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这种“动力的发明”应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飞机2.2017年5月,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客机试飞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

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最早的发明者是( ) A.富尔顿B.史蒂芬孙C.卡尔·本茨D.莱特兄弟3.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A.零项B.一项C.两项D.三项4.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5、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的最深刻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D、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四大支柱型产业是()①电力工业②钢铁工业③煤炭工业④石油化工⑤汽车制造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7、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的新型动力是()①蒸汽动力②电力③内燃机动力④原子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德国科学家狄塞尔的科研成就是()A.发明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B.发明柴油机C.发明三轮汽车D.发明汽车生产流水9、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利用这次科技革命成果,我们可以实现()①坐汽车上班②乘飞机旅游③在电脑上查阅资料④打电话拜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19世纪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后来居上,迅速赶上老牌强国,其重要地位排列顺序为()A.美国、英国、德国、法国B.英国、美国、德国、法国C.美国、德国、英国、法国D.美国、英国、法国、德国11、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达标测试练: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达标测试练: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高效思维达标测试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B.C.D.2.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3.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A.珍妮机B.蒸汽机车C.汽车D.电子计算机4.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4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不时有火车呼啸而过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C.工厂林立,且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D.因为贫富差距拉大,工人不时上街游行抗议5.“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文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D.发明了现代炸药6.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下图)。

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A.使用蒸汽机B.使用电动机C.使用发电机D.使用内燃机7.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

投票结果如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A.12票B.22票C.28票D.32票8.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

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9.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配套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配套习题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隐患的史实。

通过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认识到科学家们在发命中所体现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从而树立起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理想信念。

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爱迪生》教师: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那么,爱迪生还发明那些东西呢?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发明家还有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秘电灯的历史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爱迪生和电灯说起,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快速进入到课堂当中去,从而更好的开展课堂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电的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教师:本节课主要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什么是工业革命呢?(多媒体展示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65年,原子能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6年,晶体管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4年,这突出说明了()A. 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相连B.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 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2.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下列发明前后对应错误的是( )A. 瑞典的诺贝尔——现代炸药B. 法国人夏尔多内——人造纤维C. 美国人海厄特——塞璐珞D. 德国人奥托——汽油内燃机3. 以下发明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①汽车②瓦特蒸汽机③火车④飞机A. ①②B. ①④C. ①③④D. ③④4.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其主要原因是()A. 地理大发现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一次世界大战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某班举办“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图片展”,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几张历史图片。

其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①火车机车②灯泡③卫星地面站④飞机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7.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人们出行更为便捷。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运行于陆上、海上、空中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陆—海—空B. 海—陆—空C. 陆—空—海D. 空—陆—海8.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变化是()①石油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生产原料以棉花为主③交通运输业从地面向天空发展④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下列各项,哪项是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发动机?()A. 蒸汽机B. 电动机C. 发电机D. 内燃机10.“汽车自1885年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题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B.电讯技术的兴起C.内燃机的发明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爱迪生(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研制成功耐用的白炽灯泡D.改良蒸汽机3.“轮子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但自从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来驱动这些轮子后,它们就迅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材料中“使用内燃机来驱动这些轮子”的发明是( )A.电话B.汽车C.电灯D.电动机4.他研制成功多种炸药,并获得专利。

他还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他的名字和成就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他”是( )A.诺贝尔B.海厄特C.夏尔多内D.爱迪生5.下面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

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6.右图是19世纪末的美国纽约街头,图中能够展现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的细节是( )A.街边林立的高楼大厦B.空中纵横交错的电线C.穿着华丽的人群D.各式各样的马车7.1921年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5/6,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3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

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工艺的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8.“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革命性进展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B.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D.人类社会由此跨入“电气时代”9.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下列发明中前后对应错误的是 ( )A.瑞典人诺贝尔—现代炸药B.法国人夏尔多内—人造纤维C.美国人海厄特—赛璐珞的制造技术D.德国人奥托—合成橡胶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

