配准、几何纠正、图像镶嵌、数据融合• 特征参数选择波段选择band selection、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原始波段进行处理,得到能反映目标地物特性的新的参数,如植被指数、主成分等等)• 建立分类系统各类及亚类分类指标(定性、定量)• 专题信息提取(分类)与综合分析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数量、质量、分布、发展变化特点与趋势、产生的原因)• 结果检验与成果输出对结果进行验证(直接验证、间接验证),满足需要则输出结果,反之,返回第三步、第四步,进行相关的修改、调整。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十年真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十年真题及答案

III购买资料后,强烈建议登记QQ,以便享受GIS遥感地理学考研中心后续的资料解答、复试辅导等会员服务。

另新的年份,包括真题、出题特点等都会有新变化,我们也会及时更新资料,大家多加关注。

III购买资料后,强烈建议登记QQ ,以便享受GIS 遥感地理学考研中心后续的资料解答、复试辅导等会员服务。

另新的年份,包括真题、出题特点等都会有新变化,我们也会及时更新资料,大家多加关注。

IVGIS遥感地理学全国考研中心,由GIS、遥感、地理学几个学长创办,专业为大家提供地学考研全套资料。

用我们的劳动节省你复习的时间,用我们的知识提高你专业课的复习,用我们的人脉提供给你最详实的资料,用我们的经历告诉你怎样走过考研全过程。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淘宝:;拍拍:/771843105。

下为我们整理的武汉大学遥感考研手册的部分目录。

目录序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料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重要版块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资料使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资料接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感所考研专业课试题

遥感所考研专业课试题

2010年gis试题一、简答题1、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2、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与开发策略3、空间数据误差的控制4、RS和GIS的关系二、论述题1、GIS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与方法2、GIS现在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 空间拓扑关系2. 地址匹配3. 元数据4. 栅格数据结构5. 空间数据精度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3. 叠加分析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2001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 地址匹配2. 地图精度3. 关系数据库4. 四叉树二、简答题1. GIS的特点及应用2. GIS的结构及功能3. 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三、论述题1. GIS的发展趋势2. GIS与RS、GPS的集成方法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改进方法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 地理空间2. 行程编码3. 地址匹配4. 拓扑关系5. 空间数据元数据二、简答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三、问答1. GIS的发展历程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一、名词解释1. GIS2. 数据挖掘3. 空间索引二、简答题: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2、数据质量标准三、论述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

很麻烦。

2、关于温度梯度的2005年中国科学院遥感所GIS考博试题一、简答题1. 传统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缺陷2. GIS中TIN的生成步骤3. 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 GIS标准化的内容5.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6.谈谈GIS与RS的关系7.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8. 电子地图的特征9. 空间索引有哪些,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1. 设计一个海啸预警、检测、评估系统的系统方案。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及应用试题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及应用试题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及应用试题答案A:指能够全部吸收而没有反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

:大气对电磁波有影响,有些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由于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应用需要,而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又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以及不同的极化方式,因此,需将这些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这个过程即图像融合。

:指测视雷达在发射脉冲方向上能分辨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

它与脉冲宽度有关,而与距离无关。

:指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规则选择出n个特征,以减少参加分类的特征图像的数目,从而从原始信息中抽取能更好的进行分类的特征图像。

即使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的进行分类。

二、简答题(45)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各类绿色植物具有相似的反射波谱特性,以区分植被与其他地物。

(1)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色反射作用强,因而在可见光的绿波段有波峰,而在蓝、红波段则有吸收带;(2)在近红外波段(0.8-1.1微米)有一个反射的陡坡,形成了植被的独有特征;(3)在近红外波段(1.3-2.5微米)受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但是,由于植被中又分有很多的子类,以及受到季节、病虫害、含水量、波谱段不同等影响使得植物波谱间依然存在细部差别。

波谱特性的重要性:由于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射率这一特性,使得地物的波谱特性成为研究遥感成像机理,选择遥感波谱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在外业测量中,它是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和飞行方向的基础资料;有效地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前提之一;用户判读、识别、分析遥感影像的基础;定量遥感的基础。

