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及特点
民歌及特点

3、民歌一般短小精炼,音乐语言简洁,结构 逻辑严密,音乐形象集中而鲜明,达到高度 的艺术完整性,易学易记,易于流传。
三、民歌历史:
从远古时代,中国历史民歌有着极其辉煌的 成就。公元前11世纪问世的《诗经》是我国 古代最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民歌集。
域 程 方式
高腔 平腔 矮腔
高亢、 嘹亮、 激昂、 奔放 悠长、 平稳
优美、 柔和
自由、 富于变 化、拖 腔长 自由、 拖腔短
规整、 无拖腔
较宽 跳动 真假 较大 声交 替
不宽 跳动 真假 不大 声结 合
不宽 大跳 多用 少 真声
四川《槐花几 开》甘肃《牧 羊山歌》
云南《小河淌 水》 江西《兴国山 歌》
民歌及民歌 特点
一、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 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民 间,紧密伴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随社会 历史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变化而发展变化。
二、民歌的特点:
1、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 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性。 它是“人民的心声”,“时代的镜子”。
小调的音乐特点:
1、节奏规整,结构比较严谨。 2、旋律比较柔美、流利、委婉、含蓄。
3、歌词比较固定,感情表达细腻、迂回曲 折。
4、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领唱者又叫“号 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一般高亢 嘹亮、多唱实词;合唱部分坚实有力,多唱虚 词。领唱和合唱交替进行。
山歌:
山歌又称山野之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 田间牧场劳动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也是表达内 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山歌是民歌中地方色 彩最浓,风格最强的一种。
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

1.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至少三个)怒族:怒族民歌的特点是运用隐喻手法,句式简练,语言质朴,与劳动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
即兴编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
有一定格律,以琵琶,笛子,葫芦笙伴奏。
《龙潭》反映了怒族人民由狩猎生活转到农耕生活的过程;《猎人调》描绘了怒族人民狩猎时的情景和捕获野兽后的欢乐心情。
《求婚调》、《出嫁》、《逼嫁》、《迎亲调》控诉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歌颂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
《孤儿歌》反映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哀叹调》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此外还有边舞边唱的《跳舞歌》等。
怒族民歌的形式有叙事歌、山歌、劳动歌、儿歌、哄娃娃调、祭祀歌与悼念歌等等。
特点是结构以单乐句和上、下句式为主,旋律随歌词的长短而变化,反复演唱。
北部民歌大多节奏自由、委婉悠长,具有山歌的特色;南部民歌节拍、节奏较为规整,其中以切分节奏为其主要特征蒙古族: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
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
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
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
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呼麦: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法,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藏族: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
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
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第二节汉族民歌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体裁分类及特点汉族民歌是中国汉族人民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自由而不受束缚的音乐形式。
汉族民歌体裁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民歌又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
本文将介绍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
一、民歌体裁分类1.婚礼歌曲:婚礼歌曲是汉族民歌中最常见、最热烈、最多样化的一类。
它主要包括婚前祝福歌、迎亲歌、婚礼进行曲、喜庆歌、夫妻歌等。
婚礼歌曲以欢乐、祝福为主题,节奏明快,歌词简单直白,富有浓郁的喜庆气氛。
2.劳动歌曲:劳动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另一大类,它主要描绘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希望,表达了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劳动歌曲包括犁地歌、播种歌、渔夫歌、搬运歌等。
这些歌曲饱含着对劳动的热爱和赞美,旋律舒缓悠扬,歌词富有感情。
3.祈祷歌曲:祈祷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一类宗教性歌曲,主要用于祈求神明的庇佑和保佑。
