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教案一:目标: 学习如何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能够理解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

时间: 60分钟材料:- 图片或样本,展示不同颜色的服装- 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 白板和黑板- 图示色轮步骤:1. 引入: (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喜欢的服装颜色以及为什么他们喜欢这些颜色。

- 解释服装的色彩搭配对整体形象的重要性。

2. 基本色彩概念介绍: (10分钟)- 呈现图示色轮,并解释基本颜色如红色、黄色和蓝色,以及它们的次要颜色和中间颜色。

- 讨论学生对这些颜色的印象和感觉。

3. 色彩搭配原则: (15分钟)- 介绍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相近色、对比色和三色搭配。

- 使用图示或样本展示不同服装颜色的搭配效果,并让学生评论这些搭配的合理性。

4. 实践演练: (20分钟)- 发放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并要求学生设计几种服装的色彩搭配。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并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演练。

- 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他们的设计,并互相评价。

5. 总结与展示: (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服装色彩搭配,并解释他们选择这些颜色的原因。

- 结合学生的展示,总结课程中学到的色彩搭配原则,并强调服装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教案二:目标: 学习如何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能够运用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实践。

时间: 60分钟材料:- 不同颜色的服装图片或样本- 彩色纸和剪刀- 胶棒或胶水- 白板和黑板步骤:1. 引入: (5分钟)- 展示几张色彩鲜艳的服装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服装的色彩搭配效果好坏和原因。

2. 基本色彩概念介绍: (10分钟)- 运用白板或黑板,绘制基本色彩概念的图示,如红色、黄色和蓝色。

- 鼓励学生运用彩色纸和剪刀,创造出这些基本颜色,并讨论它们之间的搭配效果。

3. 色彩搭配原则: (15分钟)- 介绍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冷色调与暖色调、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

《服饰搭配实训》课程标准模板

《服饰搭配实训》课程标准模板

《服饰搭配实训》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性质《服饰搭配实训》是人物形象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目的为从理论上了解与整体形象设计相关的化妆知识,为学生将来学习整体造型设计的实际应用的打下基础,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2、设计思路该课程全面地讲解了服饰的含义与发展、服饰搭配的内容与形式、服饰造型风格的表达,剖析了不同体型与服装造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各种服饰色彩的运用,色彩之间的搭配原则,不同材质的搭配与选择,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服装流行,结合自我个性,穿出真我风采,并列举了各种场合的服饰搭配技巧及各种服饰形象风格的塑造。

同时在掌握化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面部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人物形象设计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

二、课程目标1、技能目标:1.能熟练的服饰搭配的原则。

1.能熟练运用色彩的分析方法。

2.能熟练运用服饰风格的手法进行造型。

3.能熟练运用服装造型的手法。

4.能熟练的操作服饰搭配流程。

2、知识目标: 1.能掌握服饰搭配原则。

2.能掌握服饰造型方法。

3、素质目标: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2.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3.养成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工作习惯;4.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公司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5.养成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良好习惯。

《服饰色彩与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服饰色彩与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色彩》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专科服装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服装色彩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60学时,为考查课。

服装色彩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服装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达到熟练运用色彩知识进行服装色彩的设计,并把它运用到服装整体设计中去。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服装色彩中的“一个观念”,“四种能力”;了解中外服装色彩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简史以及各国的色彩爱好与禁忌等知识。

2、掌握服装色彩设计中创造美好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

3、熟练掌握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上篇:服装色彩绪论1、服装色彩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2、服装色彩的教学目的与建议第一章服装色彩的功能1、主要内容:服装色彩的用性;服装色彩的装饰性;服装色彩的象征性。

2、重点:①服装色彩的实用性②服装色彩的装饰性3、难点:不同功能服装色彩的配色重点。

4、教学要求:①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了解服装色彩的功能;②理解人们对服装色彩的需求是由色彩在服装中的功能决定的;③掌握服装色设计的意义。

本章的教学环节包括:⑴课堂讲授:口授+图片展示;⑵作业:思考与练习两题5、习题要求:为巩固本章所讲内容,特布置习题练习: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处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现代服装中色彩的象征性及其价值.第二章服装配色的依据1、主要内容:①消费者的个人需求;②人的自然条件;③区域性的人文特征;④着装的环境因素;⑤⑤服装的功能要求;⑥⑥变化的时尚要素。

2、重点:①人的自然条件;②变化的时尚要素3、难点:①着装的环境地因素;②区域性的人文特征。

4、教学要求:①了解服装因人的需要而产生、存在,是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设计师的工作内容②理解服装的配色必须深入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产生这种需求的外因。

