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定位及政策解析

合集下载

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

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

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自贸区的建设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

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进一步优化政策,加速自贸区的建设,成为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贸区的意义自贸区是一种经济特区,旨在实现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

通过建立自贸区,可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形象。

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开放与自由化政策的推进,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也要求我国在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中不断更新、升级自身优势。

自贸区建设,作为开放型经济的一种特殊实践,对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贸区建设,可以推动货物贸易自由化。

货物贸易自由化是自贸区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

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和放宽服务贸易准入,可以促进我国外贸、外资、外汇等领域的持续改革和创新,促进国内市场的一体化。

自贸区建设,可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在开放型经济的背景下,战略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机会。

自贸区建设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实现生产要素的集中配置和高效流动,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自贸区建设,可以推动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是自贸区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引进国际金融机构和开展金融创新,可以推动我国金融业由资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加速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对外财务自由化的环节,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型金融要素。

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虽然自贸区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贸区建设的位置与定位问题。

由于我国自贸区建设的地域范围较大,且政策框架仍在不断完善中,如何在自贸区建设中匹配政策措施和定位,值得进一步探讨。

自贸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

自贸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

自贸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自贸区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展开对外开放,实行特殊的贸易和投资便利政策的区域。

自贸区的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资、提升国际竞争力。

政府在自贸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来支持自贸区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自贸区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和政策支持。

一、政府在自贸区建设中的角色政府在自贸区建设中扮演着引领和推动的角色。

首先,政府应当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框架,明确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政府需要制定有关贸易、金融、税收、法律等领域的政策,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明确的规则和指导。

其次,政府需要给予自贸区相对较大的自主权,允许自贸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探索。

政府应当与自贸区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和难题。

最后,政府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服务保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投融资支持等。

政府的角色是促进和保障自贸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为自贸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政府在自贸区建设中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保障。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来促进自贸区的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采取减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负担,提高其竞争力。

政府可以将自贸区列为优先发展区域,提供税收减免、免征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在自贸区内投资和创业。

其次,政府可以推出金融创新政策,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推动自贸区内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产品的创新,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再次,政府可以推出外汇管理政策,简化外汇管理流程,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服务。

这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自贸区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另外,政府可以推出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端人才在自贸区内创新创业,提供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障措施。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可以推动自贸区的发展和壮大。

结论自贸区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需要明确自贸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框架和规划。

上海自贸区政策介绍

上海自贸区政策介绍

与境内区外相对 隔离
• 自求平衡:金融机构应按自求平衡原则对分账核算业务进行管理,并建立资金、 敞口、杠杆率、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等市场化运作管理的内部业务管理流程,以 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自由贸易FT账户
自由贸易账户开立 自由贸易账户结算 自由贸易账户资金汇兑 自由贸易账户的优势
自由贸易账户开立
?业务优势?满足跨国公司对于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的需求?规避汇兑损失并且事前单证审核大大简化境内参与企业a境内参与企业axx境外集团内参与企业x境外集团内参与企业x一笔跨境付款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图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集团海外结算中心集团海外结算中心境内主办企业境内主办企业境内参与企业b境内参与企业b境内参与企业c境内参与企业c境外参与企业y境外参与企业y境外参与企业z境外参与企业z国境一笔跨境收款?支持试验区实体经济在更高平台上参与国际竞争?合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资源降低融资成本?配合试验区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便利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配合试验区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便利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直接投资管理由审批核准制转为备案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小结?直接投资管理由审批核准制转为备案?负面清单管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是离岸
机构和个人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相关业务。

明确跨境人民币借款相关事项 支持上海地区总部经济发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境人民
币集中收付

推动区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区内提供跨境
人民币交易服务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跨境人民币借款
定义
• 自贸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
境内区外 成员c2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

自贸片区实施方案

自贸片区实施方案

自贸片区实施方案自贸片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法设立的对外开放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域。

自贸片区实施方案是指为了更好地推动自贸片区建设和发展,制定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规划。

自贸片区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自贸片区实施方案要明确自贸区的定位和目标。

自贸片区是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其定位是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球经济,服务区域发展。

