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培养
(精编)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精编)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原理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倪洁实验时间:2015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二帧同步信号提取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帧同步的提取过程。
2.了解同步保护原理。
3.掌握假同步,漏同步,捕捉动态和维持态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通信系统,为了正确的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帧同步码应具有良好的识别特性。
本实验系统帧长为24比特,划分三个时隙,每个时隙长度8比特,在每帧的第一时隙的第2至第8码元插入七位巴克码作为同步吗。
第9至24比特传输两路数据脉冲。
帧结构为:X11100101010101011001100,首位为无定义位。
本实验模块由信号源,巴克码识别器和帧同步保护电路三部分构成,信号源提供时钟脉冲和数字基带脉冲,巴克码识别器包裹移位寄存器、相加器和判决器。
其余部分完成同步保护功能。
三、实验内容1.观察帧同步码无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状态。
2.观察帧同步码有一位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态和捕捉态3.观察帧同步器假同步现象和同步保护器。
四、实验步骤1.开关K301接2.3脚。
K302接1.2脚。
2.接通电源,按下按键K1,K2,K300,使电路工作。
3.观察同步器的同步状态将信号源中的SW001,SW002,SW003设置为11110010,10101010,11001100(其中第2-8位为帧同步码),SW301设置为1110,示波器1通道接TP303,2通道接TP302,TP304,TP305,TP306,观察上述信号波形,使帧同步码(SW001的2-8位)措一位,重新做上述观察,此时除了TP303外,个点波形不变,说明同步状态仍在维持。
4.观察同步器的失步状态。
关闭电源,断开K302,在开电源(三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

谢谢邀请!目前,就本科阶段而言,全国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有许多许多,可见这是一个热门专业。
但是,其中真正出类拔萃的却不多。
除了院校的专业排名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学生配备的师资、制定的培养方案,执行的教学计划、教授的核心课程、提供的拓展和发展机会也存在诸多的差异。
不过,它们的目标一样,都是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信息化社会早日实现。
下面,笔者以清华、北大、北航、哈工大为例,来看看它们都为学生开设了哪些核心课程:1、清华大学为本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有5门: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人工智能导论、专业实践。
要求修满14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是学院所属各专业对学生在相关学科专业基础方面必修课程的具体要求,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清华信息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4 个专业核心课组,并将它们一般安排在三、四年级学习。
就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而言,清华为学生提供五种课程:①公共基础课程、②文化素质课(理工类)、③平台课程、④专业相关课程、⑤综合论文训练。
核心课程属于“专业相关课程”,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专业限选课组、任选课程组。
其中,专业限选课组对学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拓展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最有帮助,因而要求也多。
2、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①算法分析与设计、②集合论与图论、③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④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⑤数理逻辑、⑥计算系统导论、⑦编译原理(技术)、⑧操作系统、⑨微机实验、⑩并行程序设计原理。
北京大学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院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
与清华不同,北大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开始之前修满全部必修课程。
值得突出强调的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之下的本科专业,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学习。
本专业为理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哈工大电信学院于洋:我和我的导师

导师简介:谭学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通信所副所长。
兼任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软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字集群总体组专家组组长。
现主要研究认知无线电、宽带应急通信、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等方面。
已完成项目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国家级新产品证书1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作者简介:于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09级博士生。
现为09B0501博士班班长。
曾担任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首届研分会主席(2009.9-2010.9),现研究方向主要为认知无线电、链路自适应等。
我和我的导师我是2009年9月入学的博士生,如今已度过了近2年的博士生生活。
深夜宁静,当我静下心来回想这两年朝夕相处的导师与我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有太多的小事,曾经和正在激励、感动我,助我前行。
我想把它们一一记录,作为博士生生活的美好记忆和见证。
(一)初次相识导师谭学治老师与我的初次相识要追溯到2008年3月。
当时,我还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硕士,培养计划中本没有谭老师教授的个人通信。
不光是通信专业,在我们专业的同学中,谭老师的知名度都相当高。
出于好奇,我旁听了谭老师个人通信的第一节课。
门外走进来一位儒雅的中年人,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谭老师当年穿着笔挺的西服面带笑容走进教室的模样。
谭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儒雅和温和,是一种长者的智慧和慈祥。
开始上课了,他首先环视了一下教室内的所有学生,然后打开他的PPT开始授课。
多媒体教学本身是好的,但是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地读PPT 确实让我很是头疼。
我想糟糕,估计得熬一节课了。
但是谭老师没有让我失望,PPT只是他的一个提纲,对于个人通信的前沿性知识和进展,他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我心里暗自惊讶谭老师竟有如此的好口才,同时对于前瞻性的专业发展有如此的把握,足见其深厚的功底和开阔的视野。
哈工大工科试验班任选专业

哈工大工科试验班任选专业
哈工大工科试验班是一个通识实验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任选专业。
哈工大工科试验班提供的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
1.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主要研究机械结构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控制,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 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电子系统、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4.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改性,主要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5. 土木工程:研究土木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培养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以上仅为部分例子,还有其他专业如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等。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可以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技能与职业规划,并咨询专业相关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哈工大专业排名及介绍

哈工大专业排名及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济相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以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各专业的排名及简介:
1. 机械工程专业:该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该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通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自动化专业:该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该专业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处理与智能识别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国内排名靠前。
该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电子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
该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相结构和性能的协调关系,具备材料选用、设计、制备与改性能的能力。
以上介绍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部分专业的排名和简介,是根据2019年的相关数据得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仅供参考,
具体选择专业时还应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规划进行综合考虑。
哈工大强基计划专业介绍

