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

合集下载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复习重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复习重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复习重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现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一直以来都是考研中比拟热门的专业。

但是,由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不是国家规定的统考专业,故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会找不到方向,如何才能对症下药,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们万学海文教研中心经过悉心的研究,发现,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考卷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由各高校自主命题,参考书参差不齐,统计分析发现:主要考的科目有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而主要的参考书为:通信原理以樊昌信的《通信原理》和周炯磐的《通信原理》为主,信号与系统主要以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和吴大正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为主。

下面分析一下通信原理的重难点:通信原理:1.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2.模拟调制: DSB-SC、AM、SSB、VSB、FM的根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

3.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基带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匹配滤波器,误码率分析;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那么,升余弦滚降,最正确基带系统,眼图,均衡的根本原理,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那么,局部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算法的根本原理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号空间及最正确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DQPSK、OQPSK、MASK、MPSK、MQAM)的根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载波同步的根本原理。

5.信源及信源编码: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量化(量化的概念、量化信噪比、均匀量化),对数压扩,A率13折线编码、TDM;6.信道及信道容量: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 信道)的分析计算,多径衰落方面的概念(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7.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根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线性分组码,循环码、CRC,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沃尔什码及其性质,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扩频通信、DS-CDMA及多址技术、扰码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之前不管你浪费了多少时间,眼下的时间不容你有一丁点的虚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解析学科概述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以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涉及信息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通俗来说,信息与通信工程就是将信息处理、储存、传输和通信网络集成在一起,为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学科。

学科发展历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报通信业。

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被发明并应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1971年,美国工程师Ray Tomlinson发明了电子邮件,这标志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开始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学科研究内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包括两大类研究内容:1.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数字化信息和通信技术。

这个方向的核心内容包括通信与信号处理、信息与数据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2.通信工程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通信网络的构建、优化、管理和维护,特别是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

这个方向的核心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规划与管理等。

学科应用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电信和移动通信行业:电信和移动通信是信息与通信工程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这个领域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2.能源与交通行业:智能电网、交通信息、航空管制等都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在能源和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3.医疗和医药行业:远程医疗、智能医疗、数字化医疗等都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在医疗和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4.金融和电子商务行业:金融行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的主要应用之一,包括电子支付、网络银行、证券交易、金融信息服务等。

学科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重要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

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也可称为数据的有意义的集合。

信息可以是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形式。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中,信息是通过各种方式传输和处理的重要内容。

通信通信是指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递过程。

通信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电波等方式进行,是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

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指用半导体电子器件(晶体管、二极管等)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制造出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技术。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中,电子技术是实现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计算技术计算技术是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综合应用。

计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智能化、高效化和自动化。

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应用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

以下是这些应用领域的简介。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通过人造卫星实现的通信方式。

主要应用于电视广播、广播通信、数据传输等方面,可以覆盖全球范围。

卫星通信在应对灾害、救灾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通信方式。

现在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2G、3G、4G、5G等多种。

移动通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的万维网、电子邮件等互联网服务和通信网的总称。

互联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中最受人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21世纪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各种物品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方面。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0810)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0810)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0810)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专业: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一、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应掌握通信科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并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和技术。

具有从事通信科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光通信系统理论与无线通信技术
2、信号检测与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3、通信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
4、数字视频与图像处理技术
三、课程设置
四、科研能力与水平要求
1、参与科研,具有根据研究课题总体方案确定子系统的研究方案的能力。

2、参与课题系统实验,具有设计局部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3、参与承担的研究课题能够取得阶段性结果,成为整个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4、具有独立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科技论文的能力。

学位论文经改写后能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五、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

六、其他要求
1、同等学历和跨专业考生需补修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补修课程不单独设课,不计学分,在第二学期末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者不允许进行硕士论文开题。

2、可根据导师具体的研究方向自行设定补修课程。

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

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

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摘要:一、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概述1.信息通信工程简介2.考研科目的重要性3.考研科目的设置目的二、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详解1.公共课a.政治b.英语2.专业课a.信号与系统b.通信原理c.计算机网络三、备考策略1.时间规划2.科目重点3.资源利用四、总结1.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的挑战与机遇2.备考建议正文:信息通信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通信工程专业的考研人数逐年攀升。

本文将对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概述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主要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

公共课包括政治和英语,主要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和语言能力。

专业课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详解1.公共课公共课包括政治和英语。

政治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英语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

2.专业课专业课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网络。

信号与系统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通信原理主要研究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和调试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和应用等内容。

三、备考策略1.时间规划考研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考生有计划地进行。

合理的时间规划是成功备考的关键。

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

2.科目重点对于每个科目,考生都应明确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公共课的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和理论,需要考生深入理解。