自贸片区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区和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要成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其次,自贸片区实施方案要明确自贸区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要在自贸区内实行更加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要加大金融、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要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和监管制度,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环境建设。

再次,自贸片区实施方案要明确自贸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

要根据自贸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要鼓励创新创业和产业集群发展。

最后,自贸片区实施方案要明确自贸区的对外合作和区域联动。

要积极对接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要推动自贸区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对接,要促进自贸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总之,自贸片区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考虑自贸区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环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要推动自贸区建设和发展迈上新台阶。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自贸片区实施方案,全力支持自贸区建设和发展,为自贸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中国自贸区政策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自贸区政策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自贸区政策研究分析报告展开全文中国自贸区政策研究报告目录1、自贸区的概念介绍 42、我国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42.1 自贸区发展背景 52.2 自贸区发展路径 53、我国各自贸区比较分析64、我国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及简析 94.1 首批自贸区 94.1.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9 4.2 第二批自贸区 104.2.1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10 4.2.2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10 4.2.3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11 4.3 第三批自贸区 124.3.1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12 4.3.2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13 4.3.3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14 4.3.4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154.3.5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164.3.6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174.3.7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184.4 第四批自贸区 194.4.1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194.5 主要政策内容汇总 195、自贸区出台政策相关分析 225.1 中央自贸区政策 225.2 地方自贸区政策 235.2.1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出台 235.2.2 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开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245.2.3 商务部将在湖南省推动自贸区试验改革试点 245.2.4 《关于加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发布255.2.5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公布 255.3 地方自贸区经验借鉴 265.3.1 上海自贸区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取得可复制推广经验265.3.2 武汉海关推出通关便利新“红利” 265.3.3 上海自贸区动植检改革结硕果 275.4 自贸区产业动态追踪 275.4.1 360公司武汉研发中心落户武汉自贸区 275.4.2 大湾区国际分拨中心落户南沙自由贸易港275.4.3 上海自贸区国际生物医药科创中心落户 285.4.4 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落户南沙自贸区 285.4.5 海南:自贸区百日大招商启动 296、海南自贸区的比较优势总结 296.1 比较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296.1.1 独特优势聚焦高端服务业、旅游业 296.1.2 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激发消费需求 296.1.3 发展海南特色农业小镇和共享农庄 306.2 人才引进铸就发展基础316.3 限制地产防止泡沫再起316.4 高度开放引领发展模式317、自贸区经验互相借鉴发展 327.1 自由贸易试验区:打基础,补短板 327.2 代表性自由贸易港—香港的经验借鉴 348、海南省十大重点产业的相关政策 349、中国自贸区发展情况分析 379.1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肩负历史重任 379.2 我国自贸试验区银行发展存在三大问题399.2.1 自贸试验区银行业同质化程度较高 399.2.2 自贸试验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压力较大 409.2.3 金融创新的步伐有待加快409.3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兴起对自贸试验区证券业是双刃剑 409.4融资租赁优惠政策体系执行情况不乐观 419.5 区域发展带动:加强区域吸引能力,释放岛屿经济潜力42。

四大自贸区

四大自贸区

四大自贸区的政策及评价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

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中国四大自贸区:上海、天津、福建、广东。

其中广东自贸区涵盖三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

(一)上海自贸区政策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挂牌成立,发展目标是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一、四大保税区上海自贸区获批建设,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大保税区囊括其中。

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9月正式启动。

是全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也是全国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

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运作区域8.5平方公里。

2010年,外高桥保税区在英国伦敦《金融时报》全球自由贸易区按八大要素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自贸区基本常识

自贸区基本常识

自贸区基本常识自贸区基本常识本课程主要介绍自贸区的基本制度,包括自贸区概述(自贸区的定义、产生原因、历史发展、基本功能、自贸区的分类)、自贸区方案及发展目标(分别介绍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的方案及发展目标)、自贸区优惠政策(分别介绍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优惠政策)。

一、自贸区概述(一)自贸区的定义(二)自贸区产生的原因(三)自贸区的历史发展(四)自贸区的基本功能(五)自贸区的分类(一)自贸区的定义自贸区是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的简称。