③掌握服装配色的依据本章的教学环节包括:⑴课堂讲授:口授+图片展示;⑵作业:思考与练习两题5、习题要求:为掌握本章所讲内容,达到理解服装配色的依据,特布置习题练习。

服装搭配与色彩上课教案

服装搭配与色彩上课教案

服装搭配与色彩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

1.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服装搭配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不同场合和个人形象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配饰,以展现个人风格和魅力。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风格统一、色彩搭配、款式搭配、材质搭配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和季节的服装搭配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搭配能力。

2. 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色彩搭配是指在服装搭配中,根据不同的色彩搭配原则,选择合适的颜色组合,以达到美化形象和衬托肤色的效果。

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色调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色彩搭配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搭配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搭配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理论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让他们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框架。

2.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不同场合和季节的服装搭配技巧,让他们了解实际搭配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

4. 互动讨论。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自己的搭配经验和见解,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

1. 服装搭配基本原则和技巧的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风格统一、色彩搭配、款式搭配、材质搭配等内容。

2. 色彩搭配基本知识和技巧的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色调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和讨论。

展示一些实际的服装搭配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他们对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服饰搭配课程设计

学生服饰搭配课程设计

学生服饰搭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掌握色彩、款式、材质等搭配要素;2.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场合的服饰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搭配;3. 学生掌握服饰搭配中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服饰搭配原则,为自己或他人进行合适的着装搭配;2.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服饰搭配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服饰搭配方案,展示个性化穿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饰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2. 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3. 学生在服饰搭配中学会尊重他人,展现自信、阳光的形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活实用技能类课程,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提高学生的服饰搭配能力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春期,对时尚和个性表达有较高兴趣,但可能缺乏服饰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生动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服饰搭配原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服饰搭配基本原则:色彩搭配、款式搭配、材质搭配;- 色彩搭配:色相、明度、纯度搭配规律;- 款式搭配:体型与服饰款式搭配、服饰比例搭配;- 材质搭配:不同材质服饰的搭配技巧。

2. 不同场合服饰搭配要求:- 日常生活:休闲、运动、聚会等场合搭配;- 正式场合:学校活动、典礼、面试等场合搭配。

3. 服饰搭配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国内外服饰流行趋势;- 服饰搭配与审美观念的关系。

4. 创新搭配与个性化穿着:- 服饰搭配创意方法;- 个性化搭配展示;- 服饰搭配与个人风格塑造。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服饰搭配基本原则(色彩、款式、材质搭配)第二课时:不同场合服饰搭配要求第三课时:服饰搭配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第四课时:创新搭配与个性化穿着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服饰搭配概述第二章:色彩搭配技巧第三章:款式与材质搭配第四章:场合服饰搭配第五章:服饰搭配与文化审美第六章:创新搭配与个性化穿着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服饰搭配技巧,培养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适用专业:文化创意与策划(奢侈品方向)学时:32学分:2先修课程:《化妆训练》《绅士礼仪》后修课程:《高端商务礼仪》一、课程性质1、课程性质:该课程为奢饰品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高级营销从业人员工作时的业务需要,也是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素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页脚内容1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创建“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对奢饰品营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进而组织课程内容。

使学生能够掌握个人色彩鉴定、服饰搭配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根据课程特点,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分析客户和自身问题的能力、对色彩搭配的创造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实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任务为结点、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改革思想。

2、采用引导文教学、任务驱动等灵活的教学方式。

课程按照奢侈品营销工作岗位及实践活动的工作所需创建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

3、创建以能力评价为目标、以单元课业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把课业评价“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每一项任务设计一张评价表。

课业评价采用“学生、小组、教师”三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课业评价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色彩知识和服饰搭配素养。

服饰搭配女装课程设计

服饰搭配女装课程设计

服饰搭配女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女装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色彩、款式、材质的搭配技巧。

2.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场合下女装服饰的选择与搭配方法,如职场、休闲、晚宴等。

3. 学生能够掌握服饰搭配中的比例与层次感,提升穿着美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场女装服饰搭配,展现出个人风格。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评价他人服饰搭配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能够运用服饰搭配技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穿搭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尊重他人,展现自信、优雅的气质。