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扩张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他‘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

”这位发明家是( )A.哈格里夫斯B.爱迪生C.瓦特D.法拉第3.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4.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①石油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生产原料以棉花为主③交通运输业从地面向天空发展④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6. 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飞机9. 1897年,柏林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车展,它成为德国汽车工业领先世界的重要标志。

为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德国工程师有( )①戴姆勒②瓦特③卡尔•本茨④亨利•福特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8. 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

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9.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试飞成功。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一、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发明是()A.B.C.D.2.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

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A.卡尔·本茨B.莱特兄弟C.史蒂芬孙D.富尔顿3.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①轮船①火车①汽车①飞机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5.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内燃机为核心的革命6.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的科学家是()A.瓦特B.西门子C.爱迪生D.卡尔·本茨7.“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这句话出自()A.牛顿B.爱因斯坦C.爱迪生D.比尔·盖茨8.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是()A.珍妮机B.火车C.飞机D.蒸汽机9.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资产阶级之手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适应其发展的垄断组织C.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D.形成跨国组织的国际垄断集团10.德国的汽车质量较好,在全世界都很有口碑。

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的发明者是()A.莱特兄弟B.本茨C.福特D.爱迪生二、非选择题11.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训练(含答案)【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

”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C )A.水力 B.风力 C.电力 D.煤炭2.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D )A.信息时代的到来B.汽车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D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4.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发明是( C )A B C D5.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

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A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C.教堂敲钟84下 D.齐奏《国际歌》6.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办了一期“汽车百年”的黑板报,请指出以下几则材料中有误的一项( D )A.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B.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C.内燃机的出现为后来汽车的研发提供了可能D.法拉第为汽车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7.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

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B )A.卡尔·本茨B.莱特兄弟C.史蒂芬孙D.富尔顿8.小明同学准备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素材出一份手抄报。

下列所拟标题不恰当的是( D )A.科技改变生活B.科技点亮世界C.科技让人类插上翅膀D.科技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二、非选择题:9.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1876年,美国为纪念其诞生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

假如你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这次博览会,你在会上见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可能是
A.飞机B.蒸汽机C.炸药D.电子计算机
2.下表是英国和德国在1861年和1913年的煤炭消费量(单位:千吨),下列选项对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早期工业化水平超过德国
B.英、德两国经济发展较平衡
C.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D.英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德国
3.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中合理的是
A.福特首先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火车
B.本茨建成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C.瓦特在电灯下仔细地绘制蒸汽机图纸
D.戴姆勒创制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4.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据下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
6.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飞机——蒸汽机车——汽船——汽车
B.汽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C.汽船——飞机——蒸汽机车——汽车
D.蒸汽机车——汽船——汽车——飞机
7.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生产领域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

但人们也发现,塑料垃圾已经悄悄地向我们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

这种工业诞生于()
A.戴姆勒的发明B.诺贝尔的发明
C.海厄特的发明D.夏尔多内的发明
8.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②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③机械动力载人飞行的实现
④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
⑤汽车的发明和应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9.下图为英国、德国、美国(含殖民地时期)中国四国在世界制造产业中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其中代表德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0.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B.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D.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二、材料分析题: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12.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迈入新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生产部门?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人物的成就是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图二所示内容的发明者是谁?图三所示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
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1)材料一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这次变革中发明了什么样的新式交通工具?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二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科技、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2)材料二反映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这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请你举出一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发明家。

材料三“这场革命包括两部分——积累信息和散布信息……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计算机储存的检索信息的速度,还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

任何国家中的任何人都能通过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机或计算机得到这种信息。

”(3)材料三反映出人类已经进入了什么时代?
参考答案
1.C2.A3.D4.A5.C6.B7.C8.D9.D10.A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

12.(1)棉纺织业。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蒸汽时代。

本茨。

莱特兄弟。

(3)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13.(1)工业革命;火车(或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电灯和爱迪生等
(3)信息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