1)图像文件管理——包括各种格式的遥感图像或其他格式的输入、输出、存储以及文件管理等; 2)图像处理——包括影像增强、图像滤波及空间域滤波,纹理分析及目标检测等; 3)图像校正——包括辐射校正与几何校正;4)多图像处理——包括图像运算、图像变换以及信息融合;5)图像信息获取——包括直方图统计、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等; 6)图像分类——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等;7)遥感专题图制作——如黑白、彩色正射影像图,真实感三维景观图等地图产品; 8)三维虚拟显示——建立虚拟世界;9)GIS系统的接口——实现GIS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答案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答案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名词解释可见光与近红外成像原理:可见光成像是对目标的反射率的分布进行记录。

近红外成像原理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辐射照射到研究对象后,由近红外摄像机接收被研究对象反射回来的近红外辐射,形成研究对象的近红外图像。

热红外成像原理: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微波成像原理: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

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接收机的方向,被天线获取。

中心投影卫星:光线通过投影中心投射到投影面上的成像方式的卫星。

多中心投影:有若干个投影中心的投影。

光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问答题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什么特征?答: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过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影像。

图象特点:投影:航片是中心投影,即摄影光线交于同一点。

比例尺:航空像片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长度之比,称为像片比例尺。

⑴平均比例尺:以各点的平均高程为起始面,并根据这个起始面计算出来的比例尺。

⑵主比例尺:由像主点航高计算出来的比例尺,它可以概略地代表该张航片的比例尺。

像点位移:⑴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正比,即高差越大引起的像点位移量也越大。

当高差为正时,像点位移为正,是背离像主点方移动;高差为负时,像点位移为负,是朝向像主点方向移动。

⑵位移量与像点距离像主点的距离成正比,即距像主点越远的像点位移量越大,像片中心部分位移量较小。

武汉大学遥感概论试题

武汉大学遥感概论试题

一、填空(20分)1、按遥感平台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系列。

3、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常见的遥感摄影相片包括_______________、黑白红外相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波段摄影相片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准假彩色合成是TM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波段的合成6、在彩红外航片上,清澈的水体一般为________色,健康的植被为________色,遭受严重病虫害的植被为________色。

7、现在常说的“3S”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瑞利散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彩色合成时,滤光片分别透光并照射到白色屏幕上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若是滤光片叠合透光又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

10.飞机起飞后对机场进行热红外摄影,飞机在地面上留下的黯黑色轮廓为_____________、飞机喷气尾流在地面形成的喷雾状白色为_____________。

11.遥感数字图象复原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武汉大学遥感原理真题解答一、名词解释(8*5)1、大气窗口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的电磁辐射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大气窗口是指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未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光辐射波段范围。

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因而使透过大气层的太阳光能量受到衰减。

但是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随太阳光的波长而变化。

通常把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

大气窗口的光谱段主要有:微波波段(300~1GHz),热红外波段(8~14um),中红外波段(3.5~4um),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0.4~2.5um)。

2、波瓣角波瓣角是主瓣峰值场强的一半处作垂线交主瓣边于两点,该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

主瓣宽度和波瓣角的大小反映了天线的方向性好坏。

3、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为光谱探测能力,它包括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

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被探测目标的特性选择一些最佳探测波段。

所谓最佳探测波段,是指这些波段中探测各种目标之间和目标与背景之间,有最好的反差或波谱响应特性的差别。

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区重复获取图像所需的时间间隔。

时间分辨力愈短的图像,能更详细地观察地面物体或现象的动态变化。

与光谱分辨率一样并非时间越短越好,也需要根据物体的时间特征来选择一定时间间隔的图像。

空间分辨率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的大小称空间分辨力(即每个像元在地面的大小)辐射分辨率(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是指传感器能区分两种辐射强度最小差别的能力。

4、辐射定标与辐射校正辐射定标:建立遥感传感器的数字量化输出值DN与其所对应视场中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传感器每个探测元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该探测器对应象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定标的手段是测定传感器对一个已知辐射目标的响应。

辐射定标分为:绝对定标和相对定标。

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的过程。

是指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消除或改正因辐射误差而引起影像畸变的过程。

5、成像光谱仪成像光谱就是在特定光谱域以高光谱分辨率同时获得连续的地物光谱图像,这使得遥感应用可以在光谱维上进行空间展开,定量分析地球表层生物物理化学过程与参数。