2. 学生能够关注服饰搭配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服饰搭配对于个人形象、社交交往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穿着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实际操作、互动交流为主要教学手段,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服饰搭配技巧,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教师可评估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女装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 色彩搭配:冷暖色系、对比色、邻近色搭配技巧- 款式搭配:不同身材特点的服饰选择、服饰款式的组合- 材质搭配:不同材质的视觉、触感特点及搭配方法2. 不同场合下女装服饰的选择与搭配- 职场穿搭:正式场合的着装规范、色彩选择、配饰搭配- 休闲穿搭:轻松场合的服饰搭配、混搭技巧、舒适度与时尚度结合- 晚宴穿搭:正式晚宴的服饰要求、礼服款式、配饰选择3. 服饰搭配中的比例与层次感- 上衣与下装的搭配比例:长短、松紧、色彩对比- 层次感搭配:内外搭、叠穿、配饰运用4. 服饰搭配创新与实践- 个性风格搭配:了解自我风格、尝试创新搭配- 实践操作:实际操作练习、评价与改进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02-《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

02-《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编制单位艺术学院适应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编制人喻冰如专业审核人周白韬学院审核人刘朝晖制定时间2017年6月教务处制《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英文名称《The color and match of clothing》课程代码:3231098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专业代码:65010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18;实践:30)课程周数:12周课程学分:2.5学分先修课程:服装材料、设计风格与流派后续课程:服装画技法、服装电脑表现技法、服装款式设计、男装设计与制作、女装设计与制作、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专题设计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服饰色彩与搭配》是创意设计与传媒专业群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面向服装专业学生、服装、色彩行业企业人员以及所有服饰、色彩爱好者,是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后续课程做准备的专业基础课程。

由本课程作为服装设计搭配的入门引导,使之与其它服装设计课程之间形成连贯性和互补性。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课程将抽象的色彩理论知识化解在具体的TPO场合案例中,从职业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和亲密关系等需求重组4个模块12个情境。

通过TPO场合和谐色彩、闪亮色彩、个性色彩、温情色彩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服装色彩设计原理有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认识,掌握不同TPO场合服饰色彩搭配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对服饰色彩的应用与实战能力。

通过以组为单位利用手绘和电脑设计软件进行搭配设计,或人物穿搭实战,完成不同TPO场合服饰色彩与搭配项目设计,达到对服饰色彩在不同TPO场合能够分析、提取和再现的设计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眼光和设计修为。

课程教学中,以服饰色彩应用为教学核心,融合服饰风格、服饰文化、服饰穿搭、服饰纹样等知识,强调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体验与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色彩文化、掌握场合服饰配色的基本方法和提升传统美学修养,达到在服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色彩与服饰搭配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适用专业:文化创意与策划(奢侈品方向)
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化妆训练》《绅士礼仪》
后修课程:《高端商务礼仪》
一、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该课程为奢饰品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高级营销从业人员工作时的业务需要,也是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素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创建“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对奢饰品营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进而组织课程内容。

使学生能够掌握个人色彩鉴定、服饰搭配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根据课程特点,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分析客户和自身问题的能力、对色彩搭配的创造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实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任务为结点、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改革思想。

2、采用引导文教学、任务驱动等灵活的教学方式。

课程按照奢侈品营销工作岗位及实践活动的工作所需创建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

3、创建以能力评价为目标、以单元课业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把课业评价“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每一项任务设计一张评价表。

课业评价采用“学生、小组、教师”三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课业评价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色彩知识和服饰搭配素养。

1、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颜色知识。

(2)掌握冷暖基调基本知识。

(3)掌握四季/六种季型色彩理论。

(4)掌握四季季型人色彩(妆容、服饰)理论。

(5)掌握服装形象和服饰搭配基本手段。

(6)掌握专业形象的定义与心理学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将色彩和搭配知识在专业领域具体应用。

(2)能帮助分析解决客户的色彩和服饰搭配问题。

(3)能够运用所学色彩和服饰搭配知识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和气质。

3、素质目标
(1)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能够告知客户怎样才是长久的美,把握住平衡。

(3)培养科学、严谨、求实、务真的作风,有较强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刻苦耐挫的从业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怕困难、百折不绕、磨炼意志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保证完成规定作业外,应作大量的色彩鉴定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图示法、演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融会贯通技能,灵活实施操作。

(3)以任务驱动教学时用真实有直观性的项目实例实施教学。

2、教学评价建议:
(1)教学评价以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方针;
(2)建立包括教学质量目标的确立、教学质量标准的制订、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的全过程评价体系。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建立与各项目相关的案例库,模型库,习题库和试题库;
(2)建立相关应用的视频资料.
4、课程考核办法:
(1)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每一项任务设计一张评价表;
(2)评价指标涉及各项任务中的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评价体系指标要具备可操作性、可量化性;
(3)评价要结合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四个方面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