祈祷歌曲包括拜神歌、祈雨歌、祭祀歌等。
这些歌曲通常具有神秘的气氛,歌词既简洁又入情入理,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和依赖。
4.爱情歌曲:爱情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浪漫主题,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和爱情的甜蜜与忧伤。
爱情歌曲包括恋爱歌、相思歌、离别歌等。
这些歌曲富有感情,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细腻动人,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5.季节歌曲:季节歌曲以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季节的热爱。
季节歌曲包括春歌、夏歌、秋歌、冬歌等。
这些歌曲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季节的情感和期望,旋律舒缓悠扬,耐听性强。
二、民歌特点1.简朴自然:汉族民歌通常采用简朴的旋律和淳朴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
它们的歌曲结构简单明了,旋律简洁优美,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矫饰。
2.团结感人:汉族民歌以庆祝团结、表达感情为核心,歌词真实感人。
它既可以歌颂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也可以表达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通过音乐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歌的节奏形态与演唱

民歌的节奏形态与演唱民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艺形式,其节奏形态与演唱方式呈现出区别于其他音乐类型的独特魅力。
下面将以我国民歌为例,从节奏形态和演唱两个维度来探讨民歌的特点。
一、节奏形态1、节拍感强民歌的节奏感非常明显,其节拍感强,一般采用四拍或八拍的节奏形式,例如《茉莉花》、《千里之外》等传唱广泛的民歌。
节拍感强的节奏让人容易跟随节奏起舞或按照节奏鼓掌等。
同时,一般情况下,民歌的节奏会在歌曲的开头部分就显现出来,便于歌曲听众在旋律出现前就抓住歌曲的基本节奏。
2、复调性弱民歌通常是一种单音唱法,其音乐本质上较简单,复调性较弱。
这也是民歌节奏性上较为简单、规整的重要原因。
因为民歌唱法的特殊性质,声音的调性也较为稳定,有利于民歌唱法的传承和发展。
3、曲调多样尽管民歌的唱法相对单一,但是民歌的曲调却是多种多样的。
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色的,如藏族的《雪山飞狐》、蒙古族的《草原之夜》等,也有的歌曲节奏简单,曲调平稳的,如《茉莉花》、《敖包相会》等。
旋律曲调丰富的同时,在节奏上也具有多种变化,这也是民歌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二、演唱方式1、自由性强民歌的演唱方式比较自由,演唱者一般以自己对于民歌的理解进行演唱。
由于民歌在传统社会中是口传心授的形式,所以每个演唱者对民歌的理解和演绎方式都存在差异。
这种自由性的演唱方式也让民歌在不同的演唱风格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情感饱满民歌常常表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爱情、乡土情怀等感性话题的情感表达。
在演唱时,演唱者会通过唱法和表情传递出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情感。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深度融合,将歌曲所描述的情感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
3、随意性强民歌的传唱过程一般都是自由的。
由于民歌通常没有标准的歌词和唱法,在演唱时演唱者会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传唱的过程中的传承者对歌曲进行创作和再创造。
这种随意性的演唱方式也增加了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民歌的节奏形态和演唱方式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
各国民歌的特点范文

各国民歌的特点范文民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象征,反映了相应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思想和情感。
不同国家的民歌各具特色,以下将介绍一些主要国家民歌的特点。
中国的民歌以其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歌包含了大量的地方特色,呈现了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例如,藏族的民歌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和高亢激昂的节奏而著名,表现了藏民族淳朴的生活和坚韧的精神。
而东北地区的民歌则以其豪放热情、朴实隽永的风格而备受喜爱。
中国民歌的特点之一是其注重表现情感和表达民众的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美国民歌在音乐风格上颇具多样性,同时也受到了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的影响。
美国的民歌通常通过吉他、口琴和班卓琴等乐器伴奏,展现了美国人民的乐观和自由精神。
例如,美国南方黑人的布鲁斯音乐和福音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黑人民众的苦难和抵抗精神。
而美国西部的民歌则以其深情的歌词和悲怆的旋律而著名,反映了西部开拓者的勇敢和冒险精神。
法国的民歌以其浪漫主义和柔和的风格而广为人知。
法国民歌主要通过和声和吉它伴奏,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热情和浪漫情怀。
例如,法国的夜莺之歌,以其轻快的旋律和温柔的歌词,传达了法国人民对自然与爱情的赞美。
另外,法国的抗议民歌也是其特色之一,例如著名的《国际歌》和《马赛曲》,反映了法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