专业课的重点在于实践应用,需要考生掌握基本技能。

3.资源利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教材、辅导书、网络资源等。

同时,考生还可以参加培训班、自习室等,提高备考效果。

总之,信息通信工程考研科目既具有挑战性,也充满机遇。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分析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分析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分析一、通信工程专业解析什么是通信工程通信的简约理解,就是信息的传递。

现代的通信方式非常多样,如邮政信件、电话、电报、传真、卫星通信、网络通信(、MSN、视频、E-mail)等。

人们采纳如此之多的通信方式让各类信息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方式进行沟通和传递,这才是通信的本质。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并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通信工程学什么通信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专业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光通信技术基础、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等。

(课程依据院校不同有所差异)通信行业涉及领域广,可以说是跨了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当然所学的知识也相对繁复,主要涵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学科方面的知识。

如信息论基础、计算机网络等属于计算机类;电路原理、信号处理等属于电子类;通信原理等属于通信类专业基础课。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讨论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交换与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培育从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讨论、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二、专业与就业通信领域进展迅猛假如让人们选出近20年来进展速度最快的技术,唯恐是非通信技术莫属。

随着通信与各种新技术结合的层出不穷,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如电信、网络、家电、金融、医疗、航空、工业等等。

先来看看通信的传统领域。

我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光纤、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等。

信息通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和先导产业。

从1995年到2022年,固定电话用户8年增长了6倍,2022年达到2.85亿;移动电话用户8年间就增长了74倍,到2022年达到2.96亿。

通信工程难点解析及重要性分析

通信工程难点解析及重要性分析

通信工程难点解析及重要性分析1. 引言通信工程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信息时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通信工程的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对通信工程中的难点进行解析,并分析其重要性。

2. 通信工程难点解析2.1 高速传输技术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对传输速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通信工程中,如何实现高速传输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这涉及到对光纤、无线信号等传输介质的优化,以及对传输协议和编码技术的不断改进。

2.2 信号干扰和衰减通信工程中,信号的干扰和衰减是常见的问题。

干扰可能来自其他无线设备、电磁辐射等,而衰减则受到传输介质的限制。

如何减小信号干扰和衰减,提高信号质量,是通信工程中的关键难点。

2.3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信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保护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止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问题,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

2.4 技术更新与升级通信工程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标准。

如何及时跟进技术的更新与升级,将新的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实践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

这需要通信工程师具备持续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3. 通信工程的重要性分析3.1 经济发展的基础通信工程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连接了不同地区的人们,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没有高效稳定的通信工程,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无法正常运行。

3.2 社会生活的便利性通信工程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的社交和娱乐方式。

无论是手机通讯、互联网应用还是电视广播,都离不开通信工程的支撑。

通信工程的发展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便利和多样化。

3.3 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力通信工程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

高速传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都是通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应用,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信息系统与通信工程

信息系统与通信工程

信息系统与通信工程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
信设备来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输出各种类型的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过程等要素。

信息系统的
设计和管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的
知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提高工作效率,支持决
策和创新。

信息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管理、医疗保健、金融服务、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是研究和应用用于信
息传输的技术和设备的学科。

通信工程包括了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网络通信等多个方面。

通信工程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
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通信工程的
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电网
等诸多领域。

信息系统与通信工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信息
系统的建设离不开通信工程提供的各种通信技术和设备,而通信工
程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应用需求。

例如,互联网是
信息系统和通信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提供了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
也支持了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总的来说,信息系统与通信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两大领域,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4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于1956年开始招收二年制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分别于1984年和1991年被批准建立博士点,并于1987年和1994年分别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部级重点学科;1988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建立“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1998年5月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2003年春批准自行增设两个二级学科: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从事各类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原理、体制与处理方法研究,包括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处理、识别、对抗等。

主要研究方向有:1.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

2.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高效调制解调、自适应传输技术和技术体制等)、新型军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信号与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在通信、雷达、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包括非平稳、非线性系统处理,时空二维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实时图像处理,图像制导,遥感图像处理,图像信息隐含技术,成像理论与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4.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语音、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水印技术,版面分析与文字识别,高速并行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软件编程,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在单片集成等领域的研究。

5.信息安全与对抗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信息与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安全、信息科学技术与安全对抗、雷达对抗、通信对抗、网络安全与对抗、信息加密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6.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利用电、红外或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目标信息、检测与识别目标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雷达与多谱段图象系统等信息系统新体制新方法,各种时空环境下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对抗,干扰与反干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热爱祖国,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掌握坚实宽广的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106·二、课程设置1.硕士起点博士生课程2.本科起点博士生课程·107·三、必修环节1.文献综述报告(1学分):博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要结合课程研究的相关领域进行,文献综述报告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50篇。

