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合集下载

国民体质测试内容及标准

国民体质测试内容及标准

国民体质测试内容及标准国民体质测试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质量量化的体育健身测试,它不仅是了解我国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基础,也是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国民体质测试的内容及其标准。

1. 体重指数测试:体重指数(BMI)是一个人身体重量和身高的平方之比。

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平方(m2)。

成人BMI标准值为18.5~23.9,超重为24~27.9,肥胖为28以上。

儿童BMI标准值根据年龄和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2. 心肺功能测试:心肺功能是指人体通过心肺系统把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测试方法为采用跑步机或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设备,根据每分钟消耗氧气量来评估心肺功能。

成人达到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是每分钟消耗氧气量15.5毫升/千克。

3. 柔韧性测试: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和肌肉的活动范围。

测试方法为采用“坐位体前屈”,以脚尖作为起始线,向前弯曲上半身,以手指触及距离作为测试数据。

成人男性标准为20~25公分,女性标准为25~30公分。

4. 速度测试:速度是指人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采用100米跑测试法。

成年男性标准在12秒(含)以内,女性标准为14秒(含)以内。

5. 耐力测试:即身体的持久程度。

采用引体向上测试法和仰卧起坐测试法。

成年男性引体向上标准为8个或以上,仰卧起坐标准为30个或以上;女性标准分别为2个以上和25个以上。

6. 力量测试: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对负重物的载荷能力。

采用握力、立定跳远、铃铛举高等测试。

成年男性握力标准为50公斤以上,立定跳远标准为220公分以上,铃铛举重标准为40公斤以上;女性标准分别为30公斤以上、175公分以上和15公斤以上。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国民体质测试已经成为我国人们关注健康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也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健康生活。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一)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一)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一、什么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是指为了评估国民的身体素质而制定的标准手册。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指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对国民进行体质测定的标准。

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重要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旨在评估国民的身体素质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健康政策和个人制定健身计划提供依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可以发现国民的体质问题,及早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改善。

•通过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可以了解全民健康状况,为国民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三、制定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的基本原则1.全面性:体现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等。

2.实用性:标准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实施,并符合现实情况和科学依据。

3.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等特点,制定不同的测定标准。

4.追求科学化: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5.可操作性:标准要易于实施和操作,无需过多的设备和设施。

6.活动性:标准应该根据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进行更新和调整。

四、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内容1.身高体重测定标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身高、体重指标2.肌肉骨骼测定标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握力、腿力等测定指标3.心肺功能测定标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有氧运动能力测定指标4.协调能力测定标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平衡力、敏捷性等测定指标5.灵活度测定标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柔韧度等测定指标五、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运用•学校体育课程: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学生体质测量,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课程安排。

•健身计划制定: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

•健康政策制定: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相关部门可以了解全民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政策。

以上是关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的一些基本信息和运用方式。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评定国民身体素质状况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国家体育政策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2023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国民体质测定工作进行展望。

一、制定背景国民体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体质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和学校频频曝出国民体质下降的消息,如肥胖率、近视率、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因此,制定新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对于改善国民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内容1.体质测定项目的调整根据国民体质的变化,新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取消了一些不适合当前国民健身水平的测试项目,增加了一些能够更全面反映国民身体素质的项目。

比如,在原有的体育锻炼能力测试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柔韧性测试、心肺功能测试等项目,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国民的运动能力。

2.体质测定指标的更新新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对身体素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更新,更科学地反映了国民的身体素质。

比如,原有的体重指标进行了调整,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体型的人群,制定了更合理的标准。

同时,增加了对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等方面的测试指标,使国民体质测定更加全面。

3.体质测定结果的分类及分析新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开展了对测定结果的分类和分析工作,将测试结果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为制定针对性的健身计划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同时,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民的身体素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意义1.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新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国民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测试与分析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测试与分析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测试与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体质健康。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作为判断一个人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管理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测试与分析进行探讨。

一、体质测定的意义和目的体质是一个人身体素质和功能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身体素质基础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而体质测定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价,对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体质测定的目的在于掌握全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为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内容和指标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根据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制订的一套科学、系统的测定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肌肉力量、柔韧性、心肺耐力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综合情况,也是评价一个人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1.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评价一个人体型和营养状况的基本指标。

