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改市与撤县改区有什么区别
城固撤县设区方案

城固撤县设区方案背景介绍城固是位于陕西省南部,榆林市东南部的一个县级市,是陕西省的边境县市之一,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
然而,随着城固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原有县级市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居民对优质服务的期望。
因此,市政府提出了城固撤县设区的方案,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目标与意义撤销县级市设区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推动城固市的城市化进程,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设立行政区划区域,有助于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通过设立区级行政区划,可以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有效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加快问题处理的速度。
2.促进经济发展:撤县设区可以优化市域经济结构,强化城镇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3.改善民生服务:设立行政区划有利于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教育、医疗、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的民生服务。
4.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通过设区改市,可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设区方案撤销城固县级市,设立城固市行政区划,具体方案如下:区域划分根据城固市的地理特点和人口分布,将城固市划分为以下几个行政区划:1.城区:包括城固市的主城区,是政府机关和商业中心所在地。
2.县区:包括城固市周边的农村和乡镇地区。
3.经济开发区:设立经济开发区,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设置为了适应新设区后的行政管理需求,需要设置相应的政府机构和行政职能部门,包括:1.市政府:负责市区的行政管理,制定政策,承担市级行政职能。
2.管委会:设立经济开发区的管理机构,负责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和管理。
3.各区政府:设立各区政府,负责各自行政区域的管理和公共服务。
财政体制为了保证新设区的财务运作,需要调整财政体制,包括:1.财政预算:制定财政预算,合理分配各区财政资源,保障各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从“县”到“市”,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从“县”到“市”,一字之差有何不同?原标题:国务院批准这些地方撤县设市!一字之差,变化巨大!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湖南省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
此外,陕西神木县撤销,设立县级神木市;浙江玉环县撤销,设立县级玉环市;河北平泉县撤销,设立县级平泉市;四川隆昌县撤销,设立县级隆昌市。
这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撤县设市”。
虽说这个词常听到,但是上一波动静这么大的集中撤县设市,还是20年前的事。
撤县设市,不管字面上叫什么,管辖区域没变,行政级别没变,政府部门机构及人员组成除了名字上换了个字,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那么,很多地方政府为什么如此努力地想要推进县改市?对于老百姓来说,县和市到底有什么区别?撤县设市能给新市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4地撤县设市,有什么规律?从公布情况来看,撤县设市的最终审批,都是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发文。
而在此前,他们都要在满足设定的条件后,自行提出申请,依次经所在市、省批准后,进入国务院审批流程。
就在去年,多家媒体曾公开报道,全国有165个县撤县设市申报材料已报国务院排队待审批。
从这次“放行”情况看,四地撤县设市后,行政区域均未变动,都由所在省直辖,由所在地级市代管。
批复文件还专门提到,设市后,当地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
上一波集中撤县设市,还是20年前统计显示,在1994年到1996年,全国共有95个县改市和1个新设县级市。
改为市之后,江浙鲁等省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基本都被这三个省占据。
截至1998年,我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
不过,县改市一度引起盲目跟风,从而带来不少问题。
比如说,许多地方县级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城乡概念模糊、大量占用耕地等“假性城市化”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1997年,国务院暂停了实施10多年的撤县改市政策。
此后的将近20年间,只有少数县成功改市,而且这些县主要集中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市、县级市、县、镇、镇级市的概念、设立标准和异同

市以下各级政府的概念、设立标准和异同我国《宪法》第九十五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一、概念1、市。
一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即商品交易的市场。
二是指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或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一般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三是行政区划单位,分直辖市和市。
行政意义的市又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
根据人口规模,又将市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巨型城市。
《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提出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是: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型城市。
2、县。
在中国,“县”作为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时期,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
现代中国,县与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矿区、林区、特区一道,作为“县级行政区”。
3、县级市。
即《宪法》中所称的“不设区的市”,属于县级行政区,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
不考虑工业产值,从人口规模要求,设立县级市有以下3种情况的标准:①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二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
②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
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
③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
撤县设市