成像光谱仪主要性能参数是:(1)噪声等效反射率差(NEΔp ),体现为信噪比(SNR);(2)瞬时视场角(IFOV),体现为地面分辨率;(3)光谱分辨率,直观地表现为波段多少和波段谱宽。

6、直方图匹配与直方图均衡直方图匹配:通过查找表使得一个图像的直方图与另一个图像直方图类似,亦属于非线性变换。

对在不同时间获取的同一地区或邻接地区的图像;或者由于太阳高度角或大气影响引起差异的图像匹配很有用;特别是对图像镶嵌或变化检测有用。

直方图均衡: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其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元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元的数量大致相等。

特点是:(1)各灰度级所占图像的面积近似相等(2)原图像上频率小的灰度级被合并(3)增强图像上大面积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同时也增加图像的可视度。

(4)如果输出数据分段级较小,则会产生一个初步分类的视觉效果。

(5)具体增强效果不易控制,只能全局均衡7、遥感影像镶嵌由于地图的分幅与遥感图像的分幅不同,当两者配准时总会遇到一幅地图包含两幅以至四幅遥感图像的情况。

这时需要把几幅图像拼接在一起,这称为图像镶嵌。

由于这些图像可能在不同日期经过不同处理后得到的,简单的拼接往往能看出明显的色调差别。

为了得到色调统一的镶嵌图,要先进行各波段图像的灰度匹配。

例如,根据图像重叠部分具有相同的灰度平均值和方差的原则调整各图像的灰度值,以及利用自然界线(如河流、山脊等)作为拼接在边界而不是简单的矩形镶嵌。

这样可使镶嵌图无明显的接缝。

8、BSQ和BIL遥感数据采取过很多格式,后来采用了LTWG格式,即世界标准格式。

LTWG格式有BSQ 格式和BIL格式两种。

BSQ格式就是按照波段记载数据文件。

BIL格式是一种按波段顺序交叉排序的遥感数据格式。

9、地物波谱特征地物波谱特征是指地物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能量在电磁波谱范围内随波长的分布。

地球上温度高于0K的物体都能自发地发射电磁波,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热辐射。

它是组成物体的大量粒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地物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地物辐射波谱。

它与物体的温度及其他物理和化学特性有关。

各种物体对入射的电磁波能产生反射、透射和吸收效应。

反射强度或反射率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地物反射波谱。

它也与物体的某些性质有关。

地物波谱特性是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

10、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主动遥感又称有源遥感系统。

即遥感系统本身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

在进行遥感探测时,系统向被测目标物体发射特定的电磁波,获取目标物体反射此种辐射波的强度等参数的遥感系统。

例如侧视雷达系统、微波雷达系统等。

采用主动遥感系统所进行的遥感探测称为主动遥感。

被动遥感又称无源遥感系统,即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亦即在遥感探测时,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是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波信息的遥感系统。

例如:航空摄影系统,红外扫描系统等。

采用被动遥感系统所进行的遥感探测称为被动遥感。

二、问答题1、传感器的成像方式主要包括哪几种投影方式?各种投影方式在几何特征上有何异同?传感器的成像方式主要包括中心投影,全景投影,斜距投影以及平行投影等几种。

中心投影可分为点中心投影、线中心投影和面中心投影三种。

由于中心投影图像在垂直摄影和地面平坦的情况下,地面物体与其影像之间具有相似性(不考虑摄影本身产生的图像变形),不存在由成像方式所造成的图像变形,因此把中心投影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来讨论其他方式投影图像的变形规律。

几何特征:(1)全景投影变形点P 在全景面上的像点为p',则p' 在扫描线方向上的坐标y'p 'p y f θρ=设L 是一个等效的中心投影成像面,P 点在oy 上的像点p ,其坐标p y f tg θ=从而可以得到全景变形公式: '()p p dy y y f tg θρθ=-=*-(2)斜距投影变形斜距投影图形上的影像坐标p y 为p y"=R cos cos sec H f f λλθθθ=== 而地面上P 点在等效中心投影图像oy 上的像点p 的坐标p y p y f tg θ=⋅斜距投影的变形误差:p "(sec )dy y y f tg θθ=-=⋅-斜距变形的图形变形情况如图:2、为什么要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遥感图像的共线方程纠正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是否需要其他辅助数据?列出spot 图像的共线纠正过程方程(要求给出具体公式)。