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体型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内。

过低或过高的身高体重比例都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2.肺活量肺活量是一个人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肺活量越大,意味着一个人的呼吸系统越健康,身体氧气供应越充足。

肺活量测定也是评价一个人体能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3.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一个人身体力量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肌肉力量,可以初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潜力。

肌肉力量不仅与运动能力相关,也与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密切相关。

4.柔韧性柔韧性是评价一个人关节和肌肉弹性的重要指标。

柔韧性好的人不仅能够减少运动损伤的可能性,还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和活动能力。

柔韧性的测定对于评价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5.心肺耐力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包括:测量身高和体重、测定肺活量、测试肌肉力量、评估柔韧性、检测心肺耐力等多个方面的测试项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有哪些——评标准走进百姓家之《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知识问答》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有哪些——评标准走进百姓家之《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知识问答》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有哪些——评标准走进百姓家之《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知识问答》国民体质测定标准:1、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和纵向生长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度和体型特点。

2、体重:是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的整体指标,对于人的健康和体制强弱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身高与体重的比也是衡量人的体形是否匀称的指标。

3、血压:动脉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保证脑的血液供应特别重要。

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对正常人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检查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衡量人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4、脉搏:在临床医学上,根据脉搏的频率、深浅、强弱及其他特征,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衡量体质强弱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5、三围(胸、腰、臀):反映脂肪在体内堆积的程度。

6、肺活量:反映了人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7、握力:反映了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

8、反应时:是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也是衡量衰老程度的一个指标。

9、闭眼单足立:主要反映人体平衡能力。

10、坐位体前屈:反映了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张性和柔韧性。

11、纵跳:通过纵跳的高度反映下肢的爆发力。

12、俯卧撑:反映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

13、仰卧起坐:反映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

14、背力:只要测量躯干伸肌的力量,背肌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全身肌力,是体质测定的有效指标。

15、台阶试验:是反映人体心血管机能的一种简易方法,又称定量负荷机能试验。

主要是通过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与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比例关系(即台阶试验指数)评定心血管机能水平。

国民体质监测评分标准

国民体质监测评分标准

国民体质监测评分标准
国民体质监测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等指标,用以评价身体发育水平和
营养状况。

2.身体机能:通过台阶实验、肺活量等测试项目,了解受试者的
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

3.身体素质:包括握力、俯卧撑、纵跳、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
时、闭眼单脚站立等项目,用以评价力量、耐力、柔韧性、协
调性等方面的素质。

根据受试者的各项指标,综合评级标准通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综合评级的分数范围通常在30~33分之间为优秀,30~33分(不含)为良好,23~29分为合格,2分以下为不合格。

此外,国民体质监测评分标准还包括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例如,深圳市对国家《标准》的综合评级方法做了深入研究和科学计算,采用了加权的办法,对体质好坏影响大的指标“权重”大,得分就多、影响较小的指标“权重”就小,得分也少。

如成年20~39岁组反映心脏功能的台阶指数达到5等优秀可得16分,而闭眼单足站立达到5等优秀只得9分。

各单项得分之和80~100分为总评“优秀”,70~79分以上为总评“良好”,60~69分以上为总评“合格”,59分以下为“未合格”。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分标准和评级方法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测试机构和地区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国民体质监测时,应遵循当地的具体标准和规定进行测试和评价。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和监测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一套科学指标体系。

它涉及到个体的身高、体重、体脂率、肌肉含量、血压、心肺功能、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可行的健康方向,促进全民健康的发展。

2023年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基于对大量国内和国际体质测定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准确把握,制定出来的。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主要指标和标准。

首先是身高和体重方面,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标准为170厘米,女性为160厘米。

对于成年人而言,体重的合理范围根据身高略有不同,一般男性体重应控制在标准身高的116%至156%之间,女性在标准身高的106%至146%之间。

其次是体脂率和肌肉含量方面,体脂率指的是身体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例。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标准为8%至20%,女性为18%至30%。

肌肉含量是指身体组织中的肌肉所占比例,成年男性的理想肌肉含量应在40%至50%之间,女性为30%至40%之间。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血压高低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至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至90毫米汞柱。

心肺功能是衡量人体耐力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评估方法是进行有氧运动耐力测试,例如步行、跑步等。