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将自由贸易区定义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美国关税委员会给自由贸易区下的定义是:自由贸易区对用于再出口的商品在豁免关税方面有别于一般关税地区,是一个只要进口商品不流入国内市场即可免除关税的独立封锁地区。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自由贸易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是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狭义的自由贸易区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二)自贸区产生的原因当代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很快。

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

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而应运而生。

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内国家易于就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并产生实效。

同时,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大多富有成效,也激发了更多国家参加自由贸易区。

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

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

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一、背景介绍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也是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节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提升开放水平,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福建省政府决定设立福建自贸区。

本文档将介绍福建自贸区的总体方案。

二、自贸区的目标与定位福建自贸区的目标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结构优化,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国际门户。

自贸区的定位是以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及其周边地区为核心,通过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和现代化产业系统,推动自贸区经济发展。

三、自贸区的政策措施1.贸易便利化–简化贸易流程,推行电子口岸系统,加快通关速度–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贸易便利化2.投资便利化–减少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资投资自贸区–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海内外企业在自贸区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3.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大对自贸区内外的跨境投融资等业务的支持力度4.法律环境–优化法律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制度,提供更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四、自贸区的重点领域福建自贸区将重点发展以下领域:1.现代物流业–优化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加强国际物流服务能力,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2.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福建自贸区的应用和创新3.高端制造业–鼓励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4.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比重–推动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五、自贸区的保障机制福建自贸区将建立健全自贸区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加强与中央各部门和相关省市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推动自贸区建设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贸区定位及政策解析目录一、四大自贸区.................................................................................... - 3 -二、自贸区概念介绍 ........................................................................... - 3 -三、自贸区的成立背景 ....................................................................... - 7 -四、自贸区的定位.............................................................................. - 15 -五、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实践 ............................................................. - 19 -六、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 ................................................................. - 59 -七、上海自贸区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 - 64 -一、四大自贸区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 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上海自贸区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扩至120.72平方公里。

广东自贸区:包括广州南沙新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28平方公里,共计116.2平方公里。

天津自贸区:119.9平方公里。

福建自贸区:118.04平方公里二、什么是自贸区?——概念介绍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的内涵目前国际上对“自由贸易区”最权威的定义来自1973年的《京都公约》。

“自由贸易区”指一国的领土部分,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是强调“境内关外”的经济自由.自由贸易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境内关外”政策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所谓“一线”,是指自由贸易园区与国境外的通道口。

“一线放开”是指对境外进入的货物,海关实行备案管理不查验货,检验检疫部门只检疫不检验,并实行区、港一体化运作管理,区内区港之间的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二线”,是指自由贸易园区与海关境内的通道口。

“二线管住”,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园区进入国内非自由贸易园区、或货物从国内非自由贸易园区进入自由贸易园区时,海关必须依据本国海关法的规定,征收相应的税收,同时海关对出区的货物实行严格的监管,防止走私。

自贸区的内涵:FTZ和FTA我国的上海自贸区(China (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FTZ )有别于另一种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的概念。

FTA指的是国家、地区之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从而让彼此之间的货品(产品)自由流通、不课税,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ian Free Trade Area),CEPA。

自贸区与保税区的区别根本区别:投资、金融领域的开放,贸易领域的升级;贸易领域的升级很大程度体现在以金融服务促贸易升级。

自贸区与区内保税区的关系•保税区对自贸区及其重要,是港城联动的基础:•区内贸易、区外办公;•区内仓储、区外展示;•贸易+金融、物流+金融产业联动;三、自贸区的成立背景自贸区设立的背景一:中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低端环节,缺少与贸易相匹配的金融实力。

近十年来,国际间产业分工从原来的基于各国资源禀赋状况以及比较优势的水平分工,逐渐演变到以跨国企业为中心,基于价值链的生产环节的垂直分工,在国与国之间,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通过供应链连接的各国之间的中间品贸易规模日趋增大。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表现为利用廉价劳动力,进口零部件,加工组装,出口成品到欧美国家,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附加价值最低。