截至1998年底,中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人们熟悉的浙江义乌市和桐乡市、安徽 桐城市和宁国市,都是赶乘这趟车而改市的。
然而,不能不看到,一些已经撤县设区、撤县设市的地方,不少是在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 “市(区)”的匾牌已经高悬,但产业体系的转型没有跟上,领导的管理观念、管理风格、管理效率也没有跟上, 市民基本的“城市意识”更没有跟上,导致正能量没有充分发挥,还带来了更多新的问题。这一轮申请撤县设市 的县就有百余个,其中究竟有多少泡沫,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无论是独立设置的市,还是城市下辖的区,本质上都是指区域载体功能较为完善、已经城市化的地方。撤县 设区、撤县设市、撤镇设市,如果仅仅是拼凑,仅仅是为了“行政功利”,就会将“市”从城市属性中游离出去, 丧失应有的基本意义。另外,一股脑地撤县设区,也与国家加大中小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化的质量的要求背道而 驰。因此,面对新一轮的撤县设市冲动,务必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保持应有的清醒和谨慎。
时事点评
时事点评
随着城镇化发展规划颁布时间日趋临近,各地除了着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更多的是 开展大规模的中小城市建设,撤县设区、撤县设市、撤镇设市由此将成为一股“大潮”,已有百余县申请撤县设 市。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一些辖区人口、产业体系等已经完全融入邻近城市的地方, 将撤县设区;一些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形态都已经独立城市化的地方,将撤县设市、撤镇设市,是符合城市和社 会发展规律的,体现了中国区域管理建制上的与时俱进,应该鼓励和提倡。
撤县设区好处.doc

撤县设区好处把一个县划入一个区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划的改变,而是一个地区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下是边肖收集的关于撤县的回复信息,欢迎阅读!199县区的退出不仅可以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还可以有效避免城市工业布局和市政建设中容易出现的类似项目、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消除城乡分割带来的弊端。
县改建成区后,将由县级经济单元转变为城市单元,其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待遇也将纳入整个城市区域的整体考虑。
随着公共服务力量和水平的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将同时得到提高。
20xx县区退出。
为什么长安区还是长安县?在长安区住了很久,经常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好像我住在一个假冒的Xi市:在处理长安区政府部门和运行程序;当它不符合Xi的政策;在站牌前远处等公共汽车看到4路公共汽车;当我看到蓝色的出租车满大街跑的时候。
当驾车一路向北穿过环岛高速公路时,不仅是一种对具体事物的恍惚感觉,而且在其他层面上也表现出来。
长安区发生了什么怪事。
有人可以说一句话:长安县!在Xi的鄙视链中,第六区的居民对长安区的印象不是很好,他们的口碑只比老Xi 眼中的河南人好一点点。
早在BBS时代,长安区就一直是一个讨论不休的话题,尤其是自从胡县长被撤县到区以及去年被调到后。
在新一轮的建设大Xi的浪潮中,长安区又被掀起来了,不是吐着怒火,不跟它争,就是直呼:长安区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今天,不管感受如何,让我们来谈谈长安区,它是最靠近主城区的一个区,从20xx年起就从县城迁到了该区。
为什么长安区与Xi市合并了20年,被称为独立王国?这种普遍的默许从何而来?谈的是整合,整合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种政策。
从个人经历来看,也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长安区二手房的转让是第一个二手房转让是在长安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的,而不是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最糟糕的是两者之间没有交换,也就是说办公系统不开放不久前,我的一个朋友读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后悔买了Xi万科的房子》的文章《关震》。
撤县设市:一字之差变化大

撤县设市:一字之差变化大作者:本刊综合来源:《人民周刊》2017年第08期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湖南省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
此外,陕西神木县撤销,设立县级神木市;浙江玉环县撤销,设立县级玉环市;河北平泉县撤销,设立县级平泉市;四川隆昌县撤销,设立县级隆昌市。
这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撤县设市”,虽说这个词常听到,但是上一波动静这么大的集中撤县设市,还是20年前的事。
撤县设市,不管字面上叫什么,管辖区域没变,行政级别没变,政府部门机构及人员组成除了名字上换了个字,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那么,为什么很多地方政府如此努力地想要推进县改市?对于老百姓来说,县和市到底有什么区别?撤县设市能给新市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4地撤县设市,有什么规律?从公布情况来看,撤县设市的最终审批,都是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发文。
而在此前,他们都要在满足设定的条件后,自行提出申请,依次经所在市、省批准后,进入国务院审批流程。
就在去年,多家媒体曾公开报道,全国有165个县撤县设市申报材料已报国务院排队待审批。
从这次“放行”情况看,4地撤县设市后,行政区域均未变动,都由所在省直辖,由所在地级市代管。
批复文件还专门提到,设市后,当地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
上一波集中撤县设市,还是20年前统计显示,在1994年到1996年,全国共有95个县改市和1个新设县级市。
改为市之后,江、浙、鲁等省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基本都被这三个省占据。
截至1998年,我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
也就是说,有接近15%的县改为市。
不过,县改市一度引起盲目跟风,从而带来不少问题。
比如说,许多地方县级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城乡概念模糊、大量占用耕地等“假性城市化”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国务院暂停了实施10多年的撤县改市政策。
此后的将近20年间,只有少数县成功改市,而且这些县主要集中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撤区并乡前的行政级别