正常成年人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适当的速度完成相应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4.8公里或跑步2.4公里。

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成年人的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至6.1毫摩尔/升。

血脂水平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成人的血总胆固醇应控制在5.2毫摩尔/升以下。

除了上述指标外,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还会涉及骨骼健康、生理功能、免疫功能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骨密度是评价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骨密度扫描。

免疫功能和心理健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等方法来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为了促进公众健康的参考依据,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完全符合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国民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身体健康测定标准。

通过对国民体质进行测定,可以全面了解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制定健康促进政策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促进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肌肉量、骨密度、心肺功能、血压、血糖、血脂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及早发现健康问题、进行健康干预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首先,科学性原则。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应该基于科学的研究和数据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性。

其次,针对性原则。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的人群,其身体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制定。

再次,可操作性原则。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测定或者在专业机构进行测定。

最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实施应该如何进行呢?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参与度。

其次,建立健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测定机构和人员队伍,确保测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再次,加强对国民体质测定结果的分析和利用,为国民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国民体质测定工作,加大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为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实施,能够为我国建设健康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的通知体群字〔2003〕69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教育厅(教委)、民委、民政厅(局)、劳动局、农业厅(局)、卫生厅(局)、工商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现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在国民体质测定工作中遵照执行。

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二oo三年七月四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的施行工作,指第一条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适用于3至69 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 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第三条施行《标准》坚持科学、规范、安全、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

健康状况不适合参加体质测定的可不进行体质测定。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标准》施行工作。

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施行工作。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

国务院卫生、民政、劳动保障、农业、民族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施行《标准》工作。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施行《标准》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结合进行;扶持建立体质测定站;培训体质测定人员;划拨用于施行《标准》的专项经费;收集并统计分析施行《标准》的信息资料。

第七条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工作职责。

体育教学、科研等单位应当做好施行《标准》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八条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社区建设的内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和有条件的社区应当建立体质测定站,发挥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九条县、乡镇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结合,创造条件建立体质测定站,为农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体质测定工作。

第十一条体质测定站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有培训合格的体质测定人员;(二)有符合体质测试项目要求的器材和场地;(三)有对伤害事故及时救护的条件;(四)有测试数据处理及健身指导的设备和人员。

第十二条开展体质测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为受试者提供测定结果并给予科学健身指导;保存测定数据和资料;对受试者的测定结果保密。

第十三条从事营利性体质测定服务的,应当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并接受其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十四条对体质有特殊要求的部门和单位可将《标准》作为招生、招工、保险等体质考核的参考依据。

第十五条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标准》施行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标准》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其中青少年部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七条有关部门和地方可参照《标准》制定适用于特定人群或地区的体质测定标准。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03 年7月4 日起施行。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成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20~59 周年的中国成年人,按年龄、性别分且,每5 岁为一组。

男女共计16个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二、测试指标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类(表表 1 测试指标身高 体重 身高 体重 肺活量 台阶试验 肺活量 台阶试验 握力 俯卧撑(男)1 分钟仰卧起坐(女) 纵跳 坐位体前屈 选择反应时 闭眼单脚站立 握力 坐位体前屈 选择反应时 闭眼单脚站立第二部分 测试方法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测试。

一、形态指标1、身高 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

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 0.1 厘米。

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 跟并拢,脚尖分开约 60 度),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 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图 1)。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2、体重 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

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 0.1 千克。

1)。

类别 测试指标 20-39 岁 40-59 岁 形态 机能 素质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图保留小数点后1 位。

2)。

记录以千克为单位,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

二、机能指标1 、肺活量反映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使用肺治量计测试。

电子式肺活量计精度为1 毫升,翻转式肺活量计精度为桶式肺活量计数度为50 毫升。

测试时,受试者深吸气至不能再吸气,然后将嘴对准肺活量计口嘴做深呼气,为止(图3)。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毫升为单位。

20 毫升,直至呼尽注意事项:呼气不可过猛,防止漏气;不得二次呼气;肺活量计口嘴应严格消毒。

2、台阶试验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使用台阶(男子台高30 厘米,女子台高25厘米)、秒表和节拍器(频率为或台阶试验仪测试。