哈工大强基计划专业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强基计划是为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而设立的一项重要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师资队伍、改革教育教学模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哈工大强基计划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涉及,下面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个专业。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哈工大强基计划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计算机系统与应用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就业。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哈工大强基计划中的另一个热门专业。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信号与系统处理、通信与网络技术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模拟与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电子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备与系统研发等领域就业。
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哈工大强基计划中的重点专业之一。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具备材料设计、制备、表征与应用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材料力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工程等相关课程。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材料应用与设计等领域就业。
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哈工大强基计划中的经典专业之一。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与系统集成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工程图学与CAD、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相关课程。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设备与系统集成、机械工程管理等领域就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电信院硕士复试名单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临沂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1000 085208 085208 085208 081000 081000 085208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5208 085208 085208 081000 085208 081000 085208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1000 080904 085208 081000 081000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哈工大09考研复试名单

信息与通信工程2009年考研初试成绩排名(复试名单)序号学科考号姓名初试成绩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02 张超430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80 边远421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198 王哲420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15 汤勇418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84 陈加伟412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15 王建凯410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47 王宏洲403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76 任文成401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42 王乐4011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99 孙明磊4001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66 陈曦3961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23 马孝阳3961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65 赵龙海3951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92 马宏伟3931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17 李牧3931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90 张潇3921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85 龚小川3921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89 辛栋栋3921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22 刘春光3912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71 李嘉3902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202 潘威3892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56 卢洋3892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48 赵宏磊3892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91 梁霄3882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87 柏珍3882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39 尹建月3882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93 王江3872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26 李建辉3872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76 徐媛媛3863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62 严萌3863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84 霍建勋3843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76 翟少华3843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91 肖飒3843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96 刘宝刚3843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48 拱慧璇3823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63 王报华3813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79 梁玉锋3813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30 高华蕾3803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72 赵赛君3794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24 秦建3794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70 毕林林3794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74 何淼3784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34 陈文洋3774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00 王鹏3764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11 张爱芬3764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88 禹航3754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51 刘保学3754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13 张荣跃3755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34 方文钊3755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74 孙斌3745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58 唐扬3735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63 李涛3735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67 韩瑞斌3725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25 向兆军3705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17 郑岩3705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16 耿三星3705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23 张广磊3705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82 付宇3686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31 张艳3686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49 汤海波3676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67 刘柏君3676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71 袁乐3666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75 肖振坤3666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85 张伟夫3666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68 闫大勇3656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200 肖军3646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42 郑国良3646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02 肖达3647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199 王文宁3637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42 王巽冬3637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196 李浩宇3627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197 张书鹏3617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54 周必全3617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41 陈子栋3597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94 金炎胜3597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77 赵叶芳3597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96 周志远3597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24 于沛3588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03 石珍生3578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24 朱猛3568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30 李家琦3568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79 丁宇3568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64 李沫3568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21 梁云侠3568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30 罗莎莎3558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99 张雷3548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88 张丹丹3549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25 何朝阳3549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48 万国愚3539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36 刘兴龙3539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97 刘颖超3529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25 韩威3529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90 程海梁3529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957 孙志伟3519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61 戚文3509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06 李西3509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43 岳雨晴350 10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78 张文敏350 10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54 吴昊349 10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89 王健349 10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65 王中宝349 10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01 赵艳杰349 10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83 葛明346 10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15 张晓来346 10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63 徐杨346 10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67 陈海宝345 10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10 祁国威344 11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64 王佳彬344 11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16 崔凯344 11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09 王昊343 11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38 金超343 11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02 王继罗343 11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85 代琳343 11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49 史振国343 11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84 谢科343 11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92 李雪婷343 11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03 郭利辉342 12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65 夏耘342 12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265 张强341 12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72 刘震宇340 12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87 范凤霞340 12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997 苗广冬340 12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79 马宁340 12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84 许冲339 12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97 宋贤明339 12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068 尹翔339 12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85 马宪超33913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50 刘阳338 13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80 才博338 13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01 丛山337 13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55 何天玲337 13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02139012100195 张亦弛336 13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41 赵军336 13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28 姜来为334 13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32 冷志娟334 14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41 朱旭波333 14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58 方毅翔333 14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12 王振国332 14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64 宋迪332 14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14 祝捷331 14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51 王刚331 14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40 路祥明330 147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45 王宇328 148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57 于海燕328 149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59 李俊麟327 150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469 邓志强327 151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77 张丹萍326 152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226 高健哲325 153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97 耿丽媛325 154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0343 王冠324 155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42 邓奇324 156 信息与通信工程102139012101121 王宪涛3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学术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 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
2. 信息传输理论与编码技术
3. 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
4. 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
5.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6. 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7. 数字图象处理理论与技术
8.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9. 数据采集理论与应用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说明:
1. 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5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8学分,学科专业课(XW)6学分,选修课(X)6.5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学术活动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一次学术报告,或者在研究生论坛活动中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4. 外语学术论文的要求毕业前发表或投稿一篇外文学术论文。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应用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2.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3.移动通信系统
4.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5.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6.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应用
7.数字图象处理与应用 8.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9.高速数据采集与大容量存储技术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置
说明:
1.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1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 4学分,学科专业课(XW)4学分,选修课(X)7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学分,人文管理课2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
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人文管理类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设置,供学生选修。
4. 实践课可以是软件或硬件设计类课程(也可以通过在校外企业及研究所参加实习或论文工作获得实践课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