中国亟需在全球价值链中从低端向高端升级。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目前中国的贸易结算和其他贸易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都由其他国家(如瑞士)负责。

(多为美金结算)自贸区的设立的背景二:美国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中国排除在外近十年来,以WTO 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多边体制陷入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

区域主义的发展,主要由美国推动•美国目前正在亚太地区积极推动实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 ),其自由化程度大大高于目前以WTO 为代表的多边贸 WTO 区域经济一体化易自由化程度。

•美国与欧洲已正式开展“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ransatlantic T 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最终目的是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

通过TTP、TTIP以及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将会形成一个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更加开放自由的准多边体制,而WTO体制必将被抛弃或被作为最低限度的开放平台。

目前,中国未被邀请加入TTP。

自贸区的设立的背景三: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升级贸易谈判投资谈判目前全球投资规则谈判代替贸易规则谈判成为主流。

规则谈判的目标也从关境外向关境内转移,从关税等问题转移到国内投资准入等规则的改革。

中国推行自贸实验区是为了参与到全球贸易规则和投资规则的重构中,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本制度框架中,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成为其最根本的要求。

自贸区是新一轮对外开放三大战略之一过去十年来,以CEPA为代表的FTA政策开放力度较大,但实施效果欠佳,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贸易和投资的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和国际接轨,其金融领域的开放力度不够。

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同时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同样需要基本制度的建设:如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自贸区正是这些基本制度改革的试验田。

中国陆续签订FTA中国与周边地区已经签订的FTA包括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的FTA协议,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和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东北亚地区:中韩FTA日前已经完成了实质性谈判,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17个领域达成了广泛共识,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的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

东南亚地区:成立于2010年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今年9月开始了升级谈判,中国倡议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了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双方将力争在 2015年底前完成升级版谈判。

CEPACEPA是目前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双边贸易协定。

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

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实质是将香港和澳门纳入整个中国的大市场,完全内资待遇。

这种待遇包括全面零关税和服务业的全面开放。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主体文件签署。

之后,每年均以《补充协议》的方式不断完善填充框架中的内容。

最开始只是确定部分商品零关税,后来陆续加入各种货物贸易产品的种类,到对内地有限城市开放自由行、对个体工商户开放,再到现在的服务贸易领域,粤港澳地区全面开放。

其中很多领域,广东作为先行先试区。

CEPA第十一次补充协议:首次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签署;协议附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商业存在方式下以负面清单形式保留的限制性措施。

按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标准160个部门的分类,逐个领域作出具体承诺。

除列明具体限制性措施外,对香港服务提供者实行与内地企业同等的待遇;二是跨境服务、电信领域、文化领域以正面清单的方式列明新增开放措施。

CEPA实施情况通过CEPA,内地已对香港采取403项开放措施,开放领域广度和行业深度上都明显高于中国加入WTO时所作承诺。

然而,CEPA实践仍存在落实效果欠佳、准入门槛过高和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10年来香港对内地服务输出占比一直徘徊在35%左右,并未刺激本港服务业大幅“北上”;甚至香港在内地输入服务贸易总量的比例还趋于下降,从2001年的25.1%跌到2010年的15.4%。

香港对内地服务业输出仍集中在传统领域。

根据香港工业贸易署的统计,截至2014年11月30日,运输物流及分销等传统服务业申请CEPA《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占比超过一半。

香港的金融和保险作为优势产业在香港全球服务输出中占比达12.9%,但在香港向内地服务输出总量中的占比仅为2.8%。

未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基本配套制度的缺失、金融开放力度不够是重要原因。

四、自贸区的定位自贸区的定位(上海)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解读:1、自贸区绝不局限于“自由贸易”,涵盖政府职能、法制、贸易、投资、金融五大方面。

2、自贸区要求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重在制度建设,而不是“政策洼地”。

3、上海自贸区要具备“可复制,可推广”性,是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为未来加入TPP和启动中美双边投资协议(BIT)谈判提供实践的基础。

四大自贸区各有侧重前海是未来广东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中心➢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暂不推广➢ 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的定位不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与香港隔海相望,紧邻香港国际机场和深圳机场两大空港,定位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