遥感成像的时候,由于飞行器的姿态、高度、速度以及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图像相对于地面目标发生几何畸变,这种畸变表现为象元相对于地面目标的实际位置发生挤压、扭曲、拉伸和偏移等,针对几何畸变进行的误差校正就叫几何校正。

共线方程纠正是建立在图像坐标与地面坐标严格数学变换关系的基础上的,是对成像空间几何形态的直接描述。

该方法纠正过程需要有地面高程信息(DEM ),可以改正因地形起伏而引起的投影差。

因此当地形起伏较大,且多项式纠正的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要用共线方程进行纠正。

SPOT 图像的共线方程纠正共线方程:外方位元素变化有规律:把上述外方位元素的一次项代入共线方程,按泰勒级数展开至一次项。

加控制点的误差方程,由于定向参数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为保证解的稳定性,引入卫星轨道参数和卫星姿态做为“伪观测值”,列出“伪观测值”误差方程。

3、将同一时间获取的同一地区的多光谱图像与雷达图像用数字处理方法进行融合有何意义?如何进行?意义: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影像中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 生成新的图像。

提高对影像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融合既提高多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又保留其多光谱特性)。

具体的:①提高空间分辨力②改善配准精度③增强特征④改善分类⑤对多时相图像用于变化检测⑥替代或修补图像的缺陷。

在几何精校正的基础上,雷达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进行HIS融合变换的原理与方法.经融合处理后生成的图像,既反映出多光谱图像多光谱信息丰富的特点,又反映出雷达图像上丰富的结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地物的识别和判读能力.图像融合技术在地质和矿产勘查中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

过程如下:(1).待融合的雷达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几何配准,并将多光谱图像重采样与雷达分辨率相同;(2).将多光谱图像变换转换到IHS空间。

(3).对雷达图像I′和IHS空间中的亮度分量I进行直方图匹配。

用雷达图像I′代替IHS空间的亮度分量,即HIS->I′HS。

将I′HS逆变换到RGB空间,即得到融合图像。

4、简述标准假彩色合成的过程,并指出植被、土壤、水体、重盐碱地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中的颜色,分析其原因。

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一种彩色增强技术。

合成彩色影像常与天然色彩不同,且可任意变换,故称假彩色影像。

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光学法、电子光学法、染印法等。

最常用的是利用根据加色法原理制成的彩色合成仪(加色观察器)来合成假彩色影像:将3张不同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如对应于绿、红和近红外波段)分别匹配以蓝、绿、红滤色镜,经投影合成于屏幕上,则显示出具有彩色红外影像效果的假彩色影像。

若多光谱片、滤色镜光谱响应完全一致,投影光源光谱成份与遥感成像时的太阳(经大气传输)光谱成份一致,则合成影像是真彩色影像。

但这种条件难以满足,且彩色合成的目的在于彩色增强而不是彩色复原。

故可通过变换多波段单色影像数目,如2~4个或同滤色镜的不同组合来改变假彩色影像色彩,以达到不同应用目的。

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影像彩色合成,常采用MSS4+MSS5+MSS7与蓝+绿+红的常规组合。

其合成效果色彩鲜艳,层次分明,轮廓突出,适于综合性判读分析。

红外波段使用红色,红色波段使用绿色,绿色波段使用蓝色。

合成的结果植物为红色。

土壤为绿色,水为蓝黑色、重盐碱地为棕色。

形成这种颜色的原因,与地物的波谱特性和所用的滤光片、波段有关。

5、NDVI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SPOT多光谱,ETM,MODSI影像上如何计算?NDVI主要应用有哪些?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NDVI=(红外-红)/(红外+红)例NDVI=(MSS7-MSS5)/(MSS7+MSS5)NDVI=(ETM6-ETM5)/ (ETM6+ETM5)也称为生物量指标变化,可使植被从水和土中分离出来,以消除部分大气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