文献综述报告要反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不少于5000汉字。

2.学术活动(1学分):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8次以上学术活动(含现代数学系列讲座、跨学科或校外的学术活动4次),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2次以上。

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3.专业外语(1学分,硕士起点博士不作此项要求):使研究生了解、熟悉外语论文的写作及如何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报告。

由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选读和笔译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学院组织考试。

4.实践环节:博士研究生必须按学院的要求完成至少36学时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包括授课、答疑和指导学生实验等,教学对象为本科以上学生。

四、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应紧跟国内外发展前沿,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性。

2.发表论文:应满足校学位评定委员的有关要求。

3.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反映出作者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的创造性成果。

五、课程简介11-081000-01-01 现代数字通信技术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内容概要:介绍现代通信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技术,包括TURBO码、空时码、编码调制技术、OFDM 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联合接收技术等。

参考文献:1.张贤达,保铮著.通信信号处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2.John G.Proakis著.张力军等译.数字通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1-081000-02-01 现代信号处理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应用泛函分析,统计信号处理,矩阵分析·108·内容概要:现代谱分析;自适应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高阶矩与累积量方法;子波分析;信号时频分析;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多抽样率信号处理机等。

参考文献:1.M.D.Srinath &P.K.Rajasekaron.An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with Application.Prentice Hall Inc.,19922.S. Mallat.A Wavelet Tour of Signal Processing,Second Editiion.Academic Press,19993.张贤达.时间序列分析—高阶统计量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081000-03-01 信息系统导论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网络安全与对抗,电子对抗原理,信息论与编码内容概要:系统概念及其特征;系统理论的发展;系统公理体系;系统运动模型;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系统的序和进化;开放复杂巨系统;系统的描述和表征;系统的质变与稳定性;系统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人工系统发展、分类和设计方法、准则;系统非正常状态的感知和处理。

参考文献: 1.王越.信息系统导论[内部讲义].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32.库比切克(Kudicek,M.), 马雷克(Marek,M.)著.分岔理论和耗散结构的计算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Michael E. Whitman, Herbert J. Mattord.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081000-04-01 高分辨率雷达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雷达系统导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内容概要:雷达分辨理论简介;频率步进雷达及其信号处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前斜、聚束、动目标成像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算法;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徙动校正;合成孔径雷达几何校正;合成孔径雷达辐射校正;合成孔径雷达实时信息处理。

参考文献:1.张澄波.综合孔径雷达.科学出版社,19892.刘永坦等.雷达成像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3.魏钟铨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科学出版社,20014. 袁孝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导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1-081000-05-01 高级图像处理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电视原理,DSP技术内容概要:可见光/红外目标和背景的光学特征;电视、红外图像目标的特征提取和融合;多光谱图像处理技术;动态图象分析;模糊和神经网络图像处理与跟踪;电视图像跟踪原理与实现;红外点源和成像制导的原理与实现;复杂背景中目标的检测和识别。

·109·参考文献: 1. 张万清.飞航导弹电视导引头.宇航出版社,19942. 张万清.飞航导弹红外导引头.宇航出版社,19953. Stephen B. Campana.Passive Electro-Optical Systems, The Infrared &Electro-Optical Systems Handbook, Volume5.SPIE Optical Engineering Press, USA,199311-081000-06-01 信息安全工程学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电子对抗原理,网络安全与对抗,信息论与编码内容概要:经典、近代密码理论;网络认证理论与技术;网络攻击与检测技术;网络对抗技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工程;信息战与信息武器;信息安全前沿技术。

参考文献:1.沈昌祥编著.信息安全工程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戴宗坤,罗万伯.信息系统安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周学广,刘艺编著.信息安全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081000-01-01 雷达对抗原理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雷达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信号处理内容概要:电子战综述;雷达信号频率的测量;无线电信号的方向测量和定位;雷达侦察的信号处理;遮盖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干扰机构成及系统设计;现代体制雷达干扰技术。

参考文献:1.赵国庆编.雷达对抗原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张锡祥著.现代雷达对抗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3.侯印鸣等编著.电子对抗综述.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0-081000-02-01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2(36)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随机过程,信道编码内容概要: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结构;移动通信信道特点;迭代解调技术;低密度校验码(LDPC)原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连接管理;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等。

参考文献:1.Ramjee Prasad著.杜栓义等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Theodore S. Rappapor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 Practice (影印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3.蔡涛等译.Theodore S. Rappaport著.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4.郭梯云,杨家玮,李建东.数字移动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10-081000-03-01 近代实时信号处理技术3(54)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先修课程:·110·内容概要:近代实时信号处理的实现途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状与发展,多DSP并行处理系统设计概论;现场可编程器件(FPGA) 现状与发展,数字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信号完整性问题;高速传输总线概述;算法-体系结构映射原理,空间-时间折衷;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典型设计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