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信息的概念及特征要点

信息的概念及特征要点

无所不在的信息
理解信息的概念、作用及特征;
了解信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总结归纳需要利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所包含的内容。

认识信息的三个方面:含义、表现形式、载体
二、信息的作用
为决策提供依据、控制、告知、认知、欣赏、学习、研究......
三、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不完全性、时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相关知识
1、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
2、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仙农)(C.E.Shannon)(美国)
3、人类社会经历的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
思考与实践:
思考:信息的含义、作用和特征;
实践:1、注册个人电子学习档案袋、建立管理分类(我的感受、我的资料、我的作品);
2、列举生活学习中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了哪些信息的特征,记录到个人电子学习档案袋中。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是人类之间交流与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是不同媒介的互相转换和传递的产物,信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内容性信息必须有内容,它可以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想法、观念、知识等,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现象、事件、规律等,内容的重要性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和使用效果。

2. 明确性信息必须传达清晰明确,无歧义、准确与恰当的意义。

信息的明确性反映了信息传递中语言或符号的准确性,它直接影响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效果。

3. 可靠性信息必须是可信的,即是真实正确的。

信息若是虚假的,会导致信息的失信、传播错误等问题,信息的可靠性是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4. 精炼性信息必须是言简意赅的,在简短的句子或符号中精确表达事实或观点。

一般来说,信息越简短而又包含越多信息,他的传递效果会更好,すくない言葉で多くの情報を含めることができるほど、より効果的な情報伝達ができることが一般的です。

5. 实用性信息需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这是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确保信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为人们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6. 可重复性信息必须可以重复传递,它需要可操作性、可存储性以及可传递性。

对于不具备可重复性的信息,无法通过复制或传递方式进行传递,会制约信息的发展与传播。

7. 可读性信息必须是可读的,这与人们的阅读能力密切相关,不论是书写的文字还是数字,信息必须呈现出良好的可读性,这样才可以便捷地接受和传递。

综上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人们的信息交流、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侧重在不同媒体的信息传递中注重信息的精确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普及程度,同时也应该注重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信息获取----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信息获取----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信息获取----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考纲解读】(1)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2)根据具体事例描述信息中包含的主要内容(3)根据具体事例描述信息的基本载体形式(4)根据具体事例描述信息的传播途径(5)根据具体事例描述信息的接收方式(6)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7)能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信息的特征【知识方法】1、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1)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①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②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三大资源)③我国学者钟义信: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2)信息是利用各种载体(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通过各种渠道所传播的内容(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

2、了解信息的基本载体形式主要载体有: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例:一张画报、一张光盘本身不是信息,但它所蕴含的内容是信息。

各门学科知识、指挥交通红绿灯信号也是信息。

3、根据具体事例描述信息的基本载体形式:数值、文字、图形(图象)、声音(语言)、动画、视频。

4、根据具体事例描述信息的传播途径报纸、广播(单向,听觉)、电视(单向,视觉,速度快,范围广)、网络(双向,互动)、手机等。

☆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发出者(称为信源)发出各种信息,通过一定的介质、媒体(称为信道),传到接收方(称为信宿)被接收。

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有:面对面交流(听讲座、参加会议、座谈)、书本、报刊、电报电话、音像制品、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5、根据具体事例描述信息的接收方式用耳朵听声音,用眼睛看文字、图片、自然现象,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感触事物,用舌头辨别甜、苦等主要的接收方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6、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可处理性、可增值性、价值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等特征。

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概述信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口耳相传到现代的电子通讯,信息传递的形式和方式不断演变。

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从而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特征一:内容•信息是具有一定含义的事实、数据、知识或观点的表达。

它可以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信息具有指代性,即通过符号或语言等方式表示特定的对象或概念。

特征二:传递•信息需要通过某种媒介进行传递,例如书信、电话、互联网等。

传递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会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

•信息传递的过程需要有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特征三:传播•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通过复制、转发、分享等方式进行传播,允许更多的人获取和使用信息。

•信息传播可以通过传媒、社交网络、口碑等渠道进行,提高了信息的可及性和影响力。

特征四:存储•信息可以被记录、存储和加工。

历史上的书籍、文件、磁带等都是信息的存储形式。

•现代技术使得信息的存储更加便捷和可靠,如云存储、数据库等。

特征五:处理与分析•信息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和洞察,并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大量的信息,挖掘隐藏在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特征六:价值•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和场景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信息的价值可以体现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提供娱乐等方面。

结论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内容、传递、传播、存储、处理与分析以及价值。

了解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本质,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关注信息的可信度和安全性,以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信息的基本特征(续)特征七:时效性•信息具有时效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价值和有效性会发生变化。

•不同类型的信息有不同的时效性要求,例如新闻要求及时报道,而历史资料则可以有更长的时效性。

特征八: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指信息的内容应该全面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遗漏或混淆。

信息基本特征

信息基本特征

信息基本特征
信息是指通过感官接收、加工和传递的有价值的事实、数据、观点、观察和消息的集合。

信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客观性:信息应该客观、真实,不带有主观偏见或假设。

它应该基于客观的观察、研究和数据。

2.有用性: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价值。

它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对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产生影响。