撤区并乡前的行政级别
撤区并乡是指将若干个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实现行政区划的优化和整合。
在进行撤区并乡之前,需要对各个行政级别进行明确划分,以确保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在撤区并乡前的行政级别主要包括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首先,省级行政级别是最高级别,负责全省范围的行政管理和决策。
省级行政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各项政务事务,制定重大政策和发展规划。
其次,市级行政级别是在省级行政级别下的下一级,负责市范围内的行政管理。
市级行政机构由市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组成,负责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承担重要的行政职责和权力。
县级行政级别是在市级行政级别下的下一级,负责县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和服务。
县级行政机构由县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县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最后,乡级行政级别是在县级行政级别下的最低级别,负责乡村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和服务。
乡级行政机构由乡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组成,负责乡村经济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农民工作等重要职责。
总的来说,撤区并乡前的行政级别是按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进行划分的。
各个级别承担着不同的行政管理职责,确保行政区划的有序运行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撤区并乡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行政管理结构,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因此,在进行撤区并乡之前,准确划分行政级别至关重要,以确保行政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的良好生活。
“撤县改市”热的体制根源

县 。同时 , 将 城 市 与行政 级别 相对 脱 钩 , 这 种 改革 应 当从 最大 的
市、 直辖 市 做起
未来 直辖 市管 理模 式转 变 的重 点 , 在 于告 别“ 政治 挂帅 ” 应 考虑 重新 定 位直 辖市 功 能 .只赋 予其 独立 的社 会发 展方 面 的特
殊性 。 淡 化 其政 治领 域 的特 殊性 。淡 化 了政 治 色彩 的直辖 市 . 将 从“ 政治 挂 帅 ” 的体 制 中解放 出来 。 更利 于 长远 发展
( 摘 自《 思想理 论 动 态参 阅》 )
2 0 1 3 . 8◆下◆ 领导 文萃 33
通过 改市 提高 官阶 . 乃是 官场 捷径 。 由此 , “ 撤 县设 市 ” 首先
激发 当地政 府 的巨大热 情 。机构 高设 、 干部 高 配 已成 惯例 , 由
3 2 领导 文萃 2 0 1 3 . 8◆下◆
此. 大 批 官 员 无形 中 自动 升 级 , 地 方 官 场 从上 到 下 , 无 不支 持 设
县改 市” 过程 中 . 并非 仅仅是 官方参 与 . 民间亦 推力 巨大 “ 撤 县改 市 ” 。 得 利者 首 当其 冲的就是 当地 官员 . “ 撤 县改 市 ”
名义 上级别 不 变 . 但 由县 改 为市 的地方 , 往往 暗藏 机关 。行 政级
别 升半格 . 地 方首 脑往 往配置 为副厅 级 .
市。 “ 撤 县改 市 ” 另外 一个 动力 . 是 可 以获 得相 对优 势 的资源 。 县
与 市虽 然 只一 字 之差 , 却 有 天 壤之 别 。改 市后 , 在 争 取政 策 、 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规划研究论坛
规划学习
“撤县改市”与“撤县改区”有什么区别?
导读:
据新京报11月13日报道,日前国务院已经批准北京市调整行政区划,密云延庆两县将撤县设区。
目前,北京市和密云、延庆两县均已开始相关工作。
撤县设区对地方和北京的意义如何呢?撤县设区与过去的撤县设市又有什么区别呢?
密云、延庆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复
上述报道称,日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北京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密云县、延庆县,设立密云区、延庆区,并明确两区人民政府驻地的具体位置。
密云区人民政府驻鼓楼街道鼓楼西大街3号,延庆区人民政府驻儒林街道湖北西路1号。
北京市实现完全城区化管理
经过此次调整后,北京市由14个区、2个县的行政区划格局,变为下辖16个区,实现完全城区化管理。
“推进密云、延庆撤县改区”是北京市民政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刊发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在“主要任务”部分中指出,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推进密云、延庆撤县改区工作。
加快城市化发展较快地区的街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在远郊区县城市化重点发展地区设立街道办事处,在城镇化发展较快的乡镇设立地区办事处,在近郊区城乡结合部做好乡镇撤并、街道办事处设立和地区办事处