印度的民歌以其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和复杂的旋律结构而著称。
印度民歌通常以印度传统乐器如萨塔拉、达拉巴杰琴、坎巴等伴奏,表达了印度人民的宗教和哲学信仰。
例如,印度的多支天萓花的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传达了印度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激之情。
此外,印度民歌中还有很多关于爱情和家庭的主题,表达了印度人民的感情和思考。
日本的民歌以其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风格而闻名。
日本民歌通常通过竹笛、三味线等传统乐器伴奏,展现了日本人民的朴素和儒雅。
日本民歌的特点之一是其强调节奏和音乐的标准化。
例如,日本的樱花歌,以其婉转的旋律和悠扬的歌词,传达了日本人民对美和寿命的崇拜。
中国各地区民歌特点及代表作

多彩的民歌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性所致的发挥,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
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音乐特征: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②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
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风格相互交融。
民歌的八块色彩区:东北、西北、华北、西南、江浙、江淮、闽粤台、湘鄂。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
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丰富。
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山歌主要有: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按歌唱的场合分,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按唱腔分,山歌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山歌音乐特征:①歌词具有即兴性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分为:谣曲、时调、吟唱调。
中国民歌概念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
它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中国民歌有3个基本特征: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
按地区分类,有东北民歌、西北民歌等,也有按体裁分类的,如儿歌、号子等。
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艺术论文

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艺术论文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一、日本民歌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帄洋西部的一个岛国。
它与我国隔海相望。
日本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多彩。
日本音乐多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如谣曲是古典剧“能剧”的一个要素,义太夫调是大阪木偶戏的音乐,常盘津调、清无调是日本歌舞伎的音乐。
日本的民歌同日本人民的劳动、日常生活、宗教祭奠和民间的风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日本民歌按体裁可分为10类:田歌、场地歌曲、山歌、海歌、作业歌、路歌、祝贺歌、节日歌、游戏歌、儿歌。
`日本音乐受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较大,非凡是受五声调式的影响,因此日本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运用五声音阶性质的调式。
日本民歌的五声调式可分为无半音调式和有半音的五声调式两种。
如无半音调式有:Sg5M=Z律调式: 5 6 1 2 3 5 民谣调式: 6 1 2 3 5有半音调式的有:都节调式: 3 4 6 7 1 3 琉球调式: 1 3 4 5 7 1 作品赏析《拉网小调》顾名思义,《拉网小调》是日本渔民的拉网号子。
日本四周环海,国土又呈四个大岛和若干小岛,渔业发达。
渔民在海上捕鱼是跟大海及风浪搏斗,有捕捉鱼群的喜悦,也有许多风险,这种生活使他们性格坚毅豪迈,也对命运把握不定,所以难免又有些迷信色彩。
这首歌的实际内容并不多,但生动地体现了海上渔民的生活情景。
大量的虚词、语气词、半说半唱的“喊号”表现了拉网时的紧迫节奏。
这首歌在我国也曾广泛传唱,有些歌唱家以此歌作为自己的代表曲目。
二、印度尼西亚民歌在亚洲大陆与澳洲大陆之间,太帄洋与印度洋浩瀚辽阔的洋面上,有上万个大小岛屿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那就是漂亮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印尼是一多民族的国家,共居住着100多个民族,历史上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过经济、文化的交往,近代又长期成为荷兰的殖民地,由于种种原因,印尼音乐的形态多种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域程 唱
方
式
高腔
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嘹亮、 激昂、 奔放
自由 、 较宽 跳动 真假
富于变
较大 声交
化、拖
替
腔长
四川《槐花几 开》甘肃《牧 羊山歌》
平腔
悠长、 平稳
自由、 拖腔短
不宽 跳动 真假 不大 声结 合
云南《小河淌 水》
江西《兴国山 歌》
矮腔 优美、 规整、 不宽 大跳 多用 陕北《赶牲灵》
柔和 无拖腔
• 南方民歌曲调抒情、委婉、细腻,音 乐性较强。
四、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从体裁形式上主要可分为: 号子、山歌、小调。
什么是号子?