120 次/ 分)测试时,受试者直立站在台阶前方(图4-①),按照节拍器发出的提示声做上下台阶运动。

当节拍器发出第一声时,一只脚踏上台阶(图4-2②),第二声时,另一只脚踏上台阶,双腿伸直(图4-③),第三声时,先踏上台阶的脚下台阶(图4-④),第四声时,另一只脚下台阶(图4-⑤),连续重复3分钟后,受试者立刻静坐在椅子上,记录运动停止后1分到1 分半钟、2 分到2 分半钟、3 分到3 分半钟的三次脉搏数。

如果受试者3 次不能按照节拍器发出的节奏完成上下台阶或不能坚持运动,应立即停止运动,记录运动持续时间,并以同样方法记录三次脉搏数,然后,以下面公式计算台阶指数。

运动持续时间(S)3 次测量脉博数之和)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得进行此项测试。

三、素质指标1 、握力 反映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

使用握力计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转动握力计的握距调节钮,调至适宜握距,然后用有力手持握力计,身 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同肩宽) ,两臂自然下垂,开始测试时,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握 柄(图 5)。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用力时,禁止摆臂、下蹲或将握力计接触身体; 如果受试者分不出有力手,双手各测试两次。

2、 1 分钟仰卧起坐 反映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

使用垫子和秒表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仰卧于水平放置的垫子上,双腿稍分开,屈膝呈 抱于脑后,由同伴压住双脚以固定下肢。

测试者发出 " 开始 "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速起坐,双肘触及或超过双膝,然后还原为仰卧,双肩胛触垫为完成 1 次(图 分钟完成次数。

注意事项:测试时, 如果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的力量完成起坐及双肘未触及或超过双膝, 数;计数人员要随时向受试者报告完成的次数。

台阶指数 =X10090 度,双手手指交叉 受试者快 6)。

记录 1该次不计3、俯卧撑反映人体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

使用垫子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双手撑地,手指向前,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至开始姿势为完成1 次(图7)。

记录次数。

注意事项:测试时,如果身体未保持平直或身体未降至肩与肘处于同一水平面,该次不计数。

4、纵跳反映人体爆发力。

使用以人体滞空时间计算高度式电子纵跳仪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站在纵跳仪踏板上,尽力垂直向上跳起(图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8)。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注意事项:起跳时,双脚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

落地时,禁止有意收腹屈膝。

5、坐位体前屈反映人体柔韧性。

使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坐在垫上,双腿伸直,脚跟并扰,脚尖自然分开,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扰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图9)。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测试时,膝关节不得屈曲,不得有突然前振的动作;等级得分20-39 岁40-59 岁 一级(优秀) >30 分 >26 分 二级(良好) 30-33 分 24-26 分 三级(合格) 23-29 分 18-23 分 四级(不合格)<23 分<18 分记录时,正确填写正负号。

6、选择反应时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使用反应时测试仪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中指按住 "启动键 " ,等待信号发出,当任意信号键发出信号时(声、光 同时发出),以最快速度去按该键;信号消失后,中指再次按住" 启动键 ",等待下一个信号发出, 共有 5 次信号。

受试者完成第五次信号应答后,所有信号键都会同时发出光和声,表 示测试结束(图10)。

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不得用力拍击信号键。

7、闭眼单脚站立 反映人体平衡能力。

使用秒表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立,闭眼,当听到 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支撑脚移动或抬起脚着地时,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 如10.11 秒记录为 10.2 秒。

注意事项: 测试时,注意安全保护。

"开始"口令后,抬起任意一只脚,同时测试员测试员停表(图11)。

测试两次,取最好 "非零进一 "的原则进位,第三部分 评定标准一、评定方法与标准 采用单项评分和综合评级进行评定。

单项评分包括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3-10)和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分制。

综合评级是根据受试者各单项得分之和确定,共分四个等级:一级(优秀) 。

任意一项指标无分者,不进行综合评级(表11-18),采用 5好)、三级(合格) 、四级(不合格) 表2综合评级标准、二级(良2)。

表3 20-2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表4 20-2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女)表5 30-3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表6 30-3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女)40-4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40-4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女)50-5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10 50-59 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女)11 20-24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12 25-29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13 30-34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14 35-39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15 40-44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16 45-49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17 50-54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18 55-59 岁成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的适用对象为3-6 周岁的中国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