向街道办事处的转制工作。
做好行政区划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而今,在“十二五”的尾巴上,京津冀一体化、北京行政副中心等规划或设想被提出,密云、延庆撤县设区显得更加必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今年发布的《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4-2015》建议,北京市应通过在
功能扩展区和远郊区县新建办公大楼,分阶段、有步骤,将其建设成新的城市中心;按照北京多中心布局的要求,将城6区特别是东、西城区的一部分就业功能输送和分解到远郊区县;通过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4个功能扩展区和10个远郊区县的就业、居住吸引力。
上述10个远郊区县就包括北京市仅有的密云、延庆二县。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三地交通一体化将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设区后的密云、延庆将借此直接受益。
“撤县改市”与“撤县改区”的比较中国当前的城市行政级别可分为直辖
规划研究论坛
规划学习
市(省、自治区),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市),区(镇)。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势头下,各个地方十八般武艺尽显为的就是融入到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中。
“撤县改市”与“撤县改区”的活动也就应运而生了。
撤县改市:
县和县级市,级别并没有变化,而只是改了一个字,为什么会有许多地方热衷于“撤县改市”? 县市的区分,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功能上各有侧重,县的工作重心是三农工作,而市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工业、城市建设、关注职工生活等。
县的用地指标限制得非常死,所有东西都是按人口,比如道路、教育用地、公共设施等等,规划得非常死,不能有突破,即使县政府想改,上面也不会批。
并且当今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大发展时期,一个重要指标是城市数量会越来越多。
过去我们的概念中,市和县在功能上其实是不一样的,市是发展工业的,县是发展农业的;市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集聚,而县则是农业为主,即使是工业、第三产业也是围绕农业发展而设的,为农业服务。
为了控制撤县设市的调整质量,当时国家还规定了一些基本指标,比如农业、三产的比重,工业人口的比例等等,以期将经济条件好、工业基础强的县拉入市的行列。
而通过撤县设市,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最明显的标志是城市人口激增。
另外一方面撤县建市后,其行政权力有所加强,特别是城市建设的自主权空间比较大,还可征收更多的城市建设费。
虽然行政级别一样,但县级市对企业的吸引比县大得多,人家一听你是市的官员,会认为市的经济实力比县强得多。
县改市后,在争取优惠政策、试点方面,上级部门会予以优先考虑。
在规划和城建方面,也会站在更高起点,很多规划更容易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因此县和县级市,级别并没有变化,而只是改了一个字别看只是一字之差,但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可是意义重大。
县改市是把双刃剑,一度引起盲目跟风,造成一些县级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等假性城市化问题。
1997年县改市被国务院叫停。
撤县改区:
“撤县改区”即是撤销县的行政编制将其纳入地级市的辖区直接管理。
县改区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近郊县,“县改区”便于接受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核心区的辐射,也拓展了特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对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积极意义。
这里面也未尝没有国人的大城市情结,“撤县设区”的主要受益者是中心城市、大城市。
这与我国对大城市有强烈的偏好有关,也与大城市在政治上的强势地位有着密切关系。
事实上,县改区后,该区的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也将纳入整个城市进行通盘考虑,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将从过去县级水平提高到地级市级水平。
福利待遇水平也会参照地级市的标准。
“县改区”对一些落后偏远的县很有吸引力。
另外一个引发“撤县改区”的原因即是“省直管县财政”。
县(市)财政大权由省直属,不再经过地级市,地级市难以再“雁过拔毛”,地级市政府财力大大削弱。
一些地级市政府为避免所辖县(市)脱离自己管辖,因而加快了县(市)改区步伐。
这个也是归咎于城市协调发展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当城市快速发展壮大,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地区摩擦增多,市县之间的利益争夺越来越多,而又缺乏相应的城市协调发展机制,就进行“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
(本刊编辑:薛婧 选自:城市中国网)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