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含答案)

18 孟子两章

【学习目标】

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学习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知识链接】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咄咄逼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自主学习】

1.听示范朗读磁带,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合作探究】

4.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5.小组讨论,质疑、解疑。仍不明白的问老师。

6.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

亲戚

..畔之( )

池.非不深也( )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地利.不如人和()

以.天下之所顺()兵革非不坚利.也()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5)翻译下列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主学习】

8、自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

9、给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拂.士()空.乏()

10、解释下列词语

“发”:

“举”:

“故”:

“所以……”:

“是”:

“苦、劳、饿、空乏”:

“拂”:

“乱”:

“所以”:

“曾”:

“恒”:

“过”:

“然后”:

“衡”:

“征”:

“入”:

【合作探究】

1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六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12、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是怎样的?

13、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14、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精读精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在横线上默写出原句。

16、(一)段中的排比句作用是____,从反面论述了____的重要性。

A、陈述观点人和

B、摆事实人和

C、得出结论仁政

D、陈述观点施行仁政

17、(一)段中“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老百姓安定下来,不要迁到别处去。

B、施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支持。

C、依靠强大的武力和险要的地势。

D、威慑天下,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18、(二)段所填的句子依次从__ 、 _ _、_ 、__ 、__ 等方面来论述_ _ ,其中_ _、_ _、__ __、___ _、____ 都是使动词。

19、从(二)段内容看,古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这个意思。

【主题阅读】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20、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

②辄.以水沃面。音:义:

③食不给.。音: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

21、“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22、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3、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

【拓展提升】

25、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6、现代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你有什么看法?

【教(学)后记】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合作探究】

6、 (1)畔通“叛”,背叛(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今泛指城。)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指水塘。)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以.天下之所顺(用)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7、(1)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主学习】

9、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拂士(bì)空乏(kōng)

10、“发”:起,被起用。

“举”:被举用,选拔。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指在国内。

【合作探究】

11、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12、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13、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14、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精读精练】

1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6、A

17、B

18、从“心志”、“筋骨”“体肤”“身体”“作为”等方面来论述人所受到的忧患。其中“苦”“劳”“饿”“空乏”“拂乱”都是使动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