3.可理解性:信息应该能够被接收者理解。

它应该以清晰、简明的方式表达,并使用接收者熟悉的词汇和语言。

5.及时性:信息应该及时传递,以满足接收者的要求。

它应该与当今的事件、情境和需求保持一致。

6.全面性:信息应该尽可能全面和详尽。

它应该涵盖所有相关的方面和细节,并从多个角度提供信息。

7.可获取性:信息应该易于获取和利用。

它应该以适当的形式和格式进行展示,如书籍、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8.可传递性:信息应该能够传递给其他人,以便共享和讨论。

它应该能够在接收者之间进行交流、传输和共享。

信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教育、政府、商业和媒体等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Information is a fundamental concept tha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our daily lives. It can be defined as a collection of data that has been organized in a meaningful way to provide knowledge or insight. Information can take many forms, such as text, images, sound, and videos, and 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including written, oral, and digital means. In the digital age, the volume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us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leading to an information overload that can be overwhelming at times.信息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基本概念。

它可以被定义为已经以有意义方式组织的数据集合,以提供知识或洞察。

信息可以采取许多形式,如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输,包括书面、口头和数字形式。

在数字时代,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量呈指数增长,导致信息过载,有时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

One of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is its ability to convey meaning or knowledge. When we receive information, we are able to interpret it and extract relevant insights that can help us make decisions or understand a situation better. This process of extractingmeaning from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for learning, problem-solving, and communication. Without information, we would be left in a state of ignorance, unable to make informed choices or engage with the world around us.信息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能够传达意义或知识。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案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案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一章:信息的概念与内涵1.1 信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是数据、信号、消息、知识、情报等的总称。

1.2 信息的特点分析信息的基本特点,如普遍性、无限性、多样性、动态性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信息的特点。

第二章:信息的价值与作用2.1 信息的价值探讨信息的价值,如决策支持、知识创新、沟通交流等。

分析信息在个人、企业、社会等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2.2 信息的作用了解信息的作用,如指导行动、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等。

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章:信息的类型与分类3.1 信息的类型掌握信息的分类,如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数字信息等。

分析不同类型信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2 信息的分类学习信息的分类方法,如按照来源、形式、内容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练习对给定的信息进行分类,提高信息整理和归纳能力。

第四章:信息的基本特征4.1 信息的准确性强调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性,如对决策、行动的影响。

学习判断信息准确性的方法,如核实来源、比对数据等。

4.2 信息的时效性理解信息时效性的概念,知道信息有时效性的限制。

学习如何把握信息的时效性,如关注信息更新的频率、时效要求等。

第五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5.1 信息的获取方法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如观察、调研、搜索等。

学习使用现代技术工具获取信息,如搜索引擎、数据库等。

5.2 信息的处理技巧学习信息处理的基本技巧,如筛选、整理、分析、归纳等。

通过实例练习信息处理技巧,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六章:信息的传播与交流6.1 信息传播的途径了解信息传播的基本途径,如口头、书面、电子等。

分析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6.2 信息交流的技巧学习有效的信息交流技巧,如清晰表达、倾听理解、非语言沟通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练习信息交流技巧。

第七章: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7.1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如保护个人隐私、企业机密等。

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3、特征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依附性:红绿灯、光盘。
话筒内有一堆碳粉,碳粉内埋一导线,碳粉盖一张膜。同样,当你对话筒大喊大叫时,膜对碳粉造成忽紧忽松的压力,碳粉之间时紧时松,引起其电阻的大小变化,最终忽大忽小的电流传到对话的听筒。听筒内有一电磁铁随电脑大小而磁性不同,它对埋有金属丝薄膜时吸时放,薄膜便发出了你的声音。
在中国古代,对价值相对性利用得最充分、最巧妙的,可能应该首推春秋末期郑国的邓析了。邓析是名家学派的先驱,善于辩说,是当时着名的讼师。史载他专门教给人怎么打官司,能把“是”说成“非”,也能把“非”说成“是”,职业类似今天的收费律师。《吕氏春秋·离谓》记有他的一个典型事例:有一年,流经郑国的洧河发大水,有个富翁失足落水淹死了,尸体被一个人发现捞了上来。富翁家里人听到后,提出花钱赎回尸体。打捞者了解到死者家里很有钱,就把价码要得很高。双方讨价还价,相持不下。富翁家人便找邓析帮助出主意。邓析说:“你不要着急,也不要给他那么多钱。因为他捞上来的是一具尸体,除了你们家,谁也不会花钱去买尸体。尸体又不能长期存放,他没办法了就不能不把价码降低。”那位打捞者听到这个信儿以后,心里十分着急,也去求邓析帮助。邓析也给他出主意说:“你别着急,安心等着富翁家人来高价买尸体吧。别人虽然不会花钱来买,但是他们家一定要把尸体买回去,因为死者是他的家长。”
2、信息技术的构成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方面
做笔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五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及基本特征信息及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行为与创新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的特征。