•人们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 呼号性的歌曲。
•它直接伴随集体劳动由于紧张的劳动,沉重 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吆喝、呐喊特点。 号子起着指挥劳动,统一动作,鼓舞情绪, 减轻疲乏的作用。
按劳动方式号子归纳为:工程号子、渔 船号子、搬运号子、作坊号子、农事号 子等。
欣赏打夯歌《为了挺直腰杆子》 《澧水船夫号子》 龚琳娜《梦想号子》
号子的音乐特点如下:
1、以节奏见长,节奏紧密配合劳动强度。劳动 强度越大、节奏紧凑急速;劳动强度越小、节 奏相对松弛、舒展。
2、音调铿锵有力,粗犷、豪迈。
• 楚国的《楚辞》、汉魏六朝的《乐府》、唐宋 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明清的《小 曲》等,都是民歌留存下来的放射着不灭光辉 的珍珠。
• 在不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语言习 惯、生活和劳动方式的影响下,形成 民歌体裁的多样性、风格的独特性和 色彩的浓郁性。
• 北方民歌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 甩腔使用较多,格调刚阳、开朗、奔 放
小调的音乐特点
•节奏规整,结构比较严谨。 •旋律比较柔美、流利、委婉、含蓄。 •歌词比较固定,感情表达细腻、迂回曲折。
欣赏宋祖英、席琳迪翁演绎的江苏民歌《茉 莉花》
• 2、每一首优秀的民歌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考 验,劳动人民把它当做自己的歌。
• 3、民歌一般短小精炼,音乐语言简洁,结 构逻辑严密,音乐形象集中而鲜明,达到 高度的艺术完整性,易学易记,易于流传。
三、民歌历史
从远古时代,中国历史民歌有着极其辉煌的成 就。公元前11世纪问世的《诗经》是我国古代 最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民歌集。
•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形式较多。
我国各地的山歌丰富多彩,各地都有不同的名 称。陕北叫“信天游”,青海宁夏叫“花儿”, 山西叫“山曲”,内蒙古叫“爬山调”,四川 叫“晨歌”,苗族叫“飞歌”,草原称“牧 歌”,水乡称“渔歌”等。
从音乐风格和歌曲特点,我国山歌可分为: 高腔、平腔、矮腔等。
山歌 曲调 节奏 音 音 演 代表作品
第一章 民歌及中外民歌赏析
第一节 民歌及民歌特点 第二节 中国民歌赏析
一、什么是民歌
•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 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产生于民间,紧密伴随劳动人民的生 活和劳动,随社会历史发展和人民的生 活变化而发展变化。
二、民歌的特点
• 1、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意 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 实性。它是 “人民的心声”,“时代的镜 子”。
少 真声 湖南《一根竹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流行广大城乡的一种 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 风俗活动,也称“里巷之曲”。是民歌中 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艺术化的品种。 它的发展更多与城镇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经过职业艺人的加工提炼,使小调在艺术 上有较大的提高。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 术品种,小调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 影响很大。
欣赏陈思思《小河淌水》 《上去高山望平川》、《赶牲灵》、谭晶 《想亲亲》等。
山歌的音乐特点:
•节奏舒展自由,有时为了使歌手传得更远,感 情抒发得更充分,常在歌曲前加呼唤性的喊句。 如:“哎——”、“哎呀来嗨——”
•曲调一般比较爽朗、质朴、悠扬、嘹亮、顺口、 悦耳。句尾较多用甩腔,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歌词多即兴创作,带有随意性,内容多反映爱 情生活。
3、歌词常是即兴编唱,题材不限。演唱者即兴 发挥、自由抒发,广泛的生活题材能引起劳动 者的兴趣,起到鼓舞情绪的作用。
4、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领唱者又叫“号 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一般高亢 嘹亮、多唱实词;合唱部分坚实有力,多唱虚 词。领唱和合唱交替进行。
山歌
山歌又称山野之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 上、田间牧场劳动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也 是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山歌是 民歌中地方色彩最浓,风格最强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