三、教学背景分析“任务驱动”是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之中。

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一所学知识的建构[1]。

同时,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是复杂的、非良构的,单靠学习者个别化学习方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而协作学习方式就可以达到这种学习目标。

因为协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

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2]。

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将知识隐含于任务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3]。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信息打交道,通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及特征。

四、教学方法研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书中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未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所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能有效的给学生施加任务的“负担”,让学生能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和操作,直至完成任务。

五、教学设计说明本节为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相对其它章节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1课时。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在这个开始时就要把方向摆正,让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课程就是要这样上课。

因此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将本节分为两个相对单元,一是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二是信息的概念及特征,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以《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引出信息的定义。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信息的特征,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六、教学过程(一)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新课引入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个新学校。

以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基本特征,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得很多的信息,比如: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小草发芽隐含着春天的来临的信息;树叶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得到天气的信息,红绿灯指示着交通的信息;打开电视,看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全球的信息。

师:同学们,除了我刚才讲的例子外,你还能想到哪些属于信息的例子,请试着说一说。

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

生:网络、报刊、电视、广播、书本上的内容……师: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师: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外界的信息会怎么样呢,请看材料一。

材料一:意大利洞穴学家毛里奇?蒙塔尔的洞穴生活2003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长达1年的命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活动。

“先锋地下实验室”设在溶洞内的一个68平方米的帐篷内,里面除配备有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外,还设有起居室、卫生间、工作间和一个小小的植物园。

在洞外山顶上的控制室里,研究人员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观察蒙塔尔一个人在长期孤独生活的情况下生理方面会产生哪些变化。

在2000多米深的溶洞里,周围死一般的寂静,刚开始20天左右,由于寂寞与孤独,蒙塔尔曾感到害怕,怀疑能否坚持到底,但是后来还是顶住了。

他给果树和蔬菜浇水,看书、写作或看录像。

一年中,他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

实验室内还备有一辆健身自行车,他共骑了1600多公里。

度过了1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尔于2004年8月1日重见天日。

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免疫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

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的确已丧失了交际能力。

师:通过这个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师: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同学们只有友好的相处,相互之间获得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利于你们的成长和发展。

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在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二) 共同讨论~学习新课1(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师:有些同学就问:老师,你今天讲的是第一章第一节,没有电脑操作的内容,为什么不在教室上,怎么还到微机房呢,老师在这里告诉你,通过电脑,我们可以更直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

师:同学们听说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有三名大学生,为了救两名小学生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事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幻灯片展示三个大学生的照片) 生:听说过。

师:你们是怎么听说的,生:电视、网络、听朋友、家里人说的等等。

师:请同学看一段文字,打开桌面文件夹——上课内容,打开材料:救落水少年经过师:再请同学看一段视频。

通过视频和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材料二: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2009年10月24日,为了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三位不幸被江水吞噬的大学生刚刚入学一个多月。

10月24日,他们相约去集体野炊。

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

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徐彬成同学很快救起了一个男孩。

同时,其他几个同学也跳下水去救另外一个男孩,但施救并不顺利。

情急之下,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帮忙,另一名少年也获救。

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

情况危急,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

这时,正在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人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经过紧急搜救,三名同学的遗体先后被打捞上来。

大学生、冬泳队员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生:(讨论)师:你们说得都不错,老师在这里也想说几句:这几名90后的大学生,让我们看到90后很有责任心,敢担当,肯奉献。

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你们都是祖国的希望。

在这里老师想说一句题外话:我们在感动之余,还应多做点的思考。

假如我们能多学点考试以外的生存技能,救生技能,那么在紧要关头,我们既能挽救别人,又能保存自己。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文字、图像、声音、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我们在看战争的电影时,地下情报人员,通过发电报,把一些信息传给对方,有同学知道电报的内容是什么吗,生:就是一些代码。

师:说明代码也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SOS的符号是什么意思,生:(学生回答)师:由此可见,符号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哪些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生:文字、图像、声音、代码、符号。

师:表达和传递信息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指今等等,这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

师:有一份报到: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通过上面的几组数据,我可以知道目前我国互联网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数据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什么叫信息呢,其实信息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小学课本里,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初中课本是怎么定义的呢,请看课本第2页,信息通常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思。

设计意图:对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材料和视频分析~同时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这一环节以命题讨论为主导~师生共同分析~理解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1) 信息的普遍性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是信息的普遍性。

(2) 信息的传递性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从湖北荆州传到江苏滨海实验中学,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生:说明信息具有传递性师:上面的信息我们同学是通电视、网络、朋友、家里人知道这则信息,说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要——载体。

(3) 信息的可加工性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的学习,我们很感动,同学们也学到了很多,经过我们的头脑加工,我们获得这么多的知识,说明信息具有可加工性。

(4) 信息性的可共享性中央电视台每晚播放的新闻,全国可能有好几亿的人都在观看、共享着,而播报人员却不会因为播放这些信息而失去了它们。

物质和能源一旦被人占有,其他人就得不到